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馬崗鎮
湖北省麻城市下轄鎮
乘馬崗鎮是湖北省麻城市下轄鎮,地處麻城市西北部,北與河南省新縣泗店鄉、田鋪鄉接壤,東與黃土崗鎮相連,南與龍池橋辦事處、五腦山林場交界,西與順河鎮毗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全鎮版圖面積297.76平方公里,轄43個行政村,257個村民小組,15432戶,6.4萬人(2016年)。有耕地6萬畝,山林22.3萬畝,水面4358畝。
乘馬崗鎮
1930年後,民國政府實行清鄉並村政策,區劃多次改變。至1932年10月後,民國政府為“剿共”之便利,新成立河南省經扶縣,將原乘馬崗區的仁美區(奎)劃出三分之二,擇里區(奎)劃出三分之二,豐義(奎)劃出二分之一(具體為麻城乘馬轄區的4鄉、6鄉、7鄉部分地域,9鄉整建制劃歸河南省經扶縣管轄),歸屬經扶縣(民國24年《麻城縣誌》影印版第14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河南省經扶縣更名為河南省新縣,原4鄉、6鄉、7鄉、9鄉建製為現新縣管轄的泗店鄉、田鋪鄉部分地域。
1934年(民國23年)乘馬崗區變更為麻城縣第九區,轄1—10鄉。
1947年劉鄧大軍南下后,創建麻城解放區,同年10月在福田河成立麻城縣愛國民主政府,下轄乘馬崗等7個區政府。1949年3月與麻東縣政府合併為麻城縣政府,全縣劃分為12個行政區,乘馬崗區名列其中。
1951年1月廢除民國體制,劃分新中國行政區劃,乘馬為麻城縣第五區,下轄大河鋪、乘馬崗、西張店、寸腰石、董家畈、張家崗、丁家畈、江浩、王福店、江樹、騎路鋪11個鄉(1993年《麻城縣誌》第60頁)。
1957年3月,縣政府將全縣山區的指導組撤銷,恢復區建制,將乘馬、料棚、林店三個工作指導組合併,成立乘馬區,下轄林店、萬義、乘馬、江樹、王福店、大河鋪、龍井、西張店、料棚、張家崗、安家畈、院子、羅家鋪、南崗等14個鄉,駐地萬義梅家樓(1987年《麻城民政志》第121頁)。
1958年9月20日,根據湖北省委文件,乘馬崗區改稱紅色人民公社。1961年恢復乘馬崗區公所建制,轄15個公社:董家畈、王福店、江樹、西張店、院子、安家畈、料棚、羅家鋪、南崗、龍井、林店、灣店、萬義、乘馬、大河鋪等。此建制一直沿用到1975年10月。
1987年9月撤銷乘馬崗區公所,設立乘馬崗鄉政府。1999年11月撤銷乘馬崗鄉,建立乘馬崗鎮建制,該建制延用之今。
1986~2005年,乘馬崗鎮歷經三次撤併和改設。其前身是1986年設置的乘馬崗區。1987年9月撤區建鄉,乘馬崗區分為乘馬崗鄉和王福店鄉;1997年3月,王福店鄉撤鄉建鎮;1999年12月,王福店鎮和乘馬崗鄉合併為乘馬崗鎮,鎮駐地王福店街。
據有關資料記載,乘馬崗鎮共有兩萬餘人參加紅軍,其中六千餘人親歷長征。新中國成立后,授銜的乘馬崗鎮籍將軍有大將1位、上將3位、中將7位、少將22位,共33位。2014年11月13日,乘馬崗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心授予“中國第一將軍鄉”稱號。朝宣統二年(1910年)起,麻城縣劃分邑境內為11自治區,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12區。縣城西北部稱乘馬崗鄉,為第十區。
乘馬風光
27個行政村
石槽沖村 | 大河鋪村 | 新村(丁家畈村、新村合併) | 石河村 | 白果樹村 | 沙子崗村 | 落衣山村(落衣山村、董家畈村合併) | 得勝寨村 | 肖家山村 |
興貴村(付家榜村、蛤蟆崗村合併) | 李家畈村 | 上馬石村(上馬石村、湯家垸村合併) | 王家堂村(王家堂村、高橋村合併) | 江樹村 | 許家河村 | 顏家河村(顏家河村、王家河村合併) | 院子村(院子村、楓樹崗村合併) | 程家沖村 |
飛龍山村(飛龍山村、姚家河村合併) | 白石河村(白石河村、沈家坳村合併) | 王富村 | 萬義村(萬義村、胡家墩村合併) | 小寨村(社區)(艾家河村、小寨村、凌家岩村合併) | 乘馬崗村(社區) | 王福店村(社區)(王福店村、韓家牆村合併) | 紅星村(社區)(易家畈村、四口塘村合併) | 騎路鋪村(社區)(騎路鋪村、施家邊村、嚴家榜村合併) |
乘馬崗鎮境內南北最大縱距27公里,東西最大橫距15公里。2005年,版圖面積297.76平方公里,水田38340畝,旱地19560畝,林地179475畝,水面4358畝。
乘馬崗鎮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山區、南部丘陵,山地、平畈犬牙交錯。乘馬崗鎮以中低山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形成了東北向東南,西北向西南的山脈走向。構成了由北向東南逐漸傾斜地勢。境內最高點朝天尖海拔590米,最低點下李家畈海拔130米。全鎮以壤土為主,兼砂土、麻骨土,比例為5:2:3。
乘馬崗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充沛、無霜期長、雨熱同季、四季分明等北亞熱帶向南溫帶過渡的特徵。年平均風力為2.4米/秒、降雨量1100毫米、氣溫19℃,冬季平均氣溫10℃,夏季平均氣溫25℃,日照時數在1634---2129.2小時之間,日照百分率在37---48%之間,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約佔全年總降雨量的69%;無霜期自三月中旬至十月中旬約250天。
