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萬傑
明朝官員
羅徠萬傑(1613—1680),字貞卿,號庸庵,晚號樵夫,明·揭陽藍田都(該都后割歸豐順縣)人。15歲中秀才,18歲中舉人,崇禎甲戌進士,歷官吏部員外郎,桂王時拜副都御史,入清以逸老終。
少聰慧,10歲時讀書“上口觸目如重閱”(羅氏族譜語)。18歲中舉人,22歲(崇禎7年,公元1634)登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官名),兩奉旨赴江西、湖北策封吉、荊二藩王。數年後崇禎帝召對,問修、練、儲、備四事,侃侃陳述,深中時弊,帝甚賞識,擢為吏部清吏司主事,升員外郎。以為人正直不阿,吏部尚書破格推薦其主管清吏司,拒卻請託,力澄吏政。在任一年,以母喪歸鄉,適地方荒歉,倡富戶出糧平,並率先垂範,窮戶獲救甚多。崇禎17年(1644),李自成破北京,清兵入關,明亡。其後,南明弘光、隆武、永曆三個政權先後建立,此時萬傑在鄉,盡出家資,約諸同志募兵勤王,與南明政權遙相呼應。永曆3年(順治6年,公元1649),郭之奇上疏永曆帝擬收復福建,並建議由萬傑統軍,但正準備起兵時,形勢急轉直下,清軍急劇推進,潮州等處再次被攻陷。萬傑知事已不可為,乃遣散將士,痛哭入山,先後隱居藍田都隆煙寨之逸老庵,大埔縣坎廈之語石庵等處,布衣蔬食,與逸老相唱和,削跡不入城市30年。康熙初年,揭陽縣令奉命敦請其出山仕清,以詩婉謝,有“道人只合派峰頂,卧聽康衢擊壤聲”;“首陽亦屬周疆里,敢道茹薇不是恩”之句。
羅萬傑字貞卿號庸庵,揭陽縣藍田都龍山上洋鄉(今豐順縣湯南鎮隆煙村)人。羅萬傑幼年聰敏過人,15歲為秀才,18歲中舉人,年少有才名。後人把他與揭陽辜朝薦、黃奇遇、郭之奇譽為“四俊”。
羅萬傑22歲時考中明朝崇禎七年甲戌科進士,初授吏部行人司“行人”,這個官職在京官中位雖卑下,但因凡是頒詔冊封,撫諭徵聘,都由行人司擔任,故此其聲望亦高。在職期間,曾兩次奉使封吉荊二藩,27歲時崇禎帝召對金鑾殿,問修練儲備四事,羅萬傑詳陳已見,切中時弊,升任吏部清吏司主事,他協助吏部尚書鄭三俊,整頓冗員,力澄銓政,因此觸犯權臣,僅任事一年,以母亡丁憂(守孝)歸里。羅萬傑居家,適逢榕江洪水暴發,穀物無收,餓殍遍野,羅親自向知縣倡議賑濟災民,救活無數。
在羅萬傑歸家守孝期間,1644年清兵入關,崇禎帝自縊於煤山,北京淪陷,弘光帝立於南京,下詔征封羅萬傑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他不願與掌權的馬士英、阮大鋮等奸黨共事,辭不赴職。由於南明政權錯用“借虜平寇”之計,1646年丙戌,南京和福州小朝廷相繼淪亡。清將佟養甲和李成棟率兵入粵,聲明誰先降者則為本縣縣官,豐順士弁吳六奇首先率眾到閩粵邊境迎降,並願為清兵響導,招撫各地土弁。在吳六奇的幫助下,清兵很快攻下粵東地區,到處燒殺搶掠,鎮壓反清武裝。羅萬傑與郭之奇、何士冢等結“陶社”,變賣家產,訓練鄉丁,意圖保全一方。
