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高新集團
上海的國有獨資企業
市北高新集團是上海市閘北區國資委履行出資責任的國有獨資企業,集團公司主要圍繞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的發展,行使規劃建設、投資促進和企業服務職能。集團公司由5家成員單位和5家參股單位組成:上海聚能灣企業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創輝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泛亞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上海開創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電氣工業園區管理有限公司。
歷轉型,市北園區“承擔廢轉移傳統業園區”“市率提展.產業(即產服務業)”“展雲計算據略”華麗蛻。園區展致階段:
——艱苦創業:剛剛市北園區,塘業區改造,北區(閘北、寶山、虹口、普陀)的“三廢轉移功能區“,面積僅為0.9平方公里。在這十年間,園區解決了土地空轉的問題,區域面積擴展到1.26平方公里,同時擴大了企業的生產能級,集聚了一批紡織、電子、冶金、輕工等傳統製造業企業,實現了園區規模由小變大。
——轉型展:市北園區步轉型展,抓“產服務業”牛鼻,確“產業轉型、形態轉型、功轉型”園區轉型攻,推園區“傳統業園區”“服務業園區”轉型。,閘北區政府共側“北流園”納市北園區規劃,園區規劃積.擴.。,市改委批准園區建設“技術產業基”,“市北業園區”式“市北技術服務業園區”。
2010年至2016年——產業迭代期:市北園區成為唯一的“上海市雲計算產業基地”,這一階段園區利用工業廠房承重能力高、電力設備配套齊全的獨特優勢,大力發展雲計算產業,從“黑煙囪”變身為“雲園區”。同時,形成了以總部經濟為主導,以軟體信息、檢測認證、節能環保、人力資源、金融衍生為特色的專業服務業發展格局。在此期間,2010年8月市北高新在南通市港閘區啟動建設市北南通科技城,規劃總面積5.24平方公里。八年多來,科技城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400億元,引進企業193家,實現稅收突破10億元。
2017年至今——戰略提升期:在閘北靜安“撤二建一”、市北園區成為首個“上海市大數據產業基地”的全新發展階段,市北園區提出了“打造中國大數據之都、建設中國創新型產業社區”的戰略目標,邁向了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2018年4月,園區一屆二次管委會明確靜安要舉全區之力,以市北高新為核心再掀全區對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新高潮;2018年12月,園區一屆三次管委會審議通過將園區規劃面積由3.13平方公里擴展至3.31平方公里。
市北高新集團
按照靜安“一軸三帶”發展戰略,市北園區制訂了《全力打造中國大數據產業之都,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力爭在三年內基本建成“大數據資源充分匯聚、大數據產業高度集聚、大數據基礎設施國際領先、大數據人才更加匯聚、大數據創新應用先行先試、大數據標準制訂全國引領,具有區域(長三角)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集聚地”,力爭成為上海全球科創中心的“數據核”以及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數據港”。
圍繞上述發展目標,園區運營主體——市北高新集團明確了“地產+投資”雙輪驅動的經營策略,由“單一房地產主營”向“園區開發+產業投資+服務增值+品牌外延”等多元化業務進行轉變,致力於成為“國內領先的精品園區綜合運營商”。
截至2019年底,市北高新集團註冊資本20億元,總資產299.2億元,凈資產84.2億元。旗下擁有市北高新(A股代碼:600604;B股代碼:900902)和數據港(603881)兩家上市公司。
數據港:公司是市北集團在2009年投資孵化的一家以IDC數據中心運營為特色的上市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公司以提供定製化數據中心、雲生態解決方案和雲服務為主營業務,為阿里、騰訊、百度、網易、中移動、中聯通等網際網路、通訊巨頭提供專業的數據存儲服務。
全市排名:2010年起,市經信委組織上海104產業區塊進行開發區綜合評價。市北園區連續多年綜合發展指數在全市5平方公里以下開發區中名列前茅,單位土地營收、單位土地稅收產出強度(反映全市產業園區經濟畝產的主要指標)在全市開發區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自貿區,領先於張江、漕河涇、紫竹等國家級高新區。
經濟密度:園區企業稅收突破1億元用了十年時間,突破10億元用了七年時間,突破30億元用了三年時間,“十二五”收官之年(2015年)園區企業稅收達到了55億元。“十三五”期間,園區經濟始終保持在年均兩位數增長。園區目前擁有註冊企業2800餘家,其中納稅企業超過150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1家、具有總部特徵的龍頭企業100餘家、大數據企業335家(佔全市認定的大數據企業的三分之一);截止2019年底,園區企業實現總營收2065億元,總稅收90.05億元,稅收貢獻在靜安“中環兩翼”佔比超過60%,佔全區稅收比重近13%。