乘馬崗鎮境內舉水河一級支流跳水河自北至南貫穿全境。
乘馬崗鎮2條水系貫穿全境,乘馬崗鎮境內現有小二型以上水庫28座,水資源總量為6000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1077立方米。
全鎮森林覆蓋率為70%以上,過2平方公里以上的林場在15個;
乘馬崗鎮境內野生動物分佈廣泛,野豬、野兔、野雞等數量逐年增長。
乘馬崗鎮境內礦產資源有金、銅、鐵、石英石、石材等,其中銅的蘊藏量最豐富。
2005年乘馬崗鎮總人口60287人。
2015年全鎮人口58700人,該地主要為漢族。
58330人(2017年)。
乘馬崗盛產稻穀、小麥、大豆、紅薯、花生、油菜和芝麻等農作物。2005年年產糧食29023噸。
板栗、茶葉、松脂是特產。花生、油菜和芝麻三大油料作物是境內的重要特色,有“麻城油缸”之譽,三種作物年產達8202噸。畜牧業是乘馬崗鎮支柱產業。
2005年出欄黃牛2836頭,出欄肥豬17476頭。水產品養殖發展快,以大河鋪、落衣山、草廟溝、白石河水庫為主的水面養殖,有鰱、鱅、草、鯉、鯽、蝦等多種水產品種,產量高。
乘馬崗鎮黨委、鎮政府堅持強化農業基礎,加強基地建設,以創建湖北省老區開發示範區為契機,大力發展特色經濟,使之成為遠近聞名的“黃牛生產大鎮”,“花生生產大鎮”,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深加工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以“乘馬花生”、“凌岩野菜”、“長生緣花生油”為代表的一批叫得響的精品名牌。特色種植和特種養殖如雨後春筍,主要品種有日本甜柿、北方梨棗、韓國蘿蔔、中草藥材、美國王鴿、番鴨、野雞等。常規養殖實現了品種優良化,發“三元雜交豬”、“綠殼蛋雞”為支柱的庭院經濟,是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騎路鋪農業生態示範園為龍頭的林果產業,在蓬勃發展。2005年秋,林果面積18290畝,其中板栗12000畝,梨子2600畝,甜棗800畝,日本甜柿600畝。
2005年,板栗產量達到530噸。商業網點逐漸形成,布局合理。鎮區、乘馬崗、石河、李家畈、江樹、騎路鋪、院子、易家畈的商貿已形成市場,農副土特產交易活躍。
農民外出務工收入日益穩定。1992年以來,外出務工的青壯年農民逐年增長,年收入10萬以上的務工精英達80餘人。2005年乘馬崗鎮外出務工收入突破6000萬元。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2005年夏,外地老闆總投資1150萬元,以石英石、鐵礦為加工原料的錦鑫石英有限公司、山緣礦業有限公司、礦本石英顆粒加工廠相繼投產,武漢老闆投資30萬元興建的王家河生態農業園開工。
2014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實現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00元。
鞋廠
乘馬崗鎮中小學 | ||
---|---|---|
麻城市乘馬崗鎮得寨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丁家畈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萬義中心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嚴家磅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乃義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乘馬中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乘馬崗中心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乘馬崗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付家榜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列寧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四口塘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大河鋪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姚家河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小寨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得勝寨中心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新村火車車頭希望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施家邊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李家畈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江樹中心小 | 麻城市乘馬崗鎮江樹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湯家垸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沈家坳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沙子崗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王家堂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王家河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王福店中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白石河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程家沖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等農河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肖家山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胡家墩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董家畈中心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董家畈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蛤蟆崗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許家河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院子中心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韓家牆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飛龍山村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鎮騎路鋪小學 |
乘馬崗鎮上馬石村小學 | 乘馬崗鎮王富村小學 | 乘馬崗鎮白果樹村白果樹小學 |
乘馬崗鎮石槽沖樹希望小學 | 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楓樹崗小學 | 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石河小學 |
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落衣山小學 | 麻城市乘馬崗第二炮兵八一希望小學 |
乘馬崗鎮
乘馬崗鎮
1996年秋,白塔河至乘馬崗的26公里黑色路面全線鋪通;1998年,王福店至萬義的大別山腹地公路土建工程達到國家驗收標準;2004年底,通往王樹聲將軍故里的6.2公里水泥路面全部硬化;2005年12月,騎路鋪至院子的8.1公里水泥硬化路面竣工。水利建設有新突破。2001年秋,黃岡市政府“家門口蓄水工程”惠及22個村,共計擴建、興修小水庫、大塘堰25座,增加蓄水36萬方,增加灌溉面積萬餘畝。2005年11月18日,投資2300萬元的大河鋪水庫整險加固工程正式動工。
2005年已建成騎路鋪、江樹、王福店、石河、白果樹、乘馬崗、大河鋪、李家畈、院子、易家畈等集鎮或農民新村。
乘馬會館
紅色旅遊
新中國成立后,湖北省麻城市籍授銜將軍(36位):
大將1位:王樹聲;
上將3位:王宏坤、許世友、陳再道;
中將7位:王必成、李成芳、張才千、周希漢、鮑先志、鄭維山、張池明;
少將25位:丁先國、王政柱、鄧岳、馮仁恩、朱火華、朱玉學、朱致平、江鴻海、李慶柳、肖永正、陳波、余述生、佘積德、張漢丞、張培榮、張吉厚、周純麟、趙炳倫、祝世鳳、胡立聲、袁彬、高志榮、高立忠、徐其孝、喻新華。
新中國成立后,湖北省麻城市籍相繼擔任省(部)軍級領導幹部(88位):
丁憲法、丁先德、丁汝青、王宣、王光美、王遠應、王宏清、王恩厚、王德潤、方敬英、鄧瑞鈴、尹國洪、尹曉春、冉光甫、馮志錄、朱公富、朱榮昌、朱彩琴、伍輝文、劉永賢、劉啟明、江守松、江守田、江祥興、畢光友、蘇鳳、蘇順淼、李珍、李勇文、楊炬、楊業奎、楊志義、楊志宏、楊志稚、肖文斌、肖永漢、肖志攻、何蘭階、邱阜、邱子林、邱玉珠、汪心一、張毅、張世功、張世魁、張興開、張良德、張治公、陳益、陳銀、陳文祺、陳文高、陳世全、陳澤進、陳明池、陳明、易毅、易良華、羅昭福、胡大祥、趙炳安、趙基梅、桂文和、徐在先、徐志安、徐其江、俆其富、徐錫珠、陶景、陶懷德、誾家友、黃安義、彭恩忠、董安義、董家義、程本、程再鳳、曾凡亨、曾沙萍、曾憲國、傅文傑、傅興大、傅達輝、傅海龍、謝家友、簡佐國、熊少蘭、戴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