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巴比羅利

約翰·巴比羅利

約翰·巴比羅利(Sir John·Giovanni·Battista·Barbirolli,1899年12月2日—1970年7月29日),英國指揮家,20世紀最重要的指揮大師之一;生於倫敦,1924年組建自己的弦樂團並任指揮,1929年任倫敦皇家歌劇院首席指揮,1943年英國哈勒管弦樂團召回他重整樂團,開始了指揮生涯中最光輝的階段,1968年被封為"終身桂冠指揮",1949年封為騎士,1969年封為榮譽侍從,1958年獲曼徹斯特榮譽市民,1950年英國皇家愛樂協會授予他金質紀念獎章,1970年7月29日因心臟病突發逝世;他的指揮風格洋溢著豐富的浪漫詩情,尤其是北歐音樂,最能發揮他所特有的魅力。

人物簡介


約翰·巴比羅利
約翰·巴比羅利
約翰·巴比羅利,英國著名指揮家,生於倫敦一個音樂世家;由於父親是倫敦帝國管弦樂團的指揮,因此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他從小就對音樂有著一種特殊的敏感性。
約翰·巴比羅利先學習大提琴,並於11歲首次登台演奏了戈爾塔曼的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引起轟動。1912年,13歲的約翰·巴比羅利進入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專修大提琴與鋼琴。1917年畢業后,成為皇后大廳管弦樂團中一名年紀最輕的樂手。
1924年他組織了一個由12人組成的巴此羅裡弦樂合奏團並親任指揮,1929年轉任倫敦皇家歌劇院巡迴演齣劇團首席指揮,1943年英國哈勒樂團召回他重整樂團,開始了他指揮生涯中最輝煌的階段。
隨著他的聲名的不斷增長,世界各大交響樂團都爭相禮聘其出任指揮(包括倫敦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和維也納愛樂樂團)。
約翰·巴比羅利
約翰·巴比羅利
約翰·巴比羅利 在哈勒樂團直到逝世,1958年由常任指揮改任首席指揮,1968年又改為“終身桂冠指揮”。
約翰·巴比羅利一生事業最突出的貢獻就是造就了一個哈勒樂團。
鑒於約翰·巴比羅利對英國音樂文化的卓越貢獻,1949年受封為騎士,1969年受封為榮譽侍從,1958年獲曼徹斯特榮譽市民稱號——1950年英國皇家愛樂協會授予他金質紀念獎章,這是最令人渴望的音樂獎之一。
約翰·巴比羅利與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傑奎琳·杜普雷於1965年8月19日在倫敦著名金斯威音樂廳((Kingsway Hall)合作錄製的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被譽為EMI唱片公司有史以來最成功古典音樂唱片製作。
1970年7月29日,約翰·巴比羅利因心臟病突發逝世,享年71歲。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約翰·巴比羅利與杜普雷合作演繹
約翰·巴比羅利與杜普雷合作演繹
(1899年─1937年)約翰·巴比羅利 出生在倫敦的音樂家庭,父親和叔叔都在萊斯特廣場帝國劇院(Leicester Square Empire)等歌劇院的交響樂團當小提琴手,也曾經由指揮托斯卡尼尼帶領在米蘭斯卡拉劇院(La Scala)演出。年輕的約翰·巴比羅利,就這樣註定了要成為提琴手,英國音樂專家,和義大利歌劇愛好者。約翰·巴比羅利在倫敦交響管弦樂團作年輕的大提琴手時,曾製作了一些錄音,其中主要是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一場演出,以及不久后他作獨奏的同一作品的第二場演出。1920年代,他轉向指揮工作,成立了一支室內管弦樂團,為國家留聲機協會(National Gramophone Society)錄製新作品,包括艾爾加的Introduction and Allegro,這可能使HMV在艾爾加逝世前避開這首作品。
約翰·巴比羅利為人熟知,因為他能在短時間的通知內準備,確保演出水平。1930年後,他與倫敦交響管弦樂團和倫敦愛樂管弦樂團錄製很多作品,並且和傑出獨奏家如Fritz·Kreisler(克萊斯勒)、Heifetz(海菲茲)和Rubinstein(阿圖爾·魯賓斯坦)合作,指揮樂團伴奏協奏曲——他的很多演出錄音至今仍是經典。

