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圍樓

土圍樓

土圍樓又稱客家土樓,是客家人的傳統居所之一。主要分佈於粵東、粵北、東江流域和環處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內涵豐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貴的傳統建築文化遺產。

概述


各地客家土圍樓
各地客家土圍樓
粵港地區的客家圍屋,大體可以分為15種類型,其中尤以圍龍式圍屋、城堡式圍樓和四角樓最具地方特色。

建築特點


方形客家圍屋
方形客家圍屋
土圍樓多選擇山清水秀的地方建造, “羅層崖於戶里,列鏡瀾於窗前” ,建築融合於景境之中,景色收納於戶牖之內。建築布局呈中軸對稱,由上而下,層層迭落,主次分明,古樸莊重。建築造型一般坐北朝南, “抗北頂以葺館” , “瞰南峰以啟軒” ,冬暖夏涼,採光充足。既綜合利用自然條件,又融山光水色於一體,在承傳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民居建築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具有客家民俗風格的獨特意境。
方形客家圍屋俯瞰
方形客家圍屋俯瞰
土圍樓主要有方樓和圓樓兩種造型,形同城堡,厚實堅固。它就地取材,以土、石、磚、砂、木材為主要材料,一般用粘黃土摻上細砂、石灰等,用糯米飯、紅糖增加粘性,串以竹片、木條做骨,逐層夯實成牆體,加上樑、桁、角等相互牽引,成為一個富有彈性、整體性能良好的建築體。外圍土牆厚達1 米以上,一、二層都不開窗,三層以上也只開小窗。通常全樓只設一個大門出入,門上設水槽,從二樓可以往下灌水,以防火攻,樓頂層四周有的還挑出“樓斗” ,用於眺望或往下射擊,防盜匪、防野獸、防火、防水等功能相當完備。土圍樓多數建於明清年間。早先的土圍樓一般為單層,以 后增至三四層,多的達到了五六層。每層高約3 米,約有30 間房屋,每層的房間結構及面積大小大致相同,而且均朝天井設一門一窗,利用樓內天井採光通風和調節四季陰陽。樓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樓梯通向各層,每層樓都設有門廳一間,二層以上內圈設“走馬廊”聯繫各個房間。房、廳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底層一般作廚房、膳廳、會客室及放置農具的雜間;二層作糧倉;三層以上通風采光良好,多用作卧室;樓下的大廳是全樓的中心,是宗族議事、婚喪喜慶、宴請賓客以及接待親朋好友或舉辦其他大型活動的公共場所。有些大的土樓還在樓內修建學堂,讓土樓里的孩子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土圍樓的前後一般都留有空地,用以建造花園、魚塘、曬穀場及廁所、牛欄、豬舍等。一座土樓集中居住著幾十戶,甚至上百戶人家,是一處熱鬧的住宅區,也是一個社會的縮影。人們在其中和睦相處,相親相愛,互相幫助,洋溢著親密團結的氣氛。
土圍樓
土圍樓
客家梅州地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花萼樓” “泰安樓” ,是土圍樓的典型代表。

各類型圍樓簡介


方形圍樓

梅州南華又廬客家方形圍屋
梅州南華又廬客家方形圍屋
方形圍樓有多種形式,如閩西式方形土樓和粵北的方形碉樓等等。方形圍樓又有正方形和長方形之分。“閩西式方形土樓”,是指用數層高的夯土牆四周圍合,圍內各層多為木結構的通廊式住房,中心成形一個矩形內院的夯土建築,它對外封閉、對內敞開,龐大的外觀,如同一座堅固的土堡。這種方形圍樓在與閩西鄰近的廣東饒平蕉嶺、大埔、豐順有零星分佈。

圓形圍樓

福建客家土樓
福建客家土樓
圓形圍樓猶如“天上掉下來的飛碟,地下冒出來的蘑菇”,真可謂鬼斧神工。這種環形的土樓,也有人稱之為“寨”。圓形的布局、高大宏偉的氣勢,堪稱世界民居奇觀。圓形土樓內部結構有通廊式和單元式兩種。土樓的直徑由幾十米至上百米不等。圓形土樓與方形土樓一樣,分佈在與閩西鄰近的粵東大埔、饒平、蕉嶺、豐順一帶,土樓內房舍結構多為單元住房。

