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內正毅
寺內正毅
寺內正毅(てらうち まさたけ Terauchi Masatake,1852年2月24日-1919年11月3日),日本軍事家、政治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首相(1916.10-1918.9),陸軍元帥。山口縣人。宇田多正輔的第三子,後為寺內勘右衛門的養子,曾參加戊辰戰爭。《日韓合併條約》的實行,大韓帝國告此滅亡,朝鮮總督府之後開始進行長達三十五年的殖民統治,第一任總督就是寺內正毅。
寺內正毅
在1905年第二次日韓協約之後,韓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1909年7月伊藤博文被刺死後,主張合併韓國的一派成為日本對朝鮮政策的主流。1909年7月,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合併韓國的方針。雖然韓國出現如李容九、宋秉畯等人為首的“一進會”主張韓日合邦。“韓日合邦”的意思是大韓帝國與日本國的“平等合併”,共同創造新政府,並且借用日本的資本主義發展方式扶植韓國的本地資本。但是日本政府置之不理一進會的“韓日合邦”,統監府下了集會演說的禁止令。1910年8月22日日本正式吞併了韓國。
1910年“大韓帝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簽訂《日韓合併條約》,自此朝鮮半島成了日本的一部分。《日韓合併條約》是於1910年8月22日,由韓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所簽訂的條約,將朝鮮的主權永久讓與日本,並且於1910年8月29日生效。
韓國和朝鮮方面認為,該條約是基於之前在日軍逼宮的情況下朝鮮王朝國王簽立的《乙巳保護條約》,故而兩個條約“締結時就是無效的條約”。簽約時朝鮮純宗拒絕簽名。日本則認為日韓合併條約符合當時的國際法。
合併條約的內容是:大韓帝國皇帝將韓國全部的統治權讓予日本;日本接受大韓帝國的要求將韓國併入日本帝國;日本保障、保護舊韓國皇帝與皇族的尊嚴與權益及經濟開銷;日本可以對有勛功的韓國人賜爵賜勛;日本必須保護韓國人的生命與財產並增進其福祉;日本可以將對新制度認同、又具相當能力的韓國人用為帝國官吏。
由於《日韓合併條約》的實行,大韓帝國告此滅亡,日本的韓國統監府改製為朝鮮總督府,成為統治朝鮮的機關。朝鮮總督府之後開始進行長達三十五年的殖民統治。第一任總督就是寺內正毅。
比利肯
距今90年前,寺內正毅就被用英語起了這麼一個福神名字的外號,這當中自然有其原因。其一是因為寺內是禿頭,和比利肯人偶很相象;其二,寺內內閣無視憲政常識,人們用日語“非立憲”(HILIKEN)的諧音“比利肯”來稱呼他。提到寺內就不能將他和上述第二個原因分開。
寺內的前任大隈重信從其任中的1916年3月開始就向元老山縣有朋推薦立憲政同志會總裁加藤高明外相擔任下屆首相,但山縣以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為理由,主張舉國一致,恢復超然政治,反對成立政黨內閣。他一邊觀察大隈的動靜,一邊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自己的政治構想。同年6年,作為工作一環,山縣讓時任朝鮮總督的寺內進入元帥府,毫無疑問,寺內已成為山縣心目中的長洲閥頭目的接班人。大隈在7月向寺內總督提出和加藤聯合組閣的建議,最終以失敗告終。
1916年10月6日大隈重信宣布辭職,推薦加藤高明接任首相。不希望加藤組閣的山縣有朋經與西園寺商談,成功地使天皇發布了任命寺內為首相的旨意。10月9日,距大隈辭職僅六天時間,寺內便完成了組閣,除首相本人是有名的殖民主義者之外,內務相是曾任台灣總督和滿鐵總裁的后藤新平,大藏相是朝鮮銀行總裁,寺內的密友勝田主計,外相是駐俄大使,日俄同盟的鼓吹者本野一郎,閣僚中除加藤友三郎海軍相外,其他人也都是山縣派的直系或旁支軍閥政客,並且大多數為貴族院議員。說明他在很早就開始籌劃組閣了。由此可以想象得到,山縣在寺內組閣的時機和實質內容方面都發揮了強大影響力。政友會表示對寺內內閣政策採取就事論事的態度。其它政黨方面,第一大黨同志會反對后藤新平等人入閣,但沒能成功,於是在內閣成立成的第二天,即10月10日,聯合中正會、公友俱樂部結成憲政會,成為占議會過半數席位的第一大野黨。這意味著雖然寺內秉承山縣意志想建立舉國一致內閣,實際上卻成為了一個連少數執政黨都沒有的毫無根基的非憲政政權。正因為如此,本屆內閣除被稱為“比利肯”以外還被批判為“藩閥內閣”、“私議內閣”、“官僚政權”和妖怪出現。
