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鎮
浙江省級高新園區下轄鎮
三界鎮(高新園區),位於紹興柯橋區、上虞區、嵊州市三地交界處,被譽為嵊州市北大門,北與上虞區接壤,西北與柯橋區相鄰,是嵊州離嘉紹跨海大橋、紹興濱海新城和上海市區最近的區域。
2010年11月,位於該鎮境內的嵊州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經省政府批准正式掛牌成立,園區規劃用地面積33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5.8平方公里。按照“建設省級高新園區,建成嵊北魅力小城市”的目標。到2020年,以先進裝備製造業、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為主的主導產業規模初步集聚,其餘區塊啟動建設。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23億元,同比增長9.1%;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8323.9元,同比增長11.6%;財政收入12.36億元,同比增長6.9%,體制收入8856.58萬元,第一次突破8000萬元大關。三界鎮現有一定規模工業企業325家,產業結構以廚具、機械、鏈輪、電聲、茶葉加工等為主。
鎮內杭紹台高鐵(三界站)、曹娥江(紹興港嵊州港區)、紹興市域鐵路-紹嵊(新)線、上三高速、104國道等過境,是“浙江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地區之一。鎮內有浙江省級高新園區,省級農業園區等。
為紹興市中心鎮、衛星鎮、浙江省級文明鎮、省級小城市。交通便利,經濟發達。
三界鎮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建制於東漢永建四年(129),析剡縣北合上虞縣南,置始寧縣,縣治設今三界鎮,隋開皇九年(589)廢。大業元年(605),復置始寧縣,唐武德八年(625)又廢,原始寧縣領域仍歸舊屬。貞元二十年(804),洪水沖毀官巷而成江河,街巷移建至城隍廟前。宋時置三界鎮,屬會稽縣,與嵊縣、上虞交界,故名。元設驛站。明成化八年(1472)由會稽縣划入嵊縣至今。萬曆年間(1573~1619)設市。民國15年(1926)鎮上發生大火,始寧街焚毀殆盡,崇仁鉅賈金憲章出資重建。新街全長930米,均系磚木結構樓房,高低一致,格式統一。21年復置鎮,37年改鄉。1949年建三界區。1950年三界區喻宅、孫嶴、上王、雙溪鄉劃歸紹興縣。1954年,紹興縣八鄭、德政鄉划入。1956年全區13個鄉合併為臨江、三合、友誼、福源、畫圖鄉,並建三界鎮。1958年三界以區建人民公社,下設臨江、蔣鎮、友誼、江東、福源、三合管理區,三界鎮併入臨江管理區。1961年撤三界人民公社,以管理區建公社,友誼管理區分建友誼、西杜公社。1981年復置三界鎮。1983年改人民公社體製為鄉村建制。1986年時設蔣鎮鄉、友誼鄉、西杜鄉、三界鎮、三合鄉、江東鄉、福源鄉。1992年5月三合、江東、福源鄉併入三界鎮,西杜鄉併入友誼鄉。1993年蔣鎮鄉改鎮。2001年12月蔣鎮、友誼鄉併入三界鎮。
2004年,三界鎮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精神,按照“統籌、整合、提升”思路,圍繞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這一主線,突出工業化、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重點,統籌協調,克難攻堅,狠抓落實,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工業經濟運行穩健,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村鎮一體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社會各項事業全面推進。2004年度,三界鎮被命名為省級文明鎮及市級生態鎮。
