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寺

雲南昆明西郊玉案山上的寺廟

筇(qióng)竹寺,位於雲南昆明西郊玉案山上,距城區12公里,是中國佛教禪宗傳入雲南的第一寺。筇竹寺始建於唐宋年間。清乾隆、光緒年間兩次重修。

筇竹寺的五百羅漢分佈為大殿兩壁68尊、天台萊閣216尊、梵音閣216尊,由清朝四川泥塑家黎廣修及五位助手歷時七年(1883年-1890年)完成。大雄寶殿的角上有一塊元朝延祐三年立的聖旨,其內容為敕封該寺住持玄堅為“頭和尚”要求官員軍民予以保護,並賜存《大藏經》。

筇竹寺是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筇竹寺
筇竹寺
筇竹寺始建於唐宋年間。
筇竹寺建立之初,並不為人所重。到元初有高僧雄辯法師在此講經,聲譽漸高。
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筇竹寺毀於火災。永樂二十年(1422年),沐晟、沐昂主持重修筇竹寺,至明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歷時六年,形成比元代規模更大的寺廟建築群。
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昆明高本《玉案山筇竹寺供奉藏經記》記載他捐金陵刻本藏經667函6714卷,庋藏於寺中。
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筇竹寺,學政李光座撰《重修玉案山筇竹寺記》。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雲貴總督蔡毓榮又重修筇竹寺。
清光緒九年(1883年)至光緒十六年(1890年),筇竹寺住持夢佛大和尚,請來四川魯班會“隆昌幫”、“蜀東幫”古建築維修工匠,重修山門、天王殿、大雄殿、華嚴閣,兩廡廂房及庖湢庫庾。大雄寶殿南北兩壁及天台來閣、梵音閣,從四川合川縣聘請泥塑藝術大師黎廣修(字德生),帶著徒弟重塑五百羅漢。
1983年,筇竹寺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1984年4月,華嚴閣毀於意外火災。為恢復這一歷史文物古迹,1989年10月,在政府和信徒的支持下,華嚴閣集資進行了重建。
1985年,筇竹寺交給佛教界管理使用。
1990年12月25日至26日,筇竹寺隆重舉行了方丈升座儀式,明道長老榮膺筇竹寺方丈,這是建國以來昆明舉行的第一次方丈升座儀式。
1992年開始,筇竹寺修復大殿工程,經二年時間,恢復明清時代重檐斗拱的建築風格。
1994年10月12日,雲南昆明筇竹寺隆重舉行重修大殿落成和佛像開光慶典。
2001年6月25日,筇竹寺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格局


筇竹寺建築因山就勢,依山而建,採用中軸東西方向,坐西向東布局方式,形成四進三院式的庭院空間。筇竹寺現有三重院落,沿中軸方向依次為:山門、大雄寶殿、華嚴閣。天王殿左右廂房為天台來閣、梵音閣。大雄寶殿左右廂房為祖師殿和伽藍殿。其餘設有客堂、齋堂、僧房、方丈室、香鋪、長廊等建築。
筇竹寺建築群體之間的主從關係不僅體現在建築平面大小上,而且從屋頂色彩上也能予以清晰區分。中軸線上的建築,屋頂均採用黃色琉璃瓦鋪設,端莊大方,氣度不凡,強調“尊者居中”的中庸之道。圍合中軸的建築一律採用青瓦鋪設。寺院也一反“開門見山”的傳統布局,若要進入寺院還須經一坡道緩緩而上,繞過院牆,方可到達山門。山門及坡道形成了寺院的前導部分,將欲揚先抑的手法運用到建築的布局當中。在坡道的盡頭獨設一座鐘樓,大概到明代中葉,在鐘樓對面建立鼓樓,形成鐘樓、鼓樓相對而立的建築布置。

主要景點


玉案山

景點掠影
景點掠影
筇竹寺位於昆明城西北玉案山上。玉案山盤旋逶迤十餘里,翠峰屏列,林壑幽深。“玉案晴嵐”,古代為“滇陽六景”之一。玉案山為昆明的佛教勝地,環山皆列禪剎,舊有十餘座佛寺。張騫出使西域,在大夏(阿富汗)的市場上見到蜀布和筇竹杖。這筇竹杖被視為古代雲貴高原出口的名產品。而杖與僧人又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因而,以“筇竹作寺名,既是該地翠竹茂密景色的寫照,又暗寓其寺為雲南佛寺之代表。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位於山門後面,長約20米,寬約12米。雕塑家在設計組雕時,大膽地運用圓圈形和集體行進的隊列組合,他們各顯神通,騰雲駕霧,騎豹跳,往前趕去,猶如行雲流水,造成強烈的動態感。整個羅漢堂既有單個的雕刻,又有組雕;有一線形的布局,也有圓形的構圖,多種形式,交互使用,在統一中求變化,既多姿多彩,又有完美的整體效果。而且他們的喜怒哀樂、舉止動作亦如人世,就是他們手中所握的花、杖、鞭等道具,多為就近山中採擇略加製作而成,古樸自然。

