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仲斌

宋仲斌

宋仲斌,原名毓麟。1884年出生在樂亭縣井坨侯庄村。祖父進士及第,曾於河南為官。父親為秀才、著名鄉紳。家有良田8頃,大宅院1座,為當時樂亭一有財、有勢又有名望的家族。

個人簡介


仲斌青年時代曾和李大釗在自家所設學館同窗就讀,二人志同道合,結為摯友。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招致列強的入侵瓜分,激起仲斌的無比憤慨。他毅然訣別家門,投筆習武,考入保定講武堂。畢業后奔赴江南,加入同盟會,投身推翻清朝、挽救中華民族的佛大鬥爭。1 911年4月參加孫中山、黃興領導的廣州起義辛亥革命后,加入國民黨,在孫中山臨時總統府主管後勤事宜。

參加事件


1920年,陳炯明叛變革命,炮擊總統府,孫中山到永豐艦避難,總統府工作人員紛紛逃散。仲斌回到北方,后經人介紹,在馮玉祥部下帶兵。他治軍有方,勇敢善戰,為人正直,嚴於律己,不久晉陞為第四旅旅長,跟隨馮玉祥南征北戰,屢立戰功。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交戰時,仲斌參加了舉世矚目的“北京政變”,助馮玉祥囚禁了“賄選”總統曹錕,迫使溥儀皇室遷出宮禁。在駐京期間,仲斌與摯友李大釗取得聯繫,二人經常談論國事。經仲斌介紹,大釗與馮玉祥進行接觸,在大釗影響下,馮玉祥傾向國民革命,同情共產黨。在此期間,馮玉祥對中共開展革命工作,給予很大支持。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仲斌對此極為憤恨,毅然退出國民黨,加入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后,仲斌隨馮玉祥移防張家口,召集舊部同共產黨合作,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在馮玉祥統率下,以10萬勁旅在察哈爾境內同日本侵略軍浴血奮戰,收復了失地。因此,蔣介石對此極為不滿,命何應欽調集十六個整編師包圍了張家口,限制民眾抗日同盟軍活動,使察北抗日戰爭夭折。馮玉祥抱恨遁跡泰山,仲斌因報國無門,憤然解甲歸田。回故里后,深居簡出,潛心讀書,發誓終生不與蔣介石、日本侵略者同流。時隔一年左右,宋哲元率二十九軍駐防北京,他以同僚的名義致函宋仲斌,邀其出山到軍中任職。仲斌知情后在信封背面寫了“宋仲斌死了”5個大字,將原信退回北京。
1938年7月,冀東黨組織領導了冀東武裝抗日大暴動。在組織暴動期間,仲斌開心至極,拿出大量資財,資助抗日隊伍,並把自家護院用的槍支和彈藥全部獻與抗日武裝隊伍。1943年,冀東區黨委派人來路南開闢抗日根據地,由於當時環境異常惡劣,開始沒有站腳之地。仲斌得知后,不顧自身安危,讓工作人員來他家隱蔽,有些黨的重要會議,也在他家召開。為使開闢抗日根據地的工作迅速打開局面,仲斌利用其威望,通過細緻的工作,將樂亭縣偽警備隊中隊長肖孟齡爭取過來,肖及時地為八路軍送情報,送彈藥。此外,仲斌還通過樂亭城內的開明紳士,為八路軍籌集經費和購買布匹、紙張、藥品等物資。
抗戰勝利后,仲斌被選為晉察冀邊區參議,曾赴察北參加察北會議,受到聶榮臻、李葆華等領導的接見與宴請。聶榮臻、李葆華對仲斌為革命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1946年,經上級黨委研究決定,中共樂亭縣委為宋仲斌接上了黨的組織關係,確定他為特殊黨員。1947年冬,人民解放軍向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仲斌不顧自家安危,掩護冀東十三軍分區在他家後院設立秘密軍工廠,晝夜趕製手榴彈,對支援解放戰爭立下了功勞。
1948年冬,仲斌因操勞過度,身患重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終年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