徠當年十二月,佟養甲攻佔廣州,廣東全部陷落,清軍以斧鉞爵祿威脅利誘明遺臣,要他們順應天時,輔佐新主,由於清兵的強大,土寇的騷擾,吳六奇的助敵,致使明遺臣的各種努力付之東流。羅萬傑見大勢已去,只好遣散兵卒,從此退隱閑居,以詩留別諸眷屬云:“幾年塵土混衣冠,大澤棲遲夢已閑。破釜昔曾聞項籍,奪鐺今竊效陳摶。孤蹤冷比飛鴻爪,去志迅同落澗湍。從此黃岐峰頭月,清宵應各照團欒。”詩中表達了國亡家破的無奈心情。
羅萬傑在豐順湯南藍田隆煙寨築“逸老庵”,環植以叢桂修竹,前鑿池塘,後房為居室,他敝衣蔬食,以寄國亡家破之悲。有一年除夕,他與明度和尚在庵中守歲,賦詩云“殘年抱病隱園中,潦倒幾忘歲月窮。窗對木蘭花正白,爐添火初紅。天寒乍覺香消霧,夜靜頻驚磬逐風。閉戶跏趺無俗語,辛盤聊與山僧同。”環境的惡劣,心境的悲涼,可見一斑。1648年戊子,清將李成棟反正為明,迎接明朝永曆皇帝歸肇慶,兩廣和湖南盡行光復,這一事實給明遺臣帶來一線光明,羅萬傑與郭之奇,李二何等明朝遺臣利用這大好時機,積極活動。因羅萬傑與吳六奇是姻親,親往吳氏行營,動員吳六奇反清復明。羅對吳說:“永曆回粵,人心復明。你不如仿效成棟將軍之義舉,留得萬世芳名。”吳六奇說:“羅公所言固是,但我是戴罪之身,不知能否容於諸臣”羅言勿慮,即上疏請准,仍任吳為掛印總兵,朝廷命羅萬傑掛帥,統領吳六奇、賴其肖等由大埔入永定攻打汀州;郝尚久由饒平入詔安攻打漳州,但吳六奇是個看風駛舵的傢伙,他只是口頭答應歸明,並無任何動作,為了自己的權勢地位,仍採取觀望態度。
1649己丑年,吳六奇大軍移駐大埔縣三河壩,汀江、韓江和梅潭河在此匯合成韓江,是水路交通的樞紐,吳六奇又是關鍵人物。羅萬傑追蹤到三河繼續做吳的工作,誰知吳冥頑如故,反而協助清將耿繼茂攻打反正歸明的潮州總兵郝尚久,致使清兵屠殺了潮州十萬軍民。羅心灰意懶,遁入大埔湖寮雙髻山,把大埔人羅明宇築在山中的別業(別墅)買來,改名為語石庵,有《語石庵即事》詩云:“梅依石壁留初月,竹近茅庵納晚風。”並於康熙五年(1666年)倡募擴建大埔盤湖庵,改名為“逃禪竹院”,與處士黃一淵比鄰結廬而居,題“逃禪竹院”,門聯雲“盤湖非舊仍嚴正,大石雖頑也點頭。”羅林棲谷汲,每日與樵夫牧童量雨課晴,完全不問世事,雖其子孫,亦拒絕來探,三十多年足跡不入城市。研習佛學,形同僧人,自言:“身丁世變,忠孝兩愧,學道無成,去當再來。”後來,有晚清大埔名士李谷生《題盤湖庵》詩云:“尋幽策杖入遙峰,來聽盤湖寺里鍾。石號美人芳草處,龕供古佛彩霞封。逃禪舊住木陳子,避地同趨吏部公。今日登臨拜遺像,青松白鶴想高風。”
