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聽取和討論了胡錦濤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習近平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胡錦濤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習近平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認為,中央政治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隆重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大力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萬眾一心,迎難而上,銳意改革,共克時艱,全力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加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力度,取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明顯成效,推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健康開展,加快推進地震災區災后恢復重建,維護民族地區社會大局穩定,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全會研究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認為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進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對於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全會指出,中國共產黨成立88年、執政60年、領導改革開放30年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我國相繼實現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偉大創舉,是根本改變中華民族命運、深刻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偉大變革。實踐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會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國際力量對比出現新態勢,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呈現新特點,綜合國力競爭和各種力量較量更趨激烈,給我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我國正處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前邁進。在我們這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黨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肩負任務的艱巨性、複雜性、繁重性世所罕見。黨要適應這樣的新形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黨的十七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全會指出,當前,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的建設狀況、黨員隊伍素質總體上同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是適應的。同時,黨內也存在不少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削弱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嚴重影響黨的執政地位鞏固和執政使命實現,必須引起全黨警醒,抓緊加以解決。全會指出,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和緊迫。全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全會認為,我們黨在長期執政實踐中,探索形成了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這就是: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堅持把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保證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保證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堅持改革創新,增強黨的生機活力;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高管黨治黨水平。這些基本經驗,必須倍加重視、倍加珍惜,必須作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長期堅持,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全會提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關於黨的建設總體部署,按照黨章要求,著眼於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著眼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著眼於增強全黨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著眼於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全面推進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把黨建設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鬥、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會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作出了部署,強調要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積極發展黨內民主,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善於推動科學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弘揚黨的優良作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全會提出,世界在變化,形勢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深入,不斷學習、善於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於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全會提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集中統一是黨的力量保證。必須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根本,以加強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為基礎,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廣泛凝聚全黨意願和主張,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堅持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黨的堅強團結保證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完善黨代表大會制度和黨內選舉制度,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全會提出,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是培養造就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關鍵。必須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全面貫徹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堅持五湖四海,拓寬視野選拔幹部,廣辟途徑培養幹部,滿腔熱情愛護幹部,嚴格要求管理幹部,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完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能力,培養造就大批優秀年輕幹部,健全乾部管理機制。全會提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著力擴大覆蓋面、增強生機活力,使黨的基層組織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使廣大黨員牢記宗旨、心繫群眾。