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是中國傳媒發展研究的重要平台和智庫,是中國新聞與傳播學科領域的四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之一。

中心於 2002 年 7 月正式成立,2004 年 12 月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15 年、2016 年連續獲得中國傳媒學科傑出(機構)。中心現有專職研究員三十餘人,兼職研究員二十餘人,他們研究領域廣泛,思維活躍,善於合作,已形成高效的學術共同體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珈山路16號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

中心概況


跨文化傳播國際會議
跨文化傳播國際會議
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聚焦網際網路傳播形態與中國傳播創新,立足以中國問題為導向的傳媒研究,重點關注中國傳播能力建設研究、網際網路傳播形態與中西部社會治理、新媒體環境下中國媒體新聞傳播創新研究、 “一帶一路”倡議與跨文化傳播、智能化背景下中國傳媒和廣告產業創新研究等領域,每年出版《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圍繞媒體與社會、媒體與經濟兩大焦點,發布前沿調研成果。同時出版系列理論成果,主要包括《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關係研究書系》 、《新聞傳媒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關係研究》、《跨文化傳播研究叢書 》,不懈探索中國傳媒與社會發展的核心問題。
中國創新傳播論壇
中國創新傳播論壇
中心注重發展智庫功能,參與建立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智庫聯合體(University Think Tank Union) ,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研究智庫聯盟。定期舉辦“跨文化傳播國際學術會議”、 “廣告與文化傳播國際學術會議”、“中國傳播創新論壇”、“中西部傳媒與社會發展高層論壇”等學術會議,形成國際化的學術交流平台。中心牽手各類傳媒機構,在傳媒調研、數據挖掘、人員培訓、媒介戰略規劃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為中國傳媒和社會發展提供理論支撐與諮詢服務。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媒介理論
跨文化傳播國際會議
跨文化傳播國際會議
本研究方向從以下幾個方面建構了學術研究的特色:其一,注重中西新聞傳播觀念發展研究,從中提煉有價值的媒介理論命題,如媒介發展的本質、媒介與社會文化發展的關係、媒介發展的文化制約力、媒介權力的社會化等,從而豐富了媒介理論研究的內涵。其二,從媒介理論的跨學科特性出發,充分利用武漢大學現有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資源,從文化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多角度研究媒介發展現象,建立立體化的媒介發展分析模式,形成媒介社會學、媒介文化學、媒介經濟學、媒介倫理學、媒介權力論、媒介技術論等多個有特色的研究領域。其三,注重跨文化與跨地區媒介文化的比較研究和媒介發展研究,建立了媒介理論研究的比較分析模式,特別注重與美歐等國以及台港地區的學術機構合作,展開了媒介發展比較研究。
本研究方向的作用和意義主要集中於以下幾點:其一,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為跨國跨文化新聞傳播,為建立國際新聞傳播新秩序提供戰略研究;其二,建構媒介發展的理論基礎;其三,本研究方向具有特別明顯的跨學科、跨文化的特性,有利於豐富學科隊伍的知識結構與文化結構。
研究方向之二:媒介戰略 本方向涉及的主要領域,包括中外媒介體制、媒介政策、媒介發展戰略、傳播法規和倫理。媒介戰略在媒介發展研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這又正是我國新聞傳播學界的薄弱環節。鑒於媒介發展戰略的重要性,在今後幾年,本方向梯隊成員將集中力量,致力於如下問題的研究。一是中國媒介體制改革研究,根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目標,探討媒介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二是50年來中國媒介政策研究,特別是80年代以來媒介政策研究;三是傳播法研究,中國雖然沒有專門的新聞傳播法,但在憲法民法刑法基本法及政府職能部門制定的行政法規中,有關於調節傳播行為的具體規定,關於傳播法的研究,是國內的學界的薄弱環節;四是中國新聞道德與行業自律研究,針對中國傳播界存在的職業精神闕失,道德意識淡漠,媒介品質下降的現實,重建新聞道德乃是提升媒介公信力的必然途徑;五是WTO背景下中國媒介發展戰略研究,這個問題,直接關係到中國傳播媒介未來的生存。
研究方向之三:媒介經濟
中-瑞跨文化傳播夏令營
中-瑞跨文化傳播夏令營
媒介經濟是媒介研究中新興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在我國又是一個較為薄弱的研究領域。本研究方向從20世紀90年代初,伴隨中國媒介產業化的進程,即開始進入本領域的研究,到本世紀初,已初步形成較為固定而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一是大眾傳媒的產業化與經營管理研究,以黃升民教授、喻國明教授為主要代表。二是出版發行研究,以方卿教授為主要代表。三是廣告經營與運作管理研究,以張金海教授為主要代表。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在基礎理論創新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媒介發展的實際,解決媒介及其經濟運作與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在未來發展中,本研究方向將順應我國傳媒發展的現實,進一步強化關於傳媒的產業化與經營管理研究,進而拓展到關於傳媒經濟的特徵,及其在現代社會信息經濟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傳媒經濟的發展所引起的現代信息經濟的結構性調整等方面的研究。

領導信息


中心主任:單波
副主任:呂尚彬、肖珺
中心下設四個研究室
媒介理論研究室主任:冉 華
媒介戰略研究室主任:周茂君
媒介經濟研究室主任:劉友芝
跨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單波

中心組成人員名單


(顧問、學術委員會委員、專兼職研究人員)
(以姓氏筆劃為序)
中心顧問
方漢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原國務院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原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
丁淦林復旦大學教授、原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
趙玉明(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原國務院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
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15名)
丁俊傑(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校長助理、新聞學院院長、新聞研究所所長)
尹韻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新聞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石義彬(武漢大學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全國傳播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李少南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李良榮(復旦大學教授、新聞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楊志泓(台灣銘傳大學教授、傳播學院院長)
吳高福湖南大學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張 昆(武漢大學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
張金海(武漢大學教授、媒體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廣告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羅以澄(武漢大學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
單 波(武漢大學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郭慶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新聞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
童 兵(復旦大學教授、新聞學博士后流動站站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喻國明(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新聞學院副院長、輿論研究所所長)
中心研究員受聘儀式
中心研究員受聘儀式
熊澄宇清華大學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信息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教育技術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中心專兼職研究員
中心專職研究員(10名):
王瀚東(武漢大學教授、博士、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系副主任、全國電視教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方 卿(武漢大學教授、博士、信息管理學院出版科學系主任)
石義彬(武漢大學教授、博士、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全國傳播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李 綱(武漢大學教授、博士、信息管理學院信息管理科學系主任,中國競爭情報學會理事、湖北省信息學會常務理事、武漢市系統工程學會理事)
張 昆(武漢大學教授、博士、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
張金海(武漢大學教授、媒體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全國廣告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張美娟(武漢大學教授、博士)
羅以澄(武漢大學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
單 波(武漢大學教授、博士、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梅瓊林(武漢大學教授、博士、新聞與傳播學院台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心兼職研究員(9名):
王志傑(武漢大學教授、博士)
方曉紅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李 彬(清華大學教授、博士、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助理,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
秦志希(武漢大學教授、新聞研究所所長)
展 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博士、新聞與傳播系主任)
黃 旦(復旦大學教授、博士、新聞研究所所長、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傳播與媒介研究所所長)
黃升民(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廣告學院院長,國務院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
黃先蓉(武漢大學教授、博士)
喻國明(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新聞學院副院長、輿論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