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楊得志的結果 展開
-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 中國內地男演員
- 畢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吉林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 中國新聞出版報編委
楊得志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楊得志(1911年1月3日—1994年10月25日),原名楊敬堂,男,籍貫湖南省醴陵南陽橋(今屬株洲)三望沖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畢業於抗日軍政大學和南京軍事學院。
楊得志於1928年參加工農革命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十一師班長、排長、連長,第四十五師管理科科長、九十三團團長,紅一軍團第一師一團團長、副師長,第二師師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隊長,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團長,三四四旅代旅長,冀魯豫支隊支隊長,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一旅旅長,晉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晉察冀軍區第一、第二縱隊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第十九兵團司令員等職。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楊得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後任第十九兵團司令員兼陝西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戰役系主任,濟南軍區司令員,武漢軍區司令員,昆明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人物關係
清宣統三年(1911年)1月3日,楊得志生於湖南省醴陵縣南洋橋(今屬株洲)三望沖一個鐵匠家庭。自幼隨父親學打鐵,後到江西萍鄉安源煤礦當工人。
民國十七年(1928年),楊得志參加湘南起義武裝組成的工農革命軍第7師,並隨部隊到井岡山。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后,任紅15軍第45師新編第93團長、紅1軍團第7師20團團長、第1師1團團長。曾奉命率紅1團堅守陣地三晝夜,打退國民黨軍3個師的輪番進攻,受到總部的表彰,並被授予三等紅星獎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0月,參加長征,率團擔負前衛和先遣任務。曾指揮紅1團強渡天險烏江,全殲嵩明縣城國民黨守軍;繼又組織“十七勇士”突擊隊強渡大渡河,為後續部隊打開通路。到陝北后,任紅1師副師長。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春月,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的楊得志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任第344旅副旅長和代理旅長,帶領100餘人翻越太行山,越過平漢鐵路封鎖線,在滑縣與689團會合后,取得全殲偽軍扈金祿部的勝利。隨後於平漢路東、漳河以南、衛河兩岸開闢抗日根據地。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任冀魯豫支隊支隊長,率部在冀魯豫地區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壯大抗日武裝,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曾連克曹縣、定陶,全殲兩縣城的反動武裝,並接連發起討伐國民黨石友三、丁樹本等部數萬頑軍,創建了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起,任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司令員,組織軍民開展敵後平原游擊戰爭,以“掏老窩”的戰法,多次挫敗日偽軍“掃蕩”;同時組織部隊和群眾進行生產自救,戰勝天災人禍,鞏固和擴大了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任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指揮保北戰役、清風店戰役。11月在朱德、聶榮臻領導下,指揮石家莊戰役,開創了奪取堅固設防城市的先例,拔除了國民黨軍在華北的一個戰略要點,使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了一片。
平津戰役中,率部圍困、攻克新保安,全殲守敵國民黨軍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的“王牌”第35軍另2個師。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楊得志
1951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司令員,率部參加第五次戰役和秋季防禦作戰。
1952年夏起,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司令員,參與指揮上甘嶺戰役。
1954年,回國,入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併兼任該系主任。
1955年4月,被任命為濟南軍區司令員。
1979年1月,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指揮雲南方向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
1980年起,任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委員,參與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楊得志是第一至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央委員,第九至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屆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1987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994年10月25日19時45分,在北京病逝,終年83歲。
