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ab

2013年創建的網際網路金融集團

WeLab是一家引領亞洲網際網路金融的集團,旗下運營中國大陸第一個移動借貸平台我來貸和香港網上借貸平台WeLend。於2013年由專業網際網路金融團隊在香港創立。 WeLab是一家香港網貸公司我來貸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平台。WeLab與其他平台不同的是,他們提供更靈活的現金分期。在結合專業銀行的風控和網際網路大數據進行風險管理,所有借貸需求都可以通過移動端實現。通過風控技術的支持,能夠做到1天之內完成審批,發放貸款

亞洲領先的金融科技WeLab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科技服務,擁有近5,000萬用戶以及超過700家企業客戶。其中包括運營亞洲首批持牌虛擬銀行——WeLab Bank(匯立銀行)及其他純線上消費金融服務,在中國香港、中國內地和印尼市場均處於領先地位。

我來貸榮獲畢馬威(KPMG)評選的2016全球金融科技百強的中國區的第6名及全球第33名。

公司規模


WeLab於2013年在香港創建,2014年6月進入大陸,在廣東深圳成立移動借貸平台我來貸。WeLab 的香港團隊WeLend擁有多樣化的網際網路及金融工作經驗,辦公室位於香港交通便利的上環
WeLab利用其自主研發的風險管理系統,可在秒級內整合和分析大數據,從而計算出客戶的風險程度及貸款審批結果。
WeLab旗下在三地市場擁有七大品牌:在中國香港擁有純線上貸款先鋒“WeLend”和虛擬銀行“WeLab Bank(匯立銀行)”;中國內地品牌包括純線上金融科技平台“我來數科”、新銳租賃品牌“淘新機”、全場景支付與智慧電子錢包“錢夾穀穀”、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務商“天冕科技”;以及在印尼與當地大型綜合集團Astra合資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AWDA”,並在當地推出純線上貸款平台“Maucash”。
WeLab
WeLab

融資概況

WeLab投資者包括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Khazanah Nasional Berhad)、長江和記旗下TOM集團、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國際金融公司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建銀國際紅杉資本歐洲大型銀行ING等。

公司管理


我來貸(WeLab)的創始人及CEO龍沛智(Simon Loong)先生在創立我來貸前,曾先後效力於花旗銀行渣打銀行管理層共十五年。Simon曾任渣打銀行東北亞地區主管,管理中國香港、大陸及台灣私人貸款及信用卡業務。同時是該行香港消費金融管理委員會委員。Simon是註冊會計師並持有美國斯坦福商學院的碩士學位。
我來貸WeLab中國區總經理 陳俊仁在發布會上提及"傳統銀行和網際網路的關係”時說,傳統銀行和網際網路金融並不是打仗,是合作。
我來貸(WeLab)的其他團隊成員均有深厚金融和網際網路技術背景,過去任職於各知名領導企業,包括渣打銀行、花旗銀行、滙豐銀行高盛集團支付寶PayPalMorningside亞馬遜騰訊以及百度等。

發展歷程


2013年,WeLab創立於中國香港。
2014年6月,WeLab進入內地。
2014年8月,WeLab大陸平台我來貸APP上線。
2015年1月,WeLab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人包括 DST 的創始人 Yuri Milner、紅杉資本、TOM 集團郵樂網和 Iconiq Capital。
2015年7月,首次用戶調查中,成為最受用戶推薦品牌。
2016年1月,完成B輪10億人民幣融資。
2016年3月,我來貸WeLab CEO龍沛智受邀出席2016年博鰲亞洲論壇
2016年03月,我來貸(WeLab)已經擁有300萬註冊用戶,借款申請金額多達108億元。
2016年1月,WeLab 集團完成10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成為當時最大的B輪融資,此輪投資者包括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歐洲大型銀行ING(荷蘭國際集團)以及廣東省政府旗下國有獨資企業粵科金融集團等。
2016.03創始人龍沛智被政府邀請參加博鰲論壇。
2016.09與廣東南粵銀行合作。
2021.12.07,亞洲金融科技集團WeLab匯立集團宣布收購印尼“雅加達服務銀行”(PT Bank Jasa Jakarta,以下簡稱“BJJ”),並計劃繼在香港成功創立WeLab Bank后,將BJJ打造成集團旗下第二間數字銀行。

獲得榮譽


2019年11月1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世茂海峽·2019三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WeLab以70億人民幣估值上榜。
WeLab榮登CB Insights中國金融科技企業50強榜單
WeLab入圍艾瑞諮詢中國金融科技50強企業榜單
WeLab(匯立)連續五年入選畢馬威中國領先金融科技50榜單
WeLab榮獲畢馬威(KPMG)評選的2016全球金融科技百強的中國區的第6名及全球第33名。
2020年8月,WeLab以100億元人民幣市值位列《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25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