鋒芒畢露

(1937年─1942年)1937年約翰·巴比羅利的事業有成功突破,他獲得邀請接替托斯卡尼尼為紐約愛樂樂團的指揮,當上了這極高榮譽的職位。他在五個樂季的指揮,從現存的錄音來看是音樂界的重要成就。

後期工作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1942年─1970年) 1942年約翰·巴比羅利受邀續約,但如此他就要入籍美國,可是他不想入籍。這時他接到邀請擔任曼徹斯特的哈雷管弦樂團(Hallé Orchestra)的主指揮,從此改變了他的事業。
哈雷管弦樂團一度安排與BBC共用樂手,挽救他們度過不景氣時代。可是隨著他們的音樂會演出範圍趨向多樣,這安排顯得不適合而須終止,同時也要聘請一位頂尖指揮家。只有4位前共用樂手選擇加入哈雷管弦樂團,因此約翰·巴比羅利新上任,就要在數星期內重整樂團。他熱心投入這份任務。他的“新哈雷”可以在戰時曼徹斯特灌錄的阿諾德·巴克斯和沃恩-威廉斯的交響樂錄音聽到。約翰·巴比羅利指揮樂團達25年,在許多城市演出,也於切爾滕納姆節(Cheltenham Festival)首演了許多新作。他也指揮BBC和其他倫敦交響樂團的音樂會和灌錄工作。他晚年時他更新了與EMI的聯繫,為他發行了一個時代的高品質演出錄音,其中有很多一直保持發行。
約翰·巴比羅利詮釋艾爾加、沃恩-威廉斯和馬勒很著名,另外他也詮釋了舒伯特、貝多芬、威爾第和普契尼的作品。他也堅定支持英國作曲家的新作品,他對此的提倡可以媲美Adrian Boult和Henry Wood。

藝術經歷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約翰·巴比羅利 於1899年出生在英國的倫敦。他的父親是一位義大利血統的小提琴家,母親也是一位法國血統的音樂家。由於巴比羅利出生在這樣一個“意—法”血統的家庭中,因此他的原名曾叫喬瓦尼·巴蒂斯塔·巴比羅利,這是一個很“義大利化”的名字。巴比羅利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音樂環境和氣氛都十分良好的家庭中,自然從中得到了很大的益處,他從小便開始學習音樂,11歲時就己登台演奏大提琴了。1911年,12歲的已比羅利進入了倫敦的聖三一音樂學院,以後又成了著名的倫敦皇家音樂學院中的學生,他在學校中努力學習多種音樂知識和技能,但其中還是以大提琴演奏專業的成績最為突出。1919年,巴比羅利從音樂學院畢業,便在當時的女王音樂大廳管弦樂團中擔任大提琴獨奏演員,其實,他早在1915年16歲時,就開始與這家樂團廣泛接觸了。1918年,巴比羅利應徵入伍,但隨著戰爭的迅速結束,他又重新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他先是作為職業大提琴獨奏家往來於歐洲各國的音樂舞台上,然後又先後在“國際四重奏團”和“庫奇四重奏團”中擔任大提琴演奏員,開始了其繁忙的室內樂演奏生涯。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1924年,他著 手組建了一個弦樂合奏團,由他自任指揮,並將其命名為“巴比羅利室內樂團”。從這時起,實際上就已經標誌了他作為指揮家的輝煌生涯的開端。1926年,他被聘為英國國家歌劇院的指揮,1929年又首次指揮了著名的皇家科文特花園歌劇院,並從這一年開始到1933年間,擔任了這個劇院巡迴演出團的首席指揮。 1933年至1936年,他又在格拉斯哥的蘇格蘭交響樂團擔任了幾年指揮。這時,他已在歐洲,尤其是英國有了相當廣泛的名氣了。
1937年,巴比羅利來到了美國,這一年,他首次指揮了著名的紐約愛樂樂團,給人們帶來了非常良好的印象,後來,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因故卸去了紐約愛樂樂團常任指揮的職務,幾經周折以後,這個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名牌樂團,終於相中了巴比羅利,聘請他擔任了該團的音樂指導與常任指揮。已比羅利在這個樂團中一直幹了六年,於1943年辭職回到了英國,之後馬上便在曼徹斯特的哈勒管弦樂團中擔任首席指揮,為這個樂團躋身於世界一流水平立下了汗馬功勞。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進入到本世紀60年代以後,他又在美國的休斯敦交響樂團中擔任了幾年首席指揮,此外,還曾以客席指揮的身分,多次指揮世界各國的著名交響樂團,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柏林愛樂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和芝加哥交響樂團等等。
巴比羅利是英國在世界上威望最高的指揮大師之一,他的藝術生活對英國的音樂事業所產生的影響非常巨大。由於他在藝術上的功名著著,1949年曾被封為爵士,1958年又被曼徹斯特市封為榮譽市民稱號,1969年又被英國皇家封為榮譽侍從稱號,成為英國音樂史上獲得榮譽稱號最多的音樂家之一。
1970年,巴比羅利在倫敦逝世,享年71歲。