產業能級:市北大數據的“場效應”正在持續釋放。
首先,園區大數據企業集聚度“高”。園區集聚的大數據企業既有浪潮、寶尊等行業龍頭企業,也有小鵬汽車、洋碼頭等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獨角獸企業,以龍頭企業資源開放共享,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創新。其次,園區大數據資源要素“全”。這裡彙集了上海市政府大數據中心、上海數據交易中心、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復旦大數據試驗場等國際國內重要創新資源平台,按照上海市大數據發展“五位一體”的規劃布局,構建起了“交易機構+產業基金+創新基地+發展聯盟+研究中心”的產業生態圈。第三,園區大數據應用場景“廣”。首創了“數據智能產業鏈圖譜”,建設了“市北高新企業AI體驗館”,集中展示了園區在“數據採集、數據分析、數據應用、數據服務”全產業鏈的技術成果,數據應用場景覆蓋政務、金融、健康、交通、教育等十多個行業領域。第四,園區大數據創業氛圍“活”。自2016年以來,市北園區參與組織的靜安國際大數據論壇、人工智慧BOT大賽等已經成為大數據產業領域的知名品牌活動。依託聚能灣國家級孵化器構建起“苗圃+孵化+加速器”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孵化體系,累計入孵企業超過200家,畢業企業超過80家,培育了主板和中小板上市企業3家(數據港、風語築、格爾軟體)。
開發建設:在原有傳統工業園區的基礎上,市北園區歷經了三次詳規調整,釋放出近170萬平方米的地上和地下空間。目前,園區已開發372萬平方米(已建和在建項目總量),其中商辦用地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佔比41.7%,其中服務配套用地建築總面積104萬平方米);住宅用地建築面積137萬平方米(佔比36.8%);工業用地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佔比21%);市政設施接近2萬平方米(佔比0.5%);相繼完成市北·新中新、市北·雲立方、市北·智匯園等重點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建築可以閱讀,街區適合漫步,城市始終有溫度”的產業社區。待開發178萬平方米(未來規劃項目與存量改造的總量),空間資源主要集中在未來的東部園區,我們編製完成了“靜安市北國際科創社區”的整體規劃設計導則並已進入實施階段,著重突出“活力多元的國際社區、開放交流的公共空間、綠色生態的低碳城區、獨具魅力的文化地標”的設計理念,形成各建築群落之間的相互協調和地上地下空間的互聯互通,通過建設高品質酒店、會展中心、國際學校、科普公園,以及在全市率先集中開工的2669套租賃式住宅,打造市北版圖中最具現代感和科技元素的“7*24小時國際科創社區”。
市北高新集團
品牌榮譽:園區先後獲得“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範區”“全國文明單位”等國家級榮譽10餘項;獲得“上海市大數據產業基地”“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上海市四新經濟創新基地”“上海市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上海市知識產權示範園區”“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名牌”等市級榮譽50餘項。
市北高新園區始終堅持”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數智經濟“三駕馬車并行的發展模式,先後引進科勒、德凱、派麗、固瑞克、威士伯、西卡、出光潤滑油等2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中鐵上海工程局、上海信投、卡斯柯、中國通號、小鵬汽車等100多家具有總部經濟特徵的企業,以及浪潮、鵬博士、寶尊電商、洋碼頭、珍島信息、風語築、格爾軟體等數據智能產業企業,呈現出“國內外大企業多、管理型研髮型總部多、專業服務業企業多、科技前沿公司多”的產業生態格局。
市北雲立方
該項目是園區建設上海市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基地的核心區,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其中辦公6萬平方米,擁有市中心絕版的2萬平方米高配置IDC數據中心,不僅滿足企業客戶日常辦公,還從雲計算和大數據的行業特徵出發,滿足客戶的需求。目前,已集聚了浪潮雲、寶尊電商、亞馬遜AWS創新中心、金棕櫚等十多家細分行業龍頭企業。
市北智匯園
該項目辦公面積約8萬平方米,項目以10棟5層樓高的獨棟辦公為特色,同時還有1棟高層辦公以及6000平方米成熟餐飲商業配套。作為企業研發中心的獨棟辦公區域,超過一千平方米的大廳時尚氣派,專屬電梯、私有院落、多樣質感的辦公空間獨立而精緻,是注重獨立辦公與精緻風尚的總部企業的優質選擇。包括亮銳中國、卡斯柯、固瑞克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已入駐辦公。