2010年嵊州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授牌儀式,標誌著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又一重要平台——嵊州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三界)正式成立。
三界鎮現有一定規模工業企業325家,產業結構以廚具、機械、鏈輪、電聲、茶葉加工等為主,三界鎮有年產值上千萬元的規模企業24家,獲自營出口權企業6家。廚具、鏈輪、茶業加工三大產業塊狀經濟優勢明顯,其中有廚具企業24家,形成29個廚具產品系列,80多個品種,培育了“普田”省級名牌產品和“雙發”省級著名商標,“普田”牌
油煙機榮獲國家首批免檢產品稱號。廚具業實現銷售收入6.54億元,稅潤總額3987萬元,是國內第三大生產基地和批發中心。最大的廚具企業是紹興市普田電器有限公司,有固定資產7.58億元,年生產廚具15個系列30萬件,上半年銷售收入5.38億元,產品遠銷韓國、俄羅斯等國家。鏈輪業是國內重點出口生產基地之一,產品主要銷往歐洲市場,全鎮現有鏈輪企業27家,年產鏈輪1萬多個規格4000萬件套。上半年,實現自營出口值688萬美元。嵊州市機械鏈輪廠(中益機械)是我鎮的骨幹企業,世界上最大的鏈輪和皮帶輪生產基地。有36年鏈輪生產史,2015年銷售收入68.2億元。
茶葉加工業依託產業資源優勢,發展迅速,全鎮有年銷售額超百萬元的企業13家,主要從事茶葉深加工,生產精製茶葉。瑞興茶業有限公司為嵊州市第三大茶葉加工企業,該廠內抓產業升級,外拓國際市場,產品遠銷非洲市場,企業實力不斷壯大,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2.45億元,同比增長15%,利稅總額8538萬元。三界鎮實現工業經濟運行呈現出向規模型、外向型、效益型方向發展。工業經濟已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2015年GDP達到33.7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50億.
三界鎮
三界鎮始終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堅持以效益為中心,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方向,依託產業基礎和自然資源優勢,積極引導農民認準市場,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優質、高效農業,目前,已培育成了茶葉、竹筍、水產、水果、花木、畜禽等主導農業產業,形成了“一片一品”的特色農業生產格局,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確保了農民人均收入的穩步增長。生態農業園區進展順利2002年底,三界鎮順應農業發展新趨勢,針對三界鎮低山緩坡和農村勞動力外出多的實際,確立了在長橋片創建集生態、休閑、科技於一體的生態農業園區的發展思路,園區規劃面積近8000畝,分區分期實施,整體推進,主要發展棚菜、特種水產、高檔花木、觀光水果、加工流通等生產基地,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要求,寓觀光於生產之中,通過若干年建設,使其成為城市人休閑、觀光、攬勝場所。至今,已實施高檔花木、特種水產、名優水果、奶牛養殖等生產基地近2000畝,配套基礎設施同步推進,園區框架基本構成。
茶葉量多質優三界是剡地產茶重鎮,“茶聖”吳覺農先生曾在三界長期從事茶葉研究和開發,並創立了“三界茶廠”。全鎮現有茶葉生產基地1.1萬畝。年產珠茶2萬擔,名茶3500擔,註冊“越凰龍井”商標壹只,生產的“金黃茶”為稀有品種,為紹興市唯一生產基地,陸康片依託嶀大山立地條件優勢和茶農的名茶炒制技術,使名茶外形、色澤、香味俱佳,頗受消費者青睞,是該片純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現建有南嶴、杜家山兩個名茶交易市場。近幾年來,順應市場發展趨勢,積極發展無公害茶、有機茶,去年,有589畝生產基地被權威機構認證為有機茶基地,三界鎮無公害生產基地已達6000多畝。
