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企業經營管理

農業企業經營管理

農業企業經營管理(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gribusiness):對農業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決策,計劃、組織、控制、協調,並對企業成員進行激勵,以實現其任務和目標一系列工作的總稱。合理地組織生產力,維護和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適時調整上層建築,使供、產、銷各個環節相互銜接,密切配合,人、財、物各種要素合理結合,充分利用,以盡量少的活勞動消耗和物質消耗,生產出更多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

基本內容


其主要內容包括:合理確定農業企業的經營形式和管理體制,設置管理機構,配備管理人員;搞好市場調查,掌握經濟信息,進行經營預測和經營決策,確定經營方針、經營目標和生產結構;編製經營計劃,簽訂經濟合同;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制和各種管理制度;搞好勞動力資源的利用和管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土地與其他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搞好機器設備管理、物資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和質量管理;合理組織產品銷售,搞好銷售管理;加強財務管理和成本管理,處理好收益和利潤的分配;全面分析評價農業企業生產經營的經濟效益,開展企業經營診斷等。
農業企業為取得最佳經濟效益而採取的各種經濟、組織措施的總稱。一些農業經濟學者認為,經營和管理是既有緊密聯繫,又有一定區別的兩個範疇。經營指農業企業在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計劃指導下,為達到企業外部環境、內部條件和經營目標之間的動態平衡,爭取最佳經濟效益而進行的決策性活動。管理則指為實現企業的經營決策而進行的組織和指揮,包括對生產要素利用進行的控制和考核,對企業內外諸關係進行的協調和處理,對企業成員進行的教育和鼓勵等。經營是管理的前提和嚮導,管理則是經營的基礎和保證。但有的學者認為這樣的區分是不必要的。習慣上也常把經營管理作為一個概念來使用。

職能


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農業企業是在服從國家計劃和管理的前提下,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為了尋求生產諸要素的最佳組合和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社會主義農業企業在經營管理上需要執行下列職能:①決策。即根據正確的經濟信息,對企業的經營目標以及達到目標所應採取的重大措施作出選擇和決定。②計劃。即對企業生產經營的規模、結構、布局和發展速度作出確當的規定,對企業的產、供、銷活動進行具體的安排。③組織。即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選用合格的工作人員,健全各種經濟責任制,以明確勞動、生產中的分工和協作,同時將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各種要素和再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在空間和時間上加以組織,以形成合理的有機整體。④指揮。即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統一的領導和督促,對人員和生產要素的利用進行統一的調度,以保證完成計劃規定的任務。⑤控制。即通過經濟核算等手段,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及時、全面的檢查和監督,以保證降低勞動消耗,有效地組織產品銷售,並按照兼顧國家、企業和企業成員三者利益的原則,合理分配企業的收入和盈利,及時糾正偏差。⑥協調。即調節和處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各方面的相互關係,解決矛盾和分歧,保證步調的協同一致。在執行這些職能的時候,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同經濟工作相結合、企業的集中領導同民主管理相結合、物質利益同精神鼓勵相結合、企業的經濟效益同社會整體利益相結合等重要原則。

基本方法


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方法,一般包括:①經濟方法。即利用成本、利潤、價格、獎金等經濟槓桿,推動生產經營,調節經濟關係,節約勞動消耗,提高經濟效益。②行政方法。即通過生產、行政指揮系統,採用行政手段,組織、領導和控制監督生產經營活動,保證實現經營目標和計劃任務。③教育方法。即通過啟發、誘導、宣傳、示範等方式,提高企業成員的生產積極性和業務技術水平,為企業的生產發展作出貢獻。此外農業企業的經營管理也依靠法律手段,即通過執行政府法令和企業規章制度來維護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秩序,保障企業和有關方面的合法權益。以上幾種方法在實踐中常結合運用。20世紀40年代以後,隨著農業生產的現代化和電子計算機在農業中的應用,以數量化、模型化和最優化等為特徵的科學方法已在經營管理中得到推廣。這種定量方法與傳統的、以邏輯推理和經驗判斷為特徵的定性方法相互結合,正使農業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到更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