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理念
決策理念
決策理念是指人們在現實的決策活動之前,首先建立起來的關於決策的前提條件、途徑、步驟等的觀念模型。哲學意義上的決策理念研究,不是描述人們實際所進行著的決策活動,而是試圖揭示這一活動背後的“物質原因”,以期達到對決策理念的科學化把握.並用以指導實踐活動。
如果試圖對企業有效決策理念大致概括一下,那麼,彼得·F·德魯克的下述文字再合適不過了:“決策不是一種機械的工作,而是一種冒風險的事,並且是對判斷力的一種挑戰。‘正確的答案’不是問題的中心,而且通常也找不到正確的答案。中心在於對問題的理解。再則,決策不單純是一種智慧的運用,還需要動員組織的理解。此外,決策不單純是一種智慧的運用,還需要動員組織的見識、力量和各種資源,以便採取有效的行動。”
一般地說,現代企業有效決策理念主要包括這樣一些內容:決策出發點理念、決策“衝突”與決策比較理念、決策時機把握理念、決策與執行一體化理念、必要妥協理念以及決策執行結果反饋理念。
1.決策出發點理念
流行的定勢或範式決策程序觀總是認為,決策的第一步是搜集資料。如果把這種決策起點觀上升到思想路線、決策哲學高度,就成了決策起於事實。然而,真正的決策並不是從事實出發,而通常是從看法開始的;決策也不終於對事實取得一致看法,而是由於各種不同看法的交鋒與衝突,由於對相互競爭的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案進行考慮,比較得到的。有效的企業決策是個主、客觀過程交互作用與協調、主觀過程相互溝通與協商的結果。因為,從本質上說,決策首先是判斷,是在各種不同的可供選擇的方案之間進行抉擇。但這種抉擇很少是在正確和錯誤、可行和不可行這種簡單的、易斷的,明確的二值之間進行的,而經常和主要是在。近乎正確”和“可能錯誤”之間進行的,甚至多半是在兩種很難說清哪種更正確的行動路線之間進行的。
要全然無判定、無看法,完全客觀地掌握事實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在把握相關的準則之前是不能夠掌握事實的。事件本身從來就不直接等同於事實。決策當事人只有從看法、觀點開始,才能發現決策是關於什麼事件的。人們設想和提供的答案當然是不同的,但大多數看法上的分歧反映了一種潛在的總是要解決的分歧。因此,企業有效決策的第一步是確定各種可能的問題。
作為有效決策起點的看法僅是未經檢驗的假設,因而,除非得到了驗證,否則其本身是沒有價值的。為了確定事實,先要決定相關的準則,特別是恰當的衡量標準。這是企業有效決策的關鍵所在,也是常常引起爭論的焦點。
因此,惟一可靠的辦法是以首先明確承認存有看法。“人人都能看出我們是從未經檢驗的假設出發點——在決策中以及在科學中,這都是惟一的出發點。我們知道怎樣來處理假設。人們並不能就假設爭論,而是進行檢驗。人們就能發現哪一種假設是經得起檢驗的,因而是值得加以認真考慮的,哪一種假設是一經檢驗就被推翻的。”
基於這樣一種決策出發點理念,企業有效決策文化環境必定是既鼓勵人們提出各種看法,又堅持要求提出這些見解的人仔細考慮檢驗的結果將會如何。因此,這種企業決策文化環境必定到處充滿著這類問題:“為了驗證某些想法,我們必須了解什麼?”“要使此假設成立,需要哪些事實根據?”這種企業決策文化環境將使決策者及參與者逐步習慣於仔細考慮並確定必須尋求些什麼、研究些什麼、檢驗些什麼。
2.決策“衝突”與決策比較理念
企業決策的本質在於比較、擇優,因而決策過程中就應有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就應有多種意見、見解存在和交鋒。這一決策理念認為,“只有經過各種互相衝突的意見的交鋒、各種不同觀點的爭辯、各種不同判斷之間的抉擇,才能作出最好的決策。”這一決策理念也認定,決策的一個重要的誡律或規則就是,在沒有不同意見之前,不要作出決策。
堪稱管理決策大師的艾爾弗雷德·P.斯隆身體力行,在通用汽車公司大力地倡導和推動了這一決策文化:在一次通用公司高級官員的會議上,艾爾弗雷德·P·斯隆問大家:“先生們,我想我們大家對這項決策都一致同意,是嗎?”在場的人都點頭表示同意。他又隨之當機立斷:“那麼,我建議推遲到下次會議再對這次項定作進一步的討論,以便我們有時間來提出不同的意見,並對這項決定有關的各個方面有所了解。”
企業決策所以要讓不同的意見、觀點、看法儘可能充分的亮相,原因有三:
第一,保證決策者、決策層不受企業中任何特殊集團或人員的影響和束縛。企業中的每個人員、每個集團都應就某一方面對決策者、決策層有所要求。他(它)們都是特殊的懇求者、勸說者,“要破除這種特殊懇求和先人為主想法的束縛的惟一辦法是保證有互相爭論的、有依據的、深人思考的不同意見。”