竹資源豐富現有毛竹面積8000多畝,小竹筍6500畝,年產鮮筍300萬公斤以上,品種眾多,有毛竹、早園竹、雷竹、哺竹等,是嵊州市重要竹筍生產基地之一。杜聯村的毛竹具有單株重、材質好等特點,是竹製品加工上乘材料。為提高竹筍附加值,創辦了“山玉”筍製品有限公司,生產加工筍煮乾菜、筍乾,註冊“山玉”牌商標壹只,產品銷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
特種水產、名優水果等產業較快發展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積極調優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特種水產、名優水果等產業。目前,已建立特種水產基地2000畝,其中珍珠養殖基地850畝,名優水果生產基地3578畝,品種有水蜜桃、楊梅、獼猴桃、大青梅、桃形李等;桑園4125畝。
外出承包大田構成一大農業致富特色,三界鎮廣大農民更新觀念,善於抓住上海、江蘇等地產業轉移契機,發揮自身優勢,外出承包水田,從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全鎮已有16000多勞動力分別在上海、江蘇、市外省內承包水田,同時,在滬等大中城市從事建築業和家政服務、商業批零,開闢了一條農民致富新途徑。
黃沙資源豐富自上世紀60年代初開採黃沙。90年代被上海浦東、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定為建築專用沙。據1995年市礦業公司勘測:剡溪在三界至招士灣段有3000餘畝河塗,厚層達12米至20米,粒細度2.63至2.71,含泥量僅0.6至1.6%。全鎮有挖沙機船20多艘,運沙船80多隻,從事黃沙產業近千人。
交通改善
三界鎮
杭紹台高鐵三界站(在建)
杭紹台城際鐵路,是連接杭州、紹興、台州三地的專供旅客列車行駛的一條城際鐵路。預計共設12座車站,自北向南分別為杭州東站、杭州南站、紹興北站(既有站)、東關站、三界站、嵊州新昌站、天台站、臨海站(既有站)、台州中心站、溫嶺站(既有站)、溫嶺西站、玉環站。根據規劃,三界站2台4線(含正線2條),站房面積5000平方米。
紹興港嵊州港區(在建)
紹興港嵊州港區中心作業區碼頭位於曹娥江上游,嵊州市三界鎮附近的紅旗畈,三界大橋(新)南側。
嵊州港區“三界碼頭”作為紹興港七大港區之一,按設計要求,建設500噸級泊位6個,其中散貨泊位3個,件雜貨泊位3個,年設計通過能力散雜貨178萬噸/年、集裝箱20375TEU順岸連續布置。碼頭配套建設陸域堆場、道路、生產及生活輔助建築等設施,陸域面積為11.4萬m2。另外,配套建設陸域堆場、道路、生產及生活輔助建築等設施,陸域面積為144088m2(約216畝)。工程投資概算核定3.955億元。計劃2019年年底主體結構工程全面完工。
嵊州三界大橋
三界鎮白沙村81歲的吳雲橋老人與村民們一起,來到曹娥江三界大橋,在暖暖的秋陽中,與數百名群眾一起見證了大橋建成通車的幸福時光。“終於可以擺脫幾十年渡船的辛苦了。”吳老伯的這句話道出了兩岸群眾的心聲。記者在現場看到,許多村民紛紛拿出手機拍下大橋的雄姿,一些村民則肩並肩在大橋上合影。
三界鎮是我市北部與上虞交界的門戶重鎮,一條蜿蜒的曹娥江從中穿過,兩岸上萬村民往來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曹娥江上的渡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其間的不便讓村民吃盡了苦頭。每當遇到惡劣天氣,遭遇風浪翻船的事件時有發生,甚至發生過較重大的傷亡事件。因有一江相隔,盛嶴片的村民即使買了車,使用率也極低,遇到急難事,開車繞行清風橋或上虞的章鎮橋至三界鎮上,需要一個多小時。而交通的極不便利也阻止了三界鎮“東擴西進”發展戰略的實施,阻礙了大平台的構建。曹娥江三界大橋總投資6158萬元,全長1503米,大橋是連接上虞章鎮、本市下王鎮及三界鎮盛嶴片的重要通道,也是三界鎮實施“東擴西進”戰略,改善盛嶴片6個村6000餘村民出行條件,拉大嵊州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框架,優化發展空間,培育形成“東居中貿西工”城鎮結構形態的關鍵性工程。
曹娥江清風船閘及航道工程建設項目(在建)
