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草

萬病草

萬病草,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的泛稱。多年生草本,有細長芳香的根狀莖,先端生葉一二片。花單生葉腋,貼近地面,常紫色,鐘形。我國約有35種,習知的如細辛、北細辛等。全草入葯,性溫,味辛,功能溫經散寒、化飲、祛風止痛,主治風寒頭痛、痰飲咳喘、風濕痹痛、牙痛、鼻淵等症。

形態特徵


正宗東北山人蔘
正宗東北山人蔘
“其它名稱”小辛,細草,少辛,獨葉草,金盆草,山人蔘
細辛又名細參、煙袋鍋花。屬馬兜鈴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因其根細、味辛,故得名。
細辛根莖上生多數細長的根,呈叢狀。根莖頂部分歧,每分歧上生2—3枚鱗片及1—2枚具有長柄的葉;鱗片圓形、膜質,長7—10餘毫米,先端鈍圓。葉柄長10—23厘米,有短柔毛或無毛;葉片心臟形,長4—8厘米,寬5—10厘米。花單一,紫紅色,由兩葉間抽出,花梗在花期長3—5厘米多,近花被筒處成直角狀彎曲,狀如煙袋鍋。花被裂片為3,三角狀廣橢圓形,長9毫米,寬11毫米,稍尖,由基部反卷。果為假漿果,半球形,長10—15毫米,寬15—20毫米,頂端有殘存花被,成熟后不裂開,腐爛后不規則破裂。花期5月,果期6月。
細辛生於林下腐植層深厚稍陰溫處。常見於針闊葉混交林及闊葉林下,密集的灌木叢中,山溝底稍濕潤處,林緣或山坡疏林下的溫地。
吉林東部長白山區、半山區各縣有出產。全省年產15萬斤左右。細辛全草含揮髮油2.65%。揮髮油中主要成分是:甲基丁香酚、黃樟腦油、優香芹酮、冰片等。
萬病草
萬病草
細辛性喜濕潤陰涼環境,耐嚴寒,因此以選疏林地、腐殖多、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壤土為宜,或帶有輕沙性陰涼濕潤的背陰坡栽培為佳。用野生細辛苗、種子、根狀莖繁殖。5—8月採收陰乾。
細辛的用途是:①全草入葯,用為解熱、利尿、鎮痛、鎮靜葯。治頭痛,有發汗、祛痰之效。(由於細辛中含馬兜鈴酸等毒性成分,05版藥典規定細辛改為根及根莖入葯)②獸藥用於治咳嗽喘、便秘。③農藥作殺蟲劑和殺菌劑。

分佈範圍


細辛為馬兜鈴科植物遼細辛、華細辛和漢城細辛的乾燥根部和全草。
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全世界約70種。我國有30種,4變種,1個變型,絕大多數供藥用。同屬多種植物在全國各地作細辛和土細辛用的,還有單葉細辛和小葉馬蹄香等等。
細辛屬植物的分佈,南起雲南,北至陝西、吉林、黑龍江,西至西藏。

主要價值


細辛屬植物所含鐵、鉻、鋰元素很高。血清鐵對發熱敏感,鉻與脂肪及膽固醇的代謝密切相關。鋰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負相關。另外還含有銅、鋅等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機能和抗感染的作用。細辛中微量元素含量與其療效有一定關係,而影響植物對化學元素吸收的最重要的因子是其遺傳特性,不同種類的植物生長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其化學元素的種類和數量均不相同,顯然細辛屬各種植物所含的元素值,對細辛屬植物的開發利用也是有關係的。
針對各種藥理實驗進行對比發現,多種細辛均可對動物產生相似的解熱、降溫、鎮痛、抗驚厥的作用,但療效不一樣,當增加劑量時,作用強度也相應增加。因此開展細辛屬植物新的藥用資源開發研究是有廣闊前景和實際意義的。

化學成份


各種細辛均含揮髮油。
北細辛全草含揮髮油2.65%,油中主要成分為甲基丁香酚,其他尚有黃樟醚、優香芹酮、β-蒎烯、α-蒎烯、欖香素、細辛醚等多種成分。
漢城細辛含揮髮油約1%,油中成分約23種,主要有α-及β-蒎烯、莰烯、香葉烯、1,8-桉葉素、龍腦、黃樟醚、甲基丁香酚、細辛醚等。
華細辛揮髮油含量為2.66%,主要成分為α-側柏烯、月桂烯、γ-松油醇、α-松油醇、黃樟醚、桉油精、細辛醚、甲基丁香酚、2-甲基黃樟醚、β蒎烯和α-蒎烯、肉豆蔻醚、檸檬烯、沉香醇。尚含有正-十五烷、谷甾醇、豆甾醇和芝麻脂素等多種成分。

