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機鎮

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轄鎮

潑機鎮,原名“博基”意為:博大的基礎,后因其地人才蔚盛,經濟活躍,在新中國成立后,又取活潑生機之意,改名“潑機”。是鎮雄出滇入黔和對外開放的東南大門。

歷史沿革


作為鎮雄“東南大門”的潑機鎮,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文化,清雍正七年(1729年)到宣統三年(1911年),置上南樂善里,第四甲。
中華民國2年屬上南區團,二十三年設為第二區,轄1鎮10鄉。二十九年改設潑機鎮,轄8個保,108個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1950年設為第二區,轄1鎮2鄉;1952年轄1鎮13鄉;1958年,改設紅旗人民公社;1961年改為潑機區;1970年改為潑機公社;1984年2月恢復為區,改大隊為鄉,划陳貝屯歸南台,劃出中屯、齊心、頭屯、青山、郭家河、柳林、平壩等7鄉,新建中屯區。1985年,全區轄1鎮13鄉,有178個村民委員會,309個農業生產合作社,面積122平方公里。
1988年區鄉體制改革后,劃出了亨地、長松林、堵密、關門山、擺洛、老包寨等6個辦事處,設立亨地鄉,改潑機區為潑機鎮,下轄8個辦事處,202個農業社。有漢、彝、苗、納西各族居民15605戶,7260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5人。田地55904畝。主產包穀、小麥、稻穀、烤煙、油菜。主要礦產有無煙煤、鐵和硫鐵礦。主要經濟作物林木有木漆、核桃。
2000年村級體制改革后,全鎮有22個鎮直單位,轄8個村民委員會,202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彝、苗等民族,全鎮共有人口79093人,其中農業人口77076人,佔總人口的97.45%,人口密度為1133人/平方公里。
2006年4月鄉鎮撤併后,亨地鄉成建制併入潑機鎮,全鎮轄14個村民委員會,321個村民小組,16個鎮直機關單位,26509戶人家112936人,農業人口佔總人口的97.45%,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102.6人,有白、苗、彝、蒙、漢5個民族。
2012年3月潑機村劃出郎家院、鄒家院、大壩子、吳家院、上街、下街、沈家院、鄧家港口成立龍翔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潑機鎮,地處東經104°54′58〞—105°01′01〞,北緯27°21′17〞—27°28′23〞之間。海拔1560米。東鄰本縣魚洞鄉、林口鄉,南與貴州省畢節市青場鎮毗鄰,西接本縣中屯,北與本縣塘房鎮相連,(東西最大橫距26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5公里)。離縣城20公里,距貴州省畢節51公里。

地理地貌

潑機地形狹長,從東北至西南略呈長方形,北部山樑隆起較高,西為兩山間一夾谷,潑機河由北至南橫穿潑機鎮中部,注入烏江,流經廟山、大院子、李官營、潑機、龍翔社區、張基屯、坪天六個村一個社區,全長10公里。是全縣28個鄉鎮中擁有10萬以上人口的兩個鄉鎮之一。

氣候環境

潑機鎮現有國土面積12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458畝。境內最高海拔2324米,最低海拔1397米;年平均氣溫12.9℃,氣候類型屬高原溫帶氣候。《鎮雄縣誌》載,這裡是“終年和平,雲開日麗,雨過晴風,引泉灌田、不虞旱潦、夏不須葛、冬不須裘”的地方。

自然資源


潑機鎮全貌
潑機鎮全貌
潑機鎮是一個農業大鎮,支柱產業為糧食、烤煙和畜牧業。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洋芋、金豆、蕎子、水稻、蠶豆。主要經濟作物以烤煙、油菜為主。畜牧業以生豬為主。優勢資源有煤炭、非金屬建築建材(水泥)。到2005年底,全鎮通過招商引資已建成年產3萬噸以上的B類煤礦10個,現還有平均每口投資達2個多億的煤廠3口正在進行前期工程之中,前景十分喜人。
潑機自然資源豐富,境內自然資源中已探明的礦藏資源有鐵礦、無煙煤、硫鐵礦等;水資源有潑機河,由北至南穿境中部注入烏江;另有白雲石、石灰石等建築材料。植物品種繁多,有杉、松、核桃、泡桐為主的十多種木材品種,經濟林木有木漆、櫻桃、核桃、梨、蘋果等;中藥材有天麻、杜仲等;旅遊資源有幽深的溶洞,坪天的“二龍搶寶”、“平田秋水”,李官營“龍洞晴波”,大院子“仙姑留影”等旅遊資源,這些旅遊資源融自然景觀於一體,令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人口民族


全鎮轄14個行政村,321個村民組,21987戶120394人,其中農業人口105669人,佔總人數的大部分,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86人。

