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貢米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天靈靈》
- 古代給皇上享用的米
- 古代獻給皇帝的大米
- 要路溝小米
貢米
古代獻給皇帝的大米
貢米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由盛產稻米的地方經過對本地優質稻米精心挑選而敬奉給當時給皇帝享用的大米,也稱作御米。是對當地稻米的最高褒獎。如:湖北的京山橋米、竹溪貢米、梁港貢米,寧化河龍貢米,重慶酉陽花田貢米、湖南的魚泉貢米、東北貢米、湘中貢米、懷遠白蓮坡貢米,江西的萬年貢米、寧夏的葉盛貢米。
作為從清代便列為皇家食品的御膳貢米——五常有機貢米、西江有機貢米、響水有機貢米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不是所有的大米都可以稱之為貢米,御膳貢米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據專家研究,黃金水稻帶位於北緯40至45度,以吉林、黑龍江為代表的東北地區正處於這個區域;東北地區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發芽”,可見黑土壤肥力養分含量高;東北地區氣候寒冷,農作物大都一年一季,吸收土地養分較高;東北地區環境污染較少,一眼望去青山綠水。吸收保留一整年的天地精華,自然的饋贈、辛勤的耕耘,造就了御膳貢米——自清代康熙帝以來就被當做貢米。優越的地理條件讓御膳貢米享譽國內外,在國內外優質大米評比中多次獲獎。
中國有三大林區,這些林區都是地球的肺。這三大林區是指東北林區、西南林區、南方林區。東北部的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稱為東北林區。西南林區主要包括四川、雲南和西藏的橫斷山區等地區。秦嶺以南,雲貴高原以東,武夷山一帶的廣大地區,屬於我國第三個大林區——南方林區(東南林區),寧化縣河龍鄉地處武夷山中段,這裡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植物生長條件良好,樹木種類很多。大量的闊葉林區,良好的植被環境,形成了良好的種植土壤,這裡土層深厚肥沃。
京山橋米,湖北省京山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因原產於京山市孫橋鎮而得名,其顆粒細長、光潔透明、可口不膩、噴香味美,早在明代就被御定為“貢米”。
京山橋米,不僅是湖北省首個食品類中國名牌,還是首個中國馳名商標,佔有湖北大米品牌高端市場60%以上份額。
2020年12月,京山橋米被評為“全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
品質特徵
“京山橋米”的特點是干,整,熟,白,青梗如玉,腹白極小。並且其顆京山橋米品質特徵粒細長、光潔透明,是水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用橋米做的飯鬆軟略糍,噴香撲鼻,可口不膩,營養豐富。而橋米中的極品是“洋西早”品種。
京山橋米的稻穀顆粒園實,米白質重,或蒸米飯,或煮稠粥,雪白一片,噴香饞人,食之似糯不膩口,如粳不稀軟,較”691”中稻為糍,比”國際稻”見香,能開脾胃,增食慾,營養豐富,且出米率非常高,能達百分之八十以上,歷史上曾是朝貢皇帝的御米。
產地環境
京山橋米的優質,來源於橋米產田優質的土壤。據有關專家對當地橋米產田土壤土質的分析,橋米田土壤中的有機質、全氮、鹼解氮、全磷、速效磷含量都明顯優於周邊其他地區的產田。其優良的土壤,使得早在明代就做為貢米的“京山橋米”,不僅外觀上粒粒飽滿,光亮,內質上更是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等多種營養物質。就京山全境來說,其種植環境優勢是:一是京山地理位置處於丘陵地帶,晝夜溫差大。二是獨特的土壤條件,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鐵的含量比較高。灌溉的水源來自山澗的溫泉水,含有豐富的鐵硒等元素。三是生長周期長,有著充足的日照條件。
