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繞典

清朝雲貴總督

羅繞典(1793(癸丑年)—1854),又作老典,字蘭陔,號蘇溪,湖南安化人。從小在嶽麓書院讀書,長達12年,道光九年(1829)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任順天、四川鄉試主考、山西平陽知府、陝西督糧道、山西按察使。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貴州布政使,為時任總督的林則徐所稱賞。道光二十九年(1849),擢湖北巡撫。后在長沙參與鎮壓太平天國,咸豐三年(1853),升雲貴總督,旋在鎮壓少數民族起義中病死,謚“文僖”。羅繞典博學多識,詩文俱佳,有《黔南紀略》、《貴州籌捕儲備記》、《知養恬齋前集》、《蜀槎小草》、《玉台贊詠》等著作。

生平


清安化縣大福坪人。字蘭階,號蘇溪。乾隆五十八年(1793)生。少就讀嶽麓書院12年。道光八年(1828)順天鄉試中舉人。次年成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居京數年,與軍機大臣曹振鏞、東閣大學士王鼎過往甚密,十四年,得薦外任。歷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四川鄉試正考官,山西平陽知府,陝西督糧道、署按察使,山西按察使等職。二十四年任貴州布政使,力陳黔省鼓鑄制錢“五難”,改革鉛廠章程,清查庫款,增加庫儲30萬兩,購備荒糧5萬石,深為雲貴總督林則徐所稱賞。二十九年擢升湖北巡撫,拒收鹽商賄賂銀數萬兩。旋丁憂回籍。
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入湘,羅繞典服闋,奉旨幫辦湖南軍務。五月抵長沙,督工築土城於南門,北起白沙街、南迄大椿橋,未及就緒,太平軍驟至。與前任巡撫駱秉章、新任巡撫張亮基等,率兵勇數千登城拒守。於城內修築月城,開挖內壕。時提督鮑起豹建議以重金驅使兵勇焚燒城根外民舍,羅“惜屋太多”,未予同意,但終於焚毀民房以數千計。及長沙圍解,他奉旨駐防襄陽,鎮壓荊襄人郭大安、楊連科等響應太平軍的起義。
咸豐三年(1853)四月,羅繞典升任雲貴總督。主張對少民族起義,撫重於剿。九月,督率總兵王國才等,鎮壓馬二花回民起義。翌年閏七月,貴州齋教首領楊龍喜攻佔桐梓仁懷等縣,圍攻遵義城,勢力遍及黔西安南、普南等縣。羅繞典督令貴州巡撫、提督集兵2萬前往鎮壓,並親率所練精銳兵勇l500馳赴遵義,攻陷鳳凰山、螺絲山、紅花岡等山寨。在雷台山追擊時,跌落山潤,中風而卒。謐文僖。

軼事


羅繞典還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物,其中他名字“羅繞典”的來歷,給人印象深刻。羅繞典原名羅蘭階,特別愛讀書,年僅12歲便離家去長沙嶽麓書院去讀書。當時羅家並不富裕,從安化大福到長沙沒有車船需步行,幼小的羅蘭階硬是隨著一位比他年長的學友走到了長沙。書院里有位名教師名叫羅典(1719-1808)湘潭人,康熙十六年進士,晚年在嶽麓書院主講二十餘年。羅蘭階因敬慕羅典而改名為“繞典”。
繞, 是羅氏派名 ,人一生下,既由長輩取就 ,何來改名之說,

後代


羅繞典有兩個兒子,分別取他的字“蘇溪”中的一個字名為“小蘇”、“小溪”。小溪曾經擔任廣東鹽運使,子嗣多在廣東;小蘇經營茶業,頗有名氣,子子孫孫也都留在大福。

著作


著有《羅蘇溪奏議》六十五卷、《判牘選粹》四卷、《蜀槎小草》四卷、《霹靂山房詩文選》二十四卷、《知養恬齋詩集》二十一卷、《黔南職方紀略》九卷,《玉台贊詠》及《湖南團練條例》各1卷,其奏議編入《羅文僖公遺集》中。