經濟


特色產業

潑機鎮境內擁有多個農業生產基地:其中具有市級規模的萬畝韭菜生產基地1個;500畝冷棚香瓜生產基地1個;百畝特色花卉生產基地1個;百畝棚菜小區50個。潑機鎮經濟作物面積不斷擴大,糧經作物種植面積比例達7:3格局。形成棚菜產業帶布局。潑機鎮積極調整布局結構,形成區域特色經濟。以棚菜生產專業村為龍頭,帶動其他地區發展,規劃區域為土地整理項目區域。
在該規劃區內擺布高標準、高效益、高科技含量、規模化於一體的暖棚,在園區機耕道兩側栽植寒富蘋果,建成高效農業帶、觀賞農業帶、科技示範帶、現代農業展示帶。暖棚設計為鋼骨架結構,帶有標準的管理房,棚長為130米、棚寬8米,每棚設施面積為1.6畝。路為沙石路,寬度為3.5米。水、電、路、橋、涵實行綜合配套。潑機鎮是以棚菜生產為主,以裸地蔬菜生產為補充的蔬菜生產鎮。棚菜以韭菜、黃瓜、西紅柿三茬輪作為主;裸地菜以茄子、豇豆、芸豆為主;冷棚是以苣蕒菜婆婆丁等特色菜為主。這些種蔬菜在市場上很暢銷。2008年發展5000畝棚菜,建棚1600棟。

工業經濟增長

以廟山水泥廠為代表的建築建材業秩序井然,煤炭產業開發、建材開發(小平壩炸岩取石)、勞務輸出、交通運輸、商飲業、信息、科技、支農服務等二、三產比重穩步上升。

文化


潑機鎮文化底蘊綿遠深厚,古代儺祭文化習俗至今仍存活於當地民眾中。民間傳奇故事,民族民間歌曲,數量龐大、內容豐富,廣泛流傳民間,是當地人文史、地方史、藝術史的縮影,古老的手工刺繡、剪紙藝術、是民間藝術的瑰寶。解放前,曾有反映集體生產的勞動號子“打鼓草”,集鎮茶社,有“川劇”和“滇戲”,得清唱科班,“潑機龍燈”是群眾節慶的業餘活動,耍龍燈,均表達“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良好祝願,曾多次到市、縣級表演,潑機花燈,源於解放初期,50年代中期,區政府曾成立花燈團,並派人到地區學習,培養了一批花燈藝人,豐富了潑機花燈藝術。“文革”時期,全鎮各村均有文藝宣傳隊,創作演出了一大批文藝劇目,推動了農村群眾文化高潮。仍保持傳統的彝族、苗族文化形態,曾於80年代在老包寨村舉行彝族“火把節”。
潑機文化站成立於1980年,現有職工4名,文化站成立以來,在組織群眾藝術創作、文藝演出、體育競賽、搜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受到省、市、縣級表彰。

交通


正在修建的國家高鐵路網中的“成貴高鐵”(成都至貴陽)經過鎮雄縣以勒鎮(正在新建火車站),這將會把全鎮乃至全縣的交通都帶入一個更高的層次。宜畢高速公路的建設正在進行,經由潑機鎮二龍關古隘與貴州青場鎮相連。
全鎮有鄉村公路49公里,所轄14個村全部通車,鎮畢(鎮雄至畢節)二級公路、鎮雄至漁洞鄉公路穿境而過。冷柳(潑機鎮冷水洞至中屯鄉柳林)、潑塘公路(潑機至塘房鄉公路)已建成通車。各行政村的公路硬化進程不斷加快。
不日也將開通公共交通,方便趕集。

