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士全集
宋學士全集
《宋學士全集》,亦稱《宋文憲公全集》或《宋學士文集》,共七十五卷,為明代著名學者宋濂的著作合集。著作計有《孝經新說》、《周禮集說》、《龍門子》、《潛溪集》、《蘿山集》、《浦陽人物記》、《翰苑集》、《芝園集》等。宋濂為文強調明道致用,宗經師古,力主義理、事功、文辭三者統一。尤長散文,紀傳如《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均能抓住細節,突出性格,渲染無多,感染卻深;寫景如《桃花澗修契詩序》、《環翠亭記》,簡潔清秀,邁似歐陽修。其作品《送東陽馬生序》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下語文課本中。
宋濂(1310—1381),明朝開國元勛,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謚號文憲。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漢族。明初文學家。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溍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
至正二十年(1360),與劉基、章溢、葉琛同受朱元璋禮聘,尊為“五經”師。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后因牽涉胡惟庸案,謫茂州,中途病死。著作有《宋學士文集》、《孝經新說》、《送東陽馬生序》 等。
明初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提舉,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后因其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全家流放茂州(現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途中病死於夔州(現在重慶奉節縣)。
宋濂散文,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最為出色。其傳記小品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鮮明,各具特色。如《秦士錄》寫文武兼長而懷才不遇的鄧弼磊落性格及坎坷命運,其豪爽奔放個性,躍然紙上。《杜環小傳》及《李凝傳》分別敘寫兩個中、下層人士仗義助人、賑濟病貧的品德,以對比手法抨擊時弊。文中說:“舉世混濁,清士乃見,五傷流俗之嗜利也。傳其事以勸焉”,可見寫文目的。《記李歌》則寫出了生於娼門的少女李歌,拒絕豪華生活誘惑,維護尊嚴的不屈性格。再如《王冕傳》中王冕豪放孤傲性格也刻畫得十分鮮明。宋濂墨跡
宋濂有寓言體散文集《燕書》及《龍門子凝道記》。書中以一些生動故事說明抽象的哲理,寓意深刻,耐人回味。如《尊盧沙》譏諷了好說大話、貽誤國事之人,文章以“終身不言。欲言,捫鼻即止”作結,頗有諧趣。《鼠□狸□》則寫因享受而喪失搏鬥能力的狸□竟望鼠而抖,表現長期養尊處優之害。其他如:《成陽□借梯》、《越人溺鼠》、《白雁啄奴》等皆風趣詼諧,啟人深思,為較好諷刺小品,其中有些故事已在民間廣為流傳。
宋濂寫景散文佳作亦不少。如《環翠亭記》寫亭外竹林“積雨初霽”,“浮光閃彩,晶熒連娟,撲人衣袂,皆成碧色”,秀麗清新。他如《桃花澗修禊詩序》、《看松庵記》等皆文筆簡潔,寫景狀物都較生動、自然。
宋濂因身居顯位,又逢明初開國盛世,其文章中較多頌揚封建統治、宣傳封建道德的內容。有些文章如《閱江樓記》,雖情景暢達,但頗為粉飾之辭所累。宋濂此類文章,成為後來“台閣體”的先聲。此外,宋濂因受佛、道影響,部分作品亦有消沉、感傷情緒。宋濂文名遠播國外,高麗、日本、安南等國使節曾以重價購其文集。
宋濂著作,除《宋學士全集》,此外還有《篇海類編》20卷,《洪武正韻》16卷。主編有《元史》210卷等。
1、宋氏景濂
2、金華宋氏景濂
3、太史氏
4、玉堂學士之印(唐宋以後,稱翰林院為玉堂,景濂官至翰林學士,故稱)
宋氏景濂
金華宋氏景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