第二,不同意見往往是各種可選方案、替代方案、補救方案之母。而若無可供選擇的替代的方案,則一項決策方案無論多麼慎密、細緻和完備,也不過是賭徒式的孤注一擲。因為,一項決策被證明是錯誤的可能性極大,這或是因決策伊始就是錯的,或是因情況變動使其不合時宜。倘若有了各種不同意見及其相應發展下去的不同方案,即使原決策行不通,也早已有了形成和啟用補救方案的可能。不然,當實際決策被證明行不通時,很可能會遭受慘重的失敗。
第三,不同意見及其交鋒是激發想象力所必需的。當人們為問題尋求惟一答案時多半無需想象力,但在經理人員所處理的具有真正的不確定的事件中,其無論涉及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哪一方面,都需要一種對新環境的創造性的答案。這就意味著豐富的想象力,意味著領悟和理解新的、不同的方法。彼得·F·德魯克強調,一流的富有想象力的人才確實並非到處可見,但也並非如通常所認為的那般稀缺。關鍵在於想象力是需要給以挑戰和激發的,否則它就將處於潛在和無用狀態。提出不同的見解,尤其是被迫加以論述、細緻考慮、拿出證據等,是眾所周知的較為有效的激發力。
因此,企業決策“衝突”與比較理念就是認為:“有效的決策者組織各種不同的意見。這樣可以保證他不致於被表面看來正確而實際上卻是虛假或不完全的意見所迷惑。這使得他有各種方案以供選擇和作出決策,但也保證他在決策被證明為有缺陷和不能執行時,不致於陷入迷霧之中。不同意見使似乎有理的看法轉化為正確的看法,使正確的看法轉化為良好的決策。”
3.決策時機把握理念
捕捉機會和避免惡化是把握決策時機的基本準則。當不斷然採取行動情況就會惡化時,那就必須下決心抉擇;當不立即行動就將喪失一定機會時,就必須當機立斷。
但絕大多數的決策境遇並非那樣明了,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問題不會自動消除,也不會日益惡化。機會只能帶來某種改進,但並不能造成真正的變革和創新。這就要求對決策進行大概的成本/收益比較分析。在這方面並沒有一個現成的、固定的比較範式,但基本原則卻是明確的:(1)如果收益遠大於成本和風險,那就採取行動;(2)或者行動,或者按兵不動,但決不容許採取介乎其問的做法。
4.決策與執行一體化理念
有效的決策就是對採取行動和取得成就的承諾。如果作出決策后還須“推銷”它,那就不會有令人滿意的行動和結果,因此也就等於沒有決策。或至少是由於決策到執行的時間拖延的過於長久,以致使決策在奏效前就已變得陳舊了。
這就要求必須把決策和執行揉在一起,造成一種充分的一體化和有機結合。日本企業決策文化就深深包含著這種一體化傾向和傳統。在日本企業,決策者根本無需花時間去“推銷”一項決策。這早巳在決策過程中完成了。而且,決策過程使其了解到各個職工、群組、階層的意向、偏好,因而有足夠的時間去勸說,或者以某些妥協贏得反對者的支持。正是這種決策文化,使日本企業在談判階段顯得動作緩慢、優柔寡斷,對同樣的問題進行反覆討論。然而一旦決定,那就如“神兵天降”,令西方企業措手不及。中國的“多謀善斷”適用於企業決策執行文化,也會產生很好的效益。
當為使決策成為有效的行動而必須改變人們的行動、習慣或態度時,決策與執行一體化決策文化就更重要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僅必須保證明確地分配行動的職責,並且使得承擔起職責的人有能力從事必需的工作;而且要保證他們的衡量標準、他們的成就標準、他們的激勵手段也能同時改變。否則,這些人會在一種內部感情的衝突之中陷入麻痹狀態。”
5.必要妥協理念
決策總是有機會成本的,而且,機會成本在各人員、階層上的分攤從來是不均勻的,正象機會收益的分配從來是不均勻的一樣。“沒有什麼‘完美無缺’的決策。人們始終必須付出代價,犧牲一些願望。人們始終必須在各種互相衝突的目標、互相衝突的看法、互相衝突的優先順序之間進行平衡。最好的決策也只是一種近似的——而且是一種風險。始終存在著一些壓力,要求作些妥協以便贏得人們的支持,安慰那些反對提出行動路線的強有力人物,或者兩面下注以防冒險的損失。”
因此,關鍵在於在決策過程中始終必須堅持的是只管正確的是什麼而不管誰是誰非,以便最終作出必要的妥協。否則就將作出錯誤的妥協。彼得·F·德魯克用兩個生動的比喻來說明這兩種全然不同的妥協:“半個麵包比沒有麵包好”,“半個嬰孩比沒有嬰孩壞。”
6.決策執行結果反饋理念
