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衛
美術家
戴衛,1943年生,西藏拉薩人。齋號風骨堂。1959年考入四川美術學院附中,1964年下鄉務農,經歷了8年知青生涯。曾任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副社長。
1959年考入四川美術學院附中,1964年下鄉務農,經歷8年知青生涯。曾任四川少兒出版社副總編、副社長。 1982年進入中國畫研究院深造,得到李可染、蔡若虹、葉淺予、黃胄先生指授。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戴衛人物畫展”,隨之應邀赴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以及香港、台灣地區辦展覽和講學。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四川省詩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曾任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副社長。
戴衛[美術家] 作品
戴衛[美術家] 作品
1944年隨父經印度、尼泊爾回重慶。
1950年隨父母參軍,就讀解放軍十八軍子弟小學(即後來的西藏軍區八一小學)。
1952年父母返回地方原籍,就讀成都市西府南街小學,開始在成都日報發表作品。
1964年至1966年參加成都市團市委開辦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訓練班,歷經四期學習。
1968年知青農場解散,與知青蔣曉雲結為伉儷,在西昌縣紅旗公社(即日後的小廟鄉)二大隊六生產隊插隊落戶。此間通過關係借閱大量當時被禁名著,重讀《唐詩三百首》以及《水滸》《三國》《紅樓夢》《靜靜的頓河》《約翰 克利斯朵夫》《戰爭與和平》《大衛•科伯菲爾》等名著。農閑時為農村老人畫像。
1964年 於四川美術學院附中下鄉務農,經歷了八年知青生涯。
1970年年底調四昌地區展覽館當美工。
1972年調西昌地區文化局創作組,任專業美術創作員;赴北京參觀全國美展及故宮藏畫展,從此決定戒油畫,習國畫,多次回成都拜訪陳子庄先生並向他求教。開始攻習中國畫、書法篆刻。
1974年創作連環畫《一根銀針》,並為此深入大涼山寫生。
1977年為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連環畫《大軍西進》,並赴甘孜藏區寫生。
1978年為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說《潘家堡子》長詩《七十二天》作插圖,並開始設計封面。
1979年調四川人民出版社,主要任務是為罔內外名著、作內文插圖和設計封而。
1981年為老舍小說《二馬》所作的封面設計榮獲全國書籍裝幀大獎,並刊登於《美術》雜誌;為茅盾《腐蝕》、巴金《探索與回憶》巴金、蕭珊譯本《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曹禺劇本《原野》與《日出》、艾青詩集《門來的歌》《綠洲筆記》《李瑛詩選》以及《死水微瀾》《家》榮獲西南西北九省區獎六十餘種。
1982年入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深造,此間,又得李可染、蔡若虹、葉淺予先生指授,作品有機會參加國際、國內繪大展,並榮獲各種獎勵,為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等有關機構收藏。創作了《李逵探母》《阿Q畫押》《參加婚禮的人們》《老木蘇的勞作》等作品。
1983年又受黃胄老師之邀赴北京藻鑒堂作畫半年余,期間以臨摹八大山人、鄭板橋、潘天壽、黃胄等古人前輩作品為主。常去故宮賞析臨摹。創作有《新松恨不高幹尺》《石壕吏》《彝家姐妹》等。
1984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時任四川少兒出版社副總編、副社長和全國書籍裝幀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分會會長。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戴衛封面插圖選集》,由著名美術理論家蔡若虹作序。四川美術家協會舉辦了“馬振聲、戴衛、何繼篤、沈道鴻、李金遠、張士 瑩、彭林、秦天林八人國畫展”1985至1989年完成《鐘聲》《重逢》《夸父》《智者》《大涼山的回乙》《西蜀風情》等畫作;插圖作品《死水微瀾》《魯迅小說插圖》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
1991年應邀攜夫人赴日本廣島舉辦“戴衛人物畫展”,廣島電視台為主辦單位之一,每日滾動播出展覽實況,廣島縣知事竹下虎之助及廣島市長平崗進會見了戴衛夫婦。
1992年6月“戴衛人物畫展”於上海朵雲軒展出,上海畫界名流沈柔堅、唐雲、程十發、方增先、徐昌銘、施大畏、張桂銘、韓天衡等出席開幕式。展覽期間應邀訪問上海畫院,12月赴澳大利亞舉辦“四川省詩書畫院作品展”,並與本院畫家張士瑩於悉尼、墨爾本兩地畫會及美術學院講學。
·1993年7月任四川省詩書畫院副院長;11月參加文化部舉辦的首屆“中國藝術博覽會”並任該會藝術委員會委員;12月出席中國畫研究院在西安舉辦的中國人物畫理論討論會。由美國傳記協會人錄《國際傑出領先人物名人錄》,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24版。
1994年籌辦四川省詩書畫院建院十周年活動,舉辦大型畫展並主編《四川省詩書畫院建院十周年作品集》;作品《長城》參加八屆全國美展,並出任八屆美展四川展區評委;出版《戴衛人物畫集》並於全國書市舉行畫集首發式。1994年 由國務院授予戴衛為有突出貢獻專家,併發給政府特殊津貼。
1995年重新操刀研究篆刻藝術,結合畫院教學與研修生一起重臨古代碑貼,從書法和文字學著手提高書法與篆刻藝術修養。
1996年9月應日本出雲市政府邀請,率團赴日舉辦“中國代表作家——四川省詩書畫院書畫展”,日本國前首相竹下登專程為畫展致詞、剪綵、贈款以示祝賀。