相關傳說
據說明朝嘉靖降世時,啼哭不止,老興王一家驚恐萬狀,出榜招醫。恰好武當山真武大帝雲遊到此,揭榜進府,伏在嘉靖耳邊說:“莫愁,莫愁!貧道為你去尋糧食。”嘉靖當即止住了哭聲。真武大帝走遍了承天府衙(即今鍾祥縣城)周圍山頭田地,皆不如意,最後選定了京山城西的這條山沖,用腳板踏了踏,手指按了按,成了幾十塊田。當嘉靖開始吃飯時,果然只吃這山沖產的大米,以後進京當了皇帝,仍一直吃這裡的米。這幾十塊田無論風調雨順,還是旱澇災害,總產增不過五石,減不過十石,據說是由於皇宮中添人減人的原因。人們覺得巧,將它取名“巧米”。因產地孫橋與此諧音,被叫成了“橋米”。
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公文名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第198號(2004-12-2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通過了對京山橋米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批准自即2004年12月23日起對京山橋米實施原產地域保護。
河龍貢米因產自寧化縣河龍鄉而聞名,后推廣至該縣全境廣泛種植,是寧化縣歷史悠久、極富特色的農產品,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被列為貢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據清康熙年間出版的《寧化縣誌》載:伊盆,寧化人,為人豪毅,耿耿有烈士風。1004年,轉運使李住起解梅州銀絹,本州委通判胡某齎至本都武曲橋錫源驛(今河龍鄉)疾故,奉官塋葬。伊公慨然詣縣自陳曰:“解官本為朝廷重務,客死吾土,某現充保長,亦草莽臣也,願換牒代解。”縣許之。至汴京,適逢皇太子生,上大悅,以覃賜敕一道,駿馬一騎,劍一口,命其出鎮柳州。時南蠻不共。公領軍勇奪前驅,血戰破賊,所向倒戈。事平凱奏。卒於官,以功特贈銀青光祿大夫,因廟食至今。伊盆在代解銀絹時,隨帶家鄉大米,一路食用。到京之後,在交付銀絹時,把隨帶的大米一併奉上,以御食用。皇帝食后大喜,甚贊河龍大米質優味佳,並令每年徵收進貢,“河龍貢米”便由此揚名。河龍鄉上伊村口有一座古廟叫“伊公廟”,供奉伊盆夫婦,一直香火不斷。
花田貢米,主產於海拔800米的重慶酉陽縣花田鄉,稻米脆酥油糯,滑而不膩,粒細體長、形狀似梭、質白如玉,花田晝夜溫差大,土地肥沃,水質優良。花田人在種植水稻上一直堅持採用傳統方式:用農家肥和青綠肥發酵後下田做底肥,用草木灰做追肥;滅蟲常用老式滅蛾燈和草藥製劑噴灑,用中草藥製劑和石灰滅菌殺蟲。因而生產出的大米油潤光滑、顆粒均勻、營養豐富、口感極佳。近3年來,有機認證技術人員多次前去檢查,對貢米的生產、加工、標識、包裝、銷售、管理等環節都嚴格把關,並不定時地到貢米基地進行抽樣化驗。幾經考驗,“花田貢米”最終獲得認證證書。
花田地理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氣清新、晝夜溫差大,生長期地處武陵亞熱帶,利於稻穀中有機質的積累,因此穀粒飽滿,味道甜美,口感好,而且,很多大米的品質都可以與東北大米、泰國香米等外地優質大米相媲美。
花田貢米經過有機認證技術人員3年多檢查測試,對貢米的生產、加工、標識、包裝、銷售、管理等環節都嚴格認證把關,並不定時地到參考資料貢米基地進行抽樣化驗。幾經考驗,“花田貢米”最終獲得認證證書。
