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任俠
左任俠
左任俠先生是現代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留法心理學博士,是中國現代心理(教育)統計與測量的先驅,兒童心理學的開拓者。曾任上海市心理學會理事長(第三、四、五屆),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最終職稱與職位)和《心理科學通訊》(現更名為《心理科學》)期刊主編。其對心理測驗、發展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等心理學分支和研究方法做出了突出貢獻,為中國當代研究皮亞傑心理學理論,結合心理實驗檢驗,並應用於教育領域的奠基人之一。
左任俠,又名左承恩,1901年1月7日生於湖北武昌。1923年畢業於原武昌國立高等師範學校,英語系。1925年赴法國留學,在蒙彼利埃(Montpellier)大學學習實驗心理學,師承福柯(M.Foucault)教授。1927年春歸國,同年秋再赴法國深造,並於1931獲得蒙彼利埃大學博士學位。此後在巴黎大學、倫敦大學和柏林大學等校從事短期博士后研究工作,受到皮耶隆(H.Pieron)等著名心理學家的深刻影響。1932年回國,在河南大學任教,期間寫作了《法國心理側驗史略》和《中國教育中的測量方法》(法文),並於1934年起在《側臉》(二卷一期、二期)連載了其影響深遠的文章《智力是什麼》。1936—1937年,赴印度尼西亞教學,在雅加達著名華僑文化中心——巴華學校擔任校長職務。在珠海的暨南大學分校、復旦大學、原滬江大學、原光華大學、上海醫學院等高校都留有左任俠先生的足跡。
新中國成立以後,左任俠先生受著名簡化論心理學家郭任遠先生之邀,到復旦大學心理學院任教。因院系重組,隨原復旦大學心理學院併入原華東師大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 工作。1956年9月,左任俠同心理學家謝循初、胡寄南一起被評定為三級教授,在其後開辦的研究生班擔任導師職務。當時,作為新興科學的心理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主流文化的誤解,認為其是唯心主義的產物,尤其在文化大革命前後,本土心理學家的許多努力化為烏有,左任俠先生和同事們一起在惡劣的環境下始終堅持心理學研究,與他的研究生李其維 一起編撰了《皮亞傑發生認識論文選》,對皮亞傑學說作了系統、完整的評價。1978年,心理學開始復甦,高考制度恢復,左任俠承擔了華東師大心理系首批發展心理學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后國家在該專業設立博士點,左任俠教授經評定,獲得博士學位授權資格。1981年1月《心理科學通訊》復刊,遞王亞朴主編,左任俠先生擔任了該雜誌復刊后的第二任主編(1983)。
左任俠教授對培養心理學研究生的工作很認真,為使研究生能掌握前沿知識,他毅然放棄用了十幾年的現成教材,重新備課。他還研修了遺傳學和生物化學課程,編寫了《遺傳與生化基礎》等教材。當時己七十八歲高齡的左任俠教授不顧心臟病、哮喘等疾,堅持每天到校工作,常常上課時服藥,即便如此,他對學生的每篇文章還要逐字逐句過目。1997年3月1日,左任俠先生在上海東華醫院病逝,走完了人生九十六個春秋。
《中國教育中的測量方法》(1932,法文)
《智力是什麼?》(1934)
《小學兒童的因果推理》(1957)
《教育與心理統計學》(教材,1982)
《略論皮亞傑理論對教育的影響》(1983)
左任俠先生深受現代實驗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影響:心理活動都有其生理學基礎,而且在立論前必須要找到確切的醫學研究成果支持,以便計量研究和有章可循,然而他對於心理測驗諸問題的見解又不是機械唯物的。早在河南大學任教時,左先生就撰寫了諸多文章關於智力和心理測驗,對兒童心理發展上其他爭論不休的學術問題,他也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左先生豐富了當時“在常態環境中能力發展是漸進的,於環境變動之中則呈現不規則(可能跳躍)發展”的環境決定論,提出“(一些)簡單能力之突然呈現,是生理和神經逐漸成熟的表現”。而隨身體成長逐漸成熟的智力,是在新的環境中對早年環境中成型的行為模式的激活,隱含著身心發育與環境影響的交替反應觀。其引用實證研究證明,成長環境好的人處理問題時“行為武器”更豐富。在論及智商是否是恆定值時,左任俠批評了使用智力量表機械測量智力商數是否變化的做法,主張通過“受試者的工作程度”測量“智力的明度”,即按照發展心理學的觀點編撰衡量階段行為水平的“行為量表”,據此測評兒童智力的發展。
左先生進一步提出了“行為樣品說”,該學說並非憑空立說,而是參照了大量實驗設計和解剖學研究的結晶。其認為“行為量表”的編撰要參考幾種同水平的“行為武器”,通過“動境”(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來測量,測量的結果應該是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動境”的平均值。該觀點結合了當時流行的“各種行為能力起到相互補償作用”的觀點,並把關注於單一行為能力的“補償說”擴展到兒童整體發展水平的衡量上。
左任俠先生為學界同行系統介紹了皮亞傑心理學的方方面面,並將其應用於教學方法的改良和考核制度的改進上。在教學方法上強調:活動法(皮亞傑理論的核心思想是思維產生於動作。智慧自動作始,斷智慧與動作之間發生的聯繫,那麼智慧的發端是不可能的);自我發現法(積極發現想學的內容,而不是被動灌輸);衝突法(在新情境中,教師避免主觀引導,而讓孩子產生新穎感和興趣);以及,同伴影響法(兒童之間的互動比兒童與成人的互動更加有助於克服自我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