要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增強黨員隊伍生機活力,建設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全會提出,執政黨的黨風,關係黨的形象,關係黨和人民事業成敗。必須在全黨大力弘揚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始終謙虛謹慎、艱苦奮鬥,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頓、嚴肅紀律為抓手,下大氣力解決突出問題,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要大興密切聯繫群眾之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艱苦奮鬥之風,大興批評和自我批評之風,以堅強黨性保證黨的作風建設。全會提出,堅決反對腐敗,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必須充分認識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加大教育、監督、改革、制度創新力度,更有效地預防腐敗,不斷取得反腐敗鬥爭新成效。要加強廉潔從政教育和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創新。全會強調,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是全黨的重大政治責任。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全會決定精神,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加強黨建工作調查研究,全面認識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推動黨的建設創新,確保黨的建設各項部署落到實處,努力在以科學理論指導黨的建設、以科學制度保障黨的建設、以科學方法推進黨的建設上見到成效,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全會全面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強調經過全黨全國共同努力,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明顯下滑趨勢得到遏制,經濟形勢總體呈現企穩向好勢頭。同時,世界經濟復甦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我國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國際國內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國經濟發展仍處在保增長的關鍵階段。我們必須增強信心,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科學判斷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繼續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充實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更加註重推進結構調整,更加註重加快自主創新,更加註重加強節能環保,更加註重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更加註重深化改革開放,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抓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工作,有效防範各種潛在風險,善於趨利避害,積極化危為機,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全會強調,做好民族工作,在新形勢下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對維護和發展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廣泛、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有效防範和堅決打擊民族分裂活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全會號召,全黨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把黨和國家事業繼續推向前進而努力奮鬥,永遠不辜負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公報說,全會聽取和討論了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曾慶紅就《決定(討論稿)》作了說明。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關於同意江澤民同志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決定》。全會高度評價江澤民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作出的傑出貢獻。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關於調整充實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的決定》。全會決定胡錦濤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增補陳炳德、喬清晨、張定發、靖志遠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艾斯海提·克里木拜、王正偉為中央委員會委員。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田鳳山問題的審查報告》,決定撤銷田鳳山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給於其開除黨籍處分。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1999年9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舉行。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同志作了重要講話。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認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完成十五大確定的我國跨世紀發展的宏偉任務,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大力促進國有企業的體制改革、機制轉換、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目前,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必須加以解決。這次全會集中研究國有企業的問題是適時和必要的。
全會高度評價國有企業在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中的重要作用。一致認為,新中國成立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各族人民不懈奮鬥,使我國由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即將進入小康社會、向工業化和現代化目標大步邁進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一次偉大的歷史性跨越。國有企業和工人階級為此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面對世紀之交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要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必須不失時機地整體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促進國有經濟的發展壯大,使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