曹娥江清風船閘及航道工程建設項目,起點位於常台高速屠家埠大橋下游約200米處(三聚潭),終點位於三界大橋下游4千米與上虞交界處(下市頭),全長16.4千米。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清風船閘一座,閘室有效長度165米,有效寬度14米,門檻最小水深4米;新建錨地一座,泄水閘10孔,橋樑防撞墩9座。工程按1000噸級船舶荷載設計,船閘及航道建設完成後,可通行千噸級的船舶,總投資約6.7億元。
環境衛生改善
環境衛生趨優以開展“一創雙清”活動為抓手(“一創”即創104國道集鎮段示範樣板工程,“雙清”即清理戶外污目廣告,清理垃圾),合力創優環境,投資70多萬元,完成了104國道集鎮段的亮化工程(安裝路燈),並對曹娥江集鎮段堤岸等重要區域的垃圾進行了集中清除。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充實環衛隊伍,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常抓不懈,確保環境整潔。各村特別是重點村,按照“一創雙清”要求,結合本村實際,抓重點、克難點,分別建造垃圾箱,清除垃圾死角,全面整治村莊環境,有效改善人居條件。以創建省級文明鎮為載體,整合資源,完善機制,提升層次,促進環境衛生的進一步改善。
生活配套設施改善
自來水建設進一步加強以前岩水庫為水源的集鎮飲用水工程全面建設,目前已改造完畢,前岩水庫的水質一直保持在Ⅱ類,並被評為紹興市2017年度“最美河湖”;積極推介以大董水庫為水源的蔣鎮片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三界鎮有11個村的自來水改造正在實施或籌建之中,以滿足人民群眾對飲用水的需求。
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加強電力設施的改造,不斷擴增容量,提高了生產、生活用電保障能力。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網路覆蓋全鎮,支持高清電視和4G+,未來還可支持5G。
三界鎮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城鎮框架不斷擴大,初具規模,建成區面積約145公頃,有1個居委會及南一、南二、南三、南四、北街、下市頭、仁聚里、良種場等8個行政村,戶籍常住人口、暫住人口、學校師生、流動人口為10500多人,佔全鎮總人口的16%,自來水廠、農貿市場、文化娛樂等設施日趨配套,逐步完善,成為嵊州市最具潛力的中心鎮。
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和標誌,我們始終把培育和發展小城鎮建設作為推進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提出“城建樹鎮”發展思路,確立走以工業化聯動城鎮化的發展路子,從再造一個新三界的高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快城鎮化進程。
1、科學規劃,合理布局。2002年我們邀請專家教授,編製了三界鎮城鎮總體規劃,根據規劃,三界鎮的城鎮性質為:鎮域範圍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嵊化工貿型的山水城鎮;城鎮規模為:到2005年,建成區人口16000人,到2020年為45000人;用地規模:近期用地規模為208萬平方米,新增建設用地約65萬平方米;遠期用地規模為450萬平方米,新增建設用地約307萬平方米。用地空間布局:根據三界鎮的地形現狀,確立東拓(跨曹娥江)、西進(跨新104國道、上三高速公路)、北連(與工業集聚區互動)發展方向,培育形成“東居中貿西工”的城鎮結構形態。
2、加強投入,完善配套設施。近期重點建設五大配套工程:嵊州中心港500噸級貨運碼頭,該項目設計方案已通過專家初審;以前岩水庫為水源的集鎮自來水工程,預計年內竣工並交付使用;104國道集鎮段的亮化、綠化、美化工程;普田公司以南、新老104國道連接處的商住樓綜合開發,泰康示範小區建設。
3、村鎮互動,整體推進。統籌城鄉建設,按照“優化中心鎮,建設中心村,帶動基層村,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在著力提升集鎮城區品位的同時,合理設置中心村,科學規劃,加快建設,努力形成“中心突出,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鎮村發展體系。加快西后、舒斗、兩溪等小康示範村建設,以點促面,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
