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堂

吳氏堂號之一

凡諸樊、余祭、夷昧之後裔,並稱總堂號為“渤海堂”,季札之後裔,稱堂號“延陵”,並同時衍生出吳氏後裔許多分支衍流堂號名稱。

簡介


渤海堂為吳氏堂號之一,渤海郡是吳氏的第二大郡望。(高氏也有渤海堂)

關於郡望


所謂郡望,即為一郡中的望族,亦即指一郡之中人口眾多,社會地位顯赫的家族。郡望是中國家族文化的“特產”之一,也是家族特有的標誌。中國人歷來敬天法祖,對祖先與發祥地有著強烈的崇敬,與歸屬感,對本家族的“郡望”從不敢以忘,不論遷徙到哪裡,子孫後代永遠都記著本宗族的先人發祥於何處,自己的根在何處,所以郡望是家族文化一個重要的標誌。
吳氏的郡望眾多,有延陵、渤海濮陽、陳留、吳興、長沙、武昌汝南江浙等。
渤海郡:古郡海郡,位於渤海灣周圍的地區,包括今之河北的南靜、青縣滄州以及山東的樂陵寧津無棣以北的地區。古渤海郡的吳氏有幾支,有的是吳芮的後裔;有的是漢司徒吳雄的後裔。在吳氏眾郡望中,江浙一帶的吳氏亦稱渤海吳氏,但此“渤海”實為今東海的通稱,指的是今長江流域的江浙地區。故吳氏之渤海郡望既包括古渤海地區的吳氏,也包括江浙一帶之吳氏,歷史名人極多。

堂號來歷


相傳吳氏傳姓始祖為仲雍公,周太王古公亶父之次子,字執,號虞仲。四十一歲時,為使幼弟季歷得繼周太王之王位,遂與長兄泰伯並有讓德,同犇荊蠻,建國勾吳。長兄泰伯卒后,因無後嗣,仲雍公世襲兄位,在位六年,育有二子,長子名季簡,次子名居簡。
仲雍公卒后,葬於江蘇省常熟縣虞山(鳥目山)。爾後周朝建立,周武王封仲庸公三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周章追封仲雍公之長兄泰伯公為吳伯,至此,吳泰伯即為吳氏的開姓始祖,而仲雍公為吳氏傳姓始祖。
仲雍公之位傳到十八代孫壽夢公,吳國始益大稱王,建都平江(今江蘇吳縣),在位二十五年,卒后葬於贏博(今山東泰安萊蕪縣)。育有四子,伯曰諸樊、仲曰余祭、叔曰夷昧、季曰季札。
如:濮陽堂、讓德堂、至德堂、龍溪堂等。

吳氏來歷


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商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時,有聖瑞出現,所以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兒子太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歷,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太伯和仲雍給當時比較落後的江南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被當地土著推舉為君長,號稱句吳。太伯死後,由仲雍繼位。周武王(姬昌為文王,其子姬發武王)滅商后,仲雍的3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並追封太伯為吳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孫壽夢稱王,建都今江蘇吳縣。壽夢的第四子季札本該繼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為生。此後吳王壽夢的後裔分為兩支:
渤海堂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等著名國君,吳國被越國所滅后,其子孫便以國為氏,稱吳氏。吳國滅亡后,夫差的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後還繁衍於江浙、安徽、山東、河南境內的一些地方。隋唐時期,吳氏已廣泛地分佈於大江南北。唐高宗時有吳姓將佐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唐僖宗時,有吳姓將佐隨王審知入閩,皆在福建安家落戶。宋明以後,吳氏稱雄於東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孫吳宣是后蜀駙馬,家族顯赫一時。吳宣的5世孫吳吉甫是吳氏入粵始祖。
渤海堂,為吳氏第二大郡望,今福建吳氏後裔大多為渤海堂。福建連城宣和培田村至今保留了非常完整的吳氏族譜。該族譜不僅記錄了家族演變,更為重要的是紀錄了很多風土人情和詩歌詞曲。
吳姓通用對聯
橫匾:渤海堂(延陵堂)
上聯:渤海家風遠
下聯:延陵世澤長
另一支延陵堂則是季札及其後裔獨立發展,人丁繁衍眾多,構成了當今吳姓的絕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