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一作喜雨

唐代杜甫詩作

《喜晴》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詩。此詩為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三月時所作,主要寫雨後初晴的景象和作者的感想。全詩可分三段,先寫雨後初晴,麥果有望,以見晴之可喜;再寫亂時得雨,耕種可資,尤見晴之可喜;后自敘自己情懷,感傷亂世。

作品賞析


仇兆鰲《杜詩詳註》云:首言雨後初晴,麥果有望,以見晴之可喜。次言亂時得雨,耕種可資,尤見晴之可喜。干戈龍蛇,指祿山之亂。猶愈,言猶勝旱乾。未賒,言耕鋤未遲。夫征婦種,遭亂而農事多荒也。末乃自敘己懷,傷亂而欲遠遁也。前引商山東門,思古人之高蹈,英賢二句,乃結上。后引鹿門海磋,愧避世之已遲,顧慚二句,乃起下。雖疊用四事,而意非重複,欲決意遠去,故不作空嗟。此章前兩段各八句,後段十二句收。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於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三月。舊注都依據天氣的描寫而把它與《雨過蘇端》連在一起,說兩首詩是同時所作。明王嗣奭《杜臆》云:“‘晴亦佳’與前篇‘雨亦好’正相照,蓋二詩相繼而作。”清仇兆鰲杜詩詳註》云:“鶴註:以前篇‘雨過蘇端’考之,當是至德二載三月甲戌,雨止之後作。今按:前篇雲‘久旱雨亦好’,此將雲‘既雨晴亦佳’,兩章為同時作明矣。”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