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門
北京故宮建築
午門是北京故宮的正門,平面呈“凹”字形,其形制與南京故宮午門一致,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通高37.95米,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朝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慶六年(1801年)再修。午門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其前有端門、天安門(皇城正門)、大清門;後有太和門。
午門城樓在明代也稱之為五鳳樓。《春明夢余錄》上說:“午門即俗所謂五鳳樓也。”其實,這種俗稱的來源,比午門早得多。
《明一統志·廬州》記載:“五鳳樓在府城上。唐天祐中,張崇築城創樓,鳳集其上,因以紀瑞。”五代時,梁太祖曾在洛陽重修五鳳樓、朝元殿。這時已有命名為五鳳樓的建築物和城樓。至於成為宮城門樓的名稱,則見於《宋史》的記載:在西京洛陽有“宮城周回九里三百步。城南三門,中曰五鳳樓”,並註:“因隋唐舊名”。
明清也把午門稱為五鳳樓,沿用了從隋唐時期流傳下來的五鳳樓之名。午門上部為門樓一座,兩翼俗稱“雁翅樓”,整座建築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鳳樓”之稱。
可見明清也把午門稱為五鳳樓,當是從隋唐、宋代流傳下來的。
午門正面
午門背面
出入右側門。左右掖門平時不開,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午門正中門樓左右的兩座闕亭,內設鐘鼓。何時鳴鐘,何時擊鼓,都有規定。皇帝祭祀壇廟出午門鳴鐘;皇帝祭祀太廟時擊鼓;皇帝升殿舉行大典時則鐘鼓齊鳴。
午門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襲了北魏洛陽閶闔門和唐代洛陽應天門的形制基礎,是從漢代洛陽皇宮的門闕演變而成。
午門分上下兩部分,下為墩台,高12.00m,正中開三門,兩側各有一座掖門,俗稱“明三暗五”。墩台兩側設上下城台的馬道。五個門洞各有用途:中門為皇帝專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時,皇后乘坐的喜轎可以從中門進宮,又通過殿試選拔的狀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試結果后可從中門出宮。東側門供文武官員出入。西側門供宗室王公出入。兩掖門只在舉行大型活動時開啟。墩台上正中門樓一座,面闊9間,60.05m,進深5間,25.00m,重檐廡殿頂。墩台兩翼各有廊廡13間,俗稱“雁翅樓”。廊廡兩端建有重檐攢尖頂的方亭。正樓兩側有鐘鼓亭各三間,每遇皇帝親臨天壇、地壇祭祀則鳴鐘,到太廟祭祀則擊鼓,每遇大型活動則鐘鼓齊鳴。午門整座建築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鳳樓”之稱。
俯瞰午門
午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遭雷擊起火焚毀。同年八月興工重建午門。
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7月)又遭火災。
至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才得以修復。
清朝重修
清朝入關以來,利用明故宮改易皇城門額,整飭宮室。
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午門,至乾嘉年間又屢有修飾,但建築形制仍因明舊。
清朝嘉慶六年(1801年)再修。
民國時期
1917年午門正樓及東西雁翅樓闢為歷史博物館籌備處陳列室。
1926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式成立,陳列室對外開放。
現代維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分別於1954年、1962年、1973年對午門進行過幾次加固維修工程,但對建築形制沒有大的改動。
1978年對午門外檐進行油飾彩畫全面見新,東西雁翅樓至今仍為文物交流中心的瓷器庫房。
2017年12月,故宮午門牆皮被吹落。牆體凍脹空鼓遇強風,將按傳統做法修繕。
是頒發皇帝詔書的地方。皇帝在立春賜春餅;端午日賜涼糕,重陽日賜花糕。農曆十月一,頒發次年曆書。每年臘月初一,要在午門舉行頒布次年曆書的“頒朔”典禮。遇有重大戰爭,大軍凱旋,要在午門舉行向皇帝敬獻戰俘的“獻俘禮”。
明代皇帝處罰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門舉行。
明代時,如果大臣觸犯了皇家的尊嚴,便以“逆鱗”之罪,被綁出午門前御道東側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徵性的責打,後來發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選美女,群臣上諫勸阻,皇帝發怒。大臣舒芬、黃鞏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當場打死。著名心學大家王陽明因彈劾當朝大太監劉瑾被著以廷杖也在此地。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繼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興獻王為帝,遭到大臣們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諫於左順門,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懲罰,當場斃命17人,所以民間有推出“午門斬首”之言流傳。其實明清皇宮門前極為森嚴,犯人斬首決非此地,而是必須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場處決的。
每逢重大典禮及重要節日,都要在這裡陳設體現皇帝威嚴的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