省級高新園區(嵊州三界)
園區目前現有工業企業325家,其中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16家。2015年GDP達34.23億元,財政收入8.17億元,到2020年工業生產總值目標是50億。
自2011年以來,高新園區(三界鎮)實施村級實事工程承諾制,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全年計劃安排工業建設項目19隻,農業建設項目2隻,完成技改投入13億元,確保新增規模企業3家以上、億元企業2家以上;投資4.8億元,全力推進福威重工年產1萬台多功能滑移裝載機(二期)建設項目,動建6號7號地塊內捷賽寶等7家企業廠房建設,完成華髮茶廠年產6500噸珠茶項目,完成現代農業園區800畝的大棚和多功能實驗室的建設,並動建觀光休閑酒店。並與新加坡聯合開發高新園區為契機,全面啟動4.7平方公里的啟動區塊建設,加大園區主幹道路、水、電、通信、能源、排污等管網建設力度,全力推進啟航路、發展大道路基建設;紮實推進高新大道東側地塊和啟航路、發展大道、高新大道閉合區塊征地工作;積極做好鄰里中心、萬科配套建設工程等項目的土地出讓工作,著力抓好茶場新村安置小區、三界客運站等項目建設。
2019年三界鎮加大有效投入,強化項目攻堅,盤活存量土地與閑置廠房。以兩大會戰為抓手,集中力量、整合資源,化解攻堅一些問題和困難,助推經濟發展。加快項目推進,抓好臨杭高端裝備產業園、嵊州市高端智能鑄件中心、小微產業園、豐匯電子智能檢測機器人生產等12隻在建產業項目建設速度,力爭在年底投產運營。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持續實施“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工作,強化政銀企金融協作,合力推進中小微企業提檔升級,力爭全年培育新增規上企業5家以上,完成股改2家以上,完成個轉企9家以上,新增高新企業3家以上,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業15家以上。深入實施轉型升級“七化”行動和實體經濟培育工程,扶大育強機械鏈輪、電器廚具、茶葉加工等主導產業。
一是加快項目進度。緊盯12隻總投資41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其中總投資20億元的臨杭高端裝備智能製造工業園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嵊州市高新園區機械廚具小微企業園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浙江中益機械有限公司的綠色智能鑄件中心項目、總投資3億元的浙江艾邁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年產15000萬件化妝品包裝生產線項目、總投資1.1億元的嵊州市豐匯電子設備有限公司年產200台LGPAPI視覺智能檢測機器人生產項目等項目已全部動建,總投資6200萬元的嵊州炭鼎炭素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再生活性炭生產建設項目已開始投產。
二是加快新興產業集聚。積極打造高新園區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城市樣板區建設,目前已上報高新技術企業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家,新增工業機器人20台,智能化改造企業4家,其中總投資1億元的浙江中益機械有限公司工業化智能改造項目正進行設備調試,投產後將成為紹興市智能示範工廠。此外,還加快落後產能企業整治和一產三產的融合發展。