人物評價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約翰·巴比羅利 的指揮風格總是洋溢著豐富的浪漫詩情,尤其是北歐的音樂,最能發揮他所特有的魅力——不管是英國作曲家埃爾加、戴留斯的作品還是西貝柳斯、馬勒或格里格的音樂,他的指揮都流露出迷人的抒情美。
巴比羅利作為世界著名的指揮大師,尤其是英國的著名指揮家。他的最主要的功績之一就是培養和造就了哈勒管弦樂團。哈勒管弦樂團創建於1819年,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這個樂團在歷史上曾有過幾次較為輝煌的時期,並有著像里希特和哈蒂這樣著名的指揮家領導過的經歷,然而,真正使這個老牌樂團的水平達到世界一流高度的人物就是巴比羅利。巴比羅利從1943年接任這個樂團常任指揮的職務以後,經過了數年的艱苦努力和嚴格訓練,終於使這個老化而不甚景氣的樂團恢復了生氣。一舉成為歐洲乃至世界聞名的一流交響樂團。他在擔任這個樂團的常任指揮期間,曾經多次率領該團到各國訪問演出和灌制唱片,為其獲得世界性的影響製造了很大的聲勢。由於他為這個樂團贏來了建團史上少有的“黃金時期”,因此該團將“桂冠指揮家”的稱號贈予他。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巴比羅利是 一位民族氣質很強的指揮家,他的指揮生涯中的突出功績和貢獻,基本上都是表現在對於英國交響樂事業的發展上,這方面,除了在扶植哈勒樂團上所做出的偉大業績以外,還表現在對英國作曲家的作品的宣傳介紹等許多方面:在這方面,他與比徹姆布爾特和薩金特等人有著許多相同之處。然而巴比羅利本人亦是一位能夠自如地掌握多風格作品的指揮大師,在指揮歌劇方面,他除了指揮英國歌劇以外,也非常善於指揮德國歌劇,50年代時就曾在科文特花園歌劇院指揮演出過瓦格納的歌劇《特里斯但與伊索爾德》,並且給人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而對於義大利歌劇,他的演釋則似乎更勝一籌,普契尼和威爾弟等人的歌劇,在他看來都是很合他的口味,這恐怕與他從父親那裡繼承下來的義大利血緣關係聯繫甚密吧。
巴比羅利的指揮風格是穩健、清新、細膩和流暢,在演釋作品時,他雖然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出抒情的浪漫情調,但卻始終能夠很好地保持相對的理智性,換句話說,就是能夠極佳地掌握作品處理上的分寸感,從這方面來看,他是一位藝術修養十分深厚的指揮大師。
巴比羅利在演釋英國作曲家的作品上,其最為拿手的就要數埃爾加、沃安·威廉斯和戴留斯的作品,他在指揮這些作曲家的作品時,那種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的表現,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比如他與英國著名女大提琴家杜普雷合作演奏的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就是極其精彩的,帶有經典性的演釋,他們合作錄製的唱片,一直是這部作品的唱片中最權威的版本,多年來還始終未有人超越過他們。而這樣精湛的詮釋,在巴比羅利大量的擅長曲目中,也僅僅是一個突出而微小的例子。
