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滴蟲病

組織滴蟲病

組織滴蟲病,又名盲腸肝炎或黑頭病,是雞和火雞的一種原蟲病,由火雞組織滴蟲寄生於盲腸和肝臟引起,以肝的壞死和盲腸潰瘍為特徵,也發生於野雉、孔雀和鵪鶉等鳥類。

疾病簡介


組織滴蟲病()稱盲腸肝炎黑病,組織滴蟲屬火雞組織滴蟲寄禽類盲腸肝臟引蟲病。病肝臟壞盲腸潰瘍征。雛雞雛火雞,雞染,病較;野雞、孔雀、珠雞、鵪鶉等有時也能感染。

病原學


病原

火雞組織滴蟲蟲,。非阿米巴階段火雞組織滴蟲近似球形,直徑為3~16µm。阿米巴階段蟲體是高度多樣性的,常伸出一個或數個偽足,有一個簡單的、粗壯的鞭毛,長6~llµm;有一個大的小楣和一根完全包在體內的軸刺;副基體呈V 形,位在核的前方;細胞核呈球形、橢圓形或卵圓形,平均大小為2.2cm×1.7cm。
組織切片,組織滴蟲鞭毛,列階段存:()“侵襲”階段蟲存病緣區,蟲~µ,呈阿米巴形,形偽足。()“營養”階段蟲較,~µ,,簇組織空泡中;(3)第三階段的蟲體存在於陳舊的病變中,有嗜伊紅性,蟲體較小,可能是一種變性型蟲體。

生活史

本蟲的連續存在是與異刺線蟲(又稱盲腸蟲)和普通存在於雞場土壤中的幾種蚯蚓密切相關聯的。寄生於盲腸內的組織滴蟲,可進入異刺線蟲體內,在其卵巢中繁殖,並進入卵內。當異刺線蟲卵排到外界后,組織滴蟲因有蟲卵卵殼的保護,故能在外界環境中生活很長時間,成為重要的感染源。火雞雛和雛雞通過消化道感染,發生於夏季,3~12 周齡時的易感性最強,死亡率也最高,成年雞多為帶蟲者。蚯蚓充當本蟲的搬運宿主。蚯蚓吞食土壤中的雞異刺線蟲蟲卵后,組織滴蟲隨同蟲卵進入蚯蚓體內,並進行孵化,新孵出的幼蟲在組織內生存到侵襲階段,當雞吃到這種蚯蚓時,便可感染組織滴蟲病,因此蚯蚓起到一種自養雞場周圍環境中收集和集中異刺線蟲蟲卵的作用。在氣候和土壤類型適合異刺線蟲和蚯蚓生存的牧場,若要預防組織滴蟲病的發生,必須將蚯蚓的作用問題也考慮在內。
雖然火雞和雞可吞食糞便中活的組織滴蟲而直接感染,但由於活的蟲體非常脆弱,排出體外后數分鐘即發生死亡,因此在生產上直接感染的方法是難以發生的。

流行病學


許多鶉雞類都是火雞組織滴蟲的宿主。火雞、鷓鴣和翎鴿、松雞均可嚴重感染組織滴蟲病,併發生死亡;雞、孔雀、珍珠雞、北美鶉和雉也可被感染,但很少呈現癥狀。曾發現不同品種的雞易感性也有所不同。在雞和火雞,易感性都隨年齡而有變化,最大的易感性在雞是4~6 周齡,火雞是3~12 周齡。
宿主對感染因素的反應是不同的,它受易感性和感染方法及感染量的影響。死亡率常在感染后大約第17 天達到高峰,然後在第4 周末下降。有人報道,火雞飼養在受雞污染的地區時,曾有89%的發病率和70%的死亡率。易感火雞的人工感染的死亡率可達90%。雖然雞的組織滴蟲病的死亡率一般較低,但也有死亡率超過30%的報道。在我國關於雞組織滴蟲病呈零星散發,但卻是各地普遍發生的、常見的原蟲病。

臨床癥狀


本病是由於組織滴蟲鑽入盲腸壁繁殖後進入血流和寄生於肝臟所引起的。組織滴蟲病的潛伏期為7~12 天,最短為5 天,最常發生在第11 天。病雞表現精神不振,食慾減少以至廢絕,羽毛蓬鬆,翅膀下垂,閉眼,畏寒,下痢。排淡黃色或淡綠色糞便,嚴重者糞中帶血,甚至排出大量血液。病的末期,有的病雞因血液循環障礙,雞冠發紺,因而有“黑頭病”之稱。病程通常為1~3 周。病癒康復雞的體內仍有組織滴蟲,帶蟲者可長達數周或數月。成年雞很少出現癥狀。

