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奇楠
豆科降香屬植物
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雞骨。豆科檀屬藤香,是一種多年生的木質藤本植物兩粵黃檀(大葉)和藤黃檀(小葉),受傷後分泌油脂修復傷口所結的香料,其藤宋代叫吉鉤藤亦名烏理藤美龍藤,黎語呼之為藤。宗關、苗族稱其總管藤。
“奇楠”是從梵語翻譯的詞,唐代的佛經中常寫為“多伽羅”,後來又有“伽藍”,“伽楠”、“棋楠”等名稱。奇楠是一種可瑞香科的樹,但需要特殊的條件。它是瑞香科植物(請注意,是瑞香科。科包含了很多,並不是現今很多商家所炒作的那樣,現今大家所知道的沉香只是瑞香科中的一種而已),沉香或白木香,近根部有多量樹脂的木材,它性味也是辛甘而溫。奇楠的香味高雅尊貴,唯親身體驗方能感受。自漢朝起,皇室祭天、祈福、禮佛、拜神、室內熏香,奇楠為最重要香材。四庫全書中以占城(今越南南部地區之王國)為首所出最優及正統,但其它產沉香國家亦出奇楠香。
《本草備要》上記載,真正上好的奇楠香,“咀之軟,削之卷”,也就是所謂的“削之成卷;捏之成丸”。這個主要說明的是“黏”,好的奇楠香必須越黏越好。第二點,就是入口“麻”。咀嚼奇楠屑的時候,則有一種混合多種感覺的香氣,牙齒有點黏;然後,帶點辛辣滑涼的感覺在舌尖放射,彷彿被麻到電到,還會促使你大量分泌唾液,續而甘苦之味紛呈。而且奇楠有個特點,燒的時候,會有股膻味,並不是特別好聞,但若用低溫燒烤,則散發出沁人心肺的異香,所以是品香的極品。
綜上所述,奇楠香並非是一種特定的木種,它是一個等級。何謂沉香?據南方草木狀記載“沉香又名沉水香,曰沉水的香料是也”。
沉香,中藥名。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樹脂的木材。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地。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之功效。常用於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
降真香自唐宋以來,在宗教、香文化中占重要的位置,甚至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從唐詩的記載來看,唐代的道觀及達官貴人常用降真香。醮星辰用降真香,說明降真香在道教祭祀儀式中起著重要作用。《仙傳》∶“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本草品彙精要》:“燒之能引鶴降,功力極驗,故名降真,宅舍怪異燒之,辟邪。”
降真香含有豐富的肉桂醛、覽香素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能鎮痛、止血、抗菌、消炎。《本草綱目》:“辛溫無毒,小兒帶之辟邪惡氣,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本草叢新》:“周崇被海寇刃傷,血出不止。軍士李高,用紫金藤散敷之,血止痛定,明日結痂無斑,會救萬人,紫真藤,即降真香之最佳者也”。說明降真香根部藥用價值最高。
嵇含在《南方草木狀》中描述降真香:“紫藤香,長莖細葉,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炱中,經久成紫香,可以降神。”嵇含所指降神,一指可以提出至真至純的香氣,另意為引降天上的神仙,也即“燒之感引鶴降”。所以清人吳若儀在《本草從新》中記述為:“燒之能降諸真,故名。”
降真香曾是古代域外諸國朝貢中國的物品。明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校注》中,就詳細記載了各國向大明皇帝進貢降真香的史料。其記述的二十三個南洋諸國,貢品中幾乎全部涉及降真香。如占城國,明正統年間,“其國襲封,遣史行禮。其貢物:象牙、犀牛角......奇楠香、土降香。”古人對降真香的利用基本與沉香、檀香並驅,若以沉香粉做篆香,必加少量降真香,才可提出至真至純的香氣。降真香曾被列為諸香之首。由於歷代宮廷和達官貴人的奢侈消耗,降真香資源幾乎消耗殆盡。
豆科大喬木。高10~18米。樹皮灰綠色帶有大片白斑,老樹表皮,有縱裂槽紋。葉互生,近革質,單數可狀複葉,小葉9~13片,葉片卵圓形或橢圓形。長4~7厘米,寬2~3厘米,小葉柄長4~5厘米。圓錐花序腋生,花小,長約5毫米,初時密集於花序分枝頂端,后漸疏離;花冠白色或淺黃色。種子的部分明顯凸起,狀如棋子,厚可達5毫米,有種子1枚,稀2枚。熟透為黑色,花白子黑。花期3~5月,種子採摘期9~11月
屬亞熱帶海島地區的樹種,粗生易長,適生性強,生長適溫20~30℃,喜光照。主要分佈在山坡、陡坡、山瘠、石頭邊生長。
主要分佈中國海南省的原始森林,野生樹生長於陽光充足。海拔250∽600米之間。(因斷代數百年或更為久遠,國內植物學家還沒完全給於降真香樹種基源明確定義)。至今為止發現海南島才有結香,世界各地暫無發掘。所有結香特點與沉香最為相似一致。其樹與香比沉香更堅硬,更為稀少。