半月形圍樓

半月形圍樓主要分佈在與閩西交界的廣東大埔、饒平等地。饒平的饒洋上饒、上善數量最多,其次是大埔的桃源,梅州市梅縣區東部也有零星分佈。半月形圍樓,外形與梅州地區興寧市、梅縣區的圍龍式圍屋的后圍相似,有的以兩個或三個半月形重疊,高二層,第一層為單元式住房,圍與圍之間有寬約數米至十餘米不等的巷道。粵東半月形圍樓多見單圍,半月形內環廣場中間建有二堂或三堂式的祖祠,前面照例有禾坪、池塘。亦有環內空曠的半月形圍樓,空地作為晾曬東西和舉行活動的空間。

橢圓形圍樓

橢圓形客家圍樓
橢圓形客家圍樓
橢圓形的客家圍樓,據深圳博物館黃崇岳、楊耀林先生調查,發現六座。饒平饒洋藍畲村的泰華樓,與“閩西式”通廊房結構的圓形土樓相比,在外形上有所變化。梅州興寧黃陂石氏中山公祠、羅崗劉氏恆豐樓和梅州大埔湖寮黃氏中憲第,外形雖呈橢圓形(中山公祠為“螃蟹形”),但其用材、建築結構與“閩西式”圓形土樓有很大的差異,平面布局與圍龍式圍屋比較接近。

八角形圍樓

八角樓
八角樓
八角形圍樓,是方形、圓形土樓的綜合體,其建築方法、用材和建築結構與圓形土樓最為接近,而其施工難度要大得多。建築這種多稜角的樓宇,就居住使用面積和舒適便利等方面與方形、圓形土樓相比,看不出其有優越性。這可能與風水有關。八角形土樓僅在廣東饒平發現兩座,其中三饒南聯村道韻樓內的黃氏居民,操潮汕語,但他們認同其祖先是客家人。

圍龍式圍屋

梅州圍龍屋
梅州圍龍屋
圍龍式圍屋的分佈,以客家聚居腹地梅州地區的興寧市、梅縣區、梅江區為中心,向周邊輻射,衍播東江流域以及環珠江口的深圳地區。圍龍式圍屋是廣東客家民居中數量最多,規模宏偉,集傳統禮制、倫理觀念、陰陽五行、風水地理、哲學思想、建築藝術於一體的民居建築。
梅州進士第
梅州進士第
圍龍式圍屋的主體是堂屋。所謂堂屋,即中軸建築為方形廳堂,最少的為二堂,一般三堂,堂與堂之間以天井相隔,上敞堂為祖公堂,中堂為議事廳,下敞堂進深小,呈長方形,為門廳。堂屋兩邊有襯祠,一般以巷徑隔出明間、次間、梢間和盡間。堂屋兩側為橫屋,後面建半月形的圍屋連結橫屋,半月形內為花頭。有二橫一圍龍,四橫二圍龍……,最大規模的為十橫五圍龍。圍龍式圍屋多依山而建,前低后高,突出中軸堂屋,蔚為壯觀。門前為禾坪,前有低矮的照牆和半月形 的池塘。圍龍式圍屋整體呈圓形,猶如陰陽兩儀的太極圖,寓有天圓地方的意義。
有一部分圍龍式圍屋,出於防禦的需要,在外橫屋前後建碉樓,碉樓往往高出堂屋一層,故又稱之為“四角樓”或帶四碉樓的圍龍式圍屋。圍龍式圍屋圍數的多少,取決於家族的發展狀況和地形位置等因素,一般在初建時僅一圍,以後不斷增加。

四角樓及其他角樓

河源客家四角樓
河源客家四角樓
分佈於粵東北地區的四角樓,與“閩西式”方形土樓和贛南“土圍子”有著淵源傳承關係,更突出其防禦功能。
四角樓的主要特點是方形(更準確地講是長方形)圍屋四角加建碉樓。四角樓的外形和內部結構變化多端,粵東與粵北兩地又有各自的特點。
粵東四角樓一般中軸為堂屋,以三堂居多,左右橫屋和上堂外牆相連成圍,四角建高出橫屋和堂屋一至二層,即二至三層的碉樓,碉樓凸出檐牆一米多。正面三門,中間(堂屋)為大門(正門),左右兩側橫屋為小門(側門),門前與圍龍式圍屋的布局相同,照例有禾坪、前護牆、半月形池塘。禾坪兩頭建出入“轉斗門”。有些四角樓中間不建堂屋,形成大空間,四周杠屋環列,這種布局有利於防衛,如梅州興寧崗背“躲世圍”,當地傳說,每逢戰亂或鬧匪,附近村莊的居民遷入該樓躲避固守。
粵北和河源四角樓更富於變化,除碉樓頂裝飾呈各種鍋耳狀外,有帶二碉樓、四碉樓、六碉樓或八個碉樓和一望樓者。

