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

回族將領

字耀峰,又名崔三,回族,農民出身,原籍陝西鳳翔府崔家窪。清穆宗同治年間(1862-1874)陝甘回民反清軍將領,十八大營統帥之一。幼年家貧,曾給富戶當長工;性情剛毅,練就一身好拳術,許多人拜他為師,深受當地回漢族群眾信賴。

人物背景


生涯概述

清同治元年(1862)春,太平天國扶王陳得才部、川滇義軍藍大順(后加入太平軍,為端王)部和捻軍張宗禹部先後攻入陝西,對回民群眾反清情緒的高漲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治元年(1862)五月,督辦陝西團練大臣張芾等到臨潼油坊街,與回民談判失敗。之後回民,在任武等帶領下捕殺了張芾等人,叛亂迅速高漲。與此同時,涇陽、三原、咸陽、高陵、朝邑(今屬大荔)等處回民亦起響應。鳳翔回民大受鼓動。他們八月初四(8月28日)聚集麻家崖,擁崔為首領,抗拒官府。
同治二年(1863)崔偉領導鳳翔府“三十六坊”回民在東關麻家崖叛亂。同治二年(1863)春,清軍多隆阿部入陝彈壓,西安及東府一帶的回軍失敗西撤;同年冬,清軍抽調兵力援救鳳翔,崔率部轉入長武一帶,與白彥虎等率領的涇陽、三原、咸陽回軍會合。次年初,陝西各路回軍聚集甘肅董志塬,統一組建為十八大營,崔為首領之一。這年八月,崔帶領回軍馬隊配合孫玉寶部攻克了軍事重鎮固原城,使陝、甘回軍聯結為一體,開闢了較大的活動地區,冀圖在西北建立一個純穆斯林的東干國。
同治三年(1864),被多隆阿軍打敗,分南北兩路,先後入甘。南路以鐵正國、崔偉為首的十八大營,連結張家川的李得倉,轉戰於隴東、隴南。
同治五年(1866)六月,崔帶領一部回軍打回陝西,牽制清軍,支援西捻軍入陝作戰。次年初,崔率部襲鳳、岐山扶風等地,配合西捻軍圍攻西安。由於清軍左宗棠督率湘軍入陝,崔又率部掩護西捻軍撤出陝西。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西捻軍入陝,崔偉帶領反清軍4000餘人由隆德、庄浪東下,攻入陝西汧陽(今千陽)、寶雞等處,遭陝西巡撫劉蓉堵截,返回甘肅。
同治七年(1868)冬,左宗棠派軍追剿亂軍。回軍在長武白吉塬兵敗,退回董志塬
同治八年(1869)將十八大營改編為四大營,崔為四大營統帥之一,全軍撤向寧夏金積堡(今屬吳忠市利通區)。左宗棠調集大軍圍攻金積堡,崔率部攻入陝西,在清軍背後作戰,以牽制清軍。同治八年(1869)春,同陳林、禹得彥、馬正和等據慶陽,托李得倉向清軍求撫,未果。在董志塬抗擊左宗棠部清軍,失利後退駐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四百戶和寧安堡一帶。並在預旺城(今寧夏同心境)、黑城子(今寧夏固原境)攻打清軍。
同治九年(1870)正月,配合金積堡反清軍反攻,在安定(今定西)擊敗清兵楊世俊部,經通渭、秦安、清水、張家川,再次攻入陝西隴州、鳳翔、禮泉高陵至關中東部。退回甘肅后,經河州、狄道州(今臨洮),於八月同禹得彥、白彥虎帶領部眾及眷屬轉移到西寧大小南州,駐曹家堡。金積堡危急時,曾率部進攻安定襲清軍後路,被阻。
由於金積堡回首馬化龍父子接受了左宗棠的招撫,崔與白彥虎等率部於九年(1870)撤出金積堡,向西進至甘肅河州(今臨夏)。又因河州回首馬占鰲投降,崔、白等只得撤退西寧。
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白彥虎、崔偉、禹得彥等陝西回民叛軍與以馬桂源、馬本源為首的青海回族、撒拉族叛軍並肩作戰,在西寧以東的大峽、小峽地帶與劉錦棠部清軍大戰50多次,阻止了清軍的進攻,使其損兵折將。但由於青海省循化遭到清軍的進攻,西寧回紳的投誠,使亂軍四面楚歌,西寧光復。同治十一年(1872)十一月,西寧之戰回軍失利,回首馬桂元接受清軍撫降,崔偉亦就撫。崔偉所部精壯者在左宗棠收編,留駐西寧,其餘男婦老弱病殘者9000餘人,被清軍押赴甘肅清水縣恭門鎮、閻家、張良、平安等山區,擇地安插。左宗棠將其所部編為旌善馬隊,歸劉錦棠指揮。清政府擢升崔為提督,封建威將軍。
清德宗光緒元年(1875)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將在西寧招撫的陝回精壯人馬編為“旌善馬隊”,令崔偉為統領,隨劉錦棠出關進軍新疆,反擊阿古柏叛軍。
光緒二年(1876)春,崔偉帶領“旌善馬隊”攻剿古孜地、烏魯木齊、迪化州、瑪納斯等地后,又進軍南路達坂、托克遜、吐魯番及阿克蘇、烏什各城,轉戰於冰天雪地、白草黃沙間,“屢拔堅城,數克大敵”,在南北疆戰鬥中取得重大軍事勝利。左宗棠為表彰崔偉的功績,曾於光緒五年(1879)仲春為其親筆書贈“忠誠可法”的匾額。清廷提升他為正一品提督,誥封健威將軍。之後崔偉率部善前旗馬隊駐防張家口。
光緒七年(1881)卸任,受到皇帝召見之後返回故里。以後又帶領武毅左旗馬隊借補前營游擊在甘肅蘭州任職八年。不久,他辭官在甘肅清水縣安家落戶,以農耕為生至終。
光緒十九年(1893)病歿於蘭州,葬蘭州東拱北之旁。
崔偉晚年十分關心地方教育事業,他奏請清廷,慈禧太后撥銀貳佰兩,在清水縣恭門鎮修建義學一所。他對地方宗教事務也很關心,慈禧太后撥銀修清真寺一座。

