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朝薦
明末清初時期人物
辜朝薦,為明代潮州后八賢之一。天啟四年(1624)中舉人,崇禎元年(1628)登進士,授桐城(今安徽桐城縣北)知縣,崇禎六年(1633)分校南京鄉試,后升任山東道御史、戶科給事中,後補禮科給事中。崇禎十二年(1639),負責督催三楚(湖北、湖南)練兵軍餉120餘萬兩,未足4個月完成任務,因督餉有功,受賜御宴7次,在諫院十年中,有奏章稿子4卷。崇禎十七年(1644),任禮部給事,負責南京、江西、廣東、廣西四省的糧餉,恰逢北京被清兵攻陷,朝薦回歸故鄉。1647年,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即位,年號永曆,朝薦被授為太常寺少卿。但由於他與在朝的大學生何吾騶有隙,故沒出任,而往廈門投鄭成功,與盧若騰、徐孚達等被稱為“七公”。大學士郭之奇上疏給永曆皇帝稱辜朝薦“毀家避敵”,“資望著於中外,忠憤盈於懷抱”。不久,辜朝薦被授為御史。永曆十五年(1661)二月,鄭成功東征台灣,朝薦留守廈門。康熙元奶奶(1662),鄭成功死後,朝薦渡台,在台灣6年。康熙七年(1668)卒,終年70歲。
辜朝薦歷任安徽桐城縣令,山東道御史,戶科給事中,禮科給事中。明設六科給事中,專司規諫、拾遺、稽察以及彈劾官員等職。辜朝薦任給事中達十年之久,曾奉命冊封靖藩,督催各省糧餉,因所事稱旨,先後被“賜宴七次”。存“疏草四卷”。其中,以上疏彈劾權奸首輔溫體敬結黨營私,薦用魏忠賢餘黨呂純如等一事,最受朝野推重。文徵明之曾孫,位居次輔的文震孟就曾“為詩壯之”。清兵人關后,辜朝薦輾轉避難,賦詩言志,集為《桑浦行吟》,惜已佚。永曆即位於肇慶,授為太常寺少卿,但未履任。及鄭成功在金門、廈門抗清,即前往襄助。鄭成功“軍國大事,悉以咨之”,是鄭十分禮遇的明朝舊吏“七公”之一。辜朝薦積極支持鄭成功出師台灣。當鄭成功在台灣趕走荷蘭人時,永曆帝派人抵台封鄭為延平郡王,辜朝薦也被封為兵科給事中。鄭成功逝世,辜朝薦隨鄭經渡台,在台灣居住了六年,至康熙七年(1668年)去世。其女辜藻鳳,能詩善文,於1653年清兵陷潮州時,自縊亡。著有《易解集》、《嘯雲庵集》。
潮安縣金石鎮民間,流傳著“辜科道”的事迹。人們所稱的“辜科道”,就是明末海陽縣東莆都(今潮安縣金石鎮)辜厝村人辜朝薦。朝薦字瑞敬,少時聰敏好學,明熹宗天啟四年考中舉人,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與郭之奇、黃奇遇等潮州籍名士同登戊辰科進士。崇禎年間,他歷任安徽桐城縣令、山東道御史、禮科給事中等官職。按明朝官制,朝廷設置六科給事中,專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之事;有糾彈官吏等職權。六科給事中與都察院各道御史,合稱科道。辜朝薦任禮科給事中達十年之久,人們因此稱他為“辜科道”。
• 砸神廟遣神充軍
辜朝薦自小天不怕地不怕,在潮汕,民間流傳有辜朝薦砸神廟和遣神充軍的故事——
天啟初年,辜朝薦曾在海陽縣東莆都(今潮安縣金石鎮)蕭厝內的私塾教書。一次,學館毗鄰的一個農婦丟了一隻母雞,懷疑是被辜先生偷去。辜朝薦家窮人清白,哪有做出這種醜事,便當場與農婦吵起來。農婦越說越真,辜朝薦不得不拉她到大神廟裡焚香念咒。他對神明說:“諸神作證,我辜某如有偷人一隻雞,願受神靈嚴責,出了廟門就跌折一隻腳!”說也奇怪,他剛出廟門時,不料真的摔倒下去,一條腿折了。這一來,他的罪名就是三江之水也洗不清了,只好辭教回鄉。事後,那民婦在另一個地方找到了丟失的母雞,才知是冤枉了他。從此以後,辜朝薦就成了跛子。但他發憤讀書,終於中了進士,做了惠潮嘉道台等官,因而被人稱為“辜拐道”。“辜拐道”為了申雪從前被誣致殘之恨,便親自率眾燒毀了蕭厝大神廟,並犁翻了地皮,懲罰了神明。
