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王學嶺的結果 展開

王學嶺

山東省陽信縣鼓子秧歌鼓手傳人

王學嶺,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鼓子秧歌第八代秧歌鼓手正宗傳人。

個人榮譽


山東省惠民地區民間藝術調演一等獎;
帶領的張楊小學秧歌隊獲陽信縣民間藝術調演第一名(1986年);
王學嶺的秧歌隊已23次在市、縣獲獎,鼓子秧歌先後被列入濱州市、山東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人物故事


王學嶺教孩子們鼓子秧歌的基本動作
王學嶺教孩子們鼓子秧歌的基本動作
2011年,在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山 東濱州市陽信縣鼓子秧歌榜上有名。
“鼓子秧歌”最早被稱之為“打鼓子”或者是“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被冠以“鼓子秧歌”之名,不過是20世紀40年代后的事。陽信鼓子秧歌起源很早,相傳明神宗萬曆年間劉家閣廟會方圓百里遠近聞名,每年正月十六、二月十九、四月十八都有盛會,各地的戲團雲集獻藝,村民跑秧歌的很多。劉家閣地處孫武的故鄉——惠民縣(古稱武定府)以西不足10公里,屬屯兵之地。當時駐地軍隊休整,軍事“演習”成了軍事“演戲”,軍隊中有嗜好演戲之士便組成隊伍加入到戲團的隊伍中來。秧歌以軍中陣勢為基礎場子,再加上社會上的“三教九流”之類,軍民聯歡,逐漸形成了現在的鼓子秧歌。
當地張楊村的鼓子秧歌更是首屈一指,令人叫絕,它把音樂、舞蹈、喜劇、武術等藝術形式融為一體,以其粗獷優美的動作展現出卓絕的藝術魅力,被定為山東三大秧歌藝術之首。陽信縣鼓子秧歌能夠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王學嶺功不可沒。從少年時代的“秧歌迷”,到青壯年時代的“秧歌教師”,再到老年時代的“秧歌導演”,王學嶺的一生與鼓子秧歌結下了不解之緣。
出身於秧歌世家
王學嶺出身於秧歌世家,是當地第八代秧歌鼓手正宗傳人。祖父王士忠是當地第六代秧歌會長,曾帶領秧歌隊參加了辛亥革命慶典。父親王恩典是第七代秧歌鼓手,曾帶領秧歌隊參加了新中國開國大典和原渤海軍區民間藝術調演。自幼受到秧歌藝術和戲劇藝術熏陶的王學嶺,喜愛秧歌和戲劇中的各色行當人物。年僅6歲的王學嶺便開始學著自製皮鼓、花傘、頭飾等秧歌行頭,每逢年節就叫上自己的小夥伴們穿上自製的行頭走街串巷扭秧歌
“鼓子秧歌是民間文化的一朵奇葩,是齊魯黃河文化的驕傲。鼓子秧歌有‘傘、鼓、棒、花、丑’五種角色。其中,‘傘’分‘綢傘’與‘花傘’,‘綢傘’又稱‘頭傘’,為男性老人打扮,是整個秧歌隊的指揮者。‘鼓’為武生打扮,是秧歌隊的主要演員,人數多,動作複雜,邊舞邊擊鼓,舞起來氣勢非凡。鼓子秧歌即由此得名。‘棒’為男性青年,雙手執兩頭有五彩條的木棒而舞。‘花’為女性青年,服裝仿戲曲中的花旦。‘丑’人數可多可少,裝扮成‘傻小子’、‘丑婆’、‘縣官’、‘花花公子’等等,即興表演逗趣”。提起鼓子秧歌,王學嶺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臉上滿是掩飾不住的喜悅和自豪,說到盡興時,王學嶺竟拿出了各種人物扮相行頭,把自己裝扮出不同角色。
“在‘文革’時期,我參加了村裡的文藝宣傳隊,並和同村幾位好友共同創辦了莊戶業餘劇團,演出《沙家浜》、《紅燈記》、《奇襲白虎團》等劇目。”王學嶺說,無論演什麼,他總是不能忘記讓自己魂牽夢繞的秧歌藝術。王學嶺笑著告訴記者,在“文革”特殊時期,秧歌不能公開演出,他就等到晚上關上房門偷偷地表演,一會兒跑傘,一會兒演武生,一會兒扮丑角……在王學嶺眼中,秧歌是自己一生的鐘情所愛。
濃厚的秧歌情懷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秧歌藝術漸漸復甦。縣、鄉兩級政府不定期地舉行文藝調整匯演,30歲的王學嶺迎來了自己秧歌人生中的春天。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王學嶺滿懷信心地組建秧歌隊。說起來簡單,真正做到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每年組建秧歌隊外出演出的過程中,王學嶺沒少吃苦頭。沒有演出行頭,他就靠祖傳的木工手藝進行自製;沒有鑼鼓大件,他就自己掏腰包購買;演出人手不夠,他就去請人參加。王學嶺回憶,早些時候,村民們對鼓子秧歌比較冷漠,每到臘月二十六,他就挨家逐戶地去請人參加演出,吃閉門羹、遭白眼是常有的事。不少村民心裡納悶,問他,“沒錢沒利不說,還得貼錢出力,你這是圖個啥啊?”也有村民說他是痴、是傻。有一年冬天下大雪,王學嶺在請人的路上重重地滑倒在地,凍透的身子半天沒能爬起來。躺在雪地中的王學嶺反覆思考著村民問他的那句話。“扭鼓子秧歌是我的喜好,更是我的責任。絕不能讓這門藝術失傳。只要有人組織,鼓子秧歌終會發揚光大”,心裡有了答案的王學嶺咬緊牙,爬起來繼續往前走。
王學嶺的行動感動了村民,全體村民自發捐款重新購置了像樣的鑼鼓大件。穿上武生的服裝,王學嶺這位第八代鼓手傳人把秧歌大鼓擂得震天響。在他的鼓聲中,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張楊村的秧歌隊聲名遠揚,越舞越紅火,並多次奪得當時惠民地區民間藝術調演一等獎。
復甦的秧歌夢想
上世紀80年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受多元化現代娛樂形式衝擊等影響,鼓子秧歌的發展逐漸陷入低谷。沒有展示場所,沒有收入來源,演員年齡偏大,老藝人日益減少,缺少名角,鼓子秧歌面臨傳承斷代的危險。已步入中年的王學嶺深深感受到傳承民族文化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新人才行。“那段歲月,鼓子秧歌的‘傢伙什’用得越來越少,村民們的手都生分了,好多年輕人都不知何為鼓子秧歌”,王學嶺說道,那時就盼望著娃娃們能夠拾起鼓子秧歌這門藝術。於是,時任教師的王學嶺便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建起了少年秧歌隊,不但豐富了學生的業餘生活,還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1986年春節,王學嶺帶領張楊小學秧歌隊代表全鄉參加全縣民間藝術調演,一舉獲得第一名。
現已退休(截止2011年10月)的王學嶺沒有停下對鼓子秧歌的追求。“現在我們變成了孩子王”,王學嶺的妻子李丙芹笑道。原來,他們兩口子義務當起了村裡30多個留守兒童的老師,手把手教孩子們扭秧歌。時至今日,“鼓子秧歌”正重新走向輝煌,這一古老而傳統的民間藝術在世代相傳中發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