政府充分利用三界特有的區位優勢、鄉賢優勢,利用鄉賢招商、以商招商,力爭“好高大”項目落戶高新園區(三界鎮)。優化企業入園服務,重點跟進永利實業裝配式軌道交通構件項目、湃肽生物多肽類美容肽生產線項目、華匯建設綠色PC構件項目、錢江電聲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中吉新材料汽車內飾件生產項目、品得模具汽車零部件模具項目,確保項目落地建設。
高檔住宅(宏森苑、泰康小區、雲間山水等)
雲間山水位居三界鎮高新大道(新104國道)西側,新公交車站、客運中心、三界小學、三界中學均位於園區周邊,生活配套完備無憂;另處,園區自身規劃的沿街商業中心,為業主提供娛樂、購物、休閑為一體的商業配套,讓業主們自由暢享都市生活。園區門口還設置了籃球等運動場所,真正為業主實現了“運動就在家門口”的居住需求。建築風格採用中西合璧的處理手法,將江南傳統建築的元素巧妙傳承利用,使建築散發出深厚的文化氣息。與此同時,建築又融入了西式洋房的造型及形態,凸顯尊貴典雅的氣質,為居住者增添了別樣的生活韻味。
宏森苑位於三界鎮金牛大道以北、老104國道以西。為多層公寓產品。
三界鎮泰康小區二期位於三界鎮老104國道東,泰康住宅小區(A地塊)南,曹娥江西,岩頭山北。總用地面積:10140㎡,用地性質:居住、商業服務業,地上總建築面積:21801平方米,其中商業建築面積不大於1700平方米,保障房為住宅建築面積的5%,建築密度:36%,綠地率30.01%。
晶悅廣場(在建)
紹興康旅晶悅廣場項目位於新104國道東側西至高新大道、北至文華路,三界鎮文化廣場南側,用地面積為7111平方米,用地性質為商業辦公用地,該方案總建築面積15836平方米(含地下2468平方米),容積率2.23(地下0.35),建築密度38.85%,綠地率25.05%,機動車停車位120個。
方案中一層為商業和架空停車,二至四層為酒店大廳和餐廳,五層至六層為辦公,七層至十一層為酒店,十二層為辦公。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綜合實驗基地
項目區域原為嵊州茶場天樂分場,總投資4500萬元、佔地341.8畝。
其中綜合建設區用地15.28畝,試驗茶園326.2畝,主要為茶樹改良試驗用地、茶樹栽培試驗用地及茶樹植保試驗用地。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預計8月份可通過驗收。屆時將建成研發能力達到國內一流的茶葉科研新平台,成為新品種選育、成果孵化、技術示範、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國家級茶葉綜合實驗基地。
啟航路建設項目
該項目是省級高新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的主要工程之一。
項目全長1860米,寬38米,道路斷面形式為22米主車道,兩側各1.5米綠化隔離帶、4.5米非機動車道和2米人行道,投資概算為8026.9萬元,本次施工範圍為1168米,工程投資為2662.67萬元(只包含路基路面、人行道及雨污管建設)。現已完成綠化、亮化、強弱電等管網配套設施施工圖設計,部分路段已進場施工,現正在進行路基開挖、蓋板涵等工作。
紹興文理學院嵊州省級高新園區研究院
紹興文理學院嵊州省級高新園區研究院將依託紹興文理學院的各類科研平台和人才資源,重點圍繞高新園區高端製造裝備、鏈輪等重要產業,提供前沿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等服務,促進高新園區的製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力爭在2027年前後,力爭協助高新園區(三界鎮)建設成為一個集現代化、信息化、低碳生態型為一體的高新產業新城。
嵊州飛翼農業休閑小鎮
浙江飛翼生態農業園區由浙江飛翼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投資建立,為2013年省級重點建設項目、浙商回歸重大項目、紹興市重點建設優勝項目,列入首批紹興市級特色小鎮,全國青少年兒童食品安全科技創新實驗示範基地,紹興市“十佳”現代農業示範園,是嵊州首個國家農業部南方果木中心基地。