全會確定了從現在起到2010年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主要目標和必須堅持的指導方針。全會強調,完成這一歷史任務,首先要盡最大努力實現國有企業改革和脫困的三年目標。要從不同行業和地區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平衡發展的客觀進程,著力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老工業基地,把解決當前突出問題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為國有企業跨世紀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全會指出,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要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完善結合起來,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國有經濟要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其他行業和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集中力量,加強重點,提高國有經濟的整體素質。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大力發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經濟,重要企業由國家控股。繼續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著力培育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要重視發揮各種所有制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扶持科技型企業,培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對老工業基地、中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和企業改組,國家要加大支持力度。
全會指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有效途徑。要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按照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的原則,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形式。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面向市場著力轉換經營機制。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收入分配製度,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必須切實加強企業管理,重視企業發展戰略研究,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從嚴管理企業,狠抓薄弱環節,廣泛採用現代管理技術、方法和手段,提高經濟效益。
全會認為,改善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結構和減輕企業社會負擔,要同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建立新機制、加強科學管理結合起來。根據宏觀經濟環境和國家財力,區別不同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有步驟地分類加以解決,幫助企業增資減債,促進債務和資產重組。分離企業辦社會的職能,各級政府要積極支持,穩步推進。繼續做好減員增效、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廣開就業門路,引導職工轉變擇業觀念,形成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
全會指出,適應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趨勢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必須加快國有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要以市場為導向,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圍繞增加品種、改進質量、提高效益和擴大出口,加強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在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國有企業要佔據重要地位,掌握核心技術,發揮先導作用。
採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的技術改造投入。要形成以企業為中心的技術創新體系,推進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繼續搞好宏觀調控和相關的配套改革,保持經濟總量的基本平衡,擴大對外開放,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發展各類市場,維護經濟秩序,為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全會強調,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根本保證。必須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我國國情的國有企業領導體制與組織管理制度,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推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努力建設高素質的經營管理者隊伍,規範和完善對經營管理者培養、選拔、管理、考核、監督的辦法,營造經營管理者和企業家隊伍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定地站在改革的前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各行各業國有企業的實際出發,團結和帶領廣大幹部群眾迎難而上,開拓前進。
全會決定增補胡錦濤同志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許運鴻問題的審查報告》。全會決定,撤銷許運鴻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職務,開除其黨籍。鑒於許運鴻的有些問題涉嫌觸犯刑律,由司法機關對其依法處理。
全會對十五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一致認為,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積極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勇敢戰勝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各種困難和風險,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社會政治穩定,各項工作成績顯著。全會強調,在新世紀到來之際,我們黨要全面加強自身建設。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善於把做好當前工作同實現黨的總目標、總任務很好地結合起來,越是形勢複雜、任務繁重,越是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方針,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搞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全會號召,全黨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的各項決策和部署,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紮實工作,努力開創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新局面,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
出席這次會議的中央委員182人,候補中央委員122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有關負責同志列席了會議。
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集中討論了黨的建設問題,並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分四個部分:一、黨的建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二、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三、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四、培養和選拔德才兼備的領導幹部。全會認為,《決定》是在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必將對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全會認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在各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勝利,這同黨在思想、理論、政治、組織和作風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績是分不開的。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包含著內容豐富的黨的建設理論,為新時期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在當代世界風雲變幻的條件下,在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變革中,我們黨肩負著歷史的重任。必須認真研究和解決在自身建設中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努力把黨建設成為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是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創的、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正在領導全黨繼續進行的偉大的工程。