1997年參加世界華人畫家三峽刻石活動,在成都及大足石刻接受該活動電視專訪,作品《開天闢地》、齋號印章《風骨堂》鐫刻於新三峽首批人工景觀石壁,併入編《世界華人畫家三峽刻石》畫集。國畫作品《鐘聲》、插圖《死水微瀾》、封面設計《二馬》分別入錄大型畫集《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畫卷、插圖卷、書籍裝幀卷。10月參加“中國著名畫家筆下的澳門”活動赴澳門寫生。
1998年6月應台灣中台禪寺佛教基金會之邀攜夫人赴台灣訪問並參拜中台禪寺;7月立應邀攜夫人赴加拿大及美國作學術訪問,並舉辦觀摩畫展;9月出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12月作品《回聲》參加深圳“第一屆國際水墨畫雙年展”並聘為頤問、評委。歷時三年完成大畫“十八羅漢圖》。
1999年任四川省詩書畫院常務副院長;9月至l 0月攜家人和朋友赴甘肅、新疆、敦煌、喀什、無錫、杭州、黃山等地寫生,得黃山速寫兩本;作品《同聲》參加第九屆全國美展,並出任田川展區評委;12月出席四川省美協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併當選為四川省美協副主席、中圍畫藝術委員會主任。
2000年創作大畫《黃山夢松圖》;9月作品《莫向人前誇好樣》特邀參加“2000年全國中國畫展”;《榮寶齋》雜誌發表論文《則長則短 也談中國畫》並刊登畫作二十餘幅;參加中國美協創作中心舉辦的“當代十名家畫展”;l 2月出任深圳“第二屆國際水墨畫雙年展”顧問、評委,並特邀展出作品《四川茶館》。
2001年4月隨楊析綜院長赴日本東京、廣島、福崗、島根、山雲等地訪問,並舉辦“四川省詩書畫院中國書畫精品展”;8月五件作品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大連展覽中心舉辦的“當代著名中國畫家十五人展”;9月隨中罰美術家代表團赴台灣訪問;10月參加全國畫院雙年展,並出任該展組委會成員評委會委員:作品《李逢探母》入選“百年中國畫展”;作品《重逢》參加成都市政府主辦的“世紀天府•百年繪畫展”;出任“2001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評委,作品《抱琴圖》特邀展出。
2002年4月增補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6月與畫家彭先誠、秦天柱於大連中國美協展覽中心舉辦聯展,展出作品二十餘幅,大畫《十八羅漢圖》首次與觀眾見而;7月出任中國美協與四川省文聯聯合舉辦的《西部大地情》畫展評委,作品《趕山》特邀展出。10月赴桂林參加中國美協為中國美術年舉辦的“傳統與現代性——大型理論研討會”並作書面發言。出任“2002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評委;作品《書蕉圖》特邀展出。
2003年3月抗擊“非典”病期間率全院畫家積極響應文化部、中國美協、中國書協的倡儀,捐贈書畫參加義賣;5月出任“全國第二屆中國畫展”評委,作品《獨坐幽篁圖》特邀展出;8月出任“200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評委,作品《東坡行吟圖》特邀展出;1 0月創作大畫《風雨雷電》並參加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舉辦的《東方之韻2003年中國水墨》名家邀請展;12月出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並被推舉為大會主席團成員,當選為本屆理事。
2004年4月參加由人民日報、江蘇省國畫院舉辦的《環境與藝術》研討會,並以大幅作品《棋魂》《古松獨韻圖》參加該會學術展覽;5月赴湖北參加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舉辦的《三峽論道》學術研討會;同月戴衛及其作品人錄中央電視台與中國美協聯合錄製的“中國當代國畫四十家”大型電視專輯,並於家中接受中央電視台攝製組專訪;7月出任由中國美協與四川省委宣傳部舉辦的“紀念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美術作品展”評委,作品《小平同志在四川》特邀展出;8月出任第十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展評委,作品《風骨堂人物》四幅特邀參展。9月籌辦四川省詩書畫院建院二十周年活動,舉辦大型畫展並主編《四川省詩書面院建院二十周年》大型畫集。新作《風雨雷電》《九老圖》等分別於《人民日報》《四川日報》《美術報》《美術》《中國書畫》《榮寶齋》等報刊發表。10月參加中國美協組織的中國美術家赴印度寫生團活動,攜夫人同往六十年前所經故地重遊,畫速寫兩冊。
2005年4月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暨紅軍飛奪瀘定橋七十周年率四川畫家百人寫生團120餘人赴瀘定橋及海螺溝寫生並主編出版《百人寫生團作品集》;6月接受國內發行量最大雜誌《全球通》封面人物採訪;同月完成十年前舊稿,作大畫《酒魂》,《酒魂》首次 在《名流天地》畫刊發表,並司刊發表八十年代作品《鐘聲》。《鐘聲》人選“第二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9月出任“首屆中國寫意畫展”評委,作品《天地有大美不言》特邀展出。作品《回聲》《酒魂》《印度寫生》等五幅參加《黃胄師生精品展》。作品《太白思詩》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當代中國畫家提名展》並出席第十六屆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代表大會及第二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學術討會。作品《八大山人造像》參加“第十六屆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代表大會美術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