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流
腦血流
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血管性頭痛以及其他影響血液迴流功能的各種疾患及療效觀察等。
吐故納新,才能維持生命活動,而這個過程是依賴干血液循環來實現的。由於腦的新陳代謝旺盛、生理功能複雜,所以人腦的血液供應必須十分豐富。由於腦的耗氧量很大,又無能源物質的貯備,所以腦對血液供應的依賴性很強。當腦動脈血流中斷1~30秒鐘時,腦細胞就會受到損害,不過尚可恢復;若血流中斷3~5分鐘,則腦細胞就會受到嚴重損害,較少能恢復正常;如果血流持續中斷30分鐘,那麼腦細胞就會發生嚴重壞死、功能喪失。
為了維持腦血流量的穩定,人體內有一套完整、靈敏的系統來調節,參與影響的因素也很多。
影響腦血流量的因素主要是動脈壓、靜脈壓及腦血管阻力。而靜脈壓一般對血流的影響甚微。
正常成人的平均動脈壓(即舒張血壓+脈壓差的三分之一)為70—180毫米汞柱。腦血流量並不消極被動地隨血壓升降而漲落,而具有一種自動調節的功能,即血壓升高使腦的小動脈收縮,腦血流量減少;當血壓下降時可發生腦小動脈擴張,使腦血流量增加。這種自動調節保證了腦血流量的相對穩定。當血壓波動超過了自動調節的界限,則不但影響腦血流量,而且還可促進或參與中風的發生。
腦血管阻力和腦血流量成反比,即腦血管阻力增加時,腦血流量減少,反之亦然。影響腦血管阻力最大的因素是腦小動脈管經的大小,且其主要由二氧化碳分壓來調節。當二氧化碳分壓升高,可使腦血管擴張;若二氧化碳分壓下降,則腦血管收縮。故缺血性中風患者吸入CO2和O2等混合氣體時,可擴張腦血管,有助於側枝循環的開放,增加腦血流量,以減輕偏癱、失語等臨床症根據流體力學規律,當流量恆定時,流阻與所經過的管徑面積成反比。由於血流動力學的關係,當血管口徑減少50%時,供應血管遠端的灌注壓無明顯變化,只有當血管口徑縮小90%時才出現該動脈遠端的血流量減少或缺血。所以,有些老年人雖然有輕度或中度的動脈狹窄,但可以不發生缺血性中風。
影響腦血管阻力的因素還有血液的粘稠度顱內壓的高低及腦血管的器質性變化等,都可影響腦血流量。這些因素在中風的發生中均起著一定的作用。
體脂含量對腦血流的影響
體脂對腦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有顯著的負面影響,體脂增多,CBFV降低。
人體的組成成分主要是水、脂肪和固體成分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碳水化合物等, 各種成分組成了人體的總重量, 即體重。人體各成分的相對平衡, 對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和維持健康水平是極為重要的。根據生理功效的不同, 常把體重分為脂肪重( 體脂) 和去脂體重( 瘦體重) , 體成分通常以體脂百分數來表示。通過身體成分的測量評價, 對了解人體的營養狀況、科學指導膳食和預防某些疾病均有重要的作用。
脂肪是人體正常的組成成分, 對於保證人體正常生理功能起著重複作用。但體脂含量過多, 即脂肪細胞內脂肪的過度積累, 會發生肥胖。肥胖無益於健康, 其主要的健康損害是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膽囊疾病、社會心理問題及某些癌症( 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研究表明,肥胖是致AS 和CVD 的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長期的前瞻性研究表明, 肥胖本身也是CHD 發病和死亡有關的獨立危險因素[ 15]。心臟本身的脂肪沉積, 以及營養障礙等, 使心肌收縮力減弱, 心搏量減少, 血流速度減慢。
大腦中動腦的血流速度和其身體成分相關分析的結果表明體脂對腦血流速度有顯著負面影響作用, 體脂增加, 腦血流速度減慢, 腦灌注壓降低, 腦血供減弱。因此, 要維持大腦正常生理功能, 保證有充裕的血液供應, 就一定要確保人體各成分的相對平衡, 防止體脂在人體內過度聚積, 這樣才有利於身體健康。
對腦血流的影響
人體在運動狀態下由於心臟功能的變化, 其動脈血流速度必然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且經常從事運動的人其血管功能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北京某高校就運動狀態對腦血流的影響作出了研究,結果表明,1.同性別不同系別的學生其血流速度未見明顯差異。2.頸部動脈不論系別女生的血流速度均低於男生, 而顱內動脈則相反, 女生高於男生尤以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表現的更為明確。3.顱內動脈各血管的血流速度有很大差異,以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最高, 其次是大腦前動脈和基底動脈。4. 腦動脈和頸內動脈的多譜勒圖形表現為低阻波形, 即有一個較高的舒張末期流速, 而頸外和頸總動脈則表現為高阻波形, 即有一個較低的舒張末期流速。
運動生理學的研究已經證實人體在運動時在心輸出量增加的同時, 血流也要發生重新分配的現象, 這主要是通過收縮血管來實現調節的8 但腦血流量基本可保持不變, 說明腦血管在運動時也是處於收縮狀態的末期血流速度的增加認為這正是腦血管收縮的結果,同時在亞極量運動的條件下, 腦血管的收縮程度在運動過程中處於較為穩定的狀態。
關於運動結束后血流速度的恢復, 研究發現亞極量運動時的末期血流速度即可基本回到安靜時的水平, 且要快於心率的恢復。這一方面是因為運動結束后心室射血力量減弱而使血流速度減慢, 另一方面大量血液聚集在肌肉中不能及時回心, 從而使每搏輸出量下降也是一重要的原因。
研究結果還表明大腦中動脈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與心率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 由於探測顱內動脈的流速在技術上較為複雜, 在運動狀態下更是如此,這提示在一定範圍內或許可以通過心率來間接的了解血流速度的變化, 當然這需要做進一步研究以求找出它們之間的相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