全會指出,兩年來,全黨在落實十四大提出的加強黨的建設和改善黨的領導的任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要按照已有部署,繼續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推動全黨同志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學習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要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聯繫實際,把握理論的科學體系,統一全黨思想,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要繼續抓好黨的作風建設,把反腐敗鬥爭深入持久地進行下去。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繫。當前,特別要把組織建設作為突出環節,抓緊抓好。
全會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是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我國正在進行的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要求我們黨必須更好地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全黨全國人民的主動性和創造力;需要統籌規劃、協調配套、有秩序有步驟地進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和運用客觀規律;需要以完備的法制來規範和保障。這一切都離不開黨和國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實行的正確領導。當前要在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中切實加強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健全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具體制度,完善黨內政治生活的各項準則。要努力發展黨內民主,疏通和拓寬黨內民主渠道,充分發揮全黨的積極性;要加強民主基礎上的集中,維護中央權威,有力地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堅持和完善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重大問題必須由集體討論決定;要加強和健全黨內監督,嚴肅黨的紀律,保證黨的肌體的健康和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全會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擔負著直接聯繫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團結群眾,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的重要責任。必須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下大功夫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緊緊圍繞黨的基本路線,為黨的中心任務服務。基層黨組織要不斷改進活動內容和工作方式,嚴格黨內生活,結合各自特點做好工作,努力成為團結帶領群眾進行改革和建設的戰鬥堡壘。要以提高素質、增強黨性為目標,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和管理工作。要在全體黨員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章的學習活動。各級黨委都要建立健全抓好基層組織建設的責任制。
全會指出,培養和選拔德才兼備的領導幹部是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事業和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對各級領導幹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全面提高現有領導幹部的素質,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堅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有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堅強領導集體。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發現和使用,抓緊培養和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努力造就大批能夠跨世紀擔當重任的領導人才。要加快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等重要制度的改革,擴大民主,完善考核,推進交流,加強監督,逐步形成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富有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
全會增選黃菊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決定增補吳邦國、姜春云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全會號召,全黨同志要緊密地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指引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努力奮鬥!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170人,候補中央委員106人。列席會議的有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84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68人,以及有關方面負責同志29人。
全會對中央領導機構的部分成員進行了必要的調整:選舉江澤民同志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增選江澤民、宋平、李瑞環同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決定增補李瑞環、丁關根同志為中央書記處書記;免去胡啟立同志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職務,免去芮杏文、閻明復同志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職務。
全會強調,要繼續堅決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繼續堅決執行黨的十三大確定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今天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主持了會議。
在這以前,黨的十二屆四中全會舉行了四天的預備會議。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列席會議的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以及不是上述三個委員會成員的中央黨政軍機關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的主要負責人,就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以及進一步實現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新老交替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經過預備會議的充分醞釀,今天的十二屆四中全會一致決定將《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草案)》提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審議。