從決策執行一體化總流程看,決策事實上是個反覆進行的偏差校正直至達於目標的過程。因此,決策包括結果反饋。這種決策文化理念既要求明確規定預期結果,又要求組織力量從事執行的追蹤。當艾森豪威爾將軍人駐白宮后,前任總統杜魯門說:“可憐的艾克,當他是將軍時,他發出的命令會被執行。現在他將坐在大辦公室中發命令,但什麼事都不會發生。”其原因在於,與部隊中所存在的高速、準確、有效的反饋系統比,地方或國家的反饋系統也許都相形見絀。執行結果反饋理念是如此重要,以至彼得·F·德魯克總結道:“人們必須組織情報資料以便獲得反饋。人們需要報告和數字。但是,如果一個人不以接觸實際為依據來建立自己的反饋——如果他不對自己提出親自視察的要求——他就會陷入無結果的教條主義而得不到結果。”
決策理念的本質規定意指能夠反映客觀規律和主體的現實需求。決策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和內在根據,是進行決策活動的重要依據和行為規範。是實現決策活動科學化、合理化的重要保證。決策理念作為一個系統本質,其內在規定包括主體目的、客體規律、系統思維、技術創造等具體內容。
1.主體目的
主體的目的是決策活動和決策理念形成的決定性因素。而作為目的最基本的內容的主體需要則是一切決策活動的發動因素。它決定著決策理念的價值取向,決定著決策目標和行動方案的方向性內容。主體目的既是決策活動的出發點,又是其歸宿。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目的有關。因此,思想一旦離開利益目的就會使自己出醜。人們追求利益的過程是一個有意識、有目的、持續發展的社會活動。那種組織起來統一行動、為實現一個實踐目標,並按照某一方案進行的追求目的的社會活動,可以說就是建立並實現決策理念的過程。人們的決策理念活動是總有選擇地反映客觀世界某一領域、某一方面、某一層次的規律,而人對物的尺度反映的最終目的是服務於人對自身需要的滿足。所以,合理的決策理念又體現著人的願望、需要,包含著對人的本性的追求和本質力量的滿足。
一個決策理念所反映的人的需要或要求。能否獲得外部現實性,能否在實踐中得到實現和滿足。又主要取決於主體需要的合理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有五個層次。分別為互相聯繫和共同發展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不同層次的需要所產生的決策動力也是有所差別的。對於主體的需要和要求。還要具體地區分為,合理的與不合理的、當前可以滿足的與將來才可能滿足的等等情況。只有以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的、合理的、並在當前就可滿足的需要為前提的決策理念,才具有現實化的可能。同時,主體關於客體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也並非“純粹客觀”,不是簡單的重複和模仿客觀事物的自然發展過程,其中也滲透著主體的利益目的。主體通過認識指導實踐,改變外在事物的現成形式,捨棄現成事物中那些與人的需要不相符合和違背的方面和因素,創造出對自已有用的。但客觀自然過程又不會自發產生的、能夠符合人的本性和滿足人的需要的理想客體。因而,決策理念必須首先符合主體目的。
2.客體規律
客觀外物的客觀性和獨立性制約著決策理念必須正確反映客觀對象的內在規定性。任何客觀對象都有其特定的結構、性質和規律,客觀對象發展變化的方向和秩序都要受其內在規律的制約。客體對象的尺度是作為外在的必然性強加於主體的。人們在改造、利用和保護客觀事物時必須遵循其內部規律性。作為目的性很強的決策理念活動及其指導下的實踐活動,也是以對象的內在規律性為依據的。“人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面向著客觀世界。依賴於它,以它來規定自己的實踐活動。”因此,為了保證實踐活動的順利展開和獲得預期效果,在建立指導決策活動的決策理念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要使之符合客體的規律性。這是唯物論的基本要求。雖然人們的決策理念活動是一種高度自覺的積極活動,是為一定的目的而有計劃展開的思維運動,但是歷史發展中的人的本性、需要和滿足需要的本質力量,也會作為實踐活動的“當然規律”而發揮重要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客觀事物運動規律及其條件的變化,加之視角不同及處理方法的多樣性,人們對同一問題的解決,會選擇不同的方法和途徑。決策理念主體應最大限度地符合各種規律,密切關注規律的層次性及規律展現的多種客觀可能性,以期達到設想中實踐目的的實現。具體到每一次決策活動,其客體性內容至少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在多種目標中選擇一種最有效、快捷、經濟地達到實踐目的的決策目標;在為實現目標而設計的多種方案中綜合比較優劣、抉擇最優;考慮在現有目標和方案之外是否存在更好的,或者把幾個目標和方案綜合在一個目標和方案之中。這些內容作為客體規律制約著決策活動。