藥理作用


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的功效。
1.鎮靜、鎮痛作用細辛揮髮油有明顯的中樞抑制作用,小劑量可使動物安靜、馴服、自主活動減少;大劑量可使動物睡眠,並有明顯的抗驚厥作用。細辛煎劑灌服也有鎮痛作用。其較強的鎮痛作用為其治療頭身痛、牙痛等的重要藥理學基礎。
2.解熱作用細辛揮髮油灌服對多種原因如溫刺法、四氫β-萘胺、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實驗性發熱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對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發熱也有明顯的解熱效果。還能降低正常大鼠的體溫。
3.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變態反應細辛揮髮油灌服或注射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如細辛對致炎劑角叉菜膠、酵母、蛋清、甲醛等所致的大鼠關節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對抗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腫脹,抑制抗血清引起的大鼠皮膚浮腫、由組織胺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抑制塑料環和棉球肉芽增生。對去腎上腺的大鼠,仍有抗炎作用。
細辛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N-異丁基十二烷四烯醯胺和去甲烏葯鹼均可明顯抑制組織胺所引起的脈鼠離體迴腸收縮。細辛水或醇提取物均能使速髮型變態反應總過敏介質釋放量減少40%以上,說明其有抗變態反應作用。
4.提高機體的代謝功能從細辛中分離的消旋去甲烏葯鹼具有β-受體激動劑樣的廣泛藥理效應,有強心、擴張血管、鬆弛平滑肌、增強脂質代謝和升高血糖等作用。現知去甲烏葯鹼含於多種藥性溫熱的中藥內,如細辛、附子吳茱萸等,其呈現的藥理作用與中藥散寒或祛寒功效相吻合,因此可將其視為散寒藥效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
5.平喘、祛痰作用細辛能鬆弛支氣管平滑肌而呈現平喘作用。離體實驗證明,細辛揮髮油對組胺和乙醯膽鹼所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其揮髮油成分甲基丁香酚對脈鼠氣管亦有明顯的鬆弛作用。細辛醚也有一定平喘、祛痰作用。此外,其醇浸劑靜注,可對抗嗎啡所致的呼吸抑制。
6.強心、抗心肌缺血、升高血壓作用細辛具有強心、抗心肌缺血和升高血壓的作用。離體實驗表明,細辛揮髮油對兔、脈鼠心臟有明顯的興奮作用,表現為正性肌力,正性頻率作用,並能增加冠脈流量。對犬實驗性心源性休克,細辛能提高其平均動脈壓、左室壓峰值和冠狀血竇流量等作用,其作用強度與多巴胺相似,但其不加快心率。
細辛揮髮油給麻醉犬、貓靜脈注射,可見降壓作用,但其煎劑卻有明顯的升壓作用,其升壓作用可能與去甲烏葯鹼有關。
7.抗菌、抗病毒作用細辛醇浸劑、揮髮油等對革蘭陽性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有一定的體外抑制作用,煎劑對結核桿菌和傷寒桿菌亦有抑制作用。細辛揮髮油對多種真菌如黃麴黴菌、黑麴黴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為黃樟醚。α-細辛醚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增殖的作用。
8.局麻作用50%細辛煎劑能阻滯蟾蜍坐骨神經衝動傳導,作用可逆。其麻醉效果與1%普魯卡因接近。揮髮油有表面麻醉、浸潤麻醉作用。50%細辛酊塗於人舌也有局麻作用。