巴比羅利除了對英國作曲家的作品的著名詮釋以外,北歐作曲家的作品,則是他另一個盡情遨遊的王國,也許是巴比羅利本身那種沉穩而細膩的氣質,與北歐音樂中那清澈、秀美和自然的意境極相吻合的原故,他對於北歐音樂有著一種很奇妙的理解能力和偏愛心理,這一切,都在他指揮演奏的西貝柳斯和格里格等人的作品中有著明顯的體現,有的評論家曾評論他指揮的北歐作品具有一種“迷人的抒情美”,這一點從現代的角度來看,的確是一種非常恰如其分的評價。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讀者大概 認為巴比羅利只是那種擅長表現氣質高雅的英國音樂作品和風格清秀的北歐音樂作品的指揮家,其實則不然,巴比羅利對於風格沉穩深重,思想性強烈的德奧音樂作品和熱情明朗、戲劇性較強的義大利音樂作品,都有著十分獨特的演釋能力,前面已經提到了,巴比羅利在指揮瓦格納、威爾弟和普契尼的歌劇時,曾經有著非常激動人心的成功,其實他在對德奧交響樂作品的演釋上,也有著很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對於後期浪漫主義作曲家的作品,他有著十分出色的駕馭能力,在這裡,最為突出的例子就是對馬勒作品的解釋,他曾是國際上一系列馬勒作品指揮專家中的一員。而對於義大利音樂,他的身上則有著一種本能的血統優勢,這一點讀者從前面的闡述中已經有所了解,在這裡需要提出的是,他不僅善於指揮義大利作品,而且還改編了許多義大利作曲家的作品,如將科萊里的小提琴曲和佩戈萊西的歌劇音樂改編成管弦樂曲等等,這些工作都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
巴比羅利對馬勒的第2交響曲理解很透徹,Lyndon Jenkins在他的評論中提到巴比羅利在斯圖加特指揮演出之前,已經在12年間32次指揮過該作品。
在第一樂章,聲音會讓你感覺有厭倦塵世的意味,甚至感到巴比羅利已經病體沉重也不值得奇怪,那悲傷的歌唱浸滿了每一頁樂譜。樂曲富於歌唱性,弦樂富於表現力,而木管樂器更是獨具特色。你還可以感受到第一樂章在巴比羅利的理解中,樂曲中的緊張情緒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在音樂抒情的表達方面,他的風格與克倫貝勒很相似。演奏中令人感受最深的是現場演出中的戲劇性效果,你恐怕不得不接受這一特點。在再現部,奧托·克倫佩勒急速的風格繼續表現出來,以至樂曲推向高潮時並沒有採用放緩節奏的方式來增強效果。
巴比羅利的確是處理樂曲速度關係的大師,當樂曲以緊迫的情緒進行到尾聲時,便以稍快的速度達到高潮。我還很欣賞巴比羅利似乎讓樂章停留在問題上的處理手法,很少有指揮家有那麼獨特的處理方式。
總的來說,這是充滿古典風格,而又將克倫貝勒的速度感和布魯諾·瓦爾特的抒情性相結合的詮釋。