降真香的載體有:豆科白木受傷所結。
降真香
【氣味】辛溫,無毒。
降真,紫藤香,可降神也。
降真,新絳也,推陳出新。降者大赤,易曰∶干為赤,坎為大赤,貫流先天一氣者歟。主利率類以從陽,遠於絕類以從陰也。燒之真降,詮名降真。蓋真者,仙變通乎天,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獨立守神,命曰真神。故主天行時氣,宅舍怪異,辟邪惡氣。遠於生陽,顯諸死陰之屬者,斂臼消滅,顧赤心在中,重皮鞏固,宛若衛外為固之為陽,藏精起亟之為陰也。仲景先生祖劑,主利脈革之半產漏下,佐以蔥莖前通乎陽隧。君以旋復,誠營血之師帥。旋者周旋,旌旗之指麾,覆者伏兵,奉旌旗之指麾者。而後新降起亟乎陰,衛外乎陽則行者留,留者行矣。本草失列品類,時珍補入綱目,療金瘡折跌出血不止者,此遵祖劑之行留而推展之。副名降真,良有以也。頤更推展之,不但系小子婦人吉,猶可系丈人之失與。
《證類》
【釋名】紫藤香(《綱目》)、雞骨香。
曰︰《仙傳》︰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
時珍曰︰俗呼舶上來者為番降,亦名雞骨,與沉香同。
【集解】慎微曰︰降真香出黔南。
曰︰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國。其香似蘇方木,燒之初不甚香,得諸香和之則特美。入葯以番降紫而潤者為良。
時珍曰︰今廣東、廣西、雲南、漢中、施州、永順、保靖,及占城、安南、暹羅、渤泥、琉球諸地皆有之。朱輔《溪蠻叢笑》雲;雞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處所出者,似是而非,勁瘦不甚香。周達觀《真臘記》雲︰降香生叢林中,番人頗費砍斫之功,乃樹心也。
其外白皮,濃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氣勁而遠。又嵇含《草木狀》雲︰紫藤香,長莖細葉,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莖截置煙炱中,經久成紫香,可降神。按︰嵇氏所說,與前說稍異,豈即朱氏所謂似是而非者乎?抑中國者與番降不同乎?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燒之,辟天行時氣,宅舍怪異。小兒帶之,辟邪惡氣(李)。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時珍)。
【發明】時珍曰︰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著其功用。今折傷金瘡家多用其節,雲可代沒藥、血竭。按︰《名醫錄》雲︰周被海寇刃傷,血出不止,筋如斷,骨如折,用花蕊石散不效。軍士李高用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結痂如鐵,遂愈,且無瘢痕。叩其方,則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爾。雲即降之最佳者,曾救萬人。羅天益《衛生寶
【附方】新二。
金瘡出血︰降真香、五倍子、銅花等分為末,敷之。(《醫林集要》)
癰疽惡毒︰番降末、楓、乳香,等分為丸,熏之,去惡氣甚妙。(《集簡方》)
花香、麝香、降香、果香、乳香、蘭花香,椰奶香等,香味穩定而持久。
水浸后,蒸至適度,鎊片或刨片,曬乾。
【名稱】:降真香
【別名】:紫藤香、雞骨香、降真、紅降、紫降、降香、降真香
【英文名】:RosewoodHeartWood
【拉丁名】:藥材降真香LignumDalbergiaeOdoriferae原植物
【功效分類】:化瘀止血藥
【藥材基原】:為木蘭綱豆科植物降香屬含有樹脂的木材。為海南古代沉香之一,道家稱為降真香。
【葯源分佈】: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海南島。香料產海南島。
【性味】:辛,溫,無毒。
【歸經】:肝,脾,肺,心經。
【功效】:理氣,止血,行瘀,定痛。
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
釋名:紫藤香、雞骨香。
氣味:辛、溫、無毒。
辛,溫。
①《海葯本草》:"溫平,無毒。"
②《品彙精要》:"甘,溫平,無毒。"
③《綱目》:"辛,溫,無毒。"
入肝、脾經。
①《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
②《玉楸葯解》:"入足太陰脾、手少陰心經。"
1、刀傷出血。用降真香、五倍子、銅花,等分為末,敷傷處。
2、癰疽惡毒。用降真香末、楓乳香等分,團成丸子,熏患處。
3、吐血,咯血,金瘡出血,跌打損傷,癰疽瘡腫,風濕腰腿痛,心胃氣痛。