堂橫式圍屋

堂橫式圍屋
堂橫式圍屋
堂橫式圍屋,其基本結構在中心軸線上為二堂(廳)或三堂,最多者達五堂,兩側加橫屋。這種傳統屋式粵東梅州客家人稱之為“府第式”,福建稱為“五鳳樓”。此類住宅對地形適應性強,比較適合人們聚族而居、幾代同堂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因此分佈地域廣、數量多。它與圍龍式圍屋的主要區別在於後面不帶花頭和圍龍,突出了客家民居的平面結構與特點:保持中原地區四合院、殿堂式結構組合特色,即廳堂、天井、天街、禾坪、池塘等配套成為一體,既完整,又實用。
堂橫式圍屋的造型特徵,是以中軸線上的敞廳堂、敞廊和天井構成三位一體的廳井空間,左右有平衡對稱的廂房,無論是中軸或橫屋,均以“四架三間”為基本構圖,橫屋偶數對稱。整座樓宇的造型前低后高,突出中軸,堂屋高橫屋低。由於整體結構高低有序,屋頂瓦面層層錯落,成疊式瓦面,一般為五疊,一層層的瓦頂瓦檐有如五鳳展翅,故有人將其稱之為“五鳳樓”。

杠式圍樓

杠式圍樓是客家民居中較為簡單的一種類型,因其縱向排列,山花朝前,故 稱杠式圍樓,又因縱列式橫屋如同轎子兩側之槓桿而得名。杠式圍樓最少有二杠,多至八杠。在杠式圍樓中,堂屋被夾在杠與杠之間,顯然誇大了“杠”,縮小了“堂”,抬高了“杠”的高度。但在平面布局上,堂仍具有決定朝向的作用,而且必須正對大門。
杠式圍樓與圍龍式圍屋在建造原則上有所不同。圍龍式圍屋是先建堂屋,后建橫屋和圍龍,隨著家族的興旺不斷向外擴展。而杠式屋的建築原則是,根據經濟條件,首先建造最簡單、實用的杠屋,留出空間待經濟條件許可后再建造祖堂。另一因素是受到風水地理的影響和限制,風水先生根據陰陽五行測算建造屋式,如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白宮丘氏大夫第“牛角屋”,本是六杠屋,根據山形,在邊杠屋末端加建圍龍,圍龍僅包一半,並未圍攏並且在堂屋后檐牆兩側挖圓形水井象徵牛眼,成了“牛角屋”。杠式圍樓,在粵東梅州市梅縣區、梅江區、大埔縣分佈較多,其他地區也有零星分佈,香港地區的杠式圍樓多在形式上有變化,而且小巧玲瓏。

城堡式圍樓

深圳大萬世居
深圳大萬世居
城堡式圍樓,外牆用“三合土”夯築或青磚壘砌,是東江流域和深圳、香港客家民居的一大特色,是堂橫式圍屋、圍龍式圍屋和四角樓的綜合體,並吸收了廣府民居的優點發展起來的。在平面布局上保留了興梅客家民居堂屋、橫屋、禾坪、月池、轉斗門的主要結構,四周被二層圍樓包圍起來。有些圍樓在保留四角碉樓的基礎上,在後圍中央增建“望樓”,望樓是全樓的最高點。圍樓頂層周圍建成通廊“走馬樓”。
惠州崇林世居
惠州崇林世居
圍樓外部裝飾有兩大特點:一是四周檐牆上建女兒牆,檐額用青磚砌作數層菱角牙子;二是碉樓、望樓頂端兩側(山花)大都做成“鍋耳”狀,並有 挑頭裝飾。內部結構的建築形式有較大的變化,圍樓四周(前排稱倒座)是二層或三層高的單元式住房,內低外高,通常是一廳、二房、一天井、二廊。堂屋、橫屋多為二層高的單元式房間。正門樓佔一單元,進入大門穿過門廳為天街,天街將圍樓和堂屋、橫屋隔開。有些大門內建仿牌坊式建築,上有灰塑圖案和石刻。