市北區塊鏈生態谷
該項目是靜安市北高新園區大力推動“區塊鏈+大數據”技術賦能,在上海中心城區掀起新一輪產業數字化升級的重要載體。園區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中信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計算機軟體技術開發中心等,打造華為上海區塊鏈生態創新中心、萬向區塊鏈+大數據聯合創新中心、中信信息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以及上海科學院區塊鏈技術研究所,按照“產業生態塑造、關鍵技術突破、形成應用示範”三步走的模式,瞄準“區塊鏈跨鏈、區塊鏈沙箱、區塊鏈晶元一體機”等共性技術的研發,聚焦“數字金融、數據交易、食品溯源”等重點領域,形成“1+3+N”的創新生態。
聚能灣創新社區
該項目辦公面積約4萬平方米,由1棟13層和1棟14層高層辦公樓及配套商業裙樓組成。建成后將成為聚能灣國家級孵化器的擴容空間,設立數據智能產業的聯合創新中心與實驗室,成為市北高新園區創新創業的全新空間。
市北壹中心
該項目辦公面積達12萬7千平方米,還擁有1萬2千平方米商業配套。由10棟5層樓高的獨棟辦公和2棟標高80米的5A級寫字樓組成。作為園區產業空間項目的新地標,自2019年6月交付使用以來,僅在半年內去化率便達到65%,中國通號、上海信投、珍島信息、威士伯等知名國內外企業紛紛入駐。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該項目耀眼的招商戰績成為上海商辦樓宇租售市場的一抹亮色。
靜安市北國際科創社區
該項目是園區迄今為止最大規模,首個百億級、百米高、百萬方的產業空間項目。項目將依託歷史工業遺存,傳承工業文化底蘊,在緊鄰南北高架與汶水路中環的區域再造一個千億級、升級版的科創新城。項目總投資240億元、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預計2024年全部竣工。建成后,標高百米的地標建築群、與地鐵站點之間架起的空中連廊、6萬平方米的城市綠肺、星級酒店、空中泳池、網紅商業、2669套拎包入住的精裝修租賃住房精英居所與老廠房文化創意交匯融合,產城融合的新型國際社區將把未來的市北高新園區打造得更加宜居宜業。
此外,項目地塊內留存的4棟老廠房建築,分別是原彭浦機器廠內的熱處理車間、重工車間、專家樓及零部件車間,總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在建設中,這4棟老建築將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建築特色組建和建材,在恢復原有紅磚立面的同時,局部立面將採用玻璃幕牆等現代展示手法,並嘗試利用部分老廠房結構為基底,與新建築進行結合復建。在完成保護性改造之後,老廠房的建築凈高平均12米,最高超過18米,大尺度的建築立面與大跨度的鋼砼結構為內部空間布局帶來無限可能,催生出從“平方”到“立方”的多重疊加效應。
市北高新集團
市北高新集團
快速融入城市高速道路網路的便利,不超過一小時的離岸速度和連通上海各地的軌道交通、公共交通網,使園區的交通便捷程度在整個上海開發區中首屈一指。
園區處在城市中部軸線和中環線的交匯處,軌道交通和周圍25條主要公交線輻射到上海的四面八方,是上海融入和連接長三角的“第一站”。
2、高綠化覆蓋率的優美環境。
園區致力於打造園林化、生態化的開發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園區飛綠化覆蓋率約45%,已經構建了一個由公共綠化、集中綠化、組團綠化、屋頂綠化和防護綠化組成的綠化系統,優質的園林景觀規劃和建設,提升了園區的環境品質。
3、人性化的配套設施。
園區內有銀行、超市、餐飲、班車、植物園、單身公寓等各種生活和娛樂設施,同時還建造了佔地10000平米的VIP會所,滿足各類企業的需求,配套設施非常便捷和人性化。
4、可持續的資源開發。
園區已經完成了50萬平方米工業樓宇的開發面積,未來5年的樓宇開發總量將達到300萬平方米,同時,加快推進東區的發展構想,讓園區在集中土地儲備、整體規劃布局、規模化建設上擁有更廣闊的平台,並且,作為連接政府和企業的橋樑,園區通過信息資源、政府政策資源、中介及行業資源、企業資源等的有機整合,推動園區的可持續發展。
5、規模化的產業集群。
園區已經集聚了2500家企業,實地經營企業超過300家,以總部經濟、研發設計、信息電子產業為代表的產業集聚特色逐步顯現,未來5年,園區還將結合區域發展中“北產業”的布局,依託已有的產業基礎,著力通過發展國家基礎軟體園、亞太數據港和金融2.5產業等平台,加速推進產業升級和集聚。
6、雄厚的人力資源基礎。
7、貼心的特質服務。
園區圍繞企業和員工的需求,建立了產業服務(行業協會集聚平台)、人才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平台)、信息服務(數據港、雲計算服務)、黨群服務(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服務外包(完整產業鏈服務集群)、孵化器、融資服務等服務平台,推進服務內容不斷擴展、服務品質不斷提高,為園區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了商機。