社會


教育事業

全鎮有31所民辦小學,2個私辦校點,有4所初級中學(潑機中學、潑機二中、大院子中學、亨地中學),1所完全中學,1所幼兒園,另有私辦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大院子中山文化武校),共計有各級各類學校40個。
全鎮有學生總數29322人,其中:高中11個班735人(前10來年,升學率0%,最近幾年偶出幾個考出去的);初中78個班6452人;小學320個班21857人;幼兒園6個班278人。
全鎮共有教師705人,其中:初中教師235人,小學教師470人。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下,通過全鎮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潑機鎮教育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中心工作,把“兩基”工作作為一項特殊的產業,狠抓落實,一九九八年和二〇〇六年相繼實現了“普六”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工作目標,二〇〇七年,通過縣級自查,各項指標已基本達到了“普九”的各項要求和任務。
潑機鎮教育黨總支轄14個支部。
在國家“兩免一補”政策的扶持下,2004年以來,如數兌現科書免費款1832215.48元,減免雜費344080.00元,半寄宿制經費192000元,獨生子女補助款2700元。
全鎮各級各類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師德師風的教育,加強學校的常規管理,使全鎮教育有了長足發展,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潑機中心學校
中心學校是全鎮教育教學的管理機構,全鎮有公辦小學31所,2個私辦校點,4所初級中學,1所幼兒園,另有一所私辦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
潑機鎮
潑機鎮
全鎮有學生總數29322人(含潑機完中),其中高中11個班735人,初中78個班6452人,小學320班21857人(含私辦點學校),幼兒園6個班278人。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8.6%;中學在校學生6542人,占毛入學率的96.55%;小學在職教師451人,其中本科7人;專科178人;中師及中專244人;高中畢業9人。取得合格證書10人,合格人數448人。中學教師227人,其中本科39人,專科153人,中師及其以下35人,合格教師192人。中心校成立黨總支一個,下設十五個黨支部,全鎮教師中有中共黨員125人。
校長付業智
潑機中學
潑機中學成立於1980年,學校佔地30畝,在歷屆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潑機鎮中學得到了長足發展,學校建有籃球場、電教室、生化室、圖書室等,並開通了遠程教育,在校學生3024人,其中高中11個班735人,初中26個班2209人。有教職工147人,其中本科40人;專科85人;中師、中專以下22人,高職教師11人,中職42人;初職94人。教師中共有中共黨員38人。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幫助下,學校精誠團結、勵精圖治,教學質量逐年上升,升學率穩步提高。
校長丁遠

文教衛生

除文化站外,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11個,病床31張,醫生40多人,村醫34人,完全中學1所,普通中學4所,附設初級中學1所,村完小22所,幼兒園1所,教學點45個,私學11個,在校學生21900多人,公辦教師670多人。

人口衛生

由於人口數眾多,人口自然增長率高,需要大力促進生育觀念轉變,切實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計生工作所採取的主要措施:“深化認識、整體聯動、攻堅克難、規範管理”。
一、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二、建立幹部包片掛鉤聯繫責任制,實行鎮村幹部包村包片責任制和專業隊伍責任制,任務落實到人。
三、全力推行“一放二扎”,堅持“一放”不動搖,”“二扎”不放鬆,控制多孩出生率。
四、加強台帳管理,提供準確數據。
五、規範徵收程序,杜絕“以征代術”和“以術代征”的不良行為,依法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切實將計劃生育與扶貧工作結合起來,認真落實農村獨生子女“獎、優、免、補”政策。
六、強化醫學監護,抓好配套服務,落實補救措施。七、加大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對流動人口實行“誰帶孩子誰負責”;“誰住房子誰負責”;“誰種土地誰負責”。採取電話、電報、捎信等形式,督促外流受術對象回家或在務工地點落實手術。
八、調整充實計生隊伍,嚴肅考核獎懲制度,建立完善激勵機制。
九、加強計生協會建設,實行協會會員包戶扶貧制度,推動“三結合”進程。
十、營造宣傳氛圍,採取多種宣傳形式,宣傳黨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規。
全鎮現有82878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了75%以上,有一個中心衛生院,在職醫務人員43人,配有B超、X光機、心電圖機生化儀等設備,14個村衛生所有鄉村醫生52人,可進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
潑機鎮衛生院建於1960年,佔地面積13.5畝,院內科室設置有住院部、門診部等。設村衛生所14個。

基礎設施

通訊
程式控制電話普及率68%,電腦和寬頻普及率還有待提高,行動電話大量普及,覆蓋率達95%!廣播電視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以往只有閉路電視開通14個頻道,而在現基本上都是自家安上一個衛星接收機,可以收到幾十個到上百個電台,資訊和娛樂等方面的信息都比較及時。

社會保障

近段時間來,我鎮加大社會保障力度,認真做好各種社會保障工作,紮實抓好民政救濟和優撫安置工作,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落實了非農業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安排救災救濟款,12341餘戶67875餘人次得到及時救濟,為構建和諧潑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7年,一是切實開展五保救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和特困戶救助等系列工作。2007年,全鎮救助了1201名五保供養對象,發放了86.472萬元五保救助資金;辦理了3568戶8656人3116160.00元的農村低保戶相關工作。二是加大救災救濟力度。2007年,潑機鎮大院子山體崩塌,全鎮共發放了救災款8(政府吃喝6萬,其餘2萬作為差旅費)萬餘元,安置重建438戶400餘萬重建資金,大力幫助群眾渡過難關。
2007年,潑機鎮一如既往開展五保救助、農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和特困戶救助等系列工作。

