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木版畫
滑縣木版畫
滑縣木版畫是河南省傳統民俗文化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未被發現的一個新的木版畫品種,創立於明朝初期,主要產地集中於滑縣慈周寨鄉前二村一帶,由於對傳承人要求嚴格,幾百年來製作技藝均由當地韓姓男子繼承。滑縣木版畫一直堅持手工製作,人物造型粗獷誇張,線條剛勁有力,構圖對稱均衡,顏色艷麗。在形式上,滑縣木版畫除了年畫外,還有家族族譜、中堂、對聯等表現形式,反映了當地民眾獨特的風俗習慣。
滑縣木版畫
在繪畫風格上,畫幅大的都是先用線版墨印,然後著色。滑縣的木版年畫的人工著色彩繪顏色大多是用水稀釋過的,且半透明,比較淡雅精細,部分以工筆、水墨為主,色彩和諧,人物造型鮮活。畫幅小的如人工著色,則色更淡,給人更多的想像的空間,如套色則以大黃、大紅、大綠、朱紅為主。
在題材上,滑縣木版年畫以神像和族譜為主,“敬神鎮宅降祥納福、天地眾神和諧共存”的主題非常突出,刻印的神像中,既有包括天地三界佛道各類神靈三皇、如來佛祖、玉皇大帝、千手觀音、奉山老奶、太上老君、土地神、雷神、送子觀音(送生老奶)、田祖(神農氏)、文財神比干、武財神關聖帝君(關公)等七十二全神這樣的大型神像,也有命名為“神之格思’的以玉皇大帝、觀音菩薩、田祖、關聖和增福財神為主體的神像。其構圖上採取分層排列,主次分明,其板面複雜而清晰優美。這些大多是千百年來與中國民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並長期信仰的土生土長的神靈。玉皇體現對天的崇敬,田祖神農氏開闢了農業種植,在以農立國的社會具有崇高的地位,觀音則以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得到廣泛信仰,關帝忠義千秋,後來更與比干組成文武財神踢予人間財富與福蔭。它充分體現中原人民的崇拜和信仰,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再次有《鍾馗捉鬼圖》類,粗獷豪放,誇張而富有美感。此圖民間則習慣貼掛在床的里牆,以避鬼邪,祛病鎮宅,多年來深受民眾歡迎。
此外,滑縣木版年畫還有一種“文氣”——它把字和畫結合得非常好,多把對聯、橫批與圖畫連在一起,字畫相配,文雅大氣,這也是中國人非常喜歡的一種方式。畫位於中間,而文字位於畫體周圍的對聯中。對聯與畫連在一起,形成一體。文字基本上分為三類:一類是漢字,多表示對神的崇拜;第二類是滿文,因為滑縣木版畫曾大量銷往我國東北;第三類就是至今難以識別、需要進一步去破解的文字。它有一點篆書的味道,與漢字又不大一樣,基本呈圓形,酷似花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