在現代社會中,決策的對象越來越複雜化、綜合化和深刻化,其規律性表現也千變萬化,又由於決策理念主體認識能力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每一次決策活動都必須運用比較、綜合等一切可以運用的思維優化手段,在符合規律的範圍內掌握事實,全面把握事物。“如果不是從全部總和、不是從聯繫中去掌握事實,而是片斷的和隨便挑出來的,那麼事實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甚至連兒戲也不如。”
當然,我們不可能掌握所有事實及其規律,但是,這種掌握客體規律的全面性要求,對於防止盲目決策,避免或減少錯誤,是完全必需的。同時,在決策理念活動中,往往存在著真假、利弊、精粗、輕重、得失、成敗等相反的兩個方面,人們通過優化、透視、鑒別、擇優,在觀念中對實踐、客體及其內部規律進行全面的把握,既要看到同一標準下不同方案的優劣,又要看到不同標準下方案的綜合利弊,具體分析當時、當地所必需的各種條件及條件的運動變化,並將所有的因素都化為整體的一部分,深入事物內部,得出符合事物規律的正確結論,把尊重客體規律貫穿到決策理念活動的各個環節中。
3.系統思維
在決策理念活動中,思維作為系統而存在,系統則以思維為紐帶。從邏輯的角度看,思維中的各個命題之間應當相互蘊涵、相互融洽,而不應相互矛盾。我們平時所說的“說話辦事要符合邏輯”,就是指人們活動的系統思維,其實質是對客觀世界的系統性和規律性的主觀反映。即人們在決策活動中必須遵循的思維的系統原則。
決策理念的系統思維,至少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決策主體把決策對象看作一個系統,並站在這個系統的整體立場上分析處理問題;二是承認決策理念系統內部各要素之問和系統內外之間的聯繫、影響和制約關係,承認各要素對系統整體的獨特作用;三是經常對各個要素進行恰當的系統思維分析,正確進行組合與協凋,不斷提高系統思維的整體功能。
作為系統思維,其最本質的方面是,“要把事物列入新的聯繫中,來達到在它們的新的不尋常的質中來意識到它們。”即把事物放在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系統之中,揭示出系統自身的自組織特徵。決策理念的形成和建立,體現了這一過程。在決策信息交換過程中,思維繫統由相對無序走向相對有序,由信息搜取、組合到信息增殖獲益,最終建構決策理念的自組織耗散結構。當決策耗散理念形成時,各種思維元素就會表現出很有序列的集體運動,使思維中許多零散的、無序的決策信息,朝著某種既定目標,突然協同,形成有序的平衡態結構,併發揮出整體大於部分的功能。
4.技術創造
現時代,科學技術的加速發展和急劇變革,必須堅持決策理念與科學技術相結合,在技術創造過程中必須遵循決策活動的目的和手段、原則性和靈活性的有機統一。也就是說,要保證一個決策理念的合理可行,必須有技術創造有效可靠的支持。技術創造是在決策過程中實現主體目的、客體規律、思維繫統三者統一的中介和橋樑,是使決策理念合理有效的根本手段或根本工具。手段和工具作為人類從事實踐活動的中介,要服從於人類實踐活動的目的,面目的要運用手段來改造客觀對象,又必須使手段符合客體對象本身的規律。
當然,正確的目的和有效的手段最終是要在認識指導的實踐中得以形成並達到和諧統一。當決策理念主體在以思維的形式對實踐活動作出統一的設計、規劃的同時,也在觀念形態上對實踐活動的技術尺度給予創造性的選擇和確認,表現出理性的機巧。創造性技術突破傳統的邏輯通道和思維習慣,創造性是技術創造中的靈魂。主體在思維領域中以意識觀念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的工具手段進行改造,意即在現實地改造客體之前必先進行工具技術的創設。同時,“如果認識只是簡單地複製自然界中存在的對象,那麼在人的生產過程中,它就沒有起到自己的作用。認識支配生產過程,勞動產品在它實際上被生產出來之前,就以觀念的形式存在於人的頭腦之中。為此,認識應當創造性地反映客體,不僅反映它目前存在的樣子,而且反映它由於人的改造活動而可能成為的樣子。”因此,只有技術上的創造,才可能形成科學的決策理念。創造和常規二者並不總是界線分明、截然分開,而往往是兼而有之,亦此亦彼。正如決策的分類一樣,它們並非真是截然不同的幾類決策,而是像光譜一樣的連續統一體,其一端為常規化的決策,而另一端則為創造化的決策。我們沿著這個光譜式的統一體可以找出不同色度的各種決策。