圍村

圍村
圍村
圍村,就是將一個村莊用圍樓或圍牆圍攏起來,故有人稱之為“寨”。圍村深溝 高壘,固若金湯,顯然是出於防禦的需要。客家圍村的分佈主要在客家人與廣府人的臨界點或雜處地。在粵北和深圳、香港地區有較多的實例。
深圳的客家圍村,主要特點是橫縱成行成列的房屋,四周被圍樓或圍牆包圍起來,平面呈方形,四角設碉樓。圍內的住房多為單元房,有斗廊式或“大齊頭”(一廳一房)。單姓圍村在中軸線上設祖公堂,而多姓圍村則各有祖堂。大門口有禾坪和池塘,這是與廣府圍村的主要區別之一。
客家圍村有的呈方形,有的呈不規則的圓形。圍內房屋有的排列有序,有的比較凌亂。此外,圍村內的住房有單間式的,也有堂橫屋和單元式的,還有一間房中間建隔牆成了套間或“背靠背”前後開門的,形式多樣。而粵東梅州地區的豐順縣建橋圍村則四面環水,圍內是一座座獨立的堂橫屋。

碉樓

在粵東、粵北以及河源、惠陽、深圳和香港等地區所見的客家碉樓,大都與圍 樓、圍龍屋或“斗廊屋”結合在一起,且多為四角樓。惟獨在粵北始興等地區可見獨立存在的大型碉樓,建築佔地面積200~400平方米不等,有四五層高。碉樓內有天井和水井(少數無天井),有的還設有祖(神)堂。每層樓均為通廊式單間房,有木樓板和走廊。外牆用大卵石和青磚砌築,厚1米有餘,特別堅固。全樓只有一個大門,條石門框,內裝鐵皮木門、木杠、鐵柵等四五重屏障,門上還有防火水槽,真可謂固若金湯。一個村可建幾個互為犄角的碉樓,以保護全村的安全。遇有匪賊或戰事,村民們便扶老攜幼進駐碉樓。這也是粵北客家建築文化中的一絕。

中西合璧式圍樓

聯芳樓
聯芳樓
中西合璧式圍樓的建築年代較晚,最早在清代末期,但大都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 以後的產物。漂泊海外的客家遊子們在國外經商致富,不忘故土,眷戀民族的傳統生活,榮歸故里後置田建屋。他們受到南洋各國及西洋文化思想的影響,採用傳統的圍龍屋或堂橫屋的平面布局,局部稍作改動,如有些屋式將弧形的圍龍和花頭部分變成了長條形、直線形,橫置如枕,當地人稱“枕頭屋”,如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南華又廬、萬秋樓、聯芳樓等。門窗、廳堂加之西式裝修,特別是增設陽台的做法,使古老深沉的傳統建築煥發出清新的氣息。

自由式圍屋

土圍樓
土圍樓
所謂自由式,是指沒有明顯的布局規律的一類客家民居形式。屋主人從自己的主觀願望出發,並結合財力和用地情況,建造居住舒適、外形美觀而又符合客家傳統民居風水學中陰陽五行理念的建築。

香港客家圍屋

土圍樓
土圍樓
香港地區客家圍屋的形式主要有堂橫屋、杠式屋、凹字形排屋以及城堡式圍 樓和中西合璧式圍樓等。
客家人較集中居住的新界北區以及元朗大旗嶺、八鄉、十八鄉等以杠屋、凹字形排屋最為常見。杠屋小型化,僅見單杠和雙杠二式。單杠式在距前檐牆數米處建與前檐牆等高的圍牆,圍成前院,開側門出入。凹字形排屋以新界北區分佈最廣。所謂“凹字形排屋”,即以多單元“鎖頭屋”連結而成。
中西合璧式圍樓以崇正新村最為集中。
城堡式圍樓僅見沙田山廈圍一處。
柴灣羅屋是吸收廣府居住文化較為典型且年代較早(清康熙年間)的斗廊屋。
元朗陰華居、嶺梅庄和楊家村年代較晚,均建於清末,它們是典型的粵東式堂橫屋。
荃灣陳氏建於清乾隆年間的三棟屋,形式較為特別,它的平面布局是介於堂橫屋和城堡式圍樓之間的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