城鎮建設

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潑機集鎮是原地區行署規劃的重點中心集鎮之一,被省市立為重點中心集鎮建設項目,是鎮雄縣委政府近段時間來確定的五大衛星集鎮之一。集鎮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轄區現有19個村民小組,16個鎮直機關單位,2856戶人家12650人,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3953.1人。

資源保護

按照中央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十一五”時期,必須堅定不移地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堅持資源開發與保護並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同步,努力打牢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基礎,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要在堅持“三為主”,推進“三結合”的基礎上,堅決推行“一放二扎”,加大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獎優免補”政策落實力度,強化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責任制,全面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水平,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千方百計確保我鎮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以內,真正遏制住人口過快增長勢頭,使人口與經濟協調發展。
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科學合理有序利用資源。認真落實節約能源資源基本國策,堅持資源有限開發、有序開發、有償開發方針,嚴格執行資源有償使用和補償機制,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堅定不移地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堅持保護與開放並重的方針,兼顧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繼續抓好“天保”、退耕還林等生態工程建設,加強對小流域、集鎮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和農村礦產資源開發污染綜合治理,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切實加強水資源保護工作,著力推進新能源建設,促進生態良性循環。

發展優勢

烤煙生產
烤煙生產
隨著鎮畢路、潑塘路和冷柳公路的建成通車,潑黑(潑機到黑樹)公路的破土動工,華電集團和四川瀘州王氏集團、吉林山秀園集團、四川成都地奧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的入住潑機,潑機的交通將會更加便捷,也將更加凸現潑機鎮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的重要地位來。伴隨著潑機交通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氣優勢、形象優勢的明顯凸現和改變,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帶領全鎮11萬多人民,立足鎮情,集思廣益,緊緊圍繞潑機鎮第一次黨代表大會確定的“打基礎、調結構、控人口、抓扶貧、建城鎮、強支柱、創和諧、促發展”的24字工作方針,切實實施“12345”發展戰略。即:圍繞一個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突出兩個重點(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發揮三大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文優勢),實施四大戰略(基礎設施建設戰略、科教興鎮戰略、城鎮化和工業化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五大產業(糧煙、煤電、勞務輸出、建築建材、畜牧業)。始終堅持“高起點謀划潑機,大規模建設潑機,全方位開放潑機,嚴要求治理潑機”,著力建設開放、文明、和諧、富裕新潑機。
2006年,潑機鎮取得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良好開局,完成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3554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182萬元,人均純收入1188元,糧食總產量1570萬公斤,村組通路66%,通自來水從72%,通電達90%;貧困人口由2002年的10860人,減少到8500人,貧困面下降了8.3%
潑機鎮將在黨的“三個代表”和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縣委政府為進一步促進經濟全面發展,積極培植新的支柱產業的號召下,團結和帶領全鎮各族人民結合鎮情訂思路,形成合力抓發展,依託自身優勢,抓住西部大開發和新一輪扶貧攻堅戰略的良好機遇,勇敢迎接挑戰,積極創造條件,打造潑機良好的投資環境,利用自身交通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氣優勢、形象優勢等,不斷使潑機建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上取得新成績。

發展方向

韭菜基地
韭菜基地
1、引進資金,重組廟山水泥廠,盤活資源,切實發展好潑機非金屬建築建材業的發展(讓原來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的廟山水泥重樹光芒);
2、擬引進外資,在潑塘公路和鎮畢公路交叉處建一個大型三星級“龍王山”賓館。
3、積極爭取上級黨委政府和各級各有關部門的支持與關心、幫助立項,投入巨資對潑機河流進行綜合治理;並在此基礎上,廣泛宣傳,採取各種途徑,多方籌措資金,修建沿河兩邊的濱河路,架通潑機河兩岸直通的大橋。
5、對我鎮坪天河兩岸的生態農業觀光旅遊綜合開發進行招商引資。
6、我鎮還有著豐富的煤資源,現已有開始投產的合法煤礦12對,正在投產興建的3對。豐富的煤炭資源可以進行綜合的大型開採。

旅遊


人文景觀

潑機自然景觀獨秀,有“白騾騰空”、“羅漢把關”、“龍洞晴波”、“石關朗月”、“仙姑倩影”、“二龍搶寶”、“平天秋水”、“二童講書”、“溶洞奇觀”、“龍潭賞月”、“鹽井觀燈”等自然景點;是苗民起義的古戰場;有數以百計的營盤;有萬畝森林草原;金竹林、秦宮祠、觀音廟等旅遊景點;有古儺祭祀文化遺產;有彝族火把節文化形態;有群眾性的龍燈、花燈等群眾體育文化藝術。

獲得榮譽


2021年6月8日,中共雲南省委組織部公示中共鎮雄縣潑機鎮委員會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擬表彰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