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日錄

朝鮮開化黨人金玉均所著的書籍

《甲申日錄》(朝鮮語:갑신일록)是朝鮮近代史上的開化黨領袖金玉均所撰的著作,是研究朝鮮甲申政變的基本史料。該書用漢文寫成,共計19400字,詳細敘述了1884年(甲申年)金玉均等開化黨人與日本駐朝公使館策劃與發動“甲申政變”的過程。但由於《甲申日錄》並非金玉均即時所寫的日記,而是事後追憶並以日記形式完成的,故謬誤不少,引用時需要與其他資料相互參照。

寫作背景


1884年12月4日,朝鮮開化黨人金玉均、朴泳孝洪英植徐光范徐載弼等聯合日本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發動了旨在改革內政與脫離中國的“甲申政變”。然而到12月6日,政變即被袁世凱所率之駐朝清軍平息下去,洪英植死於政變,金玉均、朴泳孝、徐光范、徐載弼等開化黨人亡命日本。而金玉均寫《甲申日錄》,則是亡命后約10個月的事。1885年9月5日日本《朝野新聞》報導:“該人(金玉均)逃亡我邦,流寓橫濱神戶等地,近日寓居銀座附近,謝絕一切來客,弄筆幽窗之下,著述迄今所經歷的崎嶇間關之事。想必完成後令人耳目一新的事實會有很多。”這裡金玉均所著述的正是後來的《甲申日錄》。到了1886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初九),清朝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發給袁世凱的電報中提到“我得玉均日記,親信有據”,這是最早關於《甲申日錄》問世的一條史料。也就是說,金玉均完成《甲申日錄》的時間,當是在1885年9月到1886年2月之間。
金玉均為什麼要寫《甲申日錄》呢?他本人並未闡明。一般認為,其著述動機主要有兩個,其一是金玉均作為政變的主導者,懷有將甲申政變記錄下來、流傳後世的責任感。尤其是當時朴泳孝、徐光范、徐載弼等開化黨同志都去了美國,金玉均倍感孤獨,心情鬱悶,不禁懷念洪英植等政變犧牲者,更感到將開化黨的活動及政變過程記錄下來的必要;其二是為了譴責日本政府的背信棄義。金玉均等人是在日本人的主動幫助下發動甲申政變,可如今政變失敗后,日本政府卻千方百計撇清與政變的干係,並且待金玉均等人極為冷淡,拒之門外。金玉均遂決定披露日本參與政變的真相,作為對日方背信棄義的譴責並讓其難堪。在這兩個動機的驅使下,金玉均提筆寫就了《甲申日錄》這部著作。

內容簡介


《甲申日錄》的作者金玉均
《甲申日錄》的作者金玉均
金玉均的這一著作名為《甲申日錄》,所敘的乃是甲申年(1884年)之事,但實際上其構成包含了1881年、1882年與1883年這三年的一些要事,而1884年的內容也只集中於10月30日竹添進一郎歸任朝鮮到12月6日甲申政變失敗這38天時間。《甲申日錄》用漢文寫成,自“開國四百九十年辛巳十二月,奉我大君主命出遊日本”始,至“余等乃決意隨後而行”終,全文共計19400字。其中1881年到1883年的部分為簡單的梗概,可以看作是序言;自1884年10月30日以後才開始以日記的形式全面展開。其敘述的內容主要是圍繞朝鮮的對內、對外的政治博弈,具體來說就是金玉均為首的開化黨(獨立黨)與閔泳翊為首的守舊派(事大黨)之間的勾心鬥角以及日本、美國、英國等國使節與開化黨之間的關係。當然最重要的內容則是對甲申政變全過程的記述,包括政變的謀議、人員構成、進行、政綱以及失敗的過程,特別是記錄了“十四條政綱”,這是最系統的關於開化黨政綱的記錄,其他資料只是零散地記載而已。因此人們能從《甲申日錄》中窺見開化黨的政治活動與思想主張。