首先,決策理念具有認識論的中介屬性。
一般認識和具體實踐是認識過程中既相對立又相聯繫的兩個方面,它們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著對自己對立面的肯定或否定,認識和實踐相互過渡的中介並實現內在統一性的要素就邏輯地落在決策理念上。“一切差異都在中間階段融合,一切對立都經過中間環節而相互過渡。”這是由事物的普遍聯繫或不可分割性決定的。“對於中介的環節……在一切地方、一切事物、每一個概念中都可以找到。”一方面,理性認識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普遍性、抽象性而不能直接、實際、完全地轉化為實踐,理性認識自身必須越來越具有豐富的直觀性或外在具體性,指向特定的事物及其過程,才能實現其向實踐的過渡;不可忽視的是,客觀的實現過程也必須融入主體的主體性因素,包括主體的思想、態度、需求、慾望、情感、意志、信仰等等,使主體客體統一,需求和實踐符合。另一方面,實踐活動也不能夠直接、無條件、完全地接受一般認識的指導,而是必須針對既定的特殊的約束條件,從具體客體的屬性、特點、關係出發,深入事物發展的內部,利用有利的環境,再造或改造事物及其面貌。這樣,就認識的全過程看,決策理念介入認識過程有了邏輯上的可能。
能夠實現認識過渡到實踐的,必須同時具有認識和實踐的雙重功能。從認識的角度看,決策理念是“直接為實踐服務的認識,直接對實踐對象的認識,直接按實踐要求的認識。”其認識的特徵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決策理念這種觀念形態的運動愈來愈具有相對獨立的性質。決策理念是以現實的實踐活動為依據,在主體頭腦中進行的主觀演繹、思維操作或稱思想實驗,往往具有相對獨立的屬性。但這種觀念形態的理念與現實的實踐活動相對分離狀態,會嚴重地影響決策實際效果。二、決策理念可以超越現實的物質客體對未來的物化活動秩序和結果進行超前演習和驗證,決策理念活動的主體因其獨具的思維特徵,可以運用符號抽象思維,逐步簡約和擺脫具體物態的限制,形成一定的思想、觀念、設想、規劃、方案等,並對其進行重組、排列和抉擇。在超前演習過程中形成一種在結構、屬性、功能諸方面都否定和超越現實的理想客體。這種理想客體,既具有要求通過未來實踐改變現實客體的規律性,也具有使自身主體需求通過外部現實性而實現自身的規定性。決策理念的超前驗證,可以對未來實踐的諸種要素及其結構,同它所進行的設備材料加以理想設計,然後運用概念、判斷、推理、假說等邏輯形式將它們聯繫起來,對未來實踐的諸多方面進行建構。三、決策理念傾注了主體性因素,體現了真、善、美的統一。“真”,是主體對客觀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善”,體現趨向主體目的的內容;“美”,則是“真”與“善”的統一,是理想客體的完美形態。在主體追求真善美統一的過程中,主體所投入的不僅僅是知識和物件,而且還傾注了情感、道德和意志傾向的主體性,如果否認和忽視了這些問題,決策理念就不會完善。而不完善的決策理念將會導致決策失誤,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而且還將形成社會心理負效應,甚至釀成相關範圍的社會問題。四、決策理念能夠通過肯定或否定,對豐富雜亂的感性材料思維加工和抽象製作。我們知道,理性認識經過中介環節轉化為實踐,是對理性認識的否定,同時也是對中介環節的肯定。在從理性認識向實踐轉化的過程中,由於中介因素能夠實現認識向實踐的轉化或飛躍,因此決策理念構成了認識過程的否定因素或稱否定環節。把握一般認識、決策理念、實踐的內在統一,能夠促使人們更加深入地了解決策理念的過渡、轉化和中介作用,並能揭示出在完整的認識過程中決策理念的中介屬性。