御祭文

羅繞典御祭文.JPG
羅繞典御祭文.JPG
誥授光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雲貴總督謚文僖羅繞典御祭文朕惟威宣幕府,實資制閫之猷;任重封垢,允荷籌邊之寄帷成勞之丕著。宜褒寵之優加,式潔宓芬,用昭恩禮。爾原任雲貴總督羅繞典,矢勤匪懈,奉職無愆。始入選於登瀛,兼持文柄;旋分符於典郡,存陟監司。慎刑昭明允之稱,敷政著旬宣之績,屏藩無愧,節鉞斯膺;曩以盜弄潢池,氛臨湘浦。命參軍幄,用張桴鼓之威;留鎮雄天,頓掃萑苻之跡。承恩於簡畀,遂授節於邊陲。際章播休聲於閨闥,誕敷嘉澤;揚令問於巾硅,式受榮施。祗承顯命。
又著照總督軍營病故例賜恤旨。

韓將軍行
定軍山頂愁雲結,沔水奔流訴嗚咽。
荒城一角枕襃斜,漠漠土花埋恨血。
武鄉侯死已千年,留得孤忠照雙烈。
健庵將軍好身手,百戰金川膽如斗。
生小伊涼將種奇,捐軀報國家何有。
累世從戒半死綏,主恩特獎忠良后。
踏殘紅雪天山,馬上馱回刀箭瘢。
萬里羽書摧破賊,連番笳吹促平蠻。
軍聲到處戈先倒,王冉高徐如電掃。
散關月出棧雲橫,快馬輕刀巢盡搗。
元戎馳奏動華鑾,勇號先頒上將壇。
孔翠已沾仙露湛,鐵衣猶裹陣雲寒。
丈夫義氣填胸腑,誓斬幺麽靖降虜。
拔劍終須盪蟻城,當車那許撐螳斧。
誰知驀地卷妖氛,豕突狼奔戰血腥。
寇窮無路轉難遏,野哭連村不忍聽。
將軍奮臂大呼起,男兒今得死所矣。
黃沙灘外日無光,生擲吾頭御奸究。
彎弓立馬馬忽蹶,憤碧淋漓濺江水。
裨將桓桓記姓高,手挽征袍為公死。
詰朝援至掃榛荊,雨泣連營問結纓。
擊賊睢陽魂不散,迎歸先軫面如生。
五丈溪頭停素旐,靈輀不發陰風裊。
九原合與葛侯鄰,今古丹心塞蒼昊。
阿兄匹馬走邊關,罵賊亦似常山顏。
鶺鴒原上分飛慘,豺虎叢中拔足難。
一樣尺書題遠志,曾無樂府唱刀環。
吁嗟乎!銅馬軍,赤眉賊,祇為凌煙功臣壯顏色。
獍梟函首慰忠魂,四十年來無反側。
雙烈祠邊夕照殘,路人指點各心酸。
蜀山隴水名常在,莫怨軍中少一韓。
答沈朗亭太史
名經遍訂百千佛,名士咸宗六一公。
貫月槎剛來劍外,採風車又指關中
華峰奇句君先問,蜀國新弦我尚同。
添得秦雲供纂組,可能分惠借郵筩。
送小韓入都
論交湖海意粗疏,況是詩魔未懺除。
過客有時門署鳳,冷官無事座懸魚
得君共奓懸河口,規我如看舉燭書。
好為香山贈鞭策,長安米貴不難居。
通天台
石鞭東海秦王誤,台築通天漢武痴。
青史茫茫人並逝,碧空渺渺事難知。
秋風盤冷銅仙露,夜月機虛織女絲。
他日金莖和淚折,茂陵荒草夕陽遲。
留壩道中見稻
我本耕田夫,戴笠湘山曲。
飯稻羹河魚,江鄉習淳俗。
自從官長安,冠冕苦拘束。
疏懶棄蘋蓑,奔忙逐華轂。
回望舊家山,林煙隔空谷。
秋雨稼雲黃,春風秧水綠。
間闊兒時事,神馳渺幽獨。
此行出都門,沿途紛菽粟。
惟少紅蓮稻,難誇農足谷。
有如聽箏琶,尚未聆豪竹。
何意過松林,佳境豁心目。
香葉舞翩翩,疏花散芬馥。
粒重欲垂頭,泥深猶沒足。
行將築高廩,秋成欣鼓腹。
吾儕牛馬走,餬口營饘粥。
常臨乞米書,強竊代耕祿。
鉛槧果何功,風塵徒逐逐。
何時十畝間,穩古三間屋。
稼圃日瀟灑,農書夜披讀。