產業服務平台:園區投資諮詢服務平台,為政府、企業客戶、地產開發商、地產中介服務商提供全面高效的綜合服務,辦駐實現客戶收益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產業聯盟峰會,推進產業發展、產業結盟的合作品牌,成為強化政府與企業、園區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服務品牌;園區行業協會總部平台主要引進與園區發展相關聯的行業協會,有效促進行業內企業交流、健康發展;吸引符合產業導向的優質會員企業落戶,並集群互助發展。
人才服務平台:市北高新園區人才工作站為園區各企業提供各類人事人才服務項目,內容包括人員招聘、人事檔案管理服務、學歷、學位驗證、《上海市居住證》受理服務、集體戶口掛靠等。園區還以人才工作站為平台,成立了園區HR經理聯誼會,引導園區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更加註重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的學習和方法的借鑒,提高人力資源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園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符合園區企業自身發展要求,面向閘北、全上海乃至長三角,提升高新技術企業職工的職業技能素質。
信息服務平台:《市北高新苑》,反映園區和引進企業的情況,不斷增強園區和政府、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市北高新園區網站,宣傳和推廣園區數字虛擬平台;園區服務熱線,建立園區綜合熱線呼叫中心,有專業人士及時解決企業反映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黨群服務平台:園區黨群服務平台堅持以“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為目標,以“載體多樣化、資源社會化、活動人性化、管理柔性化、黨群一體化,作用責任化”為基本方式,通過建立園區黨員服務中心、工會、青聯、商會、人才工作站(HR經理聯誼會)、科技工作者之家、上海知音心理諮詢中心實踐基地等多種平台,為園區入駐企業各界人士提供溫馨服務。
服務外包平台:上海聚能灣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是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於2007年成立的外包業務服務平台,以構建需求與解決方案的服務外包公共平台為基礎,通過建立聚能灣主題網站、服務外包企業資料庫、《服務外包時空》期刊,結合各類大型服務外包峰會、聯誼、講座等企業互動活動,全方位為園區企業提供企業人力資源、廣告圖文設計製作、法律諮詢服務、財務諮詢服務等BPO外包對接服務。聚能灣外包公共平台的搭建為入駐企業提供了更好的外高增值服務,為加快服務外高產業順利發展提供良好的商業氛圍。
孵化器服務平台:2009年11月,園區孵化器正式獲得“上海市科技企業孵化器”資質,新建的孵化基地超過10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多家企業入駐。孵化器基地以中小型科技創業企業為服務對象,提供政策、諮詢、培訓和市場推廣等方面多渠道的支持,以降低創業企業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為社會培養成功的科技企業和企業家的科技創業服務機構。
融資服務平台:由交通銀行上海分行、上海市住房置業擔保有限公司、市北高新(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推出的小企業融資新模式,主要通過“園區推薦、銀行融資、第三方擔保”來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大力發展現代化生產性服務業是園區的總體定位,結合目前功能區範圍內所擁有的各種優勢資源,入住該區域的產業選擇主要有總部經濟、研發設計業、物流服務類和創意產業。構建中的“亞太數據港、國家基礎軟體園以及雲計算中心將為總部型企業、研髮型、創新創意型企業的入駐創造良好的信息、數據、管理、宣傳環境”。
總部經濟。園區本著“引大引優”的原則,著力引進世界知名企業的總部經濟,目前,美國衛浴專家科勒亞洲總部、台灣環達電腦旗下的神達電腦大陸總部、晶奧太陽能總部、美國最大的呼叫中心賽科斯亞太總部等世界優秀企業總部均已進駐。
研發設計類。一是分步驟建設區域性、專業化的公共研發服務組織;二是為產品開發提供標準諮詢、實驗、模擬或分析檢測、機構設計等相關研發設計的服務業。三是發展技術商品化或產業化階段的研究開發服務業。
物流服務業。交通經濟是“十一五”時期拉動上海市北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以北上海現代物流商務園區建設為依託,以公鐵聯運為核心,以信息平台為支撐,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業、物流商務業、物流信息業、物流運營業、中介服務業等一大批物流服務行業,使之建設成為上海現代物流系統的主要節點之一,成為上海重要的城市物流配送和物流信息中心。
