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敗血症

新生兒時期一種嚴重的感染性疾病

新生兒敗血症是新生兒時期一種嚴重的感染性疾病。當病原體侵入新生兒血液中並且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應。新生兒敗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但進展迅速,病情險惡成為新生兒敗血症的特點。

病因


由於新生兒免疫系統未成熟,免疫功能較差,極易發生感染,發生感染后很難局限而導致全身廣泛炎性反應,病情進展較快。常見病原體為細菌,但也可為黴菌、病毒或原蟲等其他病原體。

臨床表現


可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早髮型多在出生后7天內起病,感染多發生於出生前或出生時,病原菌以大腸桿菌等G-桿菌為主,多系統受累、病情兇險、病死率高。晚髮型在出生7天後起病,感染髮生在出生時或出生后,病原體以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見,常有臍炎、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病死率較早髮型相對低。
新生兒敗血症的早期臨床表現常不典型,早產兒尤其如此。表現為進奶量減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煩躁不安、哭聲低、發熱或體溫不升,也可表現為體溫正常、反應低下、面色蒼白或灰暗、神萎、體重不增等非特異性癥狀。
出現以下表現時應高度懷疑敗血症發生:
有時可為敗血症惟一表現。表現為生理性黃疸消退延遲、黃疸迅速加深、或黃疸退而復現,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
2.肝脾大
出現較晚,一般為輕至中度大。
3.出血傾向
皮膚黏膜淤點、淤斑、紫癜、針眼處流血不止、嘔血、便血、肺出血、嚴重時發生DIC
4.休克
面色蒼灰,皮膚花紋,血壓下降,尿少或無尿。
5.其他
呼吸窘迫、呼吸暫停、嘔吐、腹脹、中毒性腸麻痹。
6.可合併腦膜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化膿性關節炎和骨髓炎等。

檢查


1.外周血常規
白細胞總數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細胞中桿狀核細胞比例增加,血小板計數增加。
2.細菌培養
(1)血培養
(2)腦脊液培養;
(3)尿培養
(4)其他分泌物培養。
因新生兒抵抗力低下以及培養技術等原因,培養陰性結果也不能除外敗血症。
3.C反應蛋白測定
細菌感染后,C反應蛋白6~8小時即上升,當感染被控制后短期內即可下降,因此還有助於療效觀察和預后判斷。

診斷


根據病史中有高危因素(如母親產前和產時有發熱、血白細胞增高或產期胎膜早破等)、臨床癥狀體征、外周血象改變、C反應蛋白明顯增高等可考慮本病診斷,確診有賴於病原菌或病原菌抗原的檢出。

治療


1.抗生素治療
依據細菌培養結果和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
用藥原則:早用藥,合理用藥,聯合用藥,靜脈給葯。療程足,注意藥物毒副作用。
2.處理嚴重併發症
監測血氧和血氣,及時糾正酸中毒低氧血症,及時糾正休克,積極處理腦水腫和DIC。
3.清除感染灶。
4.支持療法
注意保溫,供給足夠熱量和液體。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5.免疫療法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