言師苦縣師,知足可無辱。
留壩道中見桑
古稱桑者閑,樹依五畝宅。
矧茲阻岩疆,鼠壤無間隙。
不毛偶拋荒,夫裡布誰責。
王政首躬桑,雍岐有遺澤。
奈何蠶織休,頹俗尚難革。
近聞賢使君,勸種加詳覈。
除害擬拔茶,興利求衣帛。
沃若藉人工,森然疏地脈。
想見春風和,綠陰遍阡陌。
鳴鳩故故啼,桑女交催迫。
葉墜行籃輕,枝攀羅袖窄。
入簇蠶堆紅,翦紙蛾飛白。
繭成大如瓮,絲牽絡盈尺。
茅屋竹籬間,緯車聲絡繹。
竊比《葛覃》詩,浣濯服無斁。
嗟我走風塵,碌碌慚逢掖。
願作廣大裘,難集千狐腋。
何日效棉薄,經緯手親擘。
裁法絮以仁,體和情悅懌。
共慶春台登,庶免祁寒厄。
怪他諸葛公,成都私八百。
曹太保行
男兒不能殺賊立功牖下老,陶土沈埋空草草。
雁塞龍堆邊月寒,廣牧英名跡如掃。
馬革歸魂破廟存,士女猶談曹太保。
噫嘻太保心似鐵,仗劍秦關眼流血。
有明末造半塵土,誓挽日車回覆轍。
發跡始遼左,轉轂經河汾。
蟲沙卷地地無色,忠義薄天天不聞。
咄哉南原役,爭傳太保死。
城上白旗懸,貔貅因封豕。
橫矛躍馬突飛出,一鼓幺麽殲水涘。
首功三萬六千六,大樹將軍徒爾爾。
南箕貝錦太紛呶,薦牘枉勞張御史。
惟聞士民語,軍中有一曹。
威名滿天下,西賊心膽搖。
爾時大曹小曹並烜赫,直與韓范功同高。
湫頭鎮前大星殞,援絕糧空勢齏粉。
太保請行目眥烈,生戴吾頭愧延頸。
靴刀巷戰血淋漓,白日無光照幽憤。
從此中原事盡非,君王手詔淚沾衣。
鴒原憔悴忻州失,駒齒摧殘杏嶺圍。
一門碧血流青史,九十九泉空落暉。
吁嗟乎!松山哀,梅花嶺,前代忠奸久同盡。
二臣檔子尚煙銷,百戰奇功更灰冷。
雲中遺裔近衰微,櫨栱荒涼秋草肥。
何當舊史南狐筆,重寫關西破賊碑。
新樂懷古
馬上望嘉山,言過西樂里。
憶營漢孝王.開藩此江汜。
陔華恃養兩宮現,樓閣玲瓏五雲起。
物換星移幾度秋,新樂城猶環孝水
我聞隆準公,笑看雞犬歸,
新豐又聞定王邸,築台湘滸慈幃喜。
漢家敦孝有專科,俎上杯羹傳或訛。
至令櫨拱渺煙蔓,孝王之孝名難磨。
太息古人懷桔地,橫天寒地洵非嶄。
賢王孝躅難比倫.千秋此樂宜長新。
曉起登藍輿,步上土門口
少陵詩境存,雲構列戶牖.
鳥道千百盤,青天許搔首。
居然鸞鶴翔,俯視牛馬走。
願攜驚人句,乘槎問星斗。
峰火起千山,州里堅趙壁:
卓哉淮陰侯,夜深此傳檄。
拔幟復立幟,一夫萬人敵。
天上下將軍,空中飛霹靂。
即此間道馳,奇功勝奮擊。
可憐走狗烹,罔念縛雞力。
四井高列陘,千岩紛襄粽。
上矗飛來峰,下臨無底洞。
雲是古陘山,穆滿此飛鞚
八駿許馳轡,萬牛愁路空。
我上東天門,星斗嵌牖瓮。
詢知天子使,不愧傅天鳳。
地僻風俗醇,居民苦足旬蹐
岩扉敞嶺頭,土屋穴山脊。
衣冠謝浮華,粱稻富儲積。
倉皇荷钁鋤,男女爭辟易。
桃源在入境,熙嗥忘昕夕。
我本耕田夫,對此情悅懌。
自慚軒冕勞,深負煙霞癖
堯城懷古
偶詢壤叟問衙童,古帝遺墟想像中。
懸瓮山空環晉水,同戈驛小近唐風。
嶺雲似繪重光瑞,野草猶懷屈軼忠。
我亦中天舊氓庶,堯樽於此酌應同。
天險真堪駭,危城跨眾山。
千秋誰鑿空,一將許當關。
窄徑蹯蛇曲,懸崖立馬艱。
時清少荊棘,鐃鼓亦寬閑。