創意產業。依託市北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內擁有深厚的工業文明資源、優美的生態環境資源和相對豐富的國企廠房資源,發揮工業老建築所特有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作用,將創意產業發展與城市歷史和文化內涵結合起來,重點發展工程設計、產品包裝設計、時尚設計、互動式互動軟體等創意產業,力爭使功能區成為具有上海特色的都市創意產業集聚地。
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以營造泛CBD辦公、生產和生活環境為目標,形成企業總部經濟、通信電子、研發設計和服務外包等產業的集群發展,積極順應入駐企業發展需求,優化配套設施和生活設施,完善產業服務和平台建設,形成獨具特色的園區服務體系。
以電子通訊產業、信息傳媒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物流產業為重點依託,整合區內不同功能區塊資源;推進集研發設計、創意創新、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總部集聚等功能於一體,打造國際化園區;成為上海中心城區環境最優美、交通最便捷、新型產業發展空間最大、區域品牌影響力強的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成為閘北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和重要增長極,成為上海老工業基地整體產業結構置換升級和功能轉型的先導示範區。
總體思路:東西互動、整體發展。
(1)共和新路以東區域規劃形成“一心、一帶、一軸、五區、多組團”的園區空間結構體系。
“一心”:即園區管理中心和景觀中心。規劃在江場路和壽陽路交口建設管理中心,提供物流信息平台和電子交易平台,同時承擔園區日常運營的管理工作。
“一帶”:指東西向走馬塘濱水景觀帶。通過走馬塘水系整治和沿線綠化種植美化園區環境,凈化園區空氣,營造園區優美的景觀。
“一軸”:指東西向沿江場路功能發展軸。江場路功能發展軸向西聯繫市北工業園區,是園區與周邊產業協調發展的重要功能聯繫通道。也將是園區產業升級和功能完善的重要區域。
“五區”:即園區由北至南依次形成五個功能相對獨立的功能片區:國際汽配物流區、公鐵聯運區、總部研發區、生活配套區、和鐵路北郊站。
“多組團”:每個片區內又形成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功能組團。
(2)共和新路以西區域規劃形成“兩軸、兩區、一心”的整體構架。
“兩軸”:沿萬榮路形成區域的園區景觀發展軸和沿江場西路形成區域的園區功能發展軸。
“兩區”:整個園區形成兩大功能片區:高科技研發製造區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其中,高科技研發製造區A區——萬榮路以西、江場西路以南的區域,區域用地總面積42.74公頃;高科技研發製造區B區——江場西路以北的區域,區域用地總面積29.29公頃。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萬榮路以東、江場西路以南的區域,區域用地總面積57.67公頃。
“一心”:在園區中部,萬榮路東側、江場西路南側的區域,規劃形成園區公共服務中心。
品牌發展戰略。通過不斷提升園區品牌形象,實施“走出去”發展,不斷拓展園區產業集群發展渠道,不斷複製園區的創新模式;通過“引進來”合作夥伴,不斷開拓全球化發展視野,不斷提高團隊專業發展能力;通過園區品牌的宣傳和推廣,不斷提升園區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產業升級戰略。以提升招商團隊的專業能力為抓手,以平台化、模塊化手段為引領,進一步提高園區引進企業的產業集群能力,進一步提高園區引進企業的附加值,重點引進具有產品集成、資源整合和功能輻射的總部經濟,大力引進在產業分工和價值鏈高端的頭腦型企業,不斷提升園區企業的貢獻率。
服務增值戰略。以提高服務價值為核心,強化分類服務,細分服務訴求,突出服務重點;整合服務資源,降低服務成本,解決服務難點;構建特色服務平台,完善服務功能,深化服務內涵,不斷提高服務的效益。
綠色節能戰略。在園區開發建設上,注重節能環保產品的應用,引入歐洲LEED認證,打造符合國際標準的節能樓宇;強化綠化景觀建設,構建生態園林化園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做大做強服務業和節能環保產業,形成低碳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
資本運作戰略。突出“資產資本化”,轉變資產管理思路,探索高回報園區地產發展方式;調整租售策略,實現園區地產市場價值;以資產置換,提高集團資產價值和集聚度。突出“資本證券化”,集團爭取“借殼上市”,並保持良好的持續經營能力。
人才培育戰略。堅持黨管幹部和黨管人才原則,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堅持“人才是園區發展的第一資源”,以優化人才結構,增加人才總量為主線,創新人才使用機制,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強化人才培訓機制,打造一流的專業團隊。
市北高新園區日常運作由園區管委會進行統籌協調。管委會主任、副主任由靜安區區長、副區長擔任,同時下設管委會辦公室,負責園區綜合管理。區發改委、區商委、區科委、區財政局等各政府部門以及集團公司和園區所在地街道,皆為園區管委會辦公室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