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規劃單體面積為10000畝,目前已完成投資5億多元,種(養)植(殖)基地8000多畝,其中:標準大棚及連棟大棚,員工人數達342人,擁有16539平方米集辦公、科研、培訓、產品展示、休閑觀光於一體的多功能廳,還建有冷藏車間、包裝車間、育苗車間和有機肥加工中心,已初步建成一家集有機農產品(蔬菜、水果)生產、加工、銷售、配送、科普於一體的現代農業企業,成為目前浙江省單體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之一。2015年12月4日被農業部、國家旅遊局認定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下一步,園區以自然生態為背景,以農業產業為依託,以休閑旅遊為重點,在有機農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太空農業、循環農業和休閑農業,提升農業產業的發展水平;挖掘歷史民俗文化,開發濱水遊樂項目,打造養生度假產品,將浙江飛翼生態農業園建成長三角地區知名的現代農業綜合體,並成為4A級旅遊景區。
三界鎮人文自然景觀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現存主要景觀有:
關帝廟
位於鎮北下市頭村,佔地面積近1000平方米,始建於南朝宋景之年(公元423年),建築古樸典雅,雄偉壯觀,1992年擴建為吉祥凈寺。
始寧城隍廟
城隍廟位於北街村始寧老街北端,現為嵊州市級文保點。據歷史記載,始寧城隍廟建於129年,與始寧縣同時建立。這座古老的廟宇歷盡滄桑,見證著北街村的興旺盛衰和世事變遷。
1942年,日寇侵襲嵊州,竄至三界,燒毀了始寧城隍廟的大部分建築,還搶走了置於鐘鼓樓內的大銅鐘等文物,僅存寢殿三楹。抗戰勝利后,當地政府修復重建城隍廟。修復后的城隍廟佔地近7畝,前後三進,外形高瓴疊檐,廟內鐘鼓樓高三層,飛檐翹角,氣勢宏偉。
清風廟
位於鎮南的清風嶺,建於元泰定之年(公元1326年),為紀念南宋烈女而築,是嵊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唐詩古道——嶀浦
浙東名山——嶀山
位於鎮南,風景秀麗,相傳嶀山與原嵊山相連,大禹治水時鑿之成流,兩山以此相隔於剡溪兩岸。剡溪在這裡形成最大的峽口和深潭,即嶀浦潭。嶀山北麓原有龍宮寺(俗稱龍藏寺,現為三界茶廠),唐代詩人李紳三次游居寺內,捐款修建了龍宮寺,並撰寫了《龍宮寺碑》。近代有國畫家鄭午昌、化工專家吳佩之、國立編譯館編審吳鐵審。
前岩水庫
前岩水庫坐落於嵊州市三界鎮,位於曹娥江支流范洋江上游。前岩水庫始建於1958年,總庫容1170萬立方米,是一座擁有灌溉、防洪、發電和飲用等多種功能的中型水庫。近年來,在各方努力下,前岩水庫的水質一直保持在Ⅱ類,並被評為紹興市2017年度“最美河湖”。
星期八休閑度假村
星期八休閑度假村位於紹興嵊州市清風寺附近,清風山頂整個山頭都是星期八度假村,大約佔地50畝,是浙江山水勝地會稽山附近的周末度假俱樂部,得山林之綠意享鄉村慢生活。
詩畫剡溪
“詩畫剡溪”景觀,以剡溪為紐帶、唐詩為脈絡,依託104國道,自三界鎮嶀浦村至剡湖街道禹溪村,沿剡溪南北向延伸,全長10.5公里。沿線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剡溪、車騎山、嶀山、嶀浦潭、平盤蛟、鬥風山等,涉及剡湖街道、浦口街道、三界等多個鄉鎮街道。詩畫剡溪項目,依託剡溪山水人文資源,憑藉綠水青山的底色,唐詩之路文化的整合串聯,“清風詩韻”、“漫花灘地”等節點的精品散布,綠道與水道相輔相成,將“水利、旅遊、景觀、生態、文化”融為一體。
特色小吃
三界大糕的製作至今依然遵循古法,制糕的米粉要將大米和糯米混合併用清水浸泡過夜,然後瀝干水后晾乾,再用料理機軋成粗粉。製作時把已磨好的米粉用一個網眼大一點鐵篩子篩去一些大的顆粒,又用另一個網眼小些的篩子再篩一遍。篩下的米粉變得細小、均稱,再在上面撒上一些白糖,拌均勻了,便將其放入一個方格子里,滿滿當當。接著拿起一個特製的竹片對準缺口,沿著方格在上面輕輕一刮,裡面放餡的內框便顯現出來。填上豆沙餡,又拿起篩子在上面篩上一層粉。剛好夠蓋住餡料,接著拿出一個刻字的模子,在上面輕輕一按,“吉祥如意”便印在上面了。三界大糕口感軟糯,回味綿甜,百嘗不厭,頗受歡迎。
2020年5月,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21年4月,三界鎮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