資料記載

九年正月,西竄陝回崔偉、禹得彥等勾結河狄逆回,竄禮縣、寧遠,北趨半形城、黑城子等處;中路、南路官軍截擊,大勝。陳林等竄金積堡,劉松山破走之;馬正剛竄入陝西三水,宗棠調陝防諸軍擊之。以未能先事豫防,自請嚴議;得旨:降三級留任。是月,劉松山中炮陣亡,奏請以松山兄子道員錦棠加三品卿銜接統其軍。回逆乏食四竄;二月,總兵周紹濂敗之預望城,斃馬正和。三月,陝軍截勦竄回,斃馬正剛,餘匪追殺殆盡;陝西復清。六月,南路官軍復渭源、狄道,克牟佛諦堡。七月,中路官軍奪峽口,據秦、漢、馬連三渠之首,合圍金積堡。十月,宗棠六十生辰,奉旨賞壽,並御書扁額。十一月,劉錦棠等克金積堡,馬化漋就擒;尋伏誅,寧靈肅清。捷聞,詔開復宗棠降三級留任處分,賞加一騎都尉世職。十二月,金順、張曜會克王疃回巢,毀通貴回堡,克納家閘回巢。
十年正月,安插就撫陝回於華亭縣屬化平川,請增設化平川廳通判、化平營都司各一;督飭諸軍搜鋪餘匪,遞運三月糧草,進規河州。七月,宗棠進駐靜寧。時肅州撫回復叛,諭宗棠酌量撥兵策應;宗棠檄提督徐占彪率十二營赴之。八月,河州諸軍奪康家岩要隘。十月,渡洮,克三甲集回巢。
十一年正月,河州叛回乞撫。二月,請改寧夏府水利同知為寧靈廳撫民同知,駐金積堡;增靈武營參將一。五月,復河州,分起安插續撫陝回於平涼、會寧、靜寧、隆德、安定等處。六月,搜捕零匪凈盡,甘南肅清。七月,宗棠進駐蘭州。八月,劉錦棠進規西寧,疊破白彥虎等。十月,復西寧。
十二年正月,克向陽堡回巢。二月,復大通,崔偉、禹得彥等就撫,分起安插平涼、秦安、清水等處;陳湜復巴燕、戎格、西寧,逆首馬桂源等伏誅。三月,白彥虎竄肅州,為徐占彪所敗,狂竄出關。四月,陳湜復循化、撒拉,叛回平。

人物評價


光緒六年(1880年)十月,崔偉、禹得彥。畢大才等率族善五營馬隊隨左宗棠“凱撒入關”,崔偉率推善前旗馬隊駐防張家口。次年由張家口卸任,受光緒皇帝詔見后,又帶左毅前旗馬隊借補甘肅前營游府,在蘭州任職。
光緒十九年(1893年)五月十七日,崔偉病逝於蘭州游府任內,享年六十二歲。臨終前曾囑咐其弟崔岳(參將銜、武毅左旗馬隊管帶)將遺骸歸葬陝西鳳翔崔家窪崔氏先瑩,因路途遙遠不便,而葬於蘭州東郊。崔偉一生襟懷坦白,光明磊落,“為人謙謹寡言,能下人”。(《譚濟陽全集·筆識》)能衣衣人,食食人;有時嚴詞正性以化鄉人,有時款語溫言,以消強暴。重信義,輕名利,他在新疆作戰時雖屢建奇功,但軍中稱他有“大樹將軍”(後漢馮異)之風。
崔偉晚年十分關心地方教育事業,為了使當地回、漢族兒童讀書識字,他奏請清廷撥銀貳佰兩,在清水縣恭門鎮修建義學一所.聘請當地宿德和他學之土為教習。該校延至民國年間,由其孫崔蘊山捐資修建成近代化完全小學一座,名為清水縣東區東堡子小學,使當地的文化教育有了一定的發展。
另一方面,他對地方宗教事務也很關心,出資修清真寺一座,規模宏偉、典雅肅穆,為當地一大人文景觀,取名“崔訪寺”,為崔氏家族及部分鳳翔籍回民禮拜及宗教活動場所。同時為了不忘對鳳翔故土的眷戀,他又出資在鳳翔城內修建清真寺一座。
崔偉還十分重視家鄉回、漢人民之間的團結友好關係。由於他一貫奉行“與人為善”、“睦鄰友好”、“團結共存”的信念,這種傳統精神,使鳳翔籍回民定居甘肅清水恭門鎮一帶后,深受感染,這個地區近百年來回、漢兩個民族和睦相處,關係融洽。回族的清真寺與漢族的寺廟共處一鎮,甚至一牆之隔,在宗教活動方面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各行其是,相敬如賓。遇到重大節日活動,還互相道賀致喜,一時傳為佳話。
綜觀崔偉一生,從一個貧苦農民成長為叱吒風雲的西北回民起義領袖,隨著歷史的發展,又使他成為一個保衛祖國邊疆的愛國主義者;他的一生處處以民族大義為重,不計個人生死榮辱,為回族人民的生存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不僅是回族人民的英雄,也是我國近代史上打擊人侵者的一位愛國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