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繁育
農牧業術語
肉牛的選配是指在牛群內,根據牛場育種目標有計劃地為母牛選擇最適合的公牛,或為公牛選擇最適合的母牛進行交配,使其產生基因型優良的後代。不同的選配,有不同的效果。
品質選配
品質選配就是考慮交配雙方品質對比的選配。根據選配雙方品質的異同,品質選配可分為同質選配和異質選配。
1、同質選配:是選擇在外形、生產性能、或其它經濟性狀上相似的優秀公、母牛交配。其目的在於獲得與雙親品質相似的後代,以鞏固和加強它們的優良性狀。同質選配的作用主要是穩定牛群優良性狀,增加純合基因型的數量,但同時亦有可能提高有害基因同質結合的頻率,把雙親的缺點也固定下來,從而導致適應性和生活力下降。所以必須加強選種,嚴格淘汰不良個體,改善飼養管理,以提高同質選配的效果。
2、異質選配:是選擇在外形、生產性能、或其它經濟性狀上不同的優秀公、母肉牛交配。其目的是選用具有不同優良性狀的公母牛交配,結合不同優點,獲得兼有雙親優良品質的後代。異質選配的作用在於通過基因重組綜合雙親的優點或提高某些個體後代的品質,豐富牛群中所選優良性狀的遺傳變異。在育種實踐中,只要牛群中存在著某些差異,就可採用異質選配的方法來提高品質,並及時轉入同質選配加以固定。
肉牛繁育
親緣選配
親緣選配是根據交配雙方的親緣關係進行選配。按選配雙方的親緣程度遠近,又分為近親交配(簡稱近交)和非近親交配(簡稱非近交)。一般認為,5代以內有親緣關係的公母牛交配稱為近交,否則稱為非近交。從群體遺傳的角度分析,一個大的群體在特定條件下,群體的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在世代相傳中應能保持相對的平衡狀態,如果上下兩代環境條件相同,表現在數量上的平均數和標準差大體上相同。但是,如果不是隨機交配,而代之以選配,就會打破這種平衡。當選配個體間的親緣關係高出隨機交配的親緣程度時就是近交,低於隨機交配的程度時就是雜交。
選配工作應注意的幾點
1、每個牛場必須定期地制定出符合牛群育種目標的選配計劃,其中要特別注意和防止近交衰退。
3、每次選配后的效果應及時分析總結,不斷提高選配工作的效果。
雜交繁育也叫雜交改良。在肉牛生產中,這是廣泛採用的方法。雜交是指不同品種或不同種間的牛進行的交配。廣義而言,是指不同基因型的個體或種群間的交配。雜交可以用來培育新品種,也可以對原有品種進行改良或創造雜交優勢。雜交所產生的後代稱為雜種。不同品種之間的雜交稱為品種間雜交;不同種間的雜交稱為種間雜交或遠緣雜交。通過雜交,可以豐富的擴大牛的遺傳基礎,由於雜交能改變牛的基因型,擴大了雜種牛的遺傳變異幅度,增強了後代的可塑性,有利用選種育種。許多肉牛品種是在雜交的基礎上培育成功的。生產實踐證明,利用國外優秀肉牛品種改良本地黃牛品種,比在黃牛品種內選擇的收效要快得多。據國外研究報道,通過品種間雜交,可使雜交後代生長加快,飼養效率高,屠宰率高,比原純種牛多產肉在15%左右。美國曾以幾個肉牛品種與美洲野牛雜交,並培育出名叫“比法羅”的新肉牛品種,這種牛既耐熱又抗寒,耐粗放,肉質好,增重快,牛肉的生產成本比普通牛低40%左右。
根據雜交後代生物學特性和經濟利用價值,雜交方法可分為品種間雜交和種間雜交兩大類型。
1.品種間雜交肉牛生產中常用的雜交方式,主要是品種間雜交。人們常用此法,以提高牛群的生產性能,改良外貌及體型上的缺陷和培育新的肉牛品種。如用肉牛品種與乳牛品種雜交時,雜交牛的產奶量稍低,但它比奶牛品種具有較高的生長率,成年時體格較大,瘦肉量多,脂肪少。在胴體重、胴體等級上表現較好,屠宰率提高2%一4%,眼肌面積,屠體長度也表現出優勢。
