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肇

五代十國時南唐名將

林仁肇(?-972年),建陽(今福建南平)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名將。

林原是閩國將領,后歸南唐,救援壽州,並在正陽橋一役中逆風舉火焚橋,力阻周軍進擊,被任命為鎮海節度使,又改鎮武昌。北宋建立后,力勸唐後主,請求收復淮南,未被採納,改任南都留守。

開寶五年(972年)唐後主中了宋太祖的反間計,將林仁肇殺害。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生性剛強堅毅,武藝高強,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紋身。原是閩國裨將,與陳鐵齊名,人稱林虎子。閩國滅亡后,歸家閑居。

大戰周軍

956年(顯德三年)南唐中主李璟因後周軍攻打淮南,命鴻臚卿潘承祐到泉州、建州召募勇士。潘承佑推薦了前永安節度使許文稹、靜江指揮使陳德誠以及鄭彥華、林仁肇等人。中主任命林仁肇為將軍,讓他率偏師救援壽州。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柵,被擢升為淮南屯營應援使;八月周軍正陽浮橋建成,扼住南唐援軍的進路。林仁肇親自率領一千敢死士,用船載著薪柴牧草,乘風放火,欲焚毀浮橋。不料風向轉變,不利火攻,周軍大將張永德趁機進戰,唐軍大敗。
這時林仁肇單馬殿後,並將張永德射來的箭矢全部擋開。後來南唐向後周割地求和,林仁肇被任命為鎮海軍節度使,不久又改鎮武昌。

忠言被拒

960年(建隆元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建立宋朝,是為宋太祖,並平定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的叛亂。此後淮南各州兵力薄弱。
970年(開寶三年)私下向南唐後主進言道:“淮南兵力很弱,宋國又連年用兵,先後平定西蜀、荊湖、嶺南,千里奔波,士卒勞累,這正是可乘之機。陛下只要給臣數萬兵馬,臣就能奪取淮南。陛下可以對外宣稱臣起兵反叛,那麼臣若成功,淮南歸國家所有,臣若兵敗,陛下便滅我滿門,以此表示陛下並不知情。”後主聽后驚道:“你千萬不要胡說,這會連累到國家的。”不久,林仁肇便被任命為南都(今江西南昌)留守、南昌尹。

含冤遇害

林仁肇出身行伍,后雖擔任將帥,仍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因此深得軍心。但是皇甫繼勛、朱令贇等人與林仁肇關係不和,便在唐後主面前進讒言,稱他向宋朝求援,要在江西自立。宋太祖也對林仁肇非常忌憚,便賄賂他的隨從,得到他的畫像,懸掛在別室中。
972年(開寶五年)鄭王李從善汴京朝貢。宋太祖帶李從善觀看林仁肇的畫像,道:“林仁肇將前來投降,先用這幅畫像為信物。”又指著空著的館宇道:“這是我準備賜給林仁肇的。”李從善命人回報後主。後主不知這是反間計,便暗中命人將林仁肇鴆殺。

個人作品


全唐文》收錄有其文章一篇:《龍興寺鐘款識》

軼事典故


陳喬很賞識林仁肇,對他非常器重,常道:“若使林仁肇在外帶兵,我陳喬在中央掌握朝政,那麼我國雖國土狹小,宋國也難以圖謀。”林仁肇冤死後,陳喬嘆道:“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還要殺害忠臣,真不知道我最終會死在什麼地方。”為此感嘆了好幾天。

史籍記載


《十國春秋·卷二十四·南唐十·列傳》
南唐書·卷十四·列傳第十一》
資治通鑒·卷二百九十三·後周紀四》
續資治通鑒·卷六·宋紀六》
《續資治通鑒·卷七·宋紀七》

人物評價


歷代評價

陳喬:令仁肇將外,喬居中掌機務,國土雖蹙,未易圖也。
徐鉉:鼓鼙之氣,指□敵而愈高。金石之心,因時艱而益壯。故能灼殊功於南部,夷多壘於東門。元戎所行,績用昭著。及總留務,於浙之西,成師著無犯之威,察俗有惟清之化。屹爾京口,殷然長城。
吳任臣:孟堅、陳誨、林仁肇,皆閩故將也,先後歸唐,行間效力,豈非所云楚才晉用邪?然誨以功名顯,堅以血戰亡,而仁肇傾心謀國,反用間死。夫固有幸不幸哉!
蔡東藩:國有良臣,為敵之忌,自古至今,罔不如是。但如江南之林仁肇,欲乘宋師之敝,規復江北,志雖足嘉,而謀實不臧。宋方新造,戰勝攻取,何畏一江南。此時為仁肇計,亟宜勸李煜勤修內政,親賢遠色,方足維持於不敝,輕開邊釁胡為者?故即令反間之計,無目得行,仁肇其能免為朱令贇乎?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時間劇名飾演者
1986年絕代雙雄夏川
1996年情劍山河
2005年問君能有幾多愁袁岷
2015年大宋傳奇之趙匡胤
林仁肇影視形象
林仁肇影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