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細辛的結果 展開

細辛

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

細辛是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漢城細辛或華細辛乾燥的根和根莖。細辛為溫性葯,味辛。歸肺、心、腎經。有小毒。細辛的主要成分是揮髮油、木脂素、徠無機元素、馬兜鈴酸等。其中,揮髮油、木脂素揮髮油、木脂素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乾燥的細辛藥材及飲片中,馬兜鈴酸I的含量不得過0.001%,揮髮油的含量不得少於2%(ml/g);細辛脂素的含量不得少於0.050%。

物種簡介


● 正名:細辛
● 英文名:Xixin
● 拉丁名:AsariRadixEtRhizoma
● 別稱:細條、小辛、少辛、細草、獨葉草、綠須姜、卧龍丹、金盆草、萬病草、鈴鐺花、四兩麻、玉香絲

主要價值


● 細辛具有散寒祛風、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細辛具有鎮靜、抗炎、鎮痛、抗衰老、抗病毒、免疫抑制、殺蟲等作用。
● 細辛可以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痛、牙痛、痰飲喘咳、鼻鼽、鼻淵、風濕痹痛等。
● 細辛還可用於治療冠心病、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高血壓性頭痛、風濕性關節炎、牙痛、三叉神經及風濕等頑痛、神經根型頸椎病、腎病綜合征、支氣管哮喘等。
注意事項
● 細辛及相關藥物過敏者,禁止使用細辛。
● 陰虛、血虛、氣虛多汗及火升炎上患者,禁止使用細辛。
● 如果您正在使用藜蘆以及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細辛有毒,孕婦禁止服用;如果需要外用,使用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使用細辛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使用方法
● 細辛可以煎汁內服,也可入散劑服用。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1~3克;入散劑服用時,每次使用劑量為0.5~1克。
● 外用時,可取適量細辛、瓜地研末搗散,取少許吹入鼻中,可治療鼻塞。
● 細辛可以泡酒服用。救急藥酒:與肉桂、砂仁、豆蔻等中藥配伍泡酒,具有醒神開竅、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暑月貪涼飲冷、過食瓜果生冷以致腹痛、嘔吐、泄瀉等。木防己酒:與木防己防風桂心等中藥配伍泡酒,具有溫陽利水、鎮靜安神的功效,多用於小兒風癇、手足不仁。
溫馨提示
● 細辛有毒,不要過量使用。
服藥期間禁忌
● 不要與藜蘆同時服用。
● 魚肉、牛肉、羊肉、豆類以及酸冷食物、茶類等,可能會降低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不良反應
● 細辛有毒,主要毒性成分為黃樟醚。
● 細辛過量服用,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並就醫治療。
● ● 面色潮紅
● ● 頭暈
● ● 多汗
● ● 胸悶
● ● 心悸
● ● 噁心、嘔吐
如何選購
● 細辛主要來源於北細辛、漢城細辛或華細辛。北細辛主產於東北。漢城細辛主產于吉林、遼寧。華細辛主產於四川、湖北、陝西、江西、安徽、浙江等地。
● 細辛具有如下特徵:細辛多為不規則的段,根莖為不規則圓形,外表有時可見環形的節,外表皮灰棕色,根莖部灰黃色,根部較細。切面為黃白色或白色,氣味辛香,味道辛辣,並伴有麻舌感。品質好的細辛的根多為灰黃色,味道辛辣,有麻舌感。
● 存放於乾燥的地方,注意防潮。
溫馨提示
● 細辛有毒,請從正規藥店和醫療機構購買和使用。
含徠中成藥
● 川芎茶調散:具有疏風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外感風邪所引起的發熱、頭痛、惡寒、鼻塞等。
● 發汗解熱丸:具有疏散風寒、解表祛濕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鼻塞流涕、感冒、身重惡寒等。
● 雙辛鼻竇炎顆粒:具有宣肺通竅、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肺經鬱熱所致的鼻竇炎、頭痛咳嗽、鼻塞、涕多色白或微黃等。
烏梅丸:具有緩肝調中、清上溫下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蛔厥、久痢、厥陰頭痛等。
和辛夷對比
● 細辛是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漢城細辛或華細辛的乾燥根和根莖;辛夷是木蘭科植物望春花玉蘭或武當玉蘭的乾燥花蕾。二者功效有相同之處,但細辛的應用範圍更為廣泛。
● 細辛和辛夷都具有散寒、通竅的功效,均可用於治療鼻塞流涕、鼻淵、風寒頭痛等。
● 細辛還具有散寒祛風、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的功效,可以擁有治療牙痛、痰飲喘咳、鼻鼽、風濕痹痛等。
用藥誤區
● 誤區1:細辛有毒,不能內服
● 細辛雖然有毒,但並非不能內服,只要把握好劑量,嚴格按照醫生的醫囑用藥,就可以達到散寒祛風、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的功效。
● 誤區2:所有感冒鼻塞類病症都可以使用含有細辛的藥物
● 細辛為溫性葯,可以治療外感風寒而致的風寒感冒、鼻塞流涕,但由於外感風熱或其原因而致的感冒鼻塞患者,應謹慎使用含有細辛的藥物,否則可能會加重病情。而且細辛有小毒,用藥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不要自己隨意用藥,以免導致嚴重後果。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