寺內正毅
作為打破這種狀況的方法,寺內懇請立憲政友會總裁原敬、憲政會總裁加藤高明、國民黨黨首犬養毅三人出任臨時外交調查會委員。設立這個委員會名義上是為了統一外交政策,處理將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局勢和時下的對華政策,其真實意圖是通過給予委員會委員以國務大臣待遇把各黨黨首吸收到內閣之中。據說這個策略是曾在1916年5月促成三位黨首就外交國防問題舉行會談的三浦梧樓向寺內提出的。加藤辭而不受,原敬與犬養毅答應就任,政友會和國民黨實質上成為了執政黨。更為幸運的是,松本剛吉等無黨派議員組成維新會,表示支持寺內內閣。至此,事實上屬於執政黨的議員人數達237名,大大超過了憲政會。在掌握了議會多數的背景下,寺內內閣不僅否決了質疑和廢止外交調查會的提案,還使預算案得以通過,並通過了酒稅修正法、所得稅法等,實現了增稅。寺內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採取了把高官職位分配給各黨派高層領導以爭取各黨派對內閣支持的策略,從而建立了萬無一失的政權基礎。
日本的軍事擴充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開始對殖民地進行統一經營,內閣設置拓殖局,將迄今為止由內務大臣主管的台灣、朝鮮、樺太的經營權合併在一起。進而由關東都督兼任滿鐵總裁,首相取代外相直接行使監督權。這樣就形成了不是以外務省為正式渠道,而是不論正式還是非正式都可以發揮首相許可權的體制。
寺內正毅
1916年10月9日,大隈內閣下台,山縣的王牌,朝鮮總督寺內正毅組閣,駐俄大使本野一郎任外相,從而鞏固了日俄同盟體制。
寺內正毅
西園借款
遼寧本溪題字
決定性的事件是在議會提出內閣不信任案、寺內解散議會期間,俄國發生了二月革命,日本的中立政策遭到徹底失敗,結果日本政府和西方列強一樣明確表示支持由段祺瑞控制的北洋政府。這期間最著名的事件要屬“西原借款”。在中國,繼袁世凱稱帝不成鬱悶而死之後,段祺瑞依靠各省督軍的支持,排擠總統黎元洪,鎮壓張勳復辟,建立了北洋軍閥政府。不久,南方成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軍政府,形成了南北對立的局面。寺內認為這是向中國擴張的好機會,但他未向大隈重信那樣向中國提出赤裸裸的侵略要求,而是接受西原龜三的建議,把日本國內因戰爭驟增的剩餘資金借給段祺瑞政府,以便通過財政援助,擴大日本在華的政治,經濟權益。西原龜三是寺內擔任朝鮮總督期間結識的人物,以經營棉花和金融為主,因屢次為其出謀劃策而被視為心腹智囊。結為莫逆之交,寺內官拜宰相,西園便成為無冕大臣。自1916年以後,西園頻繁往來中國,誘使段祺瑞政府接受數筆日本借款,總數高達3.86億日元,這筆貸款的直接效果,便是北洋政府屈從於日本簽訂《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使中國在軍事上從屬於日本。日本在中國參戰問題上仍沿用西原借款伎倆,西原極力拉段祺瑞政府參戰,從而在中國舞台上演出了表面上中國政壇之爭實際上日美相鬥的府院之爭。結果是中國被拖入世界大戰,爭奪中日本佔了優勢。
1916年的美國對華貸款攻勢收效甚微,而日本在華勢力急劇膨脹。1917年5月美國國務卿羅伯特·蘭辛(Lansing)表示:日本要派出特使,就保證中國政治領土完整問題進行會談。而想與美國取得某種程度上諒解的日本即派前外相石井菊次郎為特使赴美國商談,使命是:⑴關於日本人在美地位問題 ⑵關於協調日美在華行動問題。
1917年9月,石井與蘭辛會談。蘭辛提議就廢除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和保全中國領土完整及機會均等等問題發表宣言。石井駁回了蘭辛建議。石井打算以廢除勢力範圍謀求美國認可日本在華特殊地位:如果消除了勢力範圍,就能消除外國對日本的猜疑;而且,如果各國都仿此廢除了勢力範圍,日本就能憑藉地理接近和大戰期間發展起來的經濟力量在中國的經濟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並寫下了含有勢力範圍內容的草案,請政府指示。本野外相對石井方案驚訝不已,伊東已代治反對石井方案。但掌握外交大權的外交調查會通過了寺內建議:是否要發出這個協定方案姑且不談,應試探一下美國意圖。因此政府復示石井,捨棄勢力範圍,“只謀求使其承認我之特殊地位”,不拘草案形式。石井會意即照章辦事。由於威爾遜總統態度強硬,雙方在“特殊利益”和“勢力範圍”用詞上互相妥協。
1917年11月2日,日美交換了規定:⑴宣布保全中國領土完整,門戶開放和機會均等,⑵相互承認“因國家間領土相近會產生‘特殊關係‘”,因此,合眾國政府承認日本“在中國有特殊利益”,特別是在同日本屬地毗連的地方。該協定在某種程度上恢復了日美協調。