人物錄音


唱片信息

約翰·巴比羅利(20世紀指揮家系列)
約翰·巴比羅利(20世紀指揮家系列)
EMI 20世紀大指揮家系列唱片(約翰·巴比羅利)
編號:EMI Great Conducto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5 75100 2 (2CD)
馬勒:第2交響曲“復活”
Helen Donath(女高音),Birgit Finnil(女中音)
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
1970年4月5日在斯圖加特的Konzerthaus Liederhalle現場錄製
瓦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
倫敦交響樂團
1969年9月27日在倫敦的Abbey Road Studios錄製
埃爾加:謎語變奏曲
哈雷樂團
1956年6月21日和23日在曼徹斯特的Free Trade Hall錄製
拉威爾:鵝媽媽組曲
哈雷樂團
1957年5月21日和22日在曼徹斯特的Free Trade Hall錄製
普契尼:蝴蝶夫人:第1幕中的愛情二重唱
蕾娜塔·斯科多(女高音),卡洛·貝爾貢齊(男高音)
羅馬歌劇院樂團
1966年8月在羅馬歌劇院錄製

詳盡評述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約翰·巴比羅利錄製的經典音樂唱片
“這聽上 去好像是這位偉大的老人正在努力撼動著永恆之門”,1970年4月5日,一位聽眾聆聽了巴比羅利(Barbirolli)在斯圖加特指揮的馬勒《第2交響曲》后,對柏林愛樂樂團的總監發出這樣的感慨。在那時候,“這位偉大的老人”僅有幾個星期的生命了,而在他生命的最後日子裡,他仍忙於這樣特殊的演出,因此這位聽眾的評價也許更為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情形。
巴比羅利曾於1969年11月在曼徹斯特指揮過第2交響曲,這是他5個月之後再一次指揮該曲目。我非常後悔本來我是有機會去曼徹斯特聆聽他的演出的,但是我沒能成行。作為一個15歲的古典音樂的入門者,我選擇了在這之前的一周欣賞巴比羅利指揮羅西尼、德彪西和埃爾加的作品。幸運的是斯圖加特的演出被錄製下來,並且有幾年市面上有一個非正式的Arkadia版本。從音質上看,這個版本存在相當多的不足,而且也很難找到。但是據說斯圖加特廣播電台保存了母帶,我們當中許多非常欣賞那場演出的人都希望有一天能夠正式發行這個版本。如今在EMI發行的“20世紀偉大指揮家”系列中,這個願望成為了現實。
只有大師級的指揮家在指揮馬勒的第三樂章時才能將作品中的譏諷和嘲弄表現出來,而巴比羅利就是屬於那一類的指揮。他確實理解了作品中的奇異和錯亂之處。馬勒的作品畢竟表現的是透過凹面鏡看到的世界。我上文提到的管樂器在這裡又對音樂的內涵作了充分的表達。旋律中那不穩定抒情線索顯示出巴比羅利認為這確實不是令人舒服音樂。我也很喜歡弦樂的表達以及對樂曲中強烈動機的體現。樂曲的中間部分有努力和興奮的情緒,小號獨奏震撼人心,我不知道還有誰能有這樣的效果,甚至是克倫貝勒,並且在不斷變換的樂曲中充滿著懷舊的隱痛。樂曲的確表達了作品的本意。為什麼其他指揮家不能使小號演奏者也達到如此效果呢?難道是演奏者認為聲音過於平淡了嗎?你還可以注意到木管樂器優美、富於情趣和生動的演奏,以及有時發出的厭惡的哭號,充分展現了作品的力度。