傳說辜朝薦少時曾到土地廟裡求神擲杯問課,禱祝將來功名有成就,誰知連擲幾杯,儘是“笑杯”。他一時感到絕望,但轉而又想:人貴奮發,事在人為,哪可相信土地爺的“杯”?於是就下苦功夫,加倍用功勤讀,力圖將來有出息。辜朝薦果然一舉成名,做了大官,衣錦榮歸時,特到神廟來向土地興師問罪。他用左手指著神像的額頭,用右手拿白扇敲打神像的腦袋,說:“你這個騙人的惡煞!我當年險些上你的當!好在我不相信你,而相信自己,靠自己努力進去取,才有今日。若是別人,就會受你白騙,誤了前程,誤了大事。你平時不知害了多少人,你真是罪孽深重呵!我現在罰你到邊疆充軍去吧!”經他這一差遣,土地廟的香火就斷絕了。
後來,辜朝薦做了內閣輔臣。一次,他出巡邊疆,在途中遇見一個老頭,向他求情,說自己是金石土地神,受大人遣來這裡充軍多年,歷盡艱辛,要求准他回歸故里。他願洗心革面,重新做神。辜朝薦想,土地公受了責罰,知了錯誤,有心改過,也就同意他回去。但要他帶些路邊的水浮蓮到家鄉。若干年後,辜朝薦回鄉時,看到土地廟前的水溝中,有北方的水浮蓮生長著,這才證實老頭充軍服役期滿歸來了。
辜朝薦被人們稱頌的主要事迹之一,就是他任禮科給事中期間,深有膽識,奮勇上疏彈劾首輔(首輔的職權相當於宰相)溫體仁結黨營私和引薦魏忠賢餘黨的倒行逆施。溫體仁為人貪鄙狡詐,在崇禎初年因得首輔周延儒的引薦和庇護,任禮部尚書。崇禎五年,溫體仁又用伎倆排擠周延儒,並擢升首輔顯要官職。他一面結黨營私,一面陷害異己多人。其時,吏部尚書、左都御史兩職缺人,溫體仁即陰使侍郎張捷推薦魏忠賢餘黨呂純如等擔任,因朝野大嘩而不得逞。接著,溫體仁薦舉私黨謝升、唐世濟任以上官職,並暗中指使唐世濟推薦魏忠賢餘黨霍維華到朝廷任官。當時,辜朝薦身居諫垣,對溫體仁的胡作非為十分氣憤,毅然上疏彈劾溫體仁這一權奸的罪狀,深得朝野正義人士的讚賞和支持。文徵明的曾孫文震孟這時位居次輔,此人既清正又富有文才,特作詩讚揚辜朝薦的膽識。其後,工部左侍郎劉宗周、撫寧侯朱國弼等多人,也上疏彈劾溫體仁的罪狀。至崇楨九年,溫體仁的奸事敗露,被罷去首輔官職,次年病死。
• 支持鄭成功抗清
辜朝薦被人們讚頌的另一主要事迹,則是他具有堅強的民族氣節,在明朝滅亡以後不向清朝屈服,熱情支持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正義行動。崇禎十七年,他奉命以禮科給事中督江左粵東西四省糧餉,聞清兵已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身亡,即痛哭回鄉。接著,他身披黑色衣服,奉母隱居桑浦山玉簡峰,與名士謝儒美、李白仁共同賦詩言志,抒發他們不向清朝屈服的民族感情。不久,他秘密奔赴金門島,支持鄭成功的抗清鬥爭。鄭成功在收復台灣之前,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對前往依附的明朝舊臣盧若騰、王忠孝、徐孚遠、辜朝薦等“七公”十分禮待,專門設立儲賢館給予安置,並時常咨問他們有關軍政大事。辜朝薦等熱情支持鄭成功出師台灣,趕走荷蘭殖民者。南明永曆帝派人到台灣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時,辜朝薦也被封為兵科給事中。其後,辜朝薦從金門移居台灣,至七十歲在台灣病逝。他逝世以後,台灣民眾為懷念他的民族氣節,特建祠祀之。
(清)王必昌纂輯《重修台灣縣誌》卷十一人物誌。僑寓:
志台灣者多取資焉。同時居台者有徐孚遠、王忠孝、辜朝薦、沈佺期等,亦一國之賢者。
辜朝薦字在公,廣東揭陽人。崇禎元年進士,始任江南安慶推官,歷掌諫垣,晉京卿。北京破,南歸,居金門,既為延平郡王上客。后入台卒。子文麟,及長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