竹溪貢米,至今有1300多年的進貢歷史。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剛做皇帝不到兩個月的中宗李顯,被母后武則天和裴炎等權貴廢為廬陵王。是年四月,李顯被流放到房州(今房縣)。28歲的廬陵王(李顯生於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在母後派出的親信監視下,帶著少數幾名家眷,來到了蠻荒的房州——素有“千里房州”之稱的房縣(包括現神農架林區)。這裡林海茫茫、人煙稀少,即使白天也有成群虎豹和“野人”出沒。剛剛躲過母后屠刀的李顯,只好在嚴密的監視下,到房州周邊地區驚魂不定的遊盪。好在廬陵王乃李氏謫傳,地方官員總是禮敬有加。
是年秋天,李顯巡遊到古上庸屬地竹溪,當地官員傾其所能,盡心盡意招待廬陵王李顯和王妃韋氏。李顯夫婦心思重重,哪來食慾,滿桌山珍如同嚼蠟。突然,他們被冒著熱氣,透著芳香,猶如珍珠般晶瑩剔透的大米飯所吸引,食慾大振,連吃了幾碗。飯後,李顯詢問此飯何來?地方官員如實稟報,此飯乃邑地彭裕溝大米所烹。於是,李顯就有了敬獻大米討好母后之念,意即兒臣雖被發配深山,仍思母后飲食起居之安。
李顯精選竹溪彭裕溝大米,連同當地農人收集留存的雙穗稻穀實物,附上請安表章,派人專程呈送到京都長安。是年冬天,太后武則天首先見到雙穗水稻,立即視為天降祥瑞。及至見到呈上的大米,發現粒粒溫潤如玉,忙命御廚烹之。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呈在武氏手上,撲鼻的香氣頓時使她滿口生津。入口食之,粘而不糯,松而不軟,醇香滿腔,回味無窮。立刻鳳顏大悅,急忙命人呈上李顯請安表章,方知此米來源。隨即詔命,歲歲納貢。
廬陵王發配流放14年,年年督辦貢米事宜。母后武則天每每食用貢米,總能想到三王子李顯,常常能夠喚醒一代女皇的母愛之心。周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周。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深知自己臨近日落西山,感念三子廬陵王14年的眷眷仁孝之心,便還位於中宗李顯,復唐國號,從而開啟了大唐開元盛世。
值得一提的是:武氏則天,自食用兒子進貢的竹溪大米后、日見神清氣爽。雖年過花甲,但白髮漸青,其容顏猶如三八少婦,且性如狼虎,至古稀高齡還演繹了無數風流奇情。
歷史變遷,朝代更迭。不變的是竹溪貢米進貢的歷程。自唐以來,竹溪人民在自己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年年將優質大米進貢給皇上。貢米成為地方官員升遷的引路旗幟,成為達官貴人互相攀比的法碼。
二十一世紀初,竹溪縣委、縣人民政府,提出建設生態竹溪戰略。原生態的竹溪貢米再次煥發出它奪目的青春。自2008年開始,竹溪縣委、縣人民政府將貢米作為全縣優勢資源進行開發,著力打造萬畝貢米基地建設。嚴格按照傳統有機生態耕作方式生產貢米,致力恢復原生態貢米的歷史品質。順利註冊了貢米商標,通過了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國家批複了貢米原產地地理標誌保護。到2011年,以竹溪縣中峰鎮為核心的貢米基地面積達到10000畝,產量6000噸,銷售收入8500萬元,與常規大米每公斤銷售單價3-5元相比,貢米基地畝平增收600元,僅此一項全鎮農民人均增收180元。2012年春夏之交,該鎮已落實貢米基地栽植20000畝。根據《竹溪縣有機貢米產業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竹溪貢米種植面積將達到10萬畝,單項農民人均增收將達到1000元以上。同時,為做好“農企”對接工作,竹溪已建成兩家投資千萬元貢米加工企業。加工企業立足全縣貢米基地,面向全國市場,實現基地生產、精品加工、銷售服務、文化傳承等高端“集團化”經營模式。