2.種間雜交種間雜交屬遠緣雜交,這是不同種間公、母牛的雜交。如黃牛與瘤牛雜交、黃牛與氂牛雜交、黃牛與野牛雜交均屬種間雜交。像澳大利亞利用歐洲牛與瘤牛雜交,培育出具有良好抗熱性和抗焦蟲病的高產新品種(抗旱王牛、婆羅福特牛)。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用當地土種黃牛與氂牛自然雜交所產生的種間雜交種“犏牛”,在體高、體長、胸圍主要體尺、體重、產肉性能等方面均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更能耐寒、耐苦,利用年限較長。但公“犏牛”無繁殖能力。
1.育種雜交
(1)級進雜交級進雜交又叫改造雜交或吸收雜交。這是以性能優越的品種改造或提高性能較差的品種時常用的雜交方法。具體做法是:以優良品種(改良者)的公牛與低產品種(被改良者)的母牛交配,所產雜種一代母牛再與該優良品種公牛交配,產下的雜種二代母牛繼續與該優良品種公牛交配;按此法可以得到雜種三代及四代以上的後代。當某代雜交牛表現最為理想時,便從該代起終止雜交(圖2—1),以後即可在雜交公母牛間進行橫交固定,直至育成新品種。
應用級進雜交應注意事項:
①改良品種要求生產性能高、適應性強、育成歷史較久、遺傳性穩定,也要照顧到毛色等質量性狀,以減少以後選種的麻煩。
②級進雜交的代數不宜過高,一般雜交到3~4代,即含外血75%~87.5%為宜。
③級進雜交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日糧的營養水平和飼養管理條件,如果營養水平太低、飼養管理條件又不好,往往雜交到第三代時就難以表現出明顯的雜種優勢。
(2)導人雜交又稱引入雜交或改良性雜交。當某一個品種具有多方面的優良性狀,但還存在個別的較為顯著的缺陷或在主要經濟性狀方面需要在短期內得到提高,而這種缺陷又不易通過本品種選育加以糾正時,可利用另一品種的優點採用導入雜交的方式糾正其缺點,而使牛群趨於理想。導人雜交的特點是在保持原有品種牛主要特徵特性的基礎上通過雜交克服其不足之處,進一步提高原有品種的質量而不是徹底改造(圖2—2)。
應用導入雜交應注意事項:
①嚴格挑選種公牛品種和個體,要求導人品種的基本特徵與原有品種基本一致,但不存在後者所有的那種缺陷。同時要選擇針對該品種原有缺點的有突出優良特性的個體。
②必須加強本品種的選育工作,以此為基礎,保證在雜交一代回交時,有足夠數量的本品種優良公母牛。同時,一般只用10%~15%的母牛來與導人品種進行雜交。
③導入外血的量,一般在1/4至1/8範圍內,導入外血過高,不利於保持原品種特性。
④雜種的選擇和培育很重要,若不經常在改進某個缺陷方面進行嚴格選種,不給予彌補某方面缺陷的飼養條件,那就會隨著回交代數的增加而使導入品種的優點喪失殆盡,幾代以後又會恢復到原有品種的表現方面。
(3)育成雜交通過雜交來培育新品種的方法稱為育成雜交,又叫創造性雜交。它是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品種進行雜交,使後代同時結合幾個品種的優良特性,以擴大變異的範圍,顯示出多品種的雜交優勢,並且還能創造出來親本所不具備的新的有益性狀,提高後代的生活力,增加體尺、體重,改進外形缺點,提高生產性能,有時還可以改善引入品種不能適應當地特殊的自然條件的生理特點。
第一,雜交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打破原有品種的遺傳保守性,擴大變異的範圍,創造形形色色的雜種,然後進行嚴格的選擇,採用異質選配、非親緣交配和定向培育,引導雜種向預定的培養目標變異,直到獲得理想型雜種為止。
第二,橫交階段。即自群繁育階段。通過雜種自群繁育,保持和發展所獲得的理想型,加強遺傳穩定性。關於由雜交階段轉入橫交階段的時間問題。一般認為,當雜種牛中已有15%以上的母牛達到理想型的要求,同時又已培育出理想型的雜種公牛,這時便可以進入自群繁育的橫交固定階段。這個階段的中心任務是建立幾個無血緣關係的優良品系。在建系時,應選擇好具有一定特點的優秀種公牛。在品系繁育中則應合理地利用同質選配和異質選配,並對後代加強培育和從中選擇品系的繼承者。為了較快地鞏固有利性狀,可以採用適當的近交。