早在唐代,書籍中便有黃花梨的記載,在《本草拾遺》中,稱“花櫚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明初王佐增訂《格古要論》,講到“花梨出南番廣東,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愛,花粗而色淡者低。”清刊本《瓊州府志·物產·木類》:“花梨木,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有微香,產黎山中。”
明朝早期開始,國內降真香產量逐漸減少,再加上明洪武年間,朱元璋親自頒發政令,嚴禁進口降真香,以免大量消耗國內金銀儲備,由此,降真香逐漸成為達官貴人、皇親貴胄等少數人手中的珍寶。
明代黃省曾所著《西洋朝貢典錄校注》中,詳細記載了各國向大明皇帝進貢降真香的史料。其記述的共計二十三個南洋諸國,貢品中幾乎全部涉及降真香。如占城國(即越南南部),在明正統年間,“其國襲封,遣使行禮。其貢物:象牙、犀牛角„„奇楠香、土降香”。由此,也可知當時各國降真香並未滅絕。一度至清朝中期,其價格曾為沉香的數倍。
素有諸香之首之稱號的降真香,在現代,在香用中依然有著重要的提香功能。“焚香,並不是全部以沉香、奇楠為香料才是最高境界的用香,在做線香時,加入少量的降真香,就能提出至真至純的香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香品的最高境界。”
提香的功用,古人已有記載。《本草乘雅。半偈》提到:降真香“燒之不甚香,得諸香和之,則特美。”
據明代《格古》記載“花梨木出海南,廣東。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崖州志》(1908年)提到花梨,並稱其“與降真香相似”。
對降真香的文字記載,據考最早出現在西晉植物學家、文學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中:“紫藤香,長莖細葉,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炱中,經久成紫香,可以降神。”嵇含所指降神,一指可以提出純正的香氣,另意為引降天上的神仙。
唐宋時期,不少文人雅士將降真香的香用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從其流傳的詩詞中可略見一二。唐代詩人白居易《贈朱道士》中提到:“盡日窗間更無事,唯燒一炷降真香。”張籍有詩云:“醉依斑藤杖,閑眠癭木床,案頭行氣訣,爐里降真香。”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降真香也有記述:“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篆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明朝早期開始,國內降真香產量逐漸減少,再加上明洪武年間,朱元璋親自頒發政令,嚴禁進口降真香,以免大量消耗國內金銀儲備,由此,降真香逐漸成為達官貴人、皇親貴胄等少數人手中的珍寶。
明代黃省曾所著《西洋朝貢典錄校注》中,詳細記載了各國向大明皇帝進貢降真香的史料。其記述的共計二十三個南洋諸國,貢品中幾乎全部涉及降真香。如占城國(即越南南部),在明正統年間,“其國襲封,遣使行禮。其貢物:象牙、犀牛角……奇楠香、土降香”。由此,也可知當時各國降真香並未滅絕。一度至清朝中期,其價格曾為沉香的數倍。
素有諸香之首之稱號的降真香,在現代,在香用中依然有著重要的提香功能。“焚香,並不是全部以沉香、奇楠為香料才是最高境界的用香,在做線香時,加入少量的降真香,就能提出至真至純的香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香品的最高境界。”
提香的功用,古人已有記載。《本草乘雅。半偈》提到:降真香“燒之不甚香,得諸香和之,則特美。”
降真香的療效,其實在清代帝王中已得到推崇。據中華書局出版的《慈禧光緒醫方選儀》記載,降真香的清熱解毒功效,在宮中被記入秘笈。光緒十二年五月,慈禧患有面部神經疾病,太醫以奇楠香、牛黃、降真香、乳香、蘇合油等22種中草藥組葯,短時間即見奇效。光緒帝曾患有嚴重的心胃痛,御醫首選大劑量降真香,配以沒藥、麝香、琥珀、安息香等入葯,治癒光緒頑疾。
感引鶴降降真香
對降真香的文字記載,據考最早出現在西晉植物學家、文學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中:“紫藤香,長莖細葉,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莖截置煙炱中,經久成紫香,可以降神。”嵇含所指降神,一指可以提出真純正的香氣,另意為引降天上的神仙。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述:“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在李時珍的描述中,降真香燃燒后的煙直直往上,不象沉香燃出的煙左右飄移,這也不失為鑒定降真香的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