飛兵破烏江
1935年1月5日,楊得志率紅軍先遣團紅一軍團一師一團,幾天幾夜強行軍,搶在國民黨軍主力之前到達貴州省烏江渡口龍溪。楊得志用扎竹排的方式渡江,選8名水性好的勇士先行試渡。不料,竹排撞在礁石上,8名勇士全部犧牲。楊得志組織第二梯隊渡江,在竹排上綁了扶手,並在下游水流較緩的地方選擇了渡點。十幾名戰士在槍林彈雨中,拚死衝上了烏江對岸,強行突破了烏江天險。楊得志率紅軍先遣團成功渡過了烏江,為中央紅軍打開了生路。
強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4日,楊得志率紅一團冒雨強行軍70多公里,一口氣趕到了大渡河渡口安順場,迅速投入戰鬥。全殲在紅軍岸一方的國民黨軍兩個連,繳獲了一條運輸船。25日拂曉,楊得志成立由17名勇士組成的渡河奮勇隊,在二連長熊尚林的帶領下,依靠繳獲的唯一的木渡船,衝過巨浪、險灘,頂著槍林彈雨,拚死衝上對岸,擊潰岸頭國民黨守軍,掩護後續紅軍大部隊陸續過江。楊得志率紅軍先遣團成功強渡大渡河,使中央紅軍在長征路上又一次絕處逢生、轉危為安。
參戰平型關
1937年9月20日,任八路軍第115師685團團長的楊得志率部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戰鬥從上午8時多持續到下午1時,八路軍第115師全殲了1000多名日軍。其中,楊得志的685團就殲滅日軍500多人。打破了日本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
奇襲八公橋
1943年11月15日夜,楊得志、閻揆要帶領冀魯豫軍區主攻部隊,經過一夜急行軍,從鄄北地區到達了距八公廟附近的火神廟。16日下午4點左右,又奔波40公里,強行軍來到了八公橋近郊。乘夜暗風大突然向八公橋發起攻擊,激戰至17日上午,全殲偽軍第二方面軍總部及其特務團等部,連克徐鎮、王郭村、梁庄等據點、碉堡17處,斃傷偽軍數百名,俘虜偽二方面軍參謀長甄紀印、團長慕某等以下官兵3200餘名,繳獲迫擊炮2門,重機槍4挺,步槍1900餘支,短槍90餘支,子彈4萬餘發,電台兩部,戰馬300餘匹,糧食數百萬斤及兵工廠一所(包括全部機器),粉碎了偽軍蠶食抗日根據地的圖謀。
角逐清風店
1947年9月,楊得志率晉察冀野戰軍,圍攻保定以北的徐水,不料“釣”出了國民黨的石家莊守軍第三軍。他指揮部隊一晝夜行軍90餘里,到達清風店地區,激戰1天半,全殲國民黨第三軍1.7萬人,生俘羅歷戎等正、副軍長及其他將校級軍官10多名,擊落1架飛機、擊傷1架飛機。
圍攻新保安
1948年12月8日,楊得志率二兵團經過連續六晝夜急行軍,將國民黨的35軍死死圍困在新保安,為平津戰役贏得了時間。12月21日14點,楊得志統領二兵團和冀察熱軍區三兵團的部分部隊發起進攻,打響了平津戰役“各個殲敵”的第一仗。22日17時,全殲國民黨35軍1.9萬餘人,生俘國民黨少將副軍長王雷震,軍長郭景雲自斃身亡。
決戰上甘嶺
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向上甘嶺中國人民志願軍兩個連的陣地發動了進攻。楊得志參與指揮4萬餘志願軍依託以坑道為骨幹的堅固防禦陣地,同“聯合國軍”6萬餘人鏖戰43天。“聯合國軍”調集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雙方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志願軍擊退“聯合國軍”900多次衝鋒,殲滅“聯合國軍”2.5萬餘人,擊落擊傷“聯合國軍”飛機270餘架、坦克14輛、大炮60餘門。粉碎了由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親自指揮的攻勢,守住了陣地,創造了堅守防禦戰的範例。
對越反擊戰
1979年2月17日凌晨,許世友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廣西邊防部隊、楊得志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邊防部隊,在廣西、雲南兩個方向同時向越軍發起攻擊。 3月16日,全部邊防部隊撤回中國境內。從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國邊防部隊攻克了越南諒山、高平、老街3個省會和17個縣市,重創越軍4個正規師零10個團,斃越軍37300餘人,俘越軍2200餘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和作戰物資,摧毀了越南北部地區針對中國的軍事設施。
主要作品
《突破烏江天險》,收錄在1960年出版的《星火燎原》第三卷。
《橫戈馬上》,回憶錄,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1984年12月第1版。
《為了和平》,回憶錄。 1987年,長征出版社出版發行。
《楊得志回憶錄》,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出版,1993年1月第1版;廣播紀實作品。
1955年,楊得志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親屬成員
原配:申戈軍,1918年出生,河北魏縣人,濟南軍區直屬政治處主任,總參謀部某研究所顧問。1989年病故。
夫人:石莉,1935年6月出生於湖北紅安。早年曾入伍,後來任志願軍文工團舞蹈演員、志願軍副排長。1990年4月30日與楊得志結為伴侶。
獨子:楊建華,1953年出生,少將,南京軍區聯勤部部長。
長女:楊華榮,1944年出生,總參管理保障部副部長。1999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次女:楊柏華
三女:楊秋華,1950年出生,總參保障部招待局局長。
四女:楊東華
五女:楊雪征,1985年轉入武警總部司令部,負責幹部工作,多次受到獎勵,是公安部機關黨代會代表。
楊得志是戎馬一生、功勛卓著的戰將,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楊得志是威威赫赫戰功將、寬厚愛民好師長。
後世紀念
楊得志墓址位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故居
雕像
楊得志雕像位於湖南省株洲縣南陽橋鄉三旺沖村
活動
傳記
《楊得志一生》,作者為解海南、楊祖發、楊建華,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該書是為了紀念楊得志誕辰100周年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