在第四樂章,Birgit Finnil在“原光”中作了合適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銅管樂器在她開始時的穩重感和弦樂在樂章結束時華麗的表現。我想那晚的演出一定很獨特,雖然顯得很俏皮,但是我們可以容忍這樣的詮釋。總而言之,這是十分馬勒化的詮釋,我的意思是演奏充滿了美妙的特性——從響亮的銅管樂器到突出的旋律線條,而不是我們經常可以聽到的虔誠而審慎的聖歌。第五樂章以令人激動的方式開始,當樂音趨於平緩時,木管樂器的優美音色方才凸現出來。在“曠野中呼喊”之後,巴比羅利採用了最直接的方式進行詮釋,既不過份也不怪誕。樂曲自由地發展著,獨奏樂器在其間呈現出不同的質感,令人賞心悅目。巴比羅利將音樂中的戲劇成份表現得很華麗而富於變化,甚至活潑的小調都顯得富有力度。他沒有像其他一些指揮家那樣作出非常堅韌風格的詮釋,但是時間會證明自有他的道理。樂曲開始的動機變得非常不安定,就像有一個在冒著氣泡的大鍋爐,然後莊嚴的銅管樂器帶著宏亮的顫音將樂曲引入高潮,使得情節富於戲劇性的色彩。雄壯的進行曲同樣也與克倫貝勒相似,帶著鮮明的力度和勇氣。樂曲同樣非常華美而不狂躁。雖然在銅管樂器演奏中的停頓和開始有些失誤的地方,但是你還期望什麼呢?不管怎樣,它也是辛苦和努力的反映。你也可以很清晰地聽到每一個細節,因為如同其他指揮馬勒作品的指揮家一樣,巴比羅利懂得如何讓每一個音符富於表現力,特別是在進行曲結束部分的段落,錄音非常清晰。在間奏曲中甚至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獨奏的長號和樂隊里的其他首席。這是我聽過的最為真實的演奏。當合唱隊進入的時候,現場相當平靜,這不是像石膏聖人般的平靜,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平靜,面對來之不易的判決,他感悟到自己生命的罪惡並有所悔悟,而最終歸於歡樂。
約翰·巴比羅利與杜普雷合作錄製的音樂唱片
約翰·巴比羅利與杜普雷合作錄製的音樂唱片
如果你還 聽過巴比羅利指揮馬勒的錄音室版本,也許就會對這個版本不感興趣。但這是一個令人著迷,充滿內省、戲劇效果,還有點危險的版本,其原因在於它是現場錄音,以及巴比羅利對馬勒作品的理解,使得樂譜上的符號變成生動的實體。正如同他6周以後在倫敦指揮的布魯克納的第8交響曲(唱片號:BBC Legends BBCL 4067-2)一樣,他似乎在呈現樂曲賦予的勇氣,並且在和逐漸逼進的死亡進行抗爭,現在聽起來非常動人。撼動著永恆之門,就如同斯圖加特演出的一位聽眾所說的那樣。這樣與眾不同的詮釋,你需要了解樂曲本身以及一位偉大的指揮馬勒作品的指揮家正處於生命的最後時刻這些情形。雖然樂隊的演奏有些瑕疵,就像我說的那樣,合奏中有些小失誤,這可能是你不希望聽到和注意到的。除了第一樂章中尾聲時小號部分錯過了高潮的合奏,慢了一兩個小節外,其他什麼也不能讓你丟棄它。總的來看我認為,這個錄音也非常優秀的,當然不是那種普通的錄音,錄音記錄下來的細節遠遠超過了它的瑕疵。
唱片上的其他曲目也很好的表現了巴比羅利的藝術風格。很可惜,沒有沃恩-威廉斯的作品,也許這是出於商業上的考慮。許多人都將會收藏巴比羅利指揮的沃恩·威廉斯的作品,這張唱片收錄馬勒的作品也許是想給聽眾提供一些不太為人熟知的錄音。我想有些事情可能與錄製《紐倫堡的名歌手》前奏曲有關係。該作品是在1969年EMI錄製施特勞斯《英雄的生涯》剩餘的時間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錄製的。那時唱片並沒有發行,直到1970年EMI為了紀念巴比羅利才發行過一次,所以很多人可能沒有這個版本。如果你聽過《英雄生涯》錄音中那速度極快的演奏,甚至有些破壞作品的原意,就能對《紐倫堡的名歌手》前奏曲有所了解。倫敦交響樂團的確演奏得非常突出。號角十分老練,而弦樂也很好地烘託了巴比羅利的指揮風格。大提琴的音色潛得很深,我懷疑是不是能到達地下水位。木管樂器表現的學徒形象紅潤和豐滿,甚至是一個有些過於成熟的學徒。錄音並不是那種充滿激動人心的類型,不能夠讓我經常想聆聽它,但是指揮在音樂中賦予的情感始終貫穿全曲,錄音也是優美動人。
約翰·巴比羅利早期錄音CD封面
約翰·巴比羅利早期錄音CD封面