位於江漢平原東部的武漢,地理資源豐富,有山有湖。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讓這個大城市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黃陂區在武漢市北部,是武漢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區,有1430年的建城史,與武漢市中心城區一水相依。從地理環境來看,北依大別山南麓,南臨長江,地勢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地貌特徵構成全境“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的格局。
黃陂還有一寶:梁港貢米。梁港貢米已實施原產地域保護。明朝,湖廣省(古時指湖北、湖南二地)通令各府選備地方特產進貢朝庭。物色特產的官員到黃陂后,當地鄉紳告之“梁港稻穀粒飽、質重”。現場一稱,梁港稻穀每斗比他地同類穀物重3斤有餘。碾米煮飯,米仍“質白如玉,顆形如梭”,飯則“質軟不膩,清香四溢”,粥則“湯稠香濃,回味綿長。”官員連連稱讚:“梁港米堪稱米中珍品也。”后經層層稟報,湖廣省將梁港大米定為進奉明廷之貢品。
梁港,即梁家港,是黃陂區前川街道梁港村的一個自然灣村。村裡有條起源於名為九子墩的小河,西往東流到梁家港村東頭后,又急轉90度彎向北流走。九子墩小河的沖積,形成了村前田地里特異的土質。黃陂土肥站的測試分析顯示,耕層土為中壤-輕壤,土種為馬肝泥田,PH值為5.5,有機質和全氮含量都適合水稻的生長。
除了土壤,前川地區的氣候,也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與眾不同的好條件。氣象資料顯示,梁家港多年平均日氣溫16.5度,年降雨量1195毫米,年日照數1903小時,無霜期251天,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具備良好的水稻生產小氣候。
如此特別的地理條件,讓梁家港成為水稻生長的寶地,其產出的大米,自然也為高品質的貢米。
原產於江西萬年縣裴梅鎮荷橋山區,只生長在山腳下雷公河旁的幾畝水田裡,屬野生稻,一年栽一季,全生育期175天。因只有特定的幾畝地種植出來才能稱為萬年貢米,因此產量稀少,但米質獨特,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來實地考察過。起源於南北朝。因“代代耕種,歲歲納貢”而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種植歷史。
全生育期155-170d,株高127-139cm,株型適中,劍葉狹長挺直,葉色葉鞘色綠,成熟時粒色好,穗長26cm,每穗粒數136粒,結實率89%,千粒重28g,粒形式橢圓,白芒,芒長21mm左右,穎稈色黃。萬年貢米,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異,營養豐富,顆粒大,體細長,顆形如梭,米色似玉。用其做飯,質軟不膩,味道濃香;以貢米為原料釀酒,濃而不烈。其米、其酒都品質優良,別具風味。譽蓋五穀之首。經測定,萬年貢米蛋白質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且含豐富的維生素b族和一定數量的微量元素,堪稱米中珍品。
遼寧省東部渾江中下游的桓仁滿族自治縣,充分利用本地空氣、水質、土質沒有三廢污染的自然環境,在秀美的山川種出了農業精品——AA級稻米。桓仁滿族自治縣是天然次生林覆蓋率較高的區域,全縣森林覆蓋率為71.9%,水土保持及土壤有機含量高,夏末初秋晝夜溫差大,適合水稻生長。因此,10多年來該縣一直是省政府確定的優質稻米生產基地,生產的稻米營養豐富,色澤光亮,口感清香。1998年桓仁縣農牧業局的科技人員在原A級綠色食品稻米的基礎上,經過科學栽植又取得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使用的“AA級”綠色食品標誌,這是國內首家取得也是唯一取得此殊榮的綠色食品稻米。