病理變化


組織滴蟲的主要病變發生在盲腸和肝臟,引起盲腸炎和肝炎,故有人稱本病為盲腸肝炎。一般僅一側盲腸發生病變,有時為兩側。在感染后的第8 天,盲腸先出現病變,盲腸壁增厚和充血。從粘膜滲出的漿液性和出血性滲出物充滿盲腸腔,使腸壁擴張;滲出物常發生乾酪化,形成千酪樣的盲腸腸心。隨後盲腸壁潰瘍,有時發生穿孔,從而引起全身的腹膜炎。肝臟病變常出現在感染后的第10天,肝臟腫大,呈紫褐色,表面出現黃色或黃綠色的局限性圓形的、下陷的病灶,直徑達lcm,達豆粒大至指頭大。下陷的病灶常圍繞著一個成同心圓的邊界,邊緣稍隆起。在成年火雞和雞,肝的壞死區可能融成片,形成大面積的病變區,而沒有同心圓的邊界。雞的肝臟病變常常是稀疏的或者沒有,盲腸的病變也沒有火雞那樣廣泛。
在受害初期,盲腸壁充血和異嗜細胞浸潤,這種變化可能是對細菌、組織滴蟲和異刺線蟲幼蟲的聯合反應。感染后第5~6d,在固有層和粘膜肌層之間,可見到數量眾多的組織滴蟲,呈灰白色淡染的卵圓型小體。同時,大量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浸潤,異噬細胞的數量也有所增加。盲腸內有一個由脫落上皮、纖維素、紅細胞和白細胞以及盲腸內容物共同組成的腸芯。腸芯最初形狀不定,略帶紅色,大約到12d 時,成為由連續一層層滲出物濃縮而成的一種分層、堅硬、淡黃色的物體。第12~16d 時,盲腸組織中出現巨細胞,凝固性壞死和組織滴蟲的侵害可延伸到肌層,接近漿膜。大約第17~21d,肌層中的組織滴蟲減少,主要集中到漿膜層附近。大量巨細胞形成,並可能出現顯著的肉芽腫,凸出於漿膜面。康復以後,陳舊的病變以分散於組織中的淋巴樣中心為特徵。進而可發生腸芯被排出和上皮再生,但盲腸壁異常薄,隱窩變淺。肝臟早期的顯微病變出現在感染后第6~7d,在靠近肝門靜脈處有成小簇的異噬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很少見到組織滴蟲。大約在10~14d,病變擴大,某些部位融合成片,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廣泛浸潤,異嗜細胞數量中等。病變中心的肝細胞壞死和崩解。在靠近病變外圍區域的陷窩中可見到單獨或成簇的組織滴蟲。從感染后14~21d,壞死逐漸加重,結果形成只有網狀物質和細胞碎片的大面積區域。在這個階段,組織滴蟲通常呈小體狀出現在巨噬細胞內。如果康復,在纖維變性區和肝細胞再生處,仍保留有淋巴細胞性病灶。

診斷鑒別


在一般情況下,根據組織滴蟲病的特異性肉眼病變和臨診癥狀便可診斷。但在併發有球蟲病沙門氏菌病、麴黴菌病或上消化道毛滴蟲病等時,必須用實驗室方法檢查出病原體方可確診。病原檢查的方法是採集盲腸內容物,用加溫至40℃的生理鹽水稀釋后,作成懸滴標本鏡檢。如在顯微鏡旁放置一個白熱的小燈泡加溫,即可在顯微鏡下見到能活動的火雞組織滴蟲。
診斷此病一般是以生前排出特徵性硫磺色糞便,剖檢肝臟典型壞死灶及盲腸的乾酪樣腸芯和腫大變化為依據。但確診必須依靠實驗室診斷,以排除侵害盲腸和肝臟的其他因素的感染。同時,組織滴蟲可與球蟲、蛔蟲、隱孢子蟲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混合感染,診斷時應注意區別。
蟲體檢查是本病確診的依據。採用剛撲殺或剛死亡的病禽的肝組織和盲腸粘膜製作懸液標本,在保溫的顯微鏡台上觀察可見大量圓形或卵圓型的蟲體,以其特有的急速的旋轉或鐘擺狀態運動,蟲體一端有鞭毛,若維持在30~40℃還可見到蟲體的偽足。也可作肝組織觸片檢查蟲體。用肝組織和盲腸製作石蠟切片時,組織滴蟲在HE 染色時蟲體著色較淡,以單個、成群或連片的形式存在於壞死的組織中,蟲體大小為5~20ìm。

防治措施


由於組織滴蟲是通過異刺線蟲卵傳播的,所以有效的預防在於減少或殺滅這些蟲卵。陽光照射和排水良好的雞場可縮短蟲卵的活力,因而利用陽光照射和乾燥可最大限度地殺滅異刺線蟲蟲卵。雛雞應飼養在清潔而乾燥的雞舍內,與成年雞分開飼養,以避免感染本病。另外應對成年雞進行定期驅蟲。雞與火雞一定要
分開進行飼養管理。對雞的組織滴蟲病可用藥物進行防治,常用的藥物有下列幾種。
2.甲硝噠唑
3.二甲基咪唑(Dimetridazole)
4.卡巴胂(Carbarsone)
5.異丙硝咪唑(Ipronidazole)
6.硝苯胂酸(Nitras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