全會對局部調整中央領導機構成員的問題進行了充分的醞釀。在這次會議之前,有六十四名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其中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葉劍英,政治局委員鄧穎超、徐向前、聶榮臻、烏蘭夫、王震、韋國清、李德生、宋任窮、張廷發,向中央提出不再擔任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的請求,以便讓一批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同志進入中央領導機構。與此同時,中顧委、中紀委中也有許多老同志,包括中紀委第二書記黃克誠等同志,向中央請求退出這兩個機構。這些主動請求從中央領導機構中退下來的老同志,在他們給中央的信件中表現了他們對黨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責任感。他們熱切希望並相信,由於中央三個委員會成員進一步實現新老交替,有利於我們黨在長期鬥爭中建立的光榮傳統的發揚光大,有利於保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連續性。
黨的十二屆四中全會對這些老同志的高尚風格極為讚揚。與會的許多同志談到,老同志們在過去的年代里為黨為人民建立了功勛,今天他們又以實際行動為後人作出了表率,為我們黨和國家幹部制度的改革作出了新的貢獻。他們將更加受到全黨、全國人民的崇敬和愛戴。在今天的全會上,與會同志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通過了給請求退出中央領導機構的葉劍英、黃克誠同志的致敬信。
黨的十二屆四中全會還根據肖寒同志的請求,同意免去他的中央委員職務。
會議討論通過了葉劍英代表中共中央、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在慶祝新中國成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和《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講話初步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三十年來的重要經驗教訓,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制度還處在幼年時期,還不成熟,不完善;我們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努力走出一條適合我國情況和特點的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發展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和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和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些都是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全會增選趙紫陽、彭真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79年9月25日,中共十一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正式通過《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決定》規定了25條農業政策和措施包括: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隊的所有權和自主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剝奪或侵犯其利益。任何單位和個人絕對不允許無償調用生產隊的勞力、土地、牲畜、機械、資金、產品和物資。人民公社要認真執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社員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業和農村集市應予鼓勵、扶持。繼續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制度。今後三、五年內,農業投資在整個基建投資中的比重將逐步提高到18%,農業支出在國家總支出中的比重將逐步提高到8%。農業貸款從現在起到1985年,要比過去增加1倍以上。糧食統購價格從1979年夏糧上市起提高20%,超購部分再加價50%,其它農副產品價格也相應提高。全國糧食徵購指標繼續穩定在1971年到1975年“一定5年”的基礎上,從1979年起50億斤。搞好農業基本建設。社隊新造耕地從收穫起5年不計征。辦好國營農場,1985年前國營農場利潤不上繳。迅速增產化肥、農藥、民用塑料和各種除草劑。積極選育、引進和推廣良種。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林牧副漁的機械化。發展各種經濟作物的生產。努力發展出口農業產品。
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學習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聽取和審議第十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審議並通過關於增選民革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有關事項文件草案。
何魯麗代表民革十屆中常會作的工作報告回顧總結了2005年民革全黨工作。2005年,民革全黨同志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領會《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為民革各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組織保證。今年,民革圍繞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積極主動開展參政議政工作,在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十一五"規劃的制定,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等方面,作了大量調查研究,向各級中共黨委和政府提出了大量意見和建議,內容涉及"三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公民道德建設、中部崛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祖國統一等問題,其中許多意見、建議得到了重視和採納。社會服務工作進一步深化,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成果得到鞏固。特別是在民革中央定點聯繫扶貧的納雍縣,民革中央先後5次組織專家赴該縣開展調研活動,舉辦了多次專題講座,聯繫中國農業大學為納雍縣制定了"十一五"農業發展規劃,並在專家指導下,完成了在納雍縣重點幫扶示範村的發展規劃並開始實施。報告指出,民革各級組織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重要意見和《反分裂國家法》,針對台灣島內政局和兩岸形勢的重大變化,以及國民黨、親民黨、新黨領導人來祖國大陸訪問等重大事件,在加強台情研究、發展兩岸交流、推進海外聯誼方面積極主動地開展活動,為在新形勢下促進祖國統一作出了新的成績。何魯麗在報告中對2006年工作提出了要求: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精神為指導,大力加強自身建設。要緊緊圍繞"十一五"規劃的目標和任務,繼續在"三農"、教育、環保、社會保障、道德建設、西部大開發、司法體制改革等問題上提出新的對策和建議。要更好地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對不符合科學發展觀、不利於改革發展穩定的現象,本著積極、認真、負責的態度,勇於提出批評和建設性的意見,協助執政黨和政府科學決策。要把握形勢,抓住機遇,進一步做好有關祖國統一的參政議政工作。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孫主持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張梅穎作了題為《團結進取 紮實工作 為實現“十一五”規劃良好開局貢獻力量》的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一年來,全盟各級組織和廣大盟員從促進科學發展觀落實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出發,調查研究、集思廣益、建言立論,積極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採用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工作,全面推進自身建設;繼續推進智力支邊、定點扶貧、辦學助學等活動,突出特色、服務社會。全盟圍繞第一要務,團結協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祖國和平統一做了大量工作。
全會提出,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制定和實施“十一五”規劃,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堅持把發展作為參政議政第一要務,著眼於實現“十一五”規劃中的各項任務和目標,做各項工作;進一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適應多黨合作制度化、規範化的要求,大力實施“人才強盟”戰略,圍繞幹部隊伍建設,特別是後備幹部隊伍建設,做好組織發展和各類人才的選拔培養工作,努力提高盟的參政能力,為進一步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而努力。全會接受丁石孫辭去民盟中央主席職務的請求,推舉他為民盟中央名譽主席,選舉蔣樹聲為民盟中央主席,審議通過了《中國民主同盟第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民盟中央副主席馮之浚、袁行霈、盧強、吳正德、張寶文、王維城、張聖坤、李重庵、鄭蘭蓀、張平、索麗生出席會議。