華嚴閣

華嚴閣
華嚴閣
走過大雄寶殿,接著的就是華嚴閣。華嚴閣長約20米,寬約10米,是昆明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斗拱建築,內有清代文人錢南圖書寫的對聯和黎廣修的壁畫,可惜1984年4月毀於意外火災。1989年10月,當地政府和信徒的支持下,筇竹寺集資重建並舉行隆重的“華嚴閣開光儀式”。新建的華嚴閣保持原來風貌,建築上採用鋼筋混凝土代替原來的木結構的重檐斗拱式,琉璃瓦,雕花木格門窗等都仿舊式建造,殿堂內部分兩層,總面積400多平方米。下層正中供奉漢白玉的“華嚴三聖”,上層供奉緬甸玉雕釋迦牟尼佛像,高約2米。
華嚴閣正中,懸掛著趙朴初先生所書“華嚴閣”巨匾。

五百羅漢

五百羅漢
五百羅漢
筇竹寺彩塑五百羅漢是光緒九年至十六年(公元1883年到公元1890年),四川泥塑大師黎廣修應住持夢佛和尚邀請,同他的弟子“七易寒暑”、嘔心瀝血、不斷創新而塑成的。
五百羅漢塑像分列於大殿、梵音閣及天台萊閣中。其中大殿兩側牆壁各有34尊,大殿共有68尊,大致分為兩層。天台萊閣中堂奉有孔雀大明王菩薩和58尊羅漢,左堂和右堂分別有75尊,外廊10尊,共218尊。梵音閣中堂奉千手觀音和57尊羅漢,左右兩堂各75尊,外廊10尊,共217尊。兩閣中羅漢分三層圍繞在牆壁,第一、三層為坐姿,高約1米;二層為站姿,高約1.4米。三個殿中共塑有羅漢像503尊。

歷代高僧


雄辯法師(宋末元初-公元1301年):大約到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出生於宋末元初的雄辯法師到這裡講經,筇竹寺才名聲大振。雄辯法師是昆明人,俗姓李,是大理國國師楊子云的高足,後到中原學習佛法25年,他先後拜過4位高僧為師。雄辯在筇竹寺講經長達22年,並於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將“山門法席”衣缽傳給弟子玄堅。雄辯法師成為一個博學的高僧大德后,元世祖忽必烈賜他法號“洪鏡”。
玄堅法師:雄辯法師弟子,曾於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前往大都朝見元成宗,得到元成宗賞賜的《大藏經》。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元仁宗頒敕聖旨封玄堅為“頭和尚”。
夢佛和尚:主持期內塑成筇竹寺五百羅漢。
明道長老:是雲南解放以來由國務院冊立的首位漢傳佛教方丈。1945年4月於筇竹寺修智法師座下削髮為僧,次年在昆明華亭寺受具足大戒。

文物遺存


玄堅雪庵住持筇竹禪寺期間,元延佑三年(1316年),元仁宗頒敕蒙、漢文聖旨:“賜藏經與筇竹寺里,命玄堅和尚住持本山轉閱,以祝聖寧,以祈民妥。”“雲南鴨池城子,玉案山筇竹寺住持玄堅長老為頭和尚每根底,執把大藏經帙與了。聖旨宣玄堅教修本寺里藏經殿,並寺院房舍完了者,差發鋪馬一應休當者,稅糧休當。但系寺院田園、地雙、人口、頭疋、鋪當、典(庫)、浴堂,不揀甚麼的,是誰休奪要者,休倚氣力者。”聖旨最後嚴厲飭令:“更者,和尚每,有聖旨么道,沒體例依勾當做呵,他更不怕非甚麼。”蒙漢文聖旨碑以元代蒙漢交融的白話敘述,不僅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也是研究元代語言文字的重要史料。筇竹寺大雄殿後院,僧塋塔林立。正面極有價值的三塔相連,片石砌築,典型的元塔建築風格。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到筇竹寺,《滇游日記》記載三塔:“後為僧塋,有三塔,皆元時者。三塔各有碑,猶可讀。”據《新纂雲南通志》編者考證,居中之塔為雄辯塔,左為玄堅塔,此兩塔系元塔。雄辯塔右邊之塔系明景泰四年(1453年)黃龍庵主無相大師大寂塔,是明塔而非元塔。雄辯、玄堅這兩座元塔及無相明塔保存至今,是昆明佛寺中珍貴的文物。

文物保護


1983年,筇竹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之一。
1996年,為了既發展經濟又保護好文物,當地政府斥巨資修建了從筇竹寺至王家橋的筇王公路,這條路避開了筇竹寺,是專供生產運輸用的“貨車路”、“拉沙路”。
2001年,筇竹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同年,文物部門派員加強監測和地震局進行過震動的測試。2001年9月,昆明市宗教事務局再次組織對五百羅漢堂和五百羅漢進行規模修繕,至2002年2月維修工程竣工,經省、市文管部門驗收合格。
2005年9月,雲南省、市、區三級文管部門組成專家組,前往筇竹寺為受傷的羅漢會診,之後雲南省文物局做出了《關於筇竹寺五百羅漢塑像局部損壞情況的處理意見》。