紫鵲界秦人梯田,位於湖南省新化縣水車鎮、奉家鎮、文田鎮。它始於秦漢,盛於宋元,成於明清。它集雲
南哈尼梯田的大氣、廣西龍勝梯田的壯美、菲律賓巴拉韋梯田的險峻和越南沙壩梯田的飄逸於一身。總面積近6萬畝,集中成片的有2萬餘畝,坡度在25-40度,最陡達50度以上,且層層疊疊於海拔500米1100米之間,共400餘級,蔚為壯觀。其中最為神奇的是,紫鵲界梯田區域偌大的地方竟無一方水塘,一條溪澗,但是卻“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屬於基岩裂隙,富含礦物質的水順著岩石縫隙噴涌而出,形成了獨特的天然灌溉系統和自然景觀。這神奇的自然地貌,成就了紫鵲界秦人梯田的千古一絕。
紫鵲界梯田利用地下礦泉水灌溉,旱澇保收,加上位於海拔500到1000米之間,常年雲霧繚繞,晝夜溫差大,所以這裡生產的紫香米不但香軟可口,而且富含各種有益的礦物質,彌足珍貴。清朝的乾隆皇帝游江南時,就是因為吃了這裡的紫香米所以就一見鍾情,將這裡的米列為貢米,成為皇家高貴的象徵。
紫鵲界秦人梯田
白蓮坡貢米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產於懷遠縣找郢鄉(今白蓮坡鎮)茆塘村一帶。
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茆塘找郢一帶,但見這裡無垠稻田中簇簇白蓮盛開,問一老者得知,此地乃“白蓮坡”,盛產優質大米,色香味美,煮之能挑三層皮。便令取之做粥,嘗之果然味美元比,龍顏大悅,御賜“白蓮坡貢米”,作為進貢皇宮的御米。據史料載:清御膳食譜的“八珍糕”第一位即是芡米。又一傳說至嘉慶年間,皇帝欽定的白蓮坡芡米為貢品,“白蓮坡貢米”由此名揚海內。因此找郢鄉后改名白蓮坡鎮。
寧夏水稻產區,地處黃土高原西北,瀕臨內蒙古阿拉善半荒漠,是歷史上久謂的“邊漠”、“朔方”之地,年降雨量僅約及蒸發量的九分之一。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為什麼竟得以盛產大米?究其原因,主要應歸功於黃河之利。滔滔的黃河穿過甘肅黑山峽,便滾滾來到寧夏。它飛瀉香山峽谷,奔騰銀川平原,迴轉石嘴山市以北,流程約四百公里才依戀離開寧夏。黃河的到來,為寧夏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引黃自流灌溉,使寧夏成為中華民族得以最早開發、富蔗的區域之一。
寧夏大米清代曾居"貢米"之列。康熙訪寧夏時,欽點為宴席主食,被稱為"珍珠粳米",又譽為"朔方貢米"。秦始皇三十二年,也就是二千一百多年前,寧夏地區的黃河兩岸即開始屯墾。從青銅峽黃河東岸引水,流經吳忠市、靈武市的秦渠,相傳就是那個時代開鑿的。到了兩漢時期,又開挖了漢伯渠、漢延渠、古唐徠渠等,使水田面積突破了百萬畝,“地近荒漠”的寧夏變得沃野千里,谷稼殷實。至遲在隋朝(公元六一八年前),這一帶即有“塞北江南”之稱。《嘉靖寧夏新志》載:“寧夏左黃河,右賀蘭,山川形勝,魚鹽水利,在在有之......塞北一小江南也!”
由上可見,寧夏栽植水稻的歷史已十分悠久。其起始的確切年代雖以無從考察,但《宋史》(卷四百六十八)中即有“其地饒五穀,尤宜稻麥。甘、涼之間,則以諸河為溉......歲無旱澇之虞”的記載,足見千年前寧夏地區的水稻種植業已相當發達。解放之後,特別是一九六O年建成了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的攔河大壩,把黃河水位抬高二十米,結束了銀川平原二千多年來無壩引水的歷史,使古老的灌區煥發了青春。
寧夏大米不僅產量豐盈,而且也以品優質佳而著稱。寧夏大米齊備了“粒圓、色潔、油潤、味香”四大優點,而且蛋白質、脂肪含量尤高,極富營養價值。用其蒸制的米飯,潔白如脂,粒粒晶瑩,粘而不膩,油潤香口,與著名的天津“小站米”可媲美共榮。特別是青銅峽市葉盛堡一帶的“葉勝白皮大稻”,加工后的精米,光映半透,粒腴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