第三,純化階段。本階段的中心任務是進行品系間的雜交,創造新品種。一個新品種必須具備較多的優良品系,通過品系間雜交,就可以把幾個品系的優良品質結合於一個個體中。進行品系雜交時,要以同質選配為主,在選配時,要注意配偶的體質外貌和生產性能,要考慮雜交的親合力,否則就不易收到預期的效果。對晶系間雜交的後代也要進行嚴格的選種選配,並加強定向培育,以便培育成為一個優良的新品種。
2.經濟雜交經濟雜交也叫生產性雜交。是採用不同品種間的公母牛進行雜交,以提高後代經濟性能的雜交方法。經濟雜交可以是生產性能較低的母牛與優良品種公牛雜交,也可
以是兩個生產性能都較高的公母牛之間的雜交。無論哪一種情況,其目的都是為了利用其雜交優勢,提高後代的經濟價值。這種方法在商品肉牛生產中被廣泛採用。國外研究報道顯示:利用品種間的雜交組合所產生的雜交後代,其產肉性能一般比純種牛高15%左右。
(1)簡單經濟雜交即兩個品種之間的雜交,又稱
(2)複雜經濟雜交即用三個或三個以上品種之間雜交,雜交後代亦全部作商品肉牛用。如三品種牛作經濟雜交時,甲品種與乙品種牛雜交后產生雜種一代,其母牛再與丙品種公牛雜交,所產生的雜種一代,無論公母,全部作商品肉牛出售(圖2—4)。對於雜種一代公牛也均作肉牛處理。
(3)輪迴雜交與“終端”公牛雜交體系輪迴雜交是在經濟雜交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生產性雜交。它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品種的公母牛輪流進行雜交,使逐代都能保持一定的雜交優勢,以獲得較高而穩定的生產性能。輪迴雜交的二元雜交及三元雜交(圖2—5)。
“終端”公牛雜交體系:所謂“終端”公牛雜交體系,就是用B品種公牛與A品種純種母牛配種,將雜一代母牛(BA)再與第三品種C公牛配種,所生雜種二代,無論公母牛全部肥育出售,不再進一步雜交。這種最終停止在C品種公牛的雜交,就稱為“終端”公牛雜交體系。C品種公牛稱為“終端”公牛。此法優點是能使各品種優點互相補充而獲得較高的生產性能。
輪迴—“終端”公牛雜交制:即在二品種或三品種輪迴雜交後代中保留45%的母牛用作輪迴雜交,以供更新母牛之需。其餘55%的母牛,選用生長快、肉質好的品種公牛(“終端”公牛)配種,以期取得減少飼料消耗、生產更多牛肉的效果。據研究報道,採用二品種輪迴的“終端”公牛雜交制,其所生犢牛平均體重可增加21%,三品種輪迴的“終端”公制雜交制,其犢牛出生重可提高24%。
根據我國多年來,黃牛改良的實際情況及存在問題,為進一步達到預期的改良效果,還須注意以下問題。
1.為小型母牛選擇種公牛進行配對時,種公牛的體重不宜太大,防止發生難產現象。一般要求兩品種的成年牛的平均體重差異,種公牛不超過母牛體重的30%~40%為宜。
2.大型品種公牛與中、小型品種母牛雜交時,母牛不選初配者,而需選經產牛,降低難產率。
3.要防止1頭改良品種公牛的冷凍精液在一個地方使用過久(3~4年以上),防止近交。
4.在地方良種黃牛的保種區內,嚴禁引入外來品種進行雜交。
5.對雜種牛的優劣評價要有科學態度,特別應注意雜種小牛的營養水平對其的影響。良種牛需要較高的日糧營養水平以及科學的飼養管理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
6.對於總存欄數很少的本地黃牛品種(如舟山牛等),若引入外血,或與外來品種雜交,應慎重從事,最多不要用超過成年母牛總數的1%~3%的牛隻雜交,而且必須嚴格管理,防止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