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琪

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員

徐琪,又名徐世經。1928年生於山東省鄒平縣長白鄉(現孫鎮鄉)王伍村。土壤學家。早期主要從事土壤地理研究工作,對白漿土的形成與分類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對水稻土的形成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提出了“五水”分類系統。對稻田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複合農業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推動了我國土壤生態學的研究和發展。在我國土壤生態學研究方面做了開拓性工作。承擔了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及其對策的研究,參與大型水利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移民環境容量的研究,為三峽工程的論證、庫區的生態環境建設作出了貢獻。

人物經歷


1936年入本村小學接受啟蒙教育。當年蘆溝橋事變爆發,家鄉淪為敵占區,學校停辦,之後學習時續時斷。
1944年冬於長白鄉小學畢業,後轉周村私立光被中學小學部續讀,暑假升入初中班,於1947年初中畢業,同年考入濟南第一後期師範學習。
1948年考取山東農學院農化系土壤肥料專業就讀。
1952年大學畢業后統配到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第四研究組(現土壤地理研究室)工作,先後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80)、研究員(1986),1986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參加工作之後即被派往公主嶺參加東北荒地考察隊的分析工作,並協助宋達泉籌建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現應用生態所)。
1953年病休,協助中國土壤學會出版《土壤通訊》。
1956年參加馬溶之文振旺主持的土壤區劃研究赴內蒙古地區進行土壤調查。
1958年參加甘青隊荒地勘查與太湖地區稻麥豐產經驗總結,在常熟白茆蹲點,旋即參加土壤普查
1964年在江蘇省農業區劃委員會領導下參加土壤區劃研究,在完成省級區劃之後又進行縣級區劃研究,直到“文化大革命”而中止,該項成果獲江蘇省科技大會表彰。
1970年參加江蘇省徐淮旱改水工作,在銅山縣張集蹲點,1973-1974年參加黑龍江省荒地勘查工作,1974年底參加《中國土壤》的編寫,直至1976年定稿。
1979年後,土壤研究所進行室組調整,被任命為稻土生態組副組長,后改為土壤生態研究室,並任該研究室主任(1986-1992),期間還兼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土壤圈物質循環研究所開放實驗室研究員。
1983年被選為中國生態學會理事(第二屆)與常務理事(第三、四屆),江蘇省生態學會常務理事與副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農業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土壤學會土壤肥力專業委員會主任,江蘇省土壤學會常務理事,以及《生態學報》、《土壤通報》、《生態學雜誌》、《生態農業研究》、《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等雜誌的編委。
1928年7月15日出生於山東省鄒平縣長白鄉(現孫鎮鄉)王伍村。
1947-1948年山東省立濟南後期師範肄業。
1948-1952年山東農學院土壤農化系學習。
1952-1958年從事東北、內蒙古、甘青地區的土壤調查。
1958-1963年從事低產水稻土改良與稻麥豐產土壤條件研究。
1964年晉陞為助理研究員。
1964-1966年從事江蘇省土壤區劃研究。
1972-1974年黑龍江省宜農荒地資源調查。
1977-1978年從事耕作制與土壤肥力研究。
1978-1990年水稻土生態組副組長、土壤生態室主任。
1980年晉陞為副研究員。
1978-1984年從事土壤生態系統中營養物質循環研究。
1986年晉陞為研究員。
1983-1985年任中國科學院“太湖地區高產土壤培育與合理施肥”“六五”攻關組組長。
1986年被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1985-1990年任國家科委“六五”、“七五”“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及其對策研究”攻關課題副組長。
1992-1995年任國家科委“八五”“三峽庫區長江沿江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攻關課題組長。
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

個人作品


1徐琪,陳志誠。鱔血土形成的條件及其在土壤改良中的意義。土壤通報.1961.(4):42~49
2徐琪。長江中下游白土的地理分佈規律及其形成過程的特點。土壤學報.1962,10(1):44~54
3徐琪。蘇南地區水稻土的發生演化。土壤學報.1964,12(1):63~73
4徐琪,陸彥椿等。蘇南丘陵地區土壤條件與茶樹生長的初步研究。江蘇農學報.1962,1(3):64~72
5徐琪。水稻土發生分類的研究概況。土壤學進展.1979
6徐琪。關於灰化土與白漿土的研究進展。土壤學進展.1979
7徐琪,陸彥椿,朱洪官。太湖地區水稻土的發生分類。土壤學報.1980,17(2):120~132
8熊毅,徐琪,姚賢良朱兆良耕作制度對土壤肥力的影響。土壤學報.1980,17(2)
9徐琪。也談水稻土的發生分類問題。土壤肥料,1980(3)
10徐琪,陸彥椿,劉元昌,朱洪官。中國太湖地區水稻土。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11徐琪,朱洪官。關於水稻土形成作用的特點、起源一土壤與水稻土的比較。土壤.1982,14(2):46~52
13徐琪,熊毅。太湖地區的農業生態及其分區。土壤學報.1982,19(2):110~121
15徐琪。土壤生態系統的特點及其研究進展。土壤學進展.1982,10(4):1~13
16徐琪,朱洪官。關於水稻土形成特點的探討—一花瓣狀形態特徵的形成。土壤學報.1983,20(1):53~59
17沈思淵,徐琪,熊毅,太湖流域主要生態區中土壤組合的性態變異規律。土壤學報.1986,23(4):354~367
18楊林章,徐琪,熊毅。水分狀況對紅壤母質中物質移動與稻麥生物量的影響。土壤學報.1987,24(3)
19秦祖平,徐琪,熊毅。太湖地區兩種稻麥輪作制中營養元素的循環:1.稻麥作物內養分的移出與殘留。生態學報.1988,8(1):10~17
20徐琪,劉照光。三峽工程對陸地生態影響及其對策。見:長江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及其對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
21徐琪,陳鴻昭,曾志遠。三峽庫區土地資源利用現狀與緩解人地矛盾的出路。中國科學院院刊.1990(4):327~329
22徐琪。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及對策研究進展。土壤學報.1993,30(1)
23徐琪,劉逸農等。三峽庫區移民環境容量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
24席承藩,徐琪,馬毅傑,陳鴻昭等箸。長江流域土壤與生態環境建設。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25徐琪。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研究進展與展望。中國科學院院刊.1995(2)
26陳國階,徐琪,杜榕桓等。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及對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27曾昭順,徐琪,高子勤,張之一。中國白漿土。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28徐琪,楊林章,董元華等。中國稻田生態系統。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主要成就