從符合實踐功能的角度看,決策理念的實踐屬性主要表現在:一、決策理念直接指向即將實施的實踐活動。決策理念依據於理論認識但並非單純理論研究,不是遠離實踐的僵化認識。它深入實踐,揭示了實踐活動的規律、方式。理念主體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未來狀態進行思維上的分解組合,指導將來的實踐活動。離開客觀物質性的實踐活動,決策理念將變得蒼白無力。正如恩格斯所說:“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迫切的基礎正是人們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而發展的。”二、以實踐為目的的決策理念,貫穿和滲透於整個的實踐活動。實踐是主體運用手段作用於客體的有目的物質活動,主體是指具有主觀目的的人,手段是指人的目的的外化,客體是人的目的的對象物和作用物,離開目的的實踐不能稱其為實踐。同理,離開作為目的和手段的決策理念,談論決策理念指導下的實踐活動也是毫無意義的。三、實踐既是決策理念的現實化又是對理念的檢驗。一般地說,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但實踐在檢驗認識真理性的過程中,並不直接檢驗理性認識及其理論的成果,而是首先通過檢驗決策理念而實現的。這不是對實踐標準的否定和懷疑,而是對其繼承和發展、深化和豐富。實踐檢驗決策理念,表現了實踐檢驗標準的一致性,即實踐通過檢驗決策理念達到最終對認識真理性的檢驗。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實踐檢驗決策理念和實踐檢驗理性認識又具有不一致性的特徵。實踐通過直接檢驗決策理念正誤,來間接地檢驗作為決策理念指導思想的理性認識的正誤。也就是說,只有經過檢驗的決策理念是正確的,才可以確認所依據的理性認識的真理性。相反,如果經檢驗的決策理念是錯誤的,那麼,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所依據的理性認識或理論是錯誤的,一種是決策理念本身錯誤。所以,實踐並不直接檢驗理性認識的成果,而是通過檢驗決策理念實現對理性認識的檢驗。因此,決策理念的中介屬性,不僅僅體現在由認識向實踐的轉化的過程中,同時也深刻地體現在實踐檢驗和評判決策理念的過程中。
其次。決策理念具有認識論的抉擇屬性。
抉擇能夠充分體現出主體在認識過程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是使認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卓有成效的意志心理。“意志是與人類的能力,即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能力、理智和感情的能力連在一起的,形成一個包括我在內的朝著某一方向前進的整體。”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可以把決策理念看成是一種意志活動。黑格爾認為,意志不過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即把自己變為定在的那種思維。”它具有強烈的主觀一致性,意志的理想境界是自由,“自由是意志的根本規定。”“意志而沒有自由,只是一句空話;同時,自由只有意志作為主體,才是現實的。”所以,“意志自由只是藉助於對事物的認識來作出決定的那種能力。”這種能力就包含在決定改變事物的決策理念的實質里。
現實世界中,人們在不斷地受偶然因素的干擾,因此,也就需要不斷地發揮意志自由的作用,不斷地減少失誤,從而構成積分式抉擇性的決策過程。“不做決定的意志不是現實的意志”意志自由和抉擇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前者是後者的前提,後者是前者的表現,劉李勝博士認為:“決策認識負荷著抉擇,表明決策認識在本質上是決策認識主體的自由意志的動態表現,而人的自由意志最終受制於客觀世界的因果聯繫。”
抉擇承擔著決策過程中確定目標和方案的職責。對於實踐目標的抉擇,往往從“雜多”的問題開始,沒有問題需要解決,就無需決策。客觀存在的問題的存在是一切決策活動的發端,從“多”中擇“一”,就需要決策理念的抉擇。這裡的“一”,或是一個事物,或是一組事物,或是未來的某種藍圖,或是一種行動方案等等。目標的抉擇是整個決策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構成決策理念的重要內容。目標決定著決策的方向,規定著決策的內容,是在事物發展的若干可能的方向中進行選擇。只有目標的選擇正確,決策活動的其它環節才有意義。由於“兩個目標的存在,最起碼也要引進一致性要求—— 為達到一個目標所花費的時間,限制為達到另一個目標所能用的時間。”“一致性要求”是目標抉擇時所遵循的基本原則。