會議的主要議程是:學習貫徹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和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聽取並審議《民盟第八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國民主同盟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聽取中共中央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劉延東作的報告;補選中央委員,增選中央副主席。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孫受第八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的委託,向全會作了題為《團結一致,開拓進取,為實現我國在新世紀初的奮鬥目標努力貢獻力量》的工作報告。
丁石孫在報告中從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全盟素質;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參政議政;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加強自身建設,健全政黨機制等四個方面回顧和總結了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盟的工作。在談到明年工作時,丁石孫要求全盟認真學習和貫徹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深刻領會“十五”期間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指導方針,並以此指導和規劃全盟工作。他說,全盟要繼續堅持為經濟建設“出主意、想辦法,做實事、做好事”,圍繞“十五”計劃這一中心,選好角度,發揮優勢,為實施“十五”計劃提出的各項任務,開拓進取。要深入開展對西部地區發展戰略的研究,為西部大開發建言獻策。要加強民盟的自身建設,更好地發揮參政黨作用,努力在新世紀把民盟建設成為高素質的參政黨。丁石孫最後說,新的世紀即將來臨。讓我們站在歷史的新起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加強學習,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努力開創民盟工作新局面,為實現我國在新世紀初的奮鬥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國民經濟恢復的任務完成後,在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時刻,中共中央及時制定了過渡時期總路線。正當全國人民認真貫徹執行這條總路線,開展大規模的社會主義改造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的歷史轉變關頭,出現了高崗、饒漱石以奪取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為目的的反黨事件。他們一系列陰謀活動,嚴重地威脅著黨的團結,危害著黨的事業。
為總結黨的七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工作,總結黨內鬥爭的經驗,解決高、饒反黨問題,保證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順利進行,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1954年2月6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出席這次全會的中央委員35人,候補中央委員26人。中央各部委、中央人民政府黨組、軍委各部門和人民團體的主要負責同志共52人列席了全會。毛澤東因休假未出席這次全會。
全會聽取了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向第七屆第四次中央全會的報告》;朱德、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44位同志在全會上作了重要發言;全會一致同意劉少奇作的報告,並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全會討論並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全會進一步揭露和批判了高崗、饒漱石的反黨分裂活動。
劉少奇在全會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報告包括三部分:
一、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報告指出:從1950年6月黨的三中全會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年半,黨中央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了抗美援朝運動、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三反”、“五反”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社會改革運動。在農村和工廠中進行了增產節約、勞動競賽和愛國增產運動以及生產上的許多改革工作,大大地提高了工農業的生產水平。人民生活已有改善。使我國1952年勝利地完成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工作。社會主義和半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獲得了重要增長,勝利地完成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任務。從1953年開始,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改造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時期,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據毛澤東的提議,確定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得到全國大多數人民的擁護。在總路線的鼓舞下,我們勝利地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年(1953年)的任務。在文化教育工作、民主建政工作、外交和國際活動方面,都進行了巨大的工作。團結全國各族、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統一戰線工作有了重要的進步。黨內教育、幹部學習、整黨建黨工作也獲得了不少成績。現有黨員650萬人,黨員成分已有改善,黨員的覺悟程度和黨的戰鬥力已有提高。我們各方面工作的偉大勝利是與各國人民的無私援助和深切同情分不開的。但是,黨在各項工作中也還存在著缺點和錯誤,要求全黨始終保持謙遜態度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精神,為不斷糾正和克服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而鬥爭。
二、關於召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報告說,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勝利完成是實現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一個決定性的關鍵。因此,中央政治局請求四中全會批准在1954年內召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以討論國家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綱要及其他有關各項問題。
三、為增強黨的團結而鬥爭。劉少奇說,中央政治局根據毛澤東同志的建議起草了《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草案)》,現提交全會進行討論。中央政治局考慮到黨外、黨內的各種狀況,認為制定和通過這個決議是適時的,並且是絕對必要的。決議將極大地提高全黨的覺悟、警惕性和戰鬥力。這是和全國人民的利益、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利益完全符合的。他指出,只要黨內出現了個人主義的驕傲的人們,只要這種人的個人主義情緒不受到黨的堅決的制止,他就會一步一步地在黨內計較地位,爭奪權利,拉拉扯扯,發展小集團活動,直至走上幫助敵人來破壞黨、分裂黨的罪惡道路。他還嚴厲地批評了無組織無紀律行為,他說:為著增強黨的團結,政治局認為應當指出,在我們黨內的某些同志中有一種說法和做法是錯誤的,即他們認為:只要他的意見自認為是對的,就可以不遵守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原則,不受黨的紀律的約束,就可以不服從領導,不按黨的章程辦事。這些同志應當認識違反黨的民主集中制,破壞黨的紀律,就是破壞黨的團結,而破壞黨的團結,就是破壞黨的最高利益,危害黨的生命。因此,這些同志必須深刻認識他們這種說法和做法。至於對那些堅持這種錯誤的說法和做法而不願意改正的人,我們黨就向他們進行堅決的鬥爭,以便使黨的民主集中制、黨的紀律不致遭到破壞,以便使黨的團結不致受到損害。
