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氏甲狀腺病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
橋徠本氏甲狀腺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除遺傳缺陷與遺傳易感性的原因,精神因素,過度勞累,感染與其他應激反應,環境污染,飲食結構不合理(如高碘飲食)等均可誘發橋本氏甲狀腺病。
橋本氏甲狀腺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病理可見大量的淋巴細胞,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本病由日本人橋本策於1912年發現,故以其名命之稱橋本氏甲狀腺病,簡稱為橋本氏病(HT或AIT)。由於橋本氏甲狀腺病病人頸前呈現甲狀腺腫,因而臨床常稱為橋本氏甲狀腺腫。橋本氏病為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它的病理與免疫變化與Grave’s甲亢相似,即在遺傳缺陷與遺傳易感性的基礎上,因精神因素,過度勞累,感染與其他應激反應,環境污染,飲食結構不合理(如高碘飲食)等均可引起患者自身免疫反應或加重自身免疫反應,誘發橋本氏甲狀腺病。因此Grave’s甲亢與橋本氏甲狀腺病可以相應轉化,當然更多的Grave’s病向橋本氏甲狀腺病方面轉化。
橋本氏甲狀腺病的病理機製為自身免疫反應產生自身抗體。如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抗體與抗原形成免疫複合物。依賴與抗體的細胞毒,免疫介導,免疫複合物,淋巴細胞毒等作用於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形成免疫性炎症,炎性細胞増生腫大,形成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少數橋本氏甲狀腺病患者甲狀腺可無腫大。橋本發病很高,有文獻報告,以幾種抗體檢測對某地區人群作普查,發現有5%的患者有HT。在我們自身長期的臨床工作中,以幾種抗體檢測與甲狀腺細胞學檢查雙指標進行統計,顯示橋本氏病占甲狀腺病門診總量的38.9%,因此建議臨床醫生對甲狀腺病人檢查T3,T4時一定要同時查甲狀腺抗體,以免漏診。橋本氏甲狀腺病患者自己也應要求醫生檢查甲狀腺抗體。
臨床上,我們常見年輕的女性病人具有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特質。其癥狀可能都沒有,典型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狀有:手抖、怕熱、容易流汗、躁動、心悸、體重減輕、月經不正常,這時候必須以抗甲狀腺的藥物治療。病人也可以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典型的甲狀腺機能低下有以下癥狀:怕冷、虛胖、容易便秘、無精打采、月經不規律等,治療的方式則是補充甲狀腺素荷爾蒙。因為具有橋本氏甲狀腺炎特質的女性,一般在進入停經期左右時,比較容易有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可能。因此一旦有上述機能低下的癥狀出現時,務必請醫生幫忙檢查。
由於橋本氏甲狀腺炎為慢性疾病,所以一旦發現脖子比較腫大,診斷也確切時,不要冒然就開刀將甲狀腺腫大的地方拿掉。因為此舉較容易讓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病人提早進入甲狀腺機能低下而需長期服用甲狀腺素。對付橋本氏甲狀腺炎,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多運動、少吃含碘的食物、定期抽血檢查及接受超音波的追蹤。已經接受藥物治療的病人則要定時回診,做適當的藥物調整。
橋本氏甲亢雖然有上述若干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但要診斷橋本氏甲亢組織學檢查還是不可缺少的。甲狀腺穿刺活檢組織學上,有典型橋本病和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兩種組織學征像都存在,才能確定診斷。兩者所見在同一標本上,完全不同的部位,有時可以獨立存在,多數病例還是兩者重疊在一起。通常用小劑量抗甲狀腺藥物並適當劑量甲狀腺激素治療,療程往往比較長。由於甲狀腺儲備功能低下,多量使用抗甲狀腺藥物容易陷於甲減。甲亢癥狀可持續多年,病程長者常發展為粘液性水腫。因此治療上不宜採用手術和放射性碘治療,否則易發生永久性甲減。