經過日俄同盟,日英諒解以及,日本外交似乎走上了正軌。但是,日美換文後僅五天即11月7日,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推行了和平外交政策。這動搖了日本外交根基:日俄同盟。
1918年3月23日,日本政府與中國段祺瑞政府換文:因蘇俄勢力正在國內蔓延,有危及遠東和平與安全危險,日華就共同防禦辦法締結協定。5月,中日陸海軍防敵軍事協定等先後簽訂,規定:⑴在軍事行動區域的中國當局須與日軍合作⑵相互交換職員及情報;⑶相互提供武器和軍需品⑷採用共同軍事密碼⑸派遣軍隊到中國境外時進行協商等。日本從此“實際使中國隸屬於日本之軍事統治,勢力必使‘二十一條’要求之第五號自行實現”。
1918年1月,俄國臨時政府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地方自治機關宣稱布爾什維克勢力迅速發展,危機迫近,要求協約國派艦隊相助,日美英三國據此協商要求日本出兵。日本即派“石見號”和“朝日號”破冰船前往海參崴鎮壓革命勢力。本野外相試圖由日本單獨出兵西伯利亞並為此在協約國間進行活動。結果英法贊同,美國反對。在3月的外交調查會上,原敬指責本野獨斷專行。3月15日,山縣有朋向寺內首相,后藤新平內相提出意見,指出沒有俄國要求出兵,“將招致英國特別是美國猜疑,不僅不能指望其支援,且恐今後將來帶來許多憂患”,假使出兵西伯利亞,“即令陸海軍兵力能與之對抗,而遺憾的是,軍需補充及軍費籌措不能不待於英美援助”,一語道破了帝國主義間的矛盾,勸告日本當權派要留心美英意向。於是,3月18日,寺內政府決定:“對於尚未取得合眾國及各協約國相當諒解之行動,帝國政府將深加慎重”,並將此意轉告美國政府。
然而,日本內部發生分歧:后藤外相主張日美共同出兵海參崴,並且日本再單獨出兵西伯利亞,陸相大島甚至散發了>;的文件,其中寫明向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大舉出兵148000人,原敬和牧野伸賢主張只出兵海參崴且數量有限。伊東已代治/犬養毅支持前者,平田東助支持後者。政府只好向美國建議,把派兵7000名增加到12000名,並說可能共同出兵西伯利亞,美國當即同意前者而拒絕出兵西伯利亞。
寺內政府屈服於美國,8月2日,日本發布了出兵宣言,隨即兩個師12000人開往海參崴。但陸軍乘機侵入東西伯利亞,派兵佔領俄國濱海州/阿穆爾州和外貝加爾州,並組織了親日政權,企圖以此穩定對“滿洲”和朝鮮的統治,並壟斷西伯利亞市場和經濟資源。10月底在西伯利亞展開的日軍已達72000名,是西伯利亞以東基本上被日軍佔領。陸軍行動造成了雙重外交,美國立即提出抗議,原來支持出兵的元老和國內輿論也轉向反對。
出兵西伯利亞與同時期以西原借款為特徵的“日元外交”引起列強強烈反對,各國人民尤其是中國人民激烈反抗日本的侵略。這極大地衝擊著日本的戰時外交。日本投鼠忌器,不得不改變外交方向,從而日本戰時外交終結了。
日本戰時外交,侵華為主線,輔有國際地位與國家實力的強力顯示,以片面追求本民族額外利益為圖謀,這種作法與和平共處相背離。
寺內正毅
寺內正毅的鎮壓措施,激起報界強烈不滿。8月25日,日本全國84家報社的記者在大阪召開“關西記者大會”。會議決議提出:要求寺內正毅內閣立即總辭職;要求言論自由;擁護確立憲政等。《大阪朝日新聞》在報道這次大會的情況時使用了“白虹貫日”一語。政府當局以“這一消息暗示革命”為由起訴該報。結果,登載這一消息的當天報紙被禁售;發行人兼編輯山口信雄和采寫這條消息的記者大西利夫被判刑兩個月;社長村山龍平被迫辭職;包括總編輯在內的許多編輯人員均被迫退出報社:“白虹貫日”事件,是日本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論賈禍事件。它表明,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后,為了防止國內社會主義運動的滋生與發展,日本政府提高了警覺,加強了對輿論的控制。
寺內正毅之墓
1852年2月5日出生於長州(現山口縣)
1866年參加第二次幕府與長州藩戰爭
1868年參加箱館戰爭
1871年任陸軍少尉
1877年參加西南戰爭
1882年赴法國留學,1886年回國
1887年任陸軍士官學校校長
1898年任首任教育總監
1902年任第一次桂內閣陸相,第一次西園寺內閣、第二次桂太郎內閣中留任
1906年任陸軍大將
1910年任韓國統監,同年改任朝鮮總督
1916年任元帥10月任內閣首相
1918年內閣總辭職
1919年死去,6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