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瘕,漢語生僻字,讀音jiǎ、xiā、xiá。基本含義為:1.古同「瑕」,污;缺點。2.喉病。3.婦女腹中結塊病。4.腹中生的蟲病。引申含義為:過失,罪過。

瘕的常用組詞為:症瘕、瘕痛、瘕症、瘕疾、瘕疝。

字義


讀音(xiá)
古同“瑕”,污;缺點
“敢辭親恥污,唯恐長疵瘕。”
讀音(xiā)
喉病。
讀音(jiǎ)
病證名。1、婦女腹中結塊病;2、腹中生的蟲病
《素問·大奇論》:“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三陽急為瘕”。後世醫家多有闡述。
《諸病源候論·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溫不適,飲食不消,與藏氣相搏,積在腹內,結塊瘕痛,隨氣移動是也。言其虛假不牢,故謂之為瘕也。”
《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雖硬,其實聚散無常也,亦往往見於臍上。其原由寒暖失宜,飲食少節,臟腑之氣先虛,又復多所勞傷,外而感受風寒,停蓄於內,是故正虛邪實,正不能勝邪,邪遂挾其力,反假遊行之血,相聚相結,而成顆塊,推之而動,按之而走。故名曰瘕。”
《羅氏會約醫鏡》:“瘕者得之傷血,肋間有塊如石,按之痛引少腹,去來無常,肚硬而脹,食減餐泥,假物成形,如血鱉之類。……治宜調養脾胃,磨積消疳,奏效遲緩。”
古代瘕病名目繁多,有食瘕、鱉瘕、蟲瘕、蟯瘕、虙瘕、血瘕、酒瘕、谷瘕、水瘕、青瘕、燥瘕、黃瘕、脂瘕、狐瘕、腸覃、石瘕等。

通假讀音


瘕與蠱
“瘕”與“蠱”二字,為古音之同音通假字。或瘕或蠱,讀音為假(jia)音或古(gu)音。到底本字是“瘕”還是“蠱”字,則必須根據文中之具體內容定奪。
1. 瘕,通蠱,讀為骨(gu)音。
瘕,當為“蠱”字之通假,本字為蠱,讀gǔ(音古)。瘕,《廣韻》:“古疋切,上馬見。魚部。”蠱,《廣韻》:“公戶切,上姥見。魚部。”瘕、蠱二字皆系古見母、魚部,聲母和韻部完全相同,為古音之同音通假。如《詩經·大雅·思齊》云:“烈假不瑕。”鄭玄《箋》云:“厲、假,病也。”《釋文》云:“烈,鄭作‘厲’。力世反。”清·錢大昕曰:“唐房公碑作‘癘蠱不瑕’。”而《隸釋·漢唐房公碑》作“癘蠱不遐”。經文中四個字有三字通假。烈、厲,通癘,疫癘之病也;假(瘕),通蠱,腹中蟲病也;瑕,通遐,遠也。假(瘕),通蠱,讀為gǔ(音古)。
《難經·五十七難》云:“大瘕泄,名曰后重……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
秦漢之際以至於隋唐,泄、利(痢)不分,蠱泄又謂蠱痢,因便血瘀黑如病蠱而得名,如《諸病源候論·痢疾諸候》有“蠱注痢”、“腸蠱痢”等稱謂。
《諸病源候論·痢疾諸候》云:“蠱注痢候……瘀血雜膿,瘀黑有片如雞(雜)肝,與血雜下是也。”
《千金要方·卷十五下·熱痢》云:“凡痢有四種,謂冷、熱、疳、蠱……蠱則純痢瘀血。”
時賢張綱《中醫百病名源考·腸澼》云:“瘕本當作蠱,大瘕泄之名本應為大蠱泄者,乃言其痢血瘀黑如病蠱也。”
根據癥狀描述,似現代醫學之阿米巴痢疾,因其糞便暗紅呈果醬狀,與蠱痢之便血瘀黑相同。
2.蠱,通瘕,讀為假(jia)音。
《素問·玉機真藏論》云:“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
蠱,通瘕,讀為假(jia)音,通假字。故疝瘕又稱“蠱”。
李今庸《古醫書研究·素問考義四十七則·病名曰疝瘕 一名曰蠱》云:“按:此文論述‘脾傳之腎’的‘疝瘕’病,何以又名之曰‘蠱’?茲特為文考釋之。……乃因其‘瘕’、‘蠱’二字古時可通假也。
《詩·大雅·文王之十·思齊》說:‘烈假不暇’,鄭玄箋:‘厲、假,皆病也’,孔穎達疏:‘鄭讀烈、假為厲、瘕,故云皆病也。《說文》云:厲,惡疾也。或作癩。瘕,病也。是厲、瘕皆為病之義也。’從而可知《詩》借‘假’以作‘瘕’。‘假’、‘瘕’二字俱協‘叚’聲,故例可假借為用也。
《爾雅·釋詁下》:‘蠱,疑也’下郝懿行《義疏》說:‘蠱……通作假,《詩》:烈假不瑕,《唐公房碑》作厲蠱不瑕。蠱、假音同,古讀假如蠱也’。
假,通‘蠱’,古讀‘假’如‘蠱’,則當讀‘瘕’亦如‘蠱’。‘瘕’、‘蠱’同聲,則通用也,故此文‘疝瘕’一名曰‘蠱’也。‘蠱’即‘瘕’,‘瘕’即‘蠱’,二者在此無別義,其字形雖異而其聲其義則皆同。亦猶《神農本草經》卷一之‘細辛’一名‘小心’,而《春秋·左昭二十七年傳》之‘陽虎’,《論語·陽貨篇》作‘陽貨’也。
……此文‘疝瘕’之病,乃‘脾傳之腎’使然,土濕下加於水寒,寒濕阻遏,正陽不運,血氣凝滯,結為疝瘕。其陽郁而生熱,則‘少腹冤熱而痛’;寒濕化濁,則隨小便而溲出白液,是乃所謂‘出白’者也。然此文之‘出白’,與上文之‘出黃’同一文例。”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乎加切《集韻》何加切,音遐。《說文》女病也。
又與瑕同。《郝敬讀書通》舊唐書:韋後稱制,負犯痕瘕。
又明皇開元二十七年,大赦諸色痕瘕人,咸從洗滌。瘕,音霞。與瑕同。
又《廣韻》古馬切《集韻》舉下切,音賈。《集韻》腹中久病。《正字通》症瘕,腹中積塊堅者曰症,有物形曰瘕。《方書》腹中雖硬,忽聚忽散,無有常准,謂之瘕。言病瘕而未及症也。經曰:小腸移熱於大腸為伏瘕。《注》小腹熱已移入大腹,兩熱相搏,故血溢而為伏瘕也。《史記·扁鵲倉公傳》遺積瘕也。《注》犬狗魚鳥,不熟食之,成瘕病。《又》臣意診其脈曰蟯瘕。《注》索隱曰:音饒檟。正義曰:人腹中短蟲。《山海經》招搖之山,麗之水出焉。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注》瘕,蟲病也。
又《廣韻》古訝切《集韻》居迓切,音駕。
又《廣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音嘉。義同。
又《集韻》虛加切,音煆。喉病。或作疨。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發瘕、蟯瘕、瘕疵、蝨瘕、瘕疾、痕瘕、瘕疝、瘕氣、瘕痛、疵瘕

方言集匯


◎ 贛語:kræt5 瘕頭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ga1 ga2 [客英字典] ha2 [海陸腔] ga1 ga2 [客語拼音字彙] ga3 [梅縣腔] ha2 ga5
◎ 粵語:gaa2 ha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