我國有大面積的白漿土,估計面積約527萬公頃,是主要的低產土壤。過去對白漿土的形成過程、低產原因及其改良措施都缺乏系統的研究,因而影響了白漿土的生產力。徐琪與有關合作者一起對白漿土與白漿化土壤分別處於還原脫(鐵)膜、粘粒淋淀與粘土礦物蝕變等不同階段,明確了白漿土與白漿化土壤在分類體系中的地位,為改良利用白漿土與白漿化土壤提供了理論依據。集多年研究成果,與曾昭順等合著《中國白漿土》專著,於1997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中國有五千年的耕作歷史,特別是水稻的生產在我國農業生產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關水稻土的形成與分類,過去我國學者長期引用日本學者提出的“三水”與“三源”分類原則,這些分類系統不能概括我國水稻土的多樣性。徐琪通過系統研究太湖地區水稻土的形成過程,提出了“五水”分類系統,即爽水、側滲、滯水、囊水與漏水水稻土。它不僅可以說明不同水分狀況下水稻土形成過程的差異,而且也為治水改土和稻麥豐產提供了理論依據。他進而提出了土壤基礎肥力與熟制運籌的關係,為實現水稻的高產穩產低耗提供了依據。他撰寫的《中國太湖地區水稻土》專著,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太湖地區高產土壤的培育和合理施肥”(“六五”攻關課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土壤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徐琪於80年代初在我國率先進行了土壤生態學的研究,尤其是稻田生態系統的研究,在國內外有很大影響。他領導的研究組首次運用分室模型研究了稻田生態系統各分室之間的養分循環規律;探討了不同施肥系統條件下養分循環的特徵、養分循環與環境的變化、養分循環與農作物的高產優質等的關係;比較了有機肥、化肥及其混合施用對稻田生態系統的影響,為提高稻田土壤養分的有效利用、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提供了理論依據。通過20多年的研究,完成了我國第一部《中國稻田生態系統》專著。有關成果得到國際土壤學會前主席田中明教授的盛讚,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國內較早進行了草原土壤生態系統營養物質循環的研究,並根據這種生態系統的特點,提出了草原土壤生態系統中養分循環與草場退化的關係,為我國草場建設及提高生產力提供了理論依據。
同時進行了基塘系統的養分循環與能量轉化的研究。提出基塘系統的水泥界面是控制養分循環的核心,並影響基塘系統的生態環境。我國著名生態學家馬世駿先生曾稱“基塘系統—泥界面養分循環研究把我國基塘系統的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三峽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大型水利工程,將產生巨大的社會與經濟效益,但不容置疑也將對三峽庫區乃至整個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產生重要的影響。徐琪從1984年起,承擔了國家科委重點攻關項目“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及對策研究”,就三峽工程對庫區移民環境容量、中游土壤潛育化、沼澤化潛在威脅及河口地區鹽漬化趨勢進行了系統研究,對三峽工程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了預測,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完成了《三峽水利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並作為法律文本遞交全國人大討論並通過,為三峽工程的論證和開工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此項工作是我國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環境影響評價的第一次嘗試,有關成果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自然科學二等獎。
針對三峽工程移民數量大、土地資源緊缺的特點,從“七五”起對三峽庫區的移民環境容量、土地承載力進行了調查和試驗示範研究,提出三峽庫區移民環境容量不足,土地已經超載,移民安置需多途徑,多種方式,內置與適當外遷相結合的獨到見解,為三峽工程移民安置提供了決策依據,得到了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和財政部的表彰。其成果“三峽庫區土地承載力研究”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針對三峽庫區移民環境容量不足、土地已經超載的現狀,他及時提出了在三峽庫區進行可再生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複合農業生態系統的建設的新思路。並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生態工程技術建立了多種複合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生產力、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為緩解三峽庫區人地矛盾、擴大移民環境容量找到了一條經濟實用的新路。這一成果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並被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和財政部評為“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同時為建立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試驗站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建站工作在施實中。
徐琪在從事土壤生態的研究工作實踐中,深感人才缺乏,從他擔任水稻土生態研究組組長以後,大量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先後培養了碩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6名,博士后研究人員2員,為我國土壤生態學研究培養一批年輕的學科帶頭人,推動了我國土壤生態學的研究。
徐琪克己奉公,治學嚴謹。為人熱情,善於團結他人共同協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與敬業精神,注重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年輕科學家們學習的榜樣。為我國的土壤生態學研究、農業生態學的發展、促進土壤生態學為農業生產服務作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