劉少奇強調說:為了增強黨的團結,反對破壞團結的言論行為,為了粉碎帝國主義者和反革命分子破壞我們黨的團結的各種陰謀,為了反對混進黨內來的各種敵對活動和敵對思想,為了正確地區別黨內鬥爭的不同情況而採取不同的方針,都需要全黨幹部首先是高級幹部有充分的革命警覺性和政治敏感。毛澤東同志在《整頓黨的作風》的演說中曾經號召全黨同志提高嗅覺,“對任何東西都要用鼻子嗅一嗅,鑒別其好壞,然後才決定歡迎它,或者抵制它”。這仍然應當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全會通過的《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共4部分內容:
一、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重要性。決議指出,過去依靠黨的團結,黨領導著全國人民戰勝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分析了威脅黨的團結的因素后,決議強調,中央認為,當此我國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緊要歷史關頭,有極大的必要喚起全黨同志更加註意提高革命警惕性,更加增強黨的團結。全黨同志都應當認識,革命的團結是黨的生命,是馬列主義的基本原則,破壞黨的團結就是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幫助敵人來危害黨的生命。列寧和斯大林曾要求蘇聯共產黨“保護我們黨的一致,如同保護眼珠一樣”。這同樣應成為我們的格言。
二、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措施。決議根據多年積累的黨內鬥爭的經驗,規定了增強黨的團結的六條具體措施:1.黨的團結的利益高於一切,應當把維護和鞏固黨的團結作為指導自己言論行動的標準;2.黨的團結的惟一中心是黨中央,反對任何派別思想、小團體習氣、地方主義、山頭主義和本位主義,反對任何妨礙中央統一領導、損害中央的團結和威信的言論和行動;3.嚴格遵守民主集中制,遵守集體領導的原則,堅決反對分散主義和個人主義,反對驕傲情緒和個人崇拜;4.黨的高級幹部的重要政治活動和政治意見,應該經常向所屬的黨的組織報告和反映,特別重大者應直接向黨中央報告和反映;5.全黨高級幹部應根據增強黨的團結的原則來檢查自己的言論和行動,凡是不利於團結的言論和行動都必須改正;6.每個黨員對於任何有損於黨的團結的言論和行動,應當進行批評和鬥爭。
三、關於實現黨的團結的基礎。決議指出,黨的團結必須是也只能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上的團結,在正確的政治原則和正確的組織原則的基礎上的團結。為了增強黨的團結,必須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充分發展黨內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對有意識破壞黨的團結,進行宗派活動、分裂活動,堅持錯誤不改者,必須進行無情的鬥爭,給以嚴厲的制裁直至驅逐出黨。而對願意改正錯誤的同志,要採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經過批評和鬥爭,達到團結的目的。並且強調,黨的領導幹部的團結是全黨的團結的關鍵。
決議最後號召:全黨幹部都應當以身作則,同心同德,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一致的基礎上,團結全黨如同一個和睦的家庭一樣,如同一塊堅固的鋼鐵一樣,以便團結整個工人階級,團結全體勞動人民和全國人民,為戰勝內外敵人的任何破壞陰謀,保證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事業的勝利而鬥爭。
全會一致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指出:1.全會一致認為,1950年黨的七屆三中全會至現在黨的七屆四中全會期間,黨中央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都是正確的。黨中央領導全國人民在各項工作中都取得了偉大的成績;2.全會批准中央政治局所提出的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認為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宣傳,業已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起了極其巨大的作用;3.全會批准中央政治局關於召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的決定。全會滿懷信心地號召全黨同志:加強黨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加強黨內團結,加強學習,繼續深入總路線的宣傳,加強黨對經濟建設的領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繫,為貫徹黨的總路線,把我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
黨的七屆四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一次重要的會議。會後,廣大幹部和黨員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這次會議的決議,大大加強了黨的團結,從而保證了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實施。
1930年10月,共產國際給中共中央來信,提出立三的路線就是反國際的政治路線。從莫斯科回國不久,受到共產國際東方部副部長米夫器重的王明、博古等,通過不正常的途徑比中共中央先獲知這封信的內容,立刻打起“反對調和主義”的旗號,猛烈攻擊三中全會後的黨中央。王明還散發他的綱領性小冊子《兩條路線》(以後經過增訂,改名《為中共更加布爾塞維克化而鬥爭》)。他們誇大資本主義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誇大中國現階段革命中反資產階級鬥爭、反富農鬥爭的意義,否認中間營壘的存在;繼續強調全國性的“革命高潮”和黨在全國範圍的“進攻路線”,急於奪取一個或幾個包括有中心城市在內的主要省份的勝利;指責中國當時還沒有建立起“真正的”紅軍和工農兵代表會議政府,宣稱黨內的主要危險是“右傾機會主義”、“實際上作中的機會主義”和“富農路線”。他們在黨員中號召成立臨時的中央領導機關,要求以“積極擁護和執行”他們路線的“鬥爭幹部來改造和充實各級的領導機關”。他們的言論和活動造成黨內嚴重的思想混亂。這時,一些受過李立三和三中全會批評的地方黨組織和幹部也紛紛起來要求改組黨中央。控制全國總工會的羅章龍等乘機進行分裂黨的活動。在這種混亂狀況下,三中全會後的中共中央已難以正常工作。
1931年1月7日,在來到中國的米夫直接干預下,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在上海召開。米夫將周恩來等人起草的六屆四中全會決議棄之不用,自己起草了另一份決議,以遠東局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名義,擬定了改組后的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和補選的中央委員名單,以突然襲擊的方式通知參加人員到會。在到會的37人中,有王明等15人不是中央委員,占出席會議人數的40.5%,這些人不但有發言權、表決權,還有選舉權、被選舉權。
四中全會以批判三中全會的所謂對於“立三路線”的“調和主義”為宗旨,強調反對“黨內目前主要危險”的“右傾”,決定“改造充實各級領導機關”。瞿秋白、周恩來等在會上受到嚴厲指責。原來不是中央委員、缺乏實際鬥爭經驗的26歲的王明,由於米夫的支持,不僅被補選為中央委員,而且成為政治局委員。六屆四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沒有任何積極意義。從這時起,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在黨中央領導機關內開始了長達四年的統治。
四中全會後,國統區內黨的工作出現了一片混亂。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實等—批黨的重要幹部,由於叛徒告密而被捕犧牲。羅章龍等在反對四中全會的名義下擅自成立“中央非常委員會”,進行組織第二黨的分裂活動,因而被開除出黨。4月下旬,協助分管黨的保衛工作、掌握大量中共中央核心機密的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顧順章在武漢被捕叛變,向國民黨建議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將中共中央機關和主要領導人一網打盡。這個極端機密的情報被打入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機要秘書錢壯飛獲悉,他立刻派人連夜從南京趕到上海,報告中央特科負責人李克農轉報黨中央。在這個千鈞—發的時刻,周恩來在陳雲等協助下,果斷地採取措施,保衛中共中央的安全,避免了—場後果嚴重的大破壞。6月下旬,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的向忠發又在上海因個人自由行動而被捕,很快叛變。在這種情況下,王明離開上海前往莫斯科,周恩來也被迫前往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江西瑞金。由於在上海的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都不到半數,在共產國際指示下,成立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由博古、張聞天、盧福坦三人擔任中央常委,博古負總責,繼續推行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