橋本氏甲亢還有另一種表現就是橋本氏並一過性甲亢。橋本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其病理變化主要是甲狀腺組織的淋巴細胞浸潤,其結果是甲狀腺組織受到破壞,最終常導致甲減。但是在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病情發展到某一階段,由於免疫因素等因素致甲狀腺濾泡破壞,濾泡內貯存的甲狀腺激素釋放入血液,使血液循環中的甲狀腺激素濃度增高,引起甲亢癥狀。這種甲亢往往是一過性的,當釋放入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代謝(消耗)完以後,甲亢癥狀消失。治療上只是採用對症治療,一般不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禁用放射性碘治療和手術治療。還有少數病人也可由橋本病發展為粘液性水腫,然後轉化為Graves病,因為橋本氏病、Graves病和粘液性水腫均為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三者發病機理相似,臨床上可互相轉化,目前有人認為三者屬同一疾病的不同臨床類型。
一、基本檢查
1.甲狀腺功能檢查 因病程不同而異。
(1)血清 T4、 T3早期正常,但TSH升高;後期血清 T4下降, T3正常或下降,TSH升高。
(2)甲狀腺吸碘率早期正常或增高,但可被 T3抑制;後期吸碘率降低,注射 TSH也不升高。
2.免疫學檢查 血中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抗甲狀腺微粒體(過氧化物酶)抗體(TMA)滴度明顯升高,二者均大於50%(放免雙抗法)時有診斷意義,可持續數年或十餘年。
3.其他檢查 血沉增快,可達100mm/h,血清白蛋白降低, r球蛋白增高。
二、進一步檢查
1. SPECT 甲狀腺掃描分佈均勻或不均勻,可表現為“冷結節”。
2.病理學檢查 對於臨床表現不典型,抗體滴度不高或陰性者,可作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或組織活檢以確診。
三、診斷要點
1.中年女性,甲狀腺瀰漫性腫大,質地堅韌,不論甲狀腺功能如何均應考慮本病。
2.血清TGA、 TMA滴度明顯升高(>50%),可基本確診。
3.臨床表現不典型者,需抗體滴度連續二次>=60%,同時有甲亢表現者需抗體滴度>=60持續半年以上。
4.本病需與甲狀腺癌鑒別,後者抗體陰性。文獻報道本病中甲狀腺癌的發生率為5%-17%。
宜吃得清淡,吃含維生素高的新鮮蔬菜,水果及營養豐富的瘦肉、雞肉、鴨肉、甲魚、淡水魚、香菇、銀耳、百合、桑椹等食物。忌食碘、辣椒、羊肉、濃茶、咖啡等濕熱或具有刺激性的食物。若出現甲狀腺機能減退症的表現時,除忌碘外,宜吃含維生素高的新鮮的蔬菜、水果,還宜吃蝦、海參、胡桃肉、枸杞子、山藥、芡實等食物。
橋本氏甲狀腺炎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此病初期以甲亢或瀰漫性甲狀腺腫大主,儘管該病不會馬上造成生命危險,但是如果不進行積極的治療,一般都會發展成為甲減而導致終身服激素。
國內知名甲狀腺疾病徠治療專家賈春寶博士指出:甲減會導致人體整新陳代謝放慢,使人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況。而對於一些育齡期的女性,懷孕期間應該特別注意甲狀腺激素的平衡,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影響胎兒的發育。
橋本氏甲狀腺炎與甲狀腺癌兩者之間的關係尚存有爭論。目前已有報告顯示,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導致癌發生率為12%,有時兩者相混一起,在癌組織附近有灶性甲狀腺炎病變。Woo1swan等認為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確實存在微小癌。最近廣州中山醫院對27例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檢查中發現微小癌、惡性淋巴瘤和乳頭狀癌各1例,其惡性腫瘤發生率為11.1%。所以橋本氏甲狀腺炎與癌變有非常大的關係。
橋本氏甲狀腺炎,起病緩慢,發病時患者大都沒有什麼感覺,逐漸的發現出甲狀腺腫大。少數晚期患者的甲狀腺體內有大量纖維化形成,則堅硬如石,常與周圍組織粘連,可長生進行性壓迫癥狀,出現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癥狀。
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特點:
1.患者大量食用腥膻食物后,會出現甲狀腺腫大、疼痛。有的人還會出現甲亢癥狀。
2.甲狀腺腫大,多數有壓痛,無血管雜音,有結節。
3.青春期甲狀腺腫大。
4.小腿脛前有局限性粘液性水腫。
5.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的甲亢癥狀能不服藥而“自愈”,這種情況可以反覆出現。
6.患者既有甲亢癥狀也有甲低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