年表


乾隆五十八年 癸丑 一歲
十一月十二日子時生於安化大福浮泥里
嘉慶四年 己未 六歲
秋 投入業師黃嘉菊門下
嘉慶七年 壬戍 九歲
母溫氏逝 家庭困難失業
嘉慶十二年 丁卯 十四歲
復學業師黃嘉菊
嘉慶十六年 辛未 十八歲
入縣城崇文書院
嘉慶十八年 壬申 二十歲
補博弟子員 入嶽麓書院
嘉慶二十五年 庚辰 二十八歲
冬 與石門田才優大女田開蘭婚
道光元年辛巳二十九歲
九月二十八長子濤生
道光五年 甲申 三十二歲
選拔莘科選拔貢生,朝考一等。授七品小京官,戶部河南司行走
八月五日次子勛生
道光八年 巳丑 三十六歲
秋於天津參加順天府鄉試中舉人
道光九年 庚寅 三十七歲
二月會試中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入翰林院七年。歷任武英殿篡修,繙書房行走,奏辦院事功臣館提調
道光十三年 癸己 四十一歲
翰林院大考賞文綺
道光十四年 甲午 四十二歲
任順天鄉試考官
道光十五年 乙未 四十三歲
任四川鄉試正考官,途經各地,著旅途詩蜀槎小草四卷
道光十六年 丙申 四十四歲
特授平陽府知府
道光十九年 已亥 四十七歲
遷任陝西省糧道
道光二十年 庚子 四十八歲
任陝西省按察使
道光二十一年 辛丑 四十九歲
任山西省按察使繼任山西布政使
道光二十三年 癸卯 五十一歲
因范子奇案擬罪未當吏部議處降三級留任
道光二十四年 甲辰 五十二歲
遷貴州布政使
道光二十八年 戊申 五十六歲
遷貴州巡撫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五十七歲
調任湖北巡撫
十一月父喪丁憂三年
咸豐二年 壬子 六十歲
秋太平軍攻長沙,詔令協防長沙。固守長沙八十多天
十月協防長沙有功擢任雲貴總督
十八日頒制誥封妻田氏為夫人
十一月命其防堵襄陽
十二月率陝兵赴襄陽
咸豐三年 癸丑 六十一歲
襄陽肅清土匪郭大安楊連科
防堵大功告成,太平軍沿長江東下攻南京。原降三級留任處分開復
四月赴雲南任肅清東川巨匪馬二花
咸豐四年 甲寅 六十二歲
夏貴州土匪楊隆喜陷,仁懷諸縣圍遵義。其率滇兵馳救,遵義解圍,匪逃雷台山
十一月三日帶兵夜襲匪巢踏石松塌跌倒中風四日夜卒于軍營
二十五日下御祭文
葬大福符竹蓮花山(今長塘李家村干木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