清朝坐穩江山後,採取懷柔政策,籠絡民心,下詔搜求明朝遺臣,許諾願意當官者仍可當官。縣令勸羅出山,羅作詩二首答之,詩曰:“竹馬迎來冬日溫,條風遠拂隴頭村。首陽亦屬周疆里,敢道食薇不是恩。”“一掃浮氛今已清,幾家雞犬月中行。道人只合孤峰頂,卧聽康衢擊壤聲。”委婉地表達“忠臣不事二主”的意思,還希望清朝統治者要改善人民的生活。
羅萬傑卒於清康熙十八年(1680年)六月十二日,享年68歲,葬於揭陽縣缶灶村。遺命墓碑不書名字,只題“龍山樵夫之墓”,有墓誌銘云:“岐山之陽,榕水之旁。瘞玉佳城,遺蛻仙藏。高節峰峙,貞名流長。樵夫姓字,千載有光。”鄉人私謚為“文節先生”。其詩文集《瞻六堂存草》,由其曾孫羅廷祥於乾隆三十年出版面世,由沈德潛作序,稱其詩“不假藻繪,和平溫雅。”
文入《耆舊集》。著有《瞻六堂詩》上下集,今人梓行有《羅萬傑詩文集》,所作古遠淡宕,而蘊秀傑之氣。看其《山中答邑令》七絕二首云:“竹馬迎來冬日溫,條風遠拂隴頭村。首陽亦屬周疆里,敢道食薇不是恩。”其二云:“一掃浮氛今已清,幾家雞犬月中行。道人只合孤峰頂,卧聽康衢擊壤聲。”清朝統入關后,羅萬傑誓不作貳臣,以此詩答邑令,自己雖然生活在清朝,但甘願隱居禪林,重德輕身,食薇飲露,高興時聽聽大道旁邊擊壤遊戲傳來的歌聲,倒也清心自在,樂在其中。
共詩文190篇,今已不存。
馮奉初則謂其詩:“風神秀朗,不露憂忿焦殺之音,蓋身世滄桑之感,已消融於三十年貝葉經聲中矣”。現代國學泰斗饒宗頤曾評論羅萬傑“所為詩歌,風格遒邁,鮮蹈江湖粗獷之氣,而皆心存故國,抱痛之深。”現從“豐順詩藝錄”抄出羅萬傑的“山居雜詩”八首:
萬山深處一閑人,手葺蓬茅老此身。
淡粥盈壺韭滿缽,家風不改舊時貧。
嵯峨石筍連雲栽,樵徑無人任野苔。
最愛東風明月色,夜深斜入竹扉來。
灌畦日暮荷鋤歸,滿目蓬蒿夕照微。
黃葉乍沖鳥語落,白雲時繞磬聲飛。
冷落柴扉晚不扃,暮煙遙映夕嵐青。
芒鞋轉入茅岡去,折得梅花插膽瓶。
半鉤斜月掛岩屏,香篆初殘睡正醒。
橫按一支無孔笛,峰頭吹與石人聽。
吟成半謁剔殘缸,突兀睡魔未肯降。
一爐香一炷,卧聽微雨打寒窗。
杖藜望入晚煙空,碧蒼苔指顧中。
短曲應隨拾栗老,長歌不數采芝翁。
欲沽村釀餉山樵,短樹槎牙漸掛瓢。
習慣念成孤寂癖,經旬不赴野人招。
清朝名臣、江蘇巡撫丁日昌的《百蘭山館古今體詩》集中,有《明吏部羅庸庵先生集題詞》七律詩五首,現選其二首,詩云:“百樹梅花撲鼻香,盤湖地是證禪場。拼將佳句消殘劫,賴有高風接首陽。故國雲深千里夢,空山秋老滿頭霜。至今陶社分題處,惹得幽人語正長。”“蓼莪賦罷又滄桑,尚有徵書拜文郎。身世俄悲田是海,朝廷猶說虎如狼。傳聞戎馬勞開府,涕泣貔貅散四方。留得樵衣掛茅壁,夜深殘月一痕涼。”充分理解羅萬傑不與新主合作的態度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