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寫作者尋訪范居士的經歷與感受,先寫因無法排遣惆悵心緒而出城尋訪范居士,途中迷路摔落蒼耳叢中,后寫在范居士家中受到熱情的招待,以及縱酒歡歌的情景與感受。全詩敘事細節生動形象,語言幽默風趣,表現了作者與范居士的深厚交情,充分顯示了詩人的豪放性格和浪漫詩風。
此詩描寫李白訪友途中迷失道路,以及與友人相會後縱酒歡歌的情景,寫得真切感人,充分體現了李白的豪放性格和浪漫主義特質。
全詩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前十二句為第一部分,寫在日靜無雲的清秋里,詩人心情惆悵,正不知如何排遣時忽然想起兗州城北的范居士,於是興起匆匆出城,卻在城外荒坡里迷了路,摔落在蒼耳叢中,一副狼狽相。
后十六句為第二部分,寫到了范家,范居士對詩人的熱情招待,面對酒客最愛吃的秋蔬炒和大盤經霜剛收藏的梨子,詩人胃口大開,在欣賞了主人幽居的景色后又幹了幾杯酒,吟詠著陸機的《猛虎行》詞,並與朋友相約在永恆的仙境再見。詩的最後還嘲笑晉代的山簡在襄陽高陽池喝得爛醉的模樣。
李白此次訪范居士或許與杜甫同行,因杜甫有一首同樣題材的詩《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而李白這首詩在敘事的真實、細節的生動形象傳神和語言的幽默上,明顯勝於杜甫的同題材詩。生性豪放不羈的李白,以自身“客心”的狀態焦急地在范居士的山莊里尋找著機會,同行的杜甫以一個年輕友人的順從來陪伴著他。酩酊大醉時,連帽子也不知知掉到了哪裡,李白的這種對待他人的態度可以說正是他旁若無人自由闊達的寫照。如果說杜詩以作者的視線分為了過去(李白來東魯之前)、現在(拜訪范十隱居)和將來(嚮往今後理想)三個層次的話,李白的詩則是徹頭徹尾的“現在”表現式。在詩的開頭部分,是他自身感情的噴發,衝動完之後,李白的感情又沉浸在一種變化中,不僅對山莊的主人是這樣,而且對詩酒的興趣也是如此不間斷的“現在”式的。這就是感情至上的表現。在李白的情感表現方面,時時最先表達的是他的心情,外界的世象只不過是起到了吐露他內心情感的媒介作用而已。所謂“現在”的瞬間自我感受表達的是李白忠實的感情意識,無論是杜甫,還是盛情接待他的范居士,李白對他們的態度幾乎是一樣的。
李白很少用這樣寫實的手法寫詩。這首詩寫得很親切,很真誠,不僅再現了他的行動舉止、言談笑貌、風度神態,也坦露了內心深處的彷徨、懊惱和難以忍受的悲憤。
此詩大約作於公元745年(唐天寶四載),與杜甫的《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同時,可互相參照。當時李白與杜甫繼陳留聚會後重聚東魯。
不朽丹神http://www.7kwx.com/0/49/
光明紀元http://www.7kwx.com/0/202/
獨裁之劍http://www.7kwx.com/0/146/
造神http://www.7kwx.com/0/195/
大聖傳http://www.7kwx.com/0/206/
武動乾坤http://www.7kwx.com/0/10/
天下梟雄http://www.7kwx.com/0/205/
明朝好丈夫http://www.7kwx.com/0/100/
八零后少林方丈http://www.7kwx.com/0/221/
李白曾經在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離開宮中。天寶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后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台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游華山,南下回宣城,後上廬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請,下山赴尋陽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后,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關嶺縣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帶漂泊,於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李白的作品想象豐富,浪漫奔放,意境獨特,才華洋溢,在詩歌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其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