佛事活動


1994年10月12日,雲南昆明筇竹寺隆重舉行重修大殿落成和佛像開光慶典。筇竹寺方丈明道長老主持了開光法會。
2011年7月19-25日,為祈求國泰民安及配合筇竹寺接引殿觀音像開光大典,筇竹寺住持和廣大信眾一起參與筇竹寺水陸法會,水陸法會在筇竹寺主殿舉行。水陸法會是佛家所有法會中最大的法會。全名是法界聖凡水陸普渡大齋勝會。

文化傳說


文化

筇竹寺
筇竹寺
筇竹,又叫羅漢竹,是西南地區特有竹種。稈光滑無毛,稈環極度隆起,呈一圓脊形狀,如二盤相合,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僧侶常用它來製作手杖,屬國家三級保護的稀珍竹種。用來筇竹命名寺是因為一段神奇的傳說,
由於筇竹寺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筇竹寺自建寺后經歷多種宗派思想的影響,至清光緒年間塑五百羅漢造像時,筇竹寺受禪宗思想影響,是一座典型的禪宗寺院。筇竹寺五百羅漢造像是清代宗教造像藝術的精品,其產生和興盛絕非偶然,而是與清代五百羅漢雕塑造像的興盛、雲南民族宗教信仰的多元、戰後百姓精神的重構以及高僧夢佛與巧匠黎廣修的結緣密切相關。就藝術性而言,昆明筇竹寺五百羅漢泥塑群一改清代宗教雕塑藝術重工藝而輕藝術,重裝飾而輕內涵的程式化傾向,展現出風格迥異、飛靈神動、呼之欲活的全新風貌。究其原因,這與黎廣修的藝術造詣、人生閱歷、佛理體悟高度相關,同時也與藝術家的自由創作空間不無關聯。
寺聯
清乾隆進士,“瘦馬御使”錢灃(1740年~1795年)曾撰筇竹寺聯:“錫駐即前因,地擁宮花,劫歷百千萬億;竹生含佛性,塵空梵境,歡同人鬼龍天。”錢灃又有華嚴閣聯:“已作真金,鉅復成礦;是惟師子,乃解逐人。”
《玉案晴嵐》
機先(明)
山如玉案自為名,卓立天然刻畫成。
白晝浮嵐濃且淡,高秋疊翠雨還晴。
陰連太華千尋秀,影浸滇池萬頃清。
杖策何當凌絕頂,滇南一覽掌中平。
《玉案山》
道安(一作“道南”)和尚(唐)
松鳴天籟玉珊珊,萬象常應護此山。
一局仙棋蒼石爛,數聲常嘯白雲間。
乾坤不蔽西南境,金碧平分左右斑。
萬古難磨真跡在,峰頭鸞鶴幾時還。
《題筇竹寺壁》
御史郭松年(元)
南來作使駐征鞍,風景還驚入畫看。
梵宇雲埋筇竹老,滇池霜浸碧雞寒。
兵威此日雖同軌,文德他年見舞干。
北望烏台猶萬里,幾回揮淚惜凋殘。

傳說

犀牛表異
筇竹寺
筇竹寺
明宣德九年(1434年),郭文的《重建玉案山筇竹禪寺》記稱:“玉案山筇竹禪寺,滇之古剎也。爰自唐貞觀中,鄯闡人高光之所創也”。碑文還敘述了“筇竹傳奇,犀牛表異”的神話。在唐代貞觀年間,南詔的鄯闡候(昆明的最高統治者,昆明侯)高光、高智兄弟二人,到西山打獵,忽見一頭犀牛躍出,於是緊追不捨,追到玉案山北面,犀牛突然不見了,四處尋找,仰望山巔,只見山上雲霧繚繞,有一群鶴貌童顏,形像怪異的僧人立於雲上,他們急忙上山雲看,到那裡,僧人早已無影無蹤,只有幾支異僧拄的筇竹杖插在地上,高氏兄弟想拔起來看個究竟,但竭盡全力也拔不動。高光、高智兄弟覺得奇怪,第二天又到玉案山去看,插在地上的笨竹杖已長成青翠的竹林,他們十分驚奇,認為是“山靈顯示”,這是塊珍貴的“佛地”,於是便在此建寺居僧,取名筇竹寺。因此,天王寶殿門前兩側柱上有副對聯作了這樣的概括:地產靈山,白象呈祥,青獅獻瑞;天開勝境,犀牛表異,筇竹傳奇。

旅遊貼士


交通

1、昆明市內乘坐公交C62路、C63路可在筇竹寺站下車,車票為5元/人。
2、可在黃土坡乘7路、附7路到黑林鋪,沿小路步行上山或轉乘中巴車到筇竹寺。
3、從昆明藝術劇院乘坐專線車到達。

門票

門票為6元/人。
對信教群眾、老年人、現役軍人、離休幹部、未成年人、學生、殘疾人和兒童等特殊人群給予優惠。

飲食

特色飲食有:紅燒雞樅、昆明酸腌菜、過橋米線、青椒松茸、三七汽鍋雞、宣威火腿、宜良燒鴨、大頭菜、路南乳餅、滇八件糕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