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昌
胡金昌
胡金昌,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數理部畢業。
胡金昌(1906.3——1976.3),廣東順德縣人,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數理部畢業。1928年至1932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數學,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並獲得金鑰匙獎三枚,其博士論文《投射變換群》於1933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數學叢刊》第二卷第一期發表”。
胡金昌
胡金昌教授知識面廣,學問淵博,差不多每個學年度都有新課程開設。從胡金昌到校至1937年度,胡金昌先後開設了約20門課程,計有:代數、高等代數、進級代數、整數論、連群論、天體力學、幾何基礎論、高等幾何、微分幾何、投射幾何、非歐基里德幾何、物理天文、微分方程式、實用微積分、向量與張量、平曲線論、空間曲線與曲面、數學史等。在學院學術刊物《自然科學》發表的論文就有多篇,如:《在二次曲面上之自投射曲線》、《超凡數與序論》、《繞日環形圈對於行星之永久攝動》、《多元平直等余式》。
1938年10月,廣州被日本侵略者侵佔,學校流離遷徙,胡金昌教授也幾度隨校遷移,堅持艱辛辦學,培育人才。1945年10月,學校在抗日勝利后從各地返回廣州,數學天文系主任黃際遇教授在北江乘船途經清遠段時,不幸墜水身亡。學校於1945年12月16日在廣州市區文明路附小禮堂為其舉行追悼會,胡金昌教授以沉痛心情寫了這樣的輓聯:
何如茹古含今西日落,餘光哲志;
從此論文運算北風涼,絕故人知。
回廣州石牌校本部辦學不久,數學天文繫於1946年2月發起成立了南中國數學會,胡金昌被推舉為理事。該會創辦《數學教育》學術刊物,胡金昌為編委,並於1947年3月在創刊號上發表論文《直覺推得之三角恆等式》。
新中國成立后,胡金昌被廣州市軍管會任命為中山大學臨時校務委員會委員、理學院院長。不久,正式成立的校務委員會,胡金昌仍為委員兼理學院院長。 1952年10月,院、系調整后取消學院,胡金昌被任命為數學系主任。至數學系改稱數學力學系之後,胡金昌擔任微分方程教研組(室)主任,直至“文革”開始之時。胡金昌“曾先後兼任過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廣東分會常務委員兼業務部副部長、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聯合會廣州分會委員、中國數學會廣州分會理事長、全國科協廣東分會常委。1963年曾當選為廣東省第三屆人大代表”。同時,胡金昌還兼任校內的多種職務,如:1955年3月被許崇清校長聘為剛成立的學校學報編委會編委等。
1952年院、系調整后,胡金昌擔任系主任工作,努力發揮各教授在骨幹課程的作用,以提高教學質量。在胡金昌的安排下,系裡三位著名數學家分別主持三門主幹課程:“姜立夫教授主持幾何,劉俊賢教授主持數學分析,胡金昌教授主持代數。胡金昌們通力合作,銳意經營,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1957年度,胡金昌教授開設新課李群論這門課程,講授古典李群及其在微分方程、微分幾何、力學之應用。
胡金昌還著力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為青年教師開設積分方程課程,在該課授完后即繼續組織青年教師進行泛函數的研讀。為了培養青年教師,胡金昌教授認真備課,鑽研有關的教學大綱,揣摩教學方法。1959年度,胡金昌講授數理方程課程,為培養青年教師,胡金昌與負責輔導這門課的青年教師一道,研究如何教好這門課,並進行試講,其胡金昌新開課的青年教師也在試講中得到啟發和幫助。胡金昌這時擔任微分方程教研組主任,通過備課試講,強調大家要重視緒論課程的教學,注重其思想性。還強調各教師要搞好外系課程的教學。1958年起,胡金昌已把主要精力放在培養青年教師、進修教師和研究生上。
1954年校慶期間,學校舉行了院、系調整后的第一次科學討論會,胡金昌教授事先準備了《同調論方法的整理》的論文參加討論,並成為全校第一次科學討論會籌備委員會委員。同年10月25日數學系舉行第二次小型科學報告會,中心內容是介紹拓撲學,胡金昌在會上報告了《多面體》。胡金昌主持了11月13日數學分組會的討論,並於11月14日在數學分組會上報告論文《同調論系統的整理》。
1961年暑假,胡金昌教授前往北京參加微分方程會議,積極參加會議主席團工作,在會上提供有關微分方程的論文受到重視,其中一篇是與許淞慶教授合寫的。
至1963年5月,胡金昌和許淞慶教授共寫了8篇論文,有7篇在《數學學報》、《數學進展》和《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發表。胡金昌們指導的3名助教,都獨立開出專門組課或基礎課。另還培養了多名進修教師和研究生。
由於胡金昌年事已高,教研室盡量減輕胡金昌的行政工作,但胡金昌的勁頭很大,心情愉快,還抽出時間寫了幾篇有份量的論文。自1972年後,胡金昌與阮君偉及計算機科學系的吳香弼,配合廣東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院泉水拱壩設計,協助胡金昌們做了大量計算工作,編製了薄拱壩網格法應力計算程序及超參數有限元計算拱壩應力程序。這兩個程序的計算成果,已作為拱壩設計的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