史料價值


《甲申日錄》作為當事人所撰之第一手史料,歷來受到研究者的重視,後世對甲申政變的敘述,無不以《甲申日錄》為依據。但是,《甲申日錄》並非是金玉均在1884年所逐日記錄的日記,而是金玉均在將近一年後的追述並以日記形式寫就的,並且他手邊沒有任何類似備忘錄的參考資料,完全是憑個人記憶寫成,這樣就難免有不少紕漏,也使史料價值大打折扣。不僅許多記載與其他史料有出入,而且不少記載明顯失實,如甲申政變爆發時在郵政局的宴席中漏掉了徐光范、將高宗所寫的教旨“日使來衛”寫為“日本公使來護朕”等。正是由於《甲申日錄》謬誤頗多,所以甲申政變的另一主導者朴泳孝就曾對該著作委婉地批評道:“甲申政變前後的金古筠君的日記乃是依當時君(指金玉均)之一時方便,故與事實相異之處不止一二”,並強調《甲申日錄》中關於開化黨自策劃政變以來就與高宗合謀決行的記述完全迥異於事實,是最重要的錯誤。日本學者山邊健太郎則認為《甲申日錄》是一個不可信的史料,更有甚者認為《甲申日錄》是假託金玉均的日本人所寫的偽作,作者是與井上角五郎和福澤諭吉(兩人均是開化黨的支援者)有密切關係者,為了掩蓋伊藤博文與井上馨在甲申政變中的作用而寫了《甲申日錄》,全部說成是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的責任。
但是韓國歷史學家李光麟則對此持不同意見,他通過將《甲申日錄》與《尹致昊日記》、《統署日記》、《甲申大逆不道罪人喜貞等鞫案》、《秘書類纂·朝鮮交涉資料》等可信度高的史料進行仔細地對照分析,發現《甲申日錄》在甲申政變前的記錄只有11月1日、4日、19日、23日、12月2日的記述是可以得到印證而沒有問題的,10月30日、11月5日、18日、24日、30日的記錄的事實則是日期上有偏差,而10月31日、11月6日、9日、10日、12日、13日、14日、15日、29日、12月1日所記錄的則與事實不符,其他日期所記事實則沒發現可資印證的史料。李光麟認為這是金玉均記憶失誤所致的,並得出結論認為:“儘管《甲申日錄》能發現部分錯誤,仍可以說是整體內容值得信賴的著作物。”因此從《甲申日錄》的史料價值來看,既沒必要因其記載存在訛誤而全盤推翻,也不能因為是當事人金玉均所寫而無批判地相信與引用,而是需要慎重地與其他史料相互參照才是。

流傳狀況


金玉均在當時是一個焦點人物,不僅發動了甲申政變,還在亡命日本后試圖反攻朝鮮(參見詞條大阪事件),因此令中日朝三國政府十分頭疼,均對其嚴重關注。所以金玉均《甲申日錄》成書後沒過多久,就以抄本形式流傳出去,最早的記錄就是前面提到的1886年2月李鴻章發給袁世凱的電報。其後在1886年4月,《甲申日錄》又被日本總理府所謄寫,以“金玉均自書日記(甲申月(日)錄略抄)”的題目被伊藤博文收錄於《秘書類纂·朝鮮交涉資料》上卷中。可見其流傳速度是相當快的,但原本已經亡佚,當今所存的都是抄本。鑒於《甲申日錄》對研究金玉均與甲申政變的重要意義,韓國學文獻研究所將其收錄進《金玉均全集》(亞細亞文化社,1979年)中,並且韓國學者趙一文根據奎章閣所藏的《甲申日錄》將其翻譯為韓文,1977年由建國大學校出版部刊行。日本學者月腳達彥則依據東洋文庫所藏的《甲申日錄》將其翻譯為日文,收錄進《朝鮮開化派選集》中,2014年由平凡社出版。中國方面,《甲申日錄》則被收錄進王芸生所編的《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一卷)與20世紀50年代中國史學會編纂的《中日戰爭》(第2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