抉擇還承擔著決策方案的抉擇問題。實踐方案構成決策理念的主要內容。為達到一個目標往往有多種方案,正如西蒙所說:“在任何時候,都存在著大量(實際)可能的備選方案。”其中任何一個方案,都包含抉擇屬性,在各種利弊共存的實踐方案中排列組合,依據方案的內在規定性進行思維操作和觀念改造,形成一個最佳方案。“通過某種過程,這些大量的備選方案,被壓縮為實際採用的一個方案了。”無論是目標抉擇或是方案抉擇在實際的決策活動中並非都嚴格按照邏輯的順序進行,而是多種目標、多種方案同時交叉進行。但從側重方面看,仍然存在著先目標後方案的順序。例如,我國現已形成西部大開發決策理念的決策目標,隨之要進行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決策方案的抉擇。只有方案圍繞目標設計並達到目標和方案的一致性要求,我們才可以說,為了實現目標的方案具有了可行性。
抉擇又是價值的抉擇。人是社會中的人,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們的活動在特定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環境中引起社會條件的實際變化,從而為自己的社會化的自由發展創造出最佳的價值效益。這種社會價值必然回歸於人的實踐活動,並進一步內化為人的素質需求,進而引起下一步的價值活動。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主觀世界包括價值觀也得到了改造,正如人改變了環境,環境也改變了人一樣。因此,作為超前反映人類實踐的決策理念,理應把人的活動所形成的社會價值納入其價值領域內,成為判斷決策理念科學與否的標準之一。當我們面對較複雜的情況時,比如,這方面價值低而那方面價值高,或這方面價值高而那方面價值低,或都高或都低等等,一時還難以判斷綜合價值如何,就需要我們綜合地計量分析,尋找綜合價值效益。從微觀到宏觀、從短期到長期、從時間到空間、從物質到精神等各個角度,展開評估並得出各類價值效益的綜合量值。綜合價值要從價值的每一方面、每一角度、每一手段、每一途徑、每一結果加以取捨,多種考慮,全盤規劃,達到效益平衡,並藉以量化或相對量化,獲得最大量的綜合價值效益,才能實現決策理念的科學化。
最後,決策理念具有認識論的條件屬性
通過中介抉擇形成目標方案時,決策理念還具有認識論的條件屬性。作為直接指向實踐的決策理念,儘管能在主要方面如實地反映或描述實踐及其運行狀態,但一開始總是不可避免地隱含著模糊的因素,這不僅囿於主體有限的認識能力,而且認識手段的先進程度和客觀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不斷暴露的過程,更多的還在於具體事物的使用方式的環境條件。但“一切在人類頭腦中是理性的東西,……必然地要轉入這個現實,必然將自己那一部分的合理性加進現實中去。在“理性”轉化為“現實”的過程中,必然全面考察行將進行的實踐賴以展開的特定背景和特定條件,其中資源、權力、時間等核心因素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資源因素。一切有用的材料被稱為資源,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物質的資源除包括天然形成的有利、不利、有害的比如土壤、大氣、水分等資源外,還包括按照主體需要和物體的材質和特性,物化人類智力而創造出來的各種設備、工具、人化自然等。資源是決策理念的物質基礎,失去資源支持的決策理念將毫無意義。比如,一個人呆在屋子裡,突然發生了洪水,於是他做出游泳、利用救生圈或乘船等依賴資源的逃命決策。然而,由於缺乏游泳能力、無救生圈和船等轉化為現實的約束因素或實現條件,而逃命的願望即對應的決策理念就無法實現。
在現代社會,決策活動除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外,還必須創造出新的資源因素,並且創造本身也需要資源支持。現代知識經濟、信息工程、人工智慧的普及和推廣,一方面體現出現代人類的整體智力資源水平,另一方面,人類也可以利用現有的智能結構創造出更能適應人類生存發展需要的資源條件。大量的事實已經無可辯駁地表明,人工智慧作為人腦智能的電子模擬,以現代化的物質技術手段空前地提高了人類建立決策理念的能力,使決策理念形成的方式、速度、程度和範圍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了極大的提高,已經形成智能專家系統,即決策支持系統。我國改革開放以後所取得的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國民素質整體水平的提高,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科教興國戰略和“德”“法”治國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實施等,都是決策理念寶貴的資源基礎和源泉。
