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文
南明時期的文人、官吏
沈光文,字文開,號斯庵,出生於浙江鄞縣,是一位中國南明時期的文人、官吏;後半生因故流寓台灣,他以詩文寫下了台灣第一批書面的文學作品,在文學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沈光文本人獨自在台流寓多年,留下一些感時懷身和記述當地風土民情的詩文;其中後者尤為可資研究十七世紀以前島上情形。留下若干紀錄當時台灣風土民情的第一手資料,是從事台灣文獻為第一人。
南明時期
清順治六年(1649),沈光文乘船由潮陽到達金門,當時的福建總督李率泰正在悄悄招集明遺老遺賢,於是秘密派人前去招徠沈光文,並給予金銀,許以高官。沈光文婉言相拖,退回銀兩和書信。而這時廣東的桂王朝廷也已無力支撐殘局,沈光文考慮到大勢已去,只好暫留福建。他想舉家遷到泉州居住,沒有想到在途中突然遭遇颱風,無奈被風吹到台灣。當時台灣被荷蘭人所佔據,荷蘭人在台灣實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政策,政治上實行強制統治,軍事上進行殘酷鎮壓,經濟上進行瘋狂掠奪,並強制傳播西方宗教文化。他們還限制台灣人民的活動,不準隨意遷徙。在這樣的情況下,沈光文與海峽對面的大陸失去了聯繫,大陸也無他的音訊,生死不知。
1649年,沈光文前往金門;清福建總督李率泰以高官厚祿相誘,沈雖婉言相拒,但即滯閩未歸。後來沈光文計畫經海路遷居泉州,卻在途中遭遇颱風,漂流到台灣。當時中國正值改朝換代、兵馬倥傯,清軍席捲國中大部,鄭芝龍遺部控制福建沿海;加上台灣時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控制之下,各區之間缺乏一般性的通信渠道、消息不通。在這樣的情況下,沈光文與中國方面完全失去聯繫、生死不知。
1661年,鄭成功率軍攻下台灣,明朝遺老紛紛入台隨鄭;鄭成功得知沈光文也在台灣后,曾加以接見,並賜予田宅。鄭成功死後,繼位的鄭經若干施政令沈光文不滿,曾為文譏諷,幾遭迫害,乃落髮出家、避禍“羅漢門”山中——唯此“羅漢門”一地究處何地,學者有不同意見,迄無定論。明鄭降清以後,清福建總督姚啟聖曾答應助沈光文回歸故里,唯最後並未實現。沈光文晚年定居目加溜灣社(即今台南縣善化鎮),他對當地原住民做出了一些醫療、文教方面的貢獻;後人建有紀念碑以資紀念。
南明時期
康熙元年(1662),鄭成功在台灣病逝,其弟鄭世襲被部下擁立,鄭成功之子鄭經迅速從廈門回到台灣,平定內亂,正式襲位。鄭經經營台灣時,在用人和為政許多方面一改鄭成功時的方法,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沈光文於是作賦諷刺這些做法。有人背地裡告訴鄭經,沈光文幾遭不測,他不得已只好化裝為僧人,逃到北鄙,住在羅漢門山中。後來也是有人在鄭經面前給他擔保,罪行才得以免掉。當他在羅漢門山時,經常給山外的番社講課,傳播文化,教授生徒。有時還兼作醫生,為周圍村社看病。他常嘆息說:“我二十多年飄零在孤島上,不願早早進墳墓,就是想人人都能留著明朝的發,然後再見先皇帝於地下。而最終也沒有完成心愿,這隻能說是命該如此!”1683年,清朝派施琅率軍統一台灣。當時明遺老已所剩無幾,而沈光文也已是垂暮之年,清福建總督姚啟聖招見他,沈堅辭不就。后姚啟聖寫了一封信,想送他回家鄉鄞縣,終因姚啟聖去世。此事無成。在沈光文的最後年月里,他和同道一起結社,詩酒唱酬,留下了很多上佳的詩作。最後在台灣諸羅去世。
17世紀中葉,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台灣,其事迹在海峽兩岸廣為傳頌,婦孺皆知。然而作為台灣文體拓荒者的沈光文,卻少為世人所知。
南明弘元年(1645年)沈光文參加浙東的抗清活動,授太常博士。后參與迎立南明魯王朱以海,受封工部郎中等職,參贊軍務。1648年魯王北上,沈光文扈從不及,南來金門。當時,清朝閩督李率泰聞其名,派遣使者帶聘書和財物勸降之,沈光文不就。1651年11月,攜帶家眷,自金門出海,欲入泉州,過圍頭洋時突遇颶風,漂泊到台灣南部,“遂寓居焉”。當時台灣為荷蘭殖民者佔據,推行荷文教育。沈光文隱姓埋名,躬耕生活,並嘗試以漢文教授子弟,傳播中華文化。他不辭辛勞,經年累月勘探地理,考察了台灣的山川、礦藏和港口道路。採訪民俗,大小事無不詳細記載,為創作台灣第一部地理志《台灣輿圖考》積累了大量資料。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得知沈光文在台,十分高興,以客禮相待。
沈光文寓台30年,寫下大量詩文,著述有《台灣輿圖考》、《草木雜記》、《台灣賦》、《流寓考》、《文開詩文集》等。清政府統一台灣后,“遊宦寓賢,簪纓畢集”,遷台文人紛紛組織各種詩社。此時年逾古稀的沈光文首先出面成立台灣第一個詩社——福台閑詠。“福台”是指 福建省台灣府之意。後來清代首任縣令季麟光等人也加入,乃更名為“東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