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唐代崔道融詩作

《西施》是唐代詩人崔道融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主要記述西施入吳以後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之事;后兩句則讚美西施以身報國、功成身退的崇高品德。全詩立意新穎而語言含蓄,不但反映出詩人的獨特見解,而且還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西施形象。

作品原文


西施
薴蘿山下如花女,佔得姑蘇台上春。
一笑不能忘敵國,五湖何處有功臣。

註釋譯文


註釋

1.西施:春秋時期越國美女。《吳越春秋》:“薴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谷,教以容步,三年學成而獻於吳。”
2.薴蘿山:地名,位於浙江諸暨。《會稽志》:“薴蘿山在諸暨縣南五里。”
3.姑蘇台:台名,亦作“姑胥台”,在蘇州城外西南隅的姑蘇山上,遺址即今靈岩山。公元前492年,吳王夫差打敗越國以後稱霸吳中,於是便得意忘形起來,開始在國內大興土木,建造富麗堂皇的樓台宮殿,以為他荒淫享樂、長生逍遙之用,姑蘇台即建於此時。據史料記載:“為修造姑蘇台材料歷經三年才積聚,五年方造成。”建成之後,台高三百丈,寬八十四丈,有九曲路拾級而上,登上巍巍高台可飽覽方圓二百里的湖光山色和田園風光,其景冠絕江南,名聞天下。
4.敵國:此處指吳國。
5.五湖:源見“范蠡扁舟”。指隱遁之所。晉葛洪《抱朴子·正郭》:“法當仰隮商洛,俯泛五湖,追巢父於峻岭,尋漁父於滄浪。”與此意同。
6.功臣:此指范蠡。

譯文

本是薴蘿山下的像花一樣的少女,卻在吳王的姑蘇台上佔得頭籌。
雖有歡笑卻始終不忘國讎家恨,滅吳而身退後隱遁不知何處。

創作背景


西施的事迹最早見於《吳越春秋》等史籍。她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傳說吳亡后她隨范蠡隱身江湖,後來西施故事被不斷豐富,她便成了執行勾踐的美人計的主角,並且說吳國滅亡是由於她的原因,於是西施在一些人心裡成了反攻復國的英雄。崔道融感慨於此,而作詩詠之。詩人一共寫過兩首詠西施的詩,即《西施灘》和這首《西施》。此詩是在前詩的立意之上,結合相關的民間傳說而成詠。

作品鑒賞


賞析

此詩與《西施灘》在立意上都頗為新穎,《西施灘》針對“女色亡國”的舊論直接為西施翻案,此詩則進一步將西施塑造成一個以身許國、功成身退的愛國女子,並藉此表達詩人的讚美之情。
“薴蘿山下如花女,佔得姑蘇台上春”,這兩句主要記述西施入吳以後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之事。薴羅山為西施故里,姑蘇台則是吳地,四周栽有四季之花和八節之果,橫亘五里,附近則修建了館娃宮、響屐廊、玩花池等一批建築景點,吳王和西施就在這裡終日飲酒作樂。這兩句雖然沒有對西施的美貌作詳細描述但是通過“佔得姑蘇台上春”一句,不難想象西施的傾國傾城,難怪後宮佳麗會全部黯然失色,吳王夫差要為她一個人如痴如醉了。盛唐詩人李白也寫過一首《西施》詩曰:“西施越溪女,出自薴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勾踐征絕艷,揚蛾人吳關。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詩中將西施的美貌及入昊受寵之事細細道來,此處雖然只有短短兩句,但是卻足夠引起相同的聯想,語言之含蓄蘊藉,由此可見一斑。
“一笑不能忘敵國,五湖何處有功臣”兩句,則讚美西施以身報國、功成身退的崇高品德。其中前一句緊承次句而來,說明西施入吳是為了國家而來,為了滅吳而來,故縱然獨佔姑蘇台上春,卻始終不忘國讎家恨,由此,一個深明大義忍辱負重的女子形象就被刻畫出來了。不光如此,詩人緊接著還讚美西施一介民女,能夠做到功成而不顯、滅吳而身退,表現出一種難能可貴的的高潔品格,因而又將西施的形象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此詩詠懷西施,立意新穎而語言含蓄,不但反映出詩人的獨特見解,而且還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西施形象,足以流傳千古。

評價

《解放日報》前副總編輯儲大泓:此詩又言西施滅吳有功,與前一詩(《西施灘》)立意全異。(《歷代詠史詩選注》)

作者簡介


崔道融(?—907),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博陵(今河北安平)。黃巢起義時,避地東浮,隱居溫州仙岩山,自號東甌散人。征為永嘉令。后入閩,依王審知,征為右補闕,未行,病卒。道融工詩,與方干、司空圖唱和,又與黃滔友善。乾寧二年(895),曾自編詩文為《東浮集》九卷,又撰四言詩六十九篇,述中唐以前事實,一事為一篇,編為三卷,名曰《申唐詩》,均佚。《全唐詩》存詩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