拉威爾和埃爾加 的作品是巴比羅利早期的錄音,那時正是他在1950年代中晚期與哈雷樂團合作的黃金時期,當時他正在為Pye錄音,其中還有Mercury的錄音師參與。同樣,這些錄音也不易在市面上找到,因此唱片里能收錄它們真實很不錯。拉威爾的《鵝媽媽》是1957年哈雷樂團高標準的演繹,鮮明而嚴謹。巴比羅利也是半個法國人,對法國音樂通常很感興趣。這裡他的詮釋既有豐富的細節,又有抒情的曲調和令人愉快的感悟。從錄音上也很難聽出是多年前的老錄音,拉威爾的作品被放在埃爾加的之前,作了一個誘人的鋪墊。
如果比較而言,我更喜歡巴比羅利1956年為Pye錄製的與哈雷樂團合作的《謎語變奏曲》版本,而不是10年以後與愛樂樂團為EMI錄製的版本。這個版本在市面上已經很多年找不到了,並且僅有的CD版本發行時間很短,因此多數人都沒有這個錄音。雖然這是在空蕩蕩的Free Trade Hall錄製的錄音室版本,但是卻能讓你感覺真像是一次現場演出。每一次變奏都是自然的流露,毫無停滯地從上一變奏發展而來,真正成為了一個整體。與10年後的版本相比,第5變奏稍顯自由,我認為另外的那個版本通過稍快的速度顯示了更多的狂想曲風格和更多的抒情成份。豐富的堂音也為曲目增色不少。在第4變奏和第7變奏中,你可以感覺到這種影響,弦樂清晰可辨,大提琴潛得很深。必須承認的是,巴比羅利在這兩個版本中都充滿了想象力和激情。第8變奏作為“奧古斯特·耶格(Nimrod)”的前奏,優雅而謙和,那正是你所渴望的演繹,甚至是樂器運用的好教材,從大提琴到小提琴連貫的滑音充分呈現了作品的抒情性。第10變奏稍顯活潑的風格又和第11變奏狂暴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認為巴比羅利在這部作品中最成功的不是“奧古斯特·耶格”,而是第12變奏和第13變奏。Basil Nevinson演奏的大提琴變奏部分為巴比羅利的指揮增色不少,就像是在寒冷的日子裡有一件溫暖而寬大的外衣包裹著你。樂曲十分流暢地轉入了下一變奏“浪漫曲”,讓人想起遠在他鄉的老友。我想,這就是詮釋的精髓。
數年以前,我曾經造訪過位於伍斯特(Worcester)附近伯洛德海斯(Broadheath)的“埃爾加生平紀念館”。在一個炎熱夏季的下午,我像許多先前到訪過的人一樣,坐在窗台上眺望著滿園盛開的鮮花。這似乎是18世紀初,而不是19世紀的開始。屋子裡的音箱正在播放著“浪漫曲”,似乎在告訴我,如果我需要,埃爾加可以喚醒我那心靈深處的鄉愁。當然與埃爾加同一時代馬勒也可以做到,但是卻不是同樣的溫情。回想在埃爾加作品中出現的地名:《在南方》中的阿萊索(Alassio),《第2交響曲》中的威尼斯,在“耶穌的使徒”唱段中的朗頓瑪施(Longdon Marsh)。過去深藏在心底的地名會喚起現在心靈中的秘密,寧靜中喚醒沉睡的記憶。因此,《謎語變奏曲》的確是關於友誼的,但是正如許多埃爾加深奧的音樂一樣,它們也反映了記憶的影響力。在《浪漫曲》中,巴比羅利通過定音鼓表現的航船引擎的悸動,對單簧管主題“平靜的海面和繁榮的航運”作出了詮釋,體現了他意識到了記憶的價值,並且知道如何去利用它。這就是讚美記憶、呈現記憶的特殊變奏。不要問我巴比羅利是如何做到的,因為事實上我也不知道。這些僅僅是你可以感受到的東西,似乎是偉大的演繹所特有的。還有就是終曲的演奏很和諧統一,你會很喜歡這樣一個《謎語變奏曲》錄音版本。
節選自普契尼《蝴蝶夫人》的《愛情二重唱》被安排在馬勒交響曲的後面讓人感到有些奇怪,雖然可能需要一些曲目來讓整張唱片的內容豐富。巴比羅利是一位很傑出的歌劇指揮,但僅僅錄製過三首歌劇。(他本來會在1968年錄製瓦格納的《紐倫堡的名歌手》,但是由於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取消了,後來在巴比羅利去世後由卡拉揚完成。)巴比羅利在自己的故鄉羅馬指揮了《蝴蝶夫人》,這是深受喜愛的經典版本。我最喜歡的唱段是《愛情二重唱》開始的幾分鐘,以及而後男高音那動人演唱。卡洛·貝爾貢齊(Carlo Bergonzi)是位很聰明的歌手,而蕾娜塔·斯科多(Renata Scotto)是最好的蝴蝶夫人之一,羅馬歌劇院樂團在巴比羅利充滿靈氣的指揮下很好地烘託了歌手,富於熱情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