在智力資源條件里,值得一提的是決策理念主體要重視、吸收和採納不同意見。不同意見是決策資源的重要的一筆財富。不同意見的發表和討論,實質上等於提出不同的實踐目標和實踐方案。“領導幹部要特別注意聽反面的話。……事物是很複雜的,要想得到比較全面的了解,那就必須徵求各種不同意見,經過周密的分析,把它集中起來。”不同意見為建立科學化的決策理念,提供智力資源支持。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德斐德南·德魯克也認為,“管理者的決策不是從異口同聲的一致意見中產生。有效的決策往往是以對立意見的衝突、不同意見的爭論和不同判斷的選擇為基礎而做出的。‘如不存在不同意見,就不可以作出決策”因此,決策過程中不同意見是應該尊重並予以提倡的。
權力因素。權力是決策活動的必要條件。擁有決策權在決策過程中處於主體地位,起主導作用。其重要的原因在於能夠駕馭、統轄決策活動的整個過程及其成果。從形式上看,決策者或決策主體就是有權者或有權決策者。一般情況下,有職才有權。因職位而具有的職責與權力組成職權,駕馭著決策過程中決策目標和決策方案的抉擇。職與權的穩定態我們稱為“權威”,是以強制性的服從為前提的。現代管理學家京利·艾伯斯認為,沒有權威,一個組織,不論是國家、軍隊、還是企業,就不能生存,社會對維護組織的權威有著重要的利害關係(因為社會是通過組織來謀求其目的的),這些組織的權威受到毀壞是對社會幸福的嚴重威脅,一般說來是無法容忍的。我們可以從以上這段話中體悟到決策活動中權威存在的必要性。權威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它是在權威的意志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是否符合總體目的、並給總體帶來利益的社會認可過程中形成的。一個企業經營者的影響力可能遠遠超過由職位的許可權所產生的權力範圍,其原因在於這些經營者具有的素質、經營才略使下屬或職員樂意接受服從其意志意圖和決策理念。現代所流行的企業文化、團隊精神就是以一定的權威為基礎的。
時間因素。在最佳的時間裡提出決策目標和決策方案至少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限定的時間段內抉擇出目標和方案;二是在最佳時間段里提出目標和方案,即必須綜合考慮事物發展的規律趨勢、外在環境包括人們的社會心理變化等眾多因素,尋找事物量變過程中的質變。比如,我國黨和政府提出的西部大開發的決策理念,就是在最佳時間提出的典型例證,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質變產物。當時國際經濟發展疲軟,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拉大,東部需要市場,西部需要資金和技術,國內市場需求不足,人們正渴望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等。這就是說,所謂“最佳時間”是以對事情的掌握和對客觀規律的正確認識為基礎,在允許的時間內抓住並把握良機,正確有效地作出決策。當然,不同性質的決策理念或決策活動對時間的要求也不一樣。比如戰略決策和戰術決策,國家決策和個人決策,政治決策和經濟決策等,由於決策所解決的問題繁簡不同和人們的認識能力的限制,所以每一類決策所需時間就有所差別。比如,競技中的足球比賽和一座水電站的建立。在足球賽中,攻擊的一方要設法抓住時機突破對方防線,破門得分;防守一方要想法破解對方進攻策略,預測對方下一步的行動,對時間的要求特別嚴格。而水電站,從設想規劃、提出方案、論證評估,到決策實施需要較長的時間,它對時間的要求就較為寬鬆。決策理念是要解決現實中不能滿足人們期望的問題。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看,時機尚未成熟時就貿然行動,結果往往不會成功;同樣,若遲遲不加處理,並貽誤戰機就會導致失敗。因此,對於指導行將進行的實踐活動的決策理念,時間因素應該成為一個著重考慮的問題。
總之,以上所歷陳的決策理念的中介屬性、抉擇屬性和條件屬性等,並非包括全部。隨著決策理念研究的深入,其屬性的概括和揭示將會更細緻、更科學。從現已揭示的決策理念的屬性看,它只是對決策理念本質內容的補充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