鑒定


性狀鑒別
北細辛,多數十棵紮成為一小把,常捲縮成團。根莖橫生呈不規則圓柱形,具短分枝,長1一10cm,直徑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具環形節,節間長0.9-0.3cm,分枝頂端有碗狀的莖痕。根細長,密生節上,長10-20cm,直徑1mm,表面灰黃色,平滑或具縱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基生葉l一3,具長柄,表面光滑,葉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至腎狀心形,長4-10cm,全緣,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心形。表面淡綠色。有的可見花果,花多皺縮,鐘形,暗紫色,花被裂片反卷與花被筒幾全部相貼。果實半球形。氣辛香,味辛辣、麻舌。
栽培品的根莖多分枝,長5-15cm,直徑0.2-0.6cm。根長15-40cm,直徑0.1-0.2cm,葉甚多。
漢城細辛根莖直徑0.l一0.5cm,節間長0.1一lcm。基生葉多為2,葉柄有毛,葉片較厚。花被裂片開展。果實半球形。
華細辛與北細辛相似,惟根莖長5-20cm,直徑0.1-0.2cm,節間長0.2-1cm。基生葉l一2,葉片較薄,心形,先端漸尖。花被裂片開展。果實近球形。氣味較弱。
均以根灰黃、葉綠、乾燥、味辛辣而麻舌者為佳。
顯微鑒別
北細辛根橫切面:①後生表皮為l列類方形細胞,其外側常殘留表皮細胞。②皮層寬廣,薄壁細胞充滿類球形澱粉粒,有含油滴的油細胞;內皮層明顯,可見凱氏點。較粗的根中有時可見石細胞。③中柱鞘部位為1列薄壁細胞。④維管束次生組織不發達,初生木質部四原型,形成層隱約可見,其外側有韌皮部細胞。
北細辛葉片表面觀:表皮上有油細胞、保護毛和氣孔。油細胞為上凸或下凹的圓形細胞。保護毛圓錐形,由l-7個細胞組成,壁上有疣狀突起,下表皮的保護毛比上表皮多,上表皮的保護毛多分佈於葉脈處。氣孔不定式。海綿組織含少量草酸鈣砂晶及小方晶。
漢城細辛根莖橫切面:近髓部可見纖維和石細胞。
漢城細辛葉片表面觀:上下表面都可見非腺毛。上表面非腺毛由l-7個細胞組成,長160-240cm,徑40-50μm;下表皮非腺毛由4-7個細胞組成,長280-360μm,徑28-36μm,油細胞直徑30-60μm。
華細辛葉片表面觀:上下表面氣孔也為不定式,並具有不規則圓形的油細胞及下陷的圓球形細胞。上表面散有多細胞的保護毛,葉脈上著生指套狀的單細胞保護毛;上表面僅葉脈上有稀疏的多細胞保護毛。

炮製


取原材料,除去泥土雜草,清水洗凈,稍潤、切斷片,及時乾燥。

採收加工


在5-7月間,用鎬深掘,將細辛連根挖出,防止鬚根拆斷,除凈泥土,保持莖葉根完整,捆成小把,懸掛在通風的棚下陰於或晾乾,但不宜在強烈日光下曬乾。也不得用水洗,以免氣味降低。

臨床應用


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鼻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等證。
1.頭痛用10%細辛液穴位注射有效。
2.慢性支氣管炎用α-細辛醚60mg(30mg/片)效果較好。
3.局部麻醉以3%細辛揮髮油注射劑,作浸潤麻醉神經阻滯麻醉,進行五官科和眼科手術,麻醉效果較好。
4.心絞痛細辛揮髮油50ml,加冰片16g,作成氣霧劑,於心絞痛發作時噴霧有效。
5.陽痿細辛泡茶(5g/杯)連服1月,據報道有一定療效。
【性味】辛,溫。
①《本經》:"味辛,溫。"
②《吳普本草》:"神農、黃帝、雷公、桐君:辛,小溫;岐伯:無毒;李氏:小寒。"
③《藥性論》:"味苦辛。"
④《用藥心法》:"辛,熱。"
【歸經】入肺、腎經。
①《湯液本草》:"手少陰引經葯。"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肝、膽、牌四經。"
③《本草經疏》:"入手少陰、太陽。"
④《本草匯言》:"入足蹶陰、少陰血分。"
【功用主治】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
(1)發散風寒:用於風寒感冒或風寒所致的頭痛,可配麻黃藁本
(2)溫經止痛:用於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
(3)溫化寒痰:用於稀痰壅盛的慢性支氣管炎。
(4)宜通肺竅:用於鼻炎、鼻竇炎。
①《本經》:"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竅。"
②《別錄》:"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除喉痹,齆鼻,風癇癲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臟,益肝膽,通精氣。"
③陶弘景:"患口臭者,含之多效,最能除痰明目。"
④《藥性論》:"治咳逆上氣,惡風,風頭,手足拘急,安五臟六腑,添膽氣,去皮風濕庠,能止眼風淚下,明目,開胸中滯,除齒痛,主血閉,婦人血瀝腰痛。"
⑤《日華子本草》:"治咳,消死肌瘡肉,胸中結聚。"
⑥《本草衍義》:"治頭面風痛。"
⑦《珍珠囊》:"主少陰苦頭痛。'
⑧《綱目》:"治口舌生瘡,大便燥結,起目中倒睫。"
⑨《本草通玄》:"主風寒濕頭疼,痰歇氣壅。"
⑩《本經逢原》:"主痰結濕火,鼻塞不利。"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錢。外用:研末撒、吹鼻或煎水含漱。
【宜忌】氣虛多汗,血虛頭痛,陰虛咳嗽等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曾青、棗根為使。惡狼毒、山茱萸、黃芪。畏滑石、消石。反藜蘆。"
②《藥性論》:"忌生菜、忌辛辣。"
③《本草經疏》:"凡病內熱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虛,氣虛有汗,血虛頭痛,陰虛咳嗽,法皆禁用。"
④《得配本草》:"風熱陰虛禁用。"
本屬的一種:Asarum siebol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