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長城

宋代長城

中國長城專家成大林在岢嵐考察長城后認定:岢嵐境內的長城為北齊、隋、宋三個王朝修築。這是我國首次發現宋代長城,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長城史研究的空白。

詳細介紹


宋代長城
宋代長城
岢嵐境內現存的二十多公里宋代長城,這段長城完全系石頭所砌。
考古學家發現,自岢嵐城以東的東山至鄰縣寧武交界處的二十餘公里長城絕大部分保存完好。這段長城最高處達三米以上,頂寬一點六米,有些段落頂上仍保留著三十厘米的女牆,附近散落著大量宋朝瓷片。有的地段發現炮台遺跡。
岢嵐城西的古長城坍塌嚴重,保存較好的地段也只有1米左右。而岢嵐城東20餘公里的長城絕大多數保存較好,城垣最高處達3米以上,頂寬1.6米,有些段落牆頂上仍保留30厘米的女牆,附近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特別是保存較好的長城上發現有炮台,這是中國使用火器后的產物。
專家稱,這段長城是宋朝在北齊和隋朝長城的基礎上修築的。他們根據史書考證,公元980年,楊業之妻折氏(世稱“佘太君”)的從弟、宋朝名將折御卿在岢嵐設置了岢嵐軍,並修築了這段長城。
岢嵐自古就是從太原到雁門關及內蒙古、陝北的交通要道,是保衛太原城的屏障。早在北齊時,這裡就曾修築了長城,並設置了軍事要塞,其遺跡至今尚存。隋開皇年間,當地又沿北齊長城舊址重修了長城。但長期以來,學術界一直認為宋朝沒有在這裡修築過長城。

歷史記載


據《重修岢嵐州志》記載:明朝嘉靖年間,有人在縣城附近牛圈塵掘得一石碑,碑文云:“開皇元年贊皇丁夫築”。長期以來,學術界都認為宋朝沒有修築長城。但宋、清一些文獻都稱宋朝在太平興國五年於岢嵐設岢嵐軍並修築了長城。近年來經考古勘察,專家稱自岢嵐城以東至王家岔鄉的長城是宋朝在北齊和隋朝長城的基礎上修築的。公元 960年,趙匡胤發動兵變,推翻周政權建立宋朝後,北方面臨契丹黨項族的嚴懲威脅。據《光緒山西通志》和《續修岢嵐周志》記載:公元 979年,楊業之妻佘太君(折氏)的從弟宋朝名將折御卿攻佔了太原西北的軍事要地岢嵐縣,於公元 980年在岢嵐調協了岢嵐軍,並在縣城北的天洞堡向東修築了長城;宋朝大學士曾公亮在他所著的軍事專著《武經總要前集》中也說曾在岢嵐修築長城。而今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長城史上的空白,對宋朝歷史的研究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