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漢語漢字
國,漢語常用字,讀音:guó,最早見於商代。基本含義為疆域,地域。引申含義為分封的諸侯國,后泛指國家,也指國都。
在“漢語盤點2019”活動上,清博大數據推薦的國內字為“國、愛、治、紀、會”,國際字為“戰、火、脫、選、退”。
國 guó ㄍㄨㄛˊ
● ●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號。~度(指國家)。~策。~情。~法。~力。~防。~威。~寶(a.國家的寶物;b.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格。~魂。~是(國家大計,如「共商~~」)。
● ● 特指中國的:~產。~貨。~粹。~樂(yuè ㄩㄝˋ)。~葯。
● ● 姓。
國
囯、國 guó
〈名〉
● ● (會意。從「囗」( wéi),表示疆域。從或(即「國」)。「或」亦兼表字音。本義:邦國)
● ● 周代,天子統治的是「天下」,略等於現在說的「全國」 [state]
國,邦也。——《說文》
以佐王治邦國。——《周禮•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國。」
方千里曰國畿,詛祝以敘國之信用,以資邦國之劑信。——《周禮•大司馬》。注:「國謂王之國;邦國,謂諸侯國也。」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丘也聞有國有邦者。——《論語•微子》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左傳•庄公十年》
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 ● 又如:齊國;晉國;鄭國
● ● 國都,一國最高政權機關所在地。又稱國城,國邑 [capital]
國中九經九緯。——《考工記·匠人》。注:「城內也。」
三曰國禁。——《周禮•士師》。注:「城中也。」
在國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謂都邑也。」
土國地漕。——《詩·邶風·擊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傳•隱公元年》
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戰國策•齊策》
● ● 又如:國中(王城之內;國內);國人(國都中的人);國遷(國都遷徙);國陰(都城北郊);國郊(國都周圍地名);國禁(古代國都中的禁令);國邑(城邑);國刑(城中施行的刑罰)
● ● 國家 [country;state;nation]
聊以行國。——《詩·魏風·園有桃》
國無有殘。——《詩·大雅·民勞》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宋·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國人皆以諸先烈之犧牲精神為國奮鬥。——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序》
● ● 又如:國紀(舊指國家禮制與法令);國帑(國庫中的錢幣);國祿(國家的俸祿);國課(國稅;國家稅收);國器(可主持國政的人才)
● ● 古代王、侯的封地 [feud]
漢王之國,良送至 褒中。——《史記•留侯之家》
孟嘗君就國於 薛。——《戰國策•齊策》
● ● 又如:國租(封地的田賦)
● ● 帝王 [emperor's]。如:國孝(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喪);國丈(帝王的岳父);國太(帝王之母的俗稱);國姻(帝王的姻親)
● ● 部落 [tribe]
[韓]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後漢書》
● ● 地方 [place]
荊州北據 漢沔,利盡南海,東連 吳會,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國。—— 晉·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詩·魏風·碩鼠》
● ● 家鄉 [hometown]
[侃]欲遜位歸國,佐吏等苦留之。——《晉書》
● ● 姓
【卷六下】【囗部】古惑切(guó)
邦也。從囗從或。
說文解字注
【卷六下】【囗部】
1.邦也。
註:邑部曰:邦,國也。按邦國互訓,渾言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
2.從囗,從或。
註: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丑集上】【囗部】國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8
古文:囗、囶、圀、、䆐
● 《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並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為九州。
● 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為屬,十國以為連,二十國以為卒,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 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 又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 又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又:遠處絕國。
● 又兩國相距曰敵國。《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 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 又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為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為國也。
● 又姓。《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為上卿,宋有國卿。
廣韻
古或切,入德見 ‖或聲職部
邦國。又姓,太公之後,《左傳》齊有國氏代為上卿。古或切。一。
《說文解字》書影 | 《說文解字注》書影 | 《康熙字典》書影 | 《廣韻》書影 |
《說文解字》書影 | 《說文解字注》書影 | 《康熙字典》書影 | 《廣韻》書影 |
【甲組】演變流程圖(摘自《字源談趣》) | 【乙組】演變流程圖(摘自《字源》) |
“國”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
左圖A、右圖1-5是周代中期金文,就是較早的“國”。字本義是“邦國”“封邑”。字的構形,有土地(“一”),有保衛城池土地的武力“戈”。右圖2中,“囗”的四方都有一橫,這四橫可能表示這重地是有人在四邊把守著的。後來這四筆,簡化成一筆;
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左圖B;右圖5、8 亦有秦漢以後之說),“或”因借用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外面加了個“囗(wéi)”,表示疆土地域的範圍,讀guó。
秦代的小篆(左圖C)繼承了晚周金文的形體,后隸變為左圖D和楷化為圖E。便把“國”變成定型的方塊字了。
“國”的繁體字有十畫,書寫速度慢,所以後漢便出現了左圖F的簡化“囯”。這個“囯”,“囗”里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封建色彩很濃。以後,“太平天國”用的便是這個“國”字;
魏晉六朝時代,在鏡銘刻文里又出現了左圖G的“囗”里從“民”的“囻”字。可能有“國以民為本”之意。反映了春秋時代孟子的“民貴君輕”的思想,並且與“國”字形成強烈的對比。
新中國成立后,於1950年代中期對漢字進行規範簡化。據統計,“國”的異體有40多種,除上述形體外,還有“囗”中加“氏”、加“戈”、加“方”、加“主”字等和三個秦(䆐)代表“國”字等。在選擇規範字時,起了爭議。“囯”歷史悠久,容易書寫,太平天國時期曾廣泛使用,但是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囯”並不符合時代潮流;“囻”符合當時現狀,也曾使用於民國時期,但因為過於生僻,沒有廣泛使用。“囗”也曾被用來做“國”的簡化字,但極易與“口”混淆,最終也沒有被採用。
時任漢字簡化方案審定委員會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議,“囯”裡面再加一個點,成為“國(左圖H)”,既便於書寫,又有“祖國美好如玉”的意思,於是全體通過。有資料顯示,在宋元時代的話本、唱詞等民間文學作品里也出現了今天通用的簡化“國”字。
書法對比
國
● “囗”四面包圍“玉”,橫折豎段略長於左豎。
● “玉”,第二橫在田字格橫中線,豎筆在豎中線,末筆在橫中線下側。
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清濁 | 韻母 | 韻目韻部 | 韻系 | 聲調 | 等 | 呼 | 擬音 | 韻攝 | |
上古音 | 職 | kʷɯːɡ | ||||||||||
廣韻 | 國 | 古或切 | 見 | 全清 | 二十五德 | 登 | 入聲 | 一等 | 合口呼 | kuək | 曾 | |
中原音韻 | 國 | 見 | 全清 | 齊微 | 入聲作上聲 | 合口呼 | kui | |||||
洪武正韻 | 虢 | 古伯切 | 見 | 全清 | 七陌 | 庚 | 入聲 | kuək | ||||
分韻撮要 | 國 | 古 | 角 | 第十剛講降角 | 陰入 |
(音韻參考文獻)
邦
國家、國民、國貨、國籍、國際、國學、國土
國爾忘家、國富民強、國計民生、國破家亡、國色天香、國泰民安。
◎ 贛語:gwek5
◎ 粵語:gwok3
country; nation; 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