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台幣是指中華民國行政院於1946年授權委託台灣銀行於台灣發行的鈔券,正式名稱為“台幣兌換券”,當時相對於日據時期的“台灣銀行券”而稱為新台幣,後來因為1949年6月15日發行了“新台幣”,而稱為舊台幣。
而在得到正式授權之前台灣銀行在1946年5月22日已發行舊台幣,最初只發行一元、五元、十元的鈔券,9月1日發行了五十元與一百元的鈔券,後來因物價波動,發行了五百元、一千元、一萬元、甚至到一百萬元的鈔券,之後進行幣制改革,以四萬比一的方式發行新台幣。

舊台幣
台灣銀行於1946年5月20日由“株式會社台灣銀行”改組而成后,於5月22日開始發行舊台幣,而依照當時的相關章程,正式名稱為“台幣兌換券”。而在舊台幣發行之前,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之後原本中華民國政府公告停止流通台灣銀行券,並規定中國大陸流通的
法幣也不能在台流通,計劃由
中央銀行在台開設分行發行“台灣流通券”作為過渡時期貨幣,然而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10月25日成立后,建議暫時繼續讓台灣銀行券流通,發行“台灣流通券”的計劃便作罷。剛開始僅發行一元、五元、十元三種面額,以一比一的比率與台灣銀行券進行兌換,但1946年9月1日發行五十元與一百元面額后,收換工作才順利進行,此外事實上雖然5月22日台灣銀行便開始發行舊台幣,但行政院在同年6月15日才正式核准授權給台灣銀行。此外這時的舊台幣是委託上海的中央印製廠印製再分批運來台灣發行,其圖案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決定,正面是台灣、孫中山像與台灣銀行,背面中央是
鄭成功與荷蘭海戰圖。
但由於1948年上海爆發
金融危機,
國民政府輸出大量貨幣,以取得台灣民間
蔗糖、米等資源,造成惡性通貨膨脹,連帶也使舊台幣幣值大幅
貶值,造成台灣
物價水平急遽上揚,引爆
經濟危機。1948年上半年開始發行五百元、一千元的鈔券,年底發行了一萬元的鈔券,而由於中央印製廠因趕印法幣、
金圓券等問題而影響到台幣的印製,台灣銀行在1948年開始自行印製鈔券。
然而由於1949年舊台幣仍大幅貶值,於是為了恢復經濟秩序而進行幣制改革,
台灣省政府在1949年6月15日公布〈台灣省幣制改革方案〉與〈新台幣發行辦法〉,其要點為:
1、照中央指示台銀髮行新台幣總額二億元(摺合
美金四千萬元);
4、新台幣對舊台幣摺合率定為舊台幣四萬元摺合新台幣一元,舊台幣於1950年1月14日正式停止流通遭到淘汰。
中央印製廠上海廠(今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上海印鈔廠)印製,1946年5月22日發行。

壹圓舊台幣
一元(壹圓):一版,正面為藍色,中為孫中山像,下襯花座,上印“台灣銀行”,下印“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印”及兩側紅色方印:“台灣銀行董事長”及“台灣銀行總經理”。右印台灣地圖,圖中右印“壹圓”;圓上印有“台幣”兩字;圖左右襯圓圈,圓圈內印“壹圓”,作
地紋。左印台灣銀行大廈,上襯雲彩,房上印紅色二英文冠號及六位號碼。中左無地紋。四周框花邊;四角印“壹”,上斜下正。正中下框外,印“中央印製廠”。背圖有圓框“壹圓”作地紋,印淺綠色;背中作橢圓形,形內鐫
艦艇海景,為鄭成功驅逐
荷蘭人於台南鹿耳門登陸的海戰圖,兩側印“IL”及花框;四周花邊,四角斜印“IL”

伍圓舊台幣
五元(
伍圓):一版,正面為紅色,除
面值、花邊、
花座及下面兩角“伍”斜印,與壹元不同外,其餘均與壹元相同。背面圖案,紅色淺赭地紋,除“5”與“5”花框及圓形座與壹元不同外,其餘皆同

拾圓舊台幣
十元(
拾圓):一版,正面為灰色。除面值、花座、花邊等異於伍元外,其餘均同。背圖除面值、面值框、圓座、地紋淺藍色與伍元不同外,其餘皆同
第二批正面凹版、背面凸版印刷票(低面額)
中央印製廠上海廠印製,孫中山像為
鞠文俊雕刻,1946年9月1日發行。

伍拾圓舊台幣
五十元(
伍拾圓):一版,正面採用赭色,右無地紋,下印花地紋;上二角面值正印,下二角橫印;花框、花座、面值等與拾元不同,其餘皆同。背圖上地紋、花邊、面值框、色澤等,與拾元不同,
中印綠色,兩邊赭紅色,地紋淺赭紅色。正面上方左右排兩行號碼。與壹、伍及拾元不同。“台灣”二字排地圖左右,也不同

壹百圓新台幣
一百元(壹百圓):二版,正面採用墨綠色,花邊、花座、面值不同於伍拾元,其餘同伍拾元。背圖上面值框、花邊、色澤不同伍拾元,其餘同。兩邊印淺赭,中印藍色,地紋印淺綠色,稱套印。此張佰圓圖案色澤完全相同;僅灣字水部第一點不同。第一版第一點帶一線(稱連水)。第二版是修飾版,不帶一線(稱不連水);這一線,被製版工人修棄,故稱修飾版(不連水)。也稱第二版
第三批正面凹版、背面凸版印刷票(高面額)
中央印製廠上海廠印製,孫中山像為鞠文俊雕刻,1948年5月17日發行。

伍百圓舊台幣
五百元(伍百圓):一版,正面採用紅色。背圖上兩邊紅色,中套藍色。花框、面值框、四角面值橫書,以上百元券之“百”,均未大寫加人旁,是一種錯誤;因為銀行用數字,均應大寫

壹仟圓舊台幣
第四批正面凹版、背面凸版圖面配平版底紋印刷票
台灣銀行第一印刷廠印製,孫中山像為鮑良玉雕刻,面值有壹百圓、壹仟圓、壹萬圓三種。

壹百圓舊台幣
發行時間為1948年2月1日

壹仟圓舊台幣
發行時間為1948年8月17日

壹萬圓舊台幣
發行時間為1948年12月11日
台灣銀行第一印刷廠印製,共有四種面值,分別為:伍仟圓、壹萬圓、拾萬圓、壹佰萬圓。
圖案 |  伍仟圓舊台幣 |  壹萬圓舊台幣 |  拾萬圓舊台幣 |  壹佰萬圓舊台幣 |
面值 | 5,000 | 10,000 | 100,000 | 1,000,000 |
顏色 | 橘色 | 藍色 | 紅色 | 紫色 |
發行日期 | 1948年5月3日 | 1948年6月1日 | 1948年10月14日 | 1949年5月17日 |
第六批特高面額印刷票
這一批有兩個面值即壹萬圓和拾萬圓,壹萬圓面值的印刷票顏色為紅色,由中央印製廠台北廠印製,1949年5月17日發行。而拾萬圓面值的由台灣銀行第一印刷廠印刷但是沒有發行。

壹萬圓舊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