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小檗

昆明小檗

昆明小檗(學名:Berberis kunmingensis C. Y. Wu ex S. Y. Bao)是小檗科小檗屬常綠灌木,高約2米。枝圓柱形,莖刺細弱,三分叉,葉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橢圓形,葉緣平展,每邊具刺齒;花簇生;花梗細弱;花黃色;外萼片卵形,中萼片披針形,內萼片倒卵狀長圓形,花瓣倒卵形,漿果長圓形,頂端具明顯的縮存花柱,被白粉。

分佈於中國雲南。生於山坡灌叢中或林緣。

形態特徵


昆明小檗
昆明小檗
常綠灌木,高約2米。枝圓柱形,棕黃色,具條棱和黑 色疣點;莖刺細弱,三分叉,長1-1.5厘米,棕黃色。葉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8-14厘米,寬3-5厘米,先端鈍尖,基部楔形,上面干時暗栗色,中脈微凹陷,側脈和網脈明顯隆起,背面棕黃色,中脈與側脈隆起,網脈不顯,葉緣平展,每邊具20-25刺齒;葉柄長8-10毫米。花10-20朵簇生;花梗長15-18毫米,細弱;花黃色;萼片3輪,外萼片卵形,長約2.5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急尖,中萼片披針形,長約10毫米,寬約3毫米,內萼片倒卵狀長圓形,長約12毫米,寬4毫米;花瓣倒卵形,長約10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全緣,基部楔形,具2枚長圓形腺體;雄蕊長約5毫米,葯隔先端平截;子房含1枚具短柄的胚珠。漿果長圓形,長約7毫米,直徑約3毫米,頂端具明顯的縮存花柱,被白粉。

近種區別


該種近似大葉小檗B. ferdinandi-cobungii Schneid.但主要區別為本種葉較大,背面網脈不顯;漿果被白粉。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叢中或林緣。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雲南。

主要價值


【藥材名】土黃連(昆明小檗)
【藥用部位】昆明小檗的根。
【性味歸經】《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苦,寒。”入心、肺、大腸、小腸經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治腸炎痢疾淋病,咽喉腫痛,燙傷,瘡癰。
①《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清熱瀉火解毒。治尿赤淋痛,牙齦腫痛,咽喉腫痛,目赤痛,腮腺炎。"
②《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消腫。防治痢疾,腸炎;治燙傷,瘡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