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吉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吉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吉林農業大學一個比較年輕並富有激情的學院,於2006年9月由原生物技術學院(成立於2000年)和吉林農業大學生物工程技術研究院合併組建而成。
吉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梯隊合理,以中青年骨幹為主體。現有博士生導師6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佔86%。1人被評為長江學者、“863”項目首席專家,2人被評為吉林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被評為吉林省名師,一批年輕專家脫穎而出。學院以教學和科研為中心,以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培養“四有”新人為核心目標,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院師生共同努力,擴大了辦學規模,提高了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取得了明顯的教學和科研成果。《基礎生物化學》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吉林省精品課程。《生物化學》、《酶工程》被評為吉林省優秀課程。兩項教學成果獲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在生物反應器與藥物開發、大豆轉基因、紅麴黴活性產物、人蔘和西洋參營養代謝、玉米深加工和生物資源利用等研究方面達到了同類研究的國內領先水平;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SCI收錄9篇;公開出版學術著作12部,全國統編教材7部,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6項,通過鑒定的成果11項。
吉林農業大學的生物工程專業是吉林省高校成立較早的一個專業,它充分利用農業院校的特點,緊緊依託吉林省玉米大省的優勢特色,找准本校生物工程專業的定位及研究方向,經過幾年生物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培養,實踐證明由於專業特色突出,培養目標準確,畢業生較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本專業的建設目標是:加強組建趕超同類專業一流的師資隊伍和辦學條件,根據社會發展和經濟的需求,不斷修訂和完善專業培養方案,加快用生物工程技術改造和提升本專業的速度;加強課程體系建設,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樹立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課程體系適應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強化學生實踐技能和素質的綜合能力的培養,逐漸完成學生從學校教學理論型向社會應用型角色的轉變,適用社會經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
本專業現有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0名,博士生導師1人;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講師3人,助教2人;45歲以下80%的教師已取得研究生學位。
生物工程專業設有發酵實驗室、酶工程實驗室、玉米深加工實驗室等三個實驗室,面積達200餘平方米,為了發揮實驗教學在培養人才中的作用,不斷修訂實驗室建設規劃。改善實驗室條件。本專業實驗室儀器設備資產總值100餘萬元,共有設備150餘台套。實驗室面向學生和科研課題開放,基本能滿足本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實驗教學需要,同時也能部分提供學生進行畢業論文實驗的要求。提供學生使用先進的研究儀器和研究手段的機會。為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實踐能力發揮了作用。實驗室共有實驗技術人員2名,分別為高級實驗師和中級實驗室,學歷均為大專以上文憑。指導學生實驗教學的均為專業課或專業基礎課教師,均具有較高的理論和實踐水平,能很好的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教學內容。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按照《生物工程專業教學大綱》要求,生物工程專業大多數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都開設了對應的實驗教學內容,共計開設實驗課程9門,開設實驗數量總計49個,實驗開出率達100%,其中專業課實驗均為綜合性實驗,專業基礎課實驗中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佔到60%以上。
在實習基地建設方面:生物工程專業為了較好完成教學任務,現設有6個校內實習基地和十幾個校外實習教學基地兩部分。校內實習基地以本學校、本學院及相關專業的實驗室為基礎,校外實習教學基地為本專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的技術部門。學生在實習基地場所進行專業課程的教學實習和畢業生產實習的實踐教學活動。我院和本專業的實習基地能夠滿足專業模塊課程涉獵的教學要求和技術操作,學生在實習基地場所中能夠按照工藝要求進行技術操作,能夠完成綜合性大實驗,能夠聽取企業技術人員講解設備及工藝流程。學生能夠按照實習的要求,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實習任務,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鍛煉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加強了實踐技能的綜合訓練,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物技術專業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相對合理的教師隊伍。目前共有教師15人,已獲得博士學位13人,佔87%,具有碩士學位2人,佔13%,其中在讀博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講師4人。生物技術專業擁有教授、副教授崗位的專任教師占編製總數的73%。
積極開展教學手段的改革,採用適合的國家規劃教材和自編教材,國家統編教材選用率達到100%,積極推進多媒體授課及雙語教學,多媒體授課率達到90%,共涉及8門課程。以生物化學精品課為基礎,正在建設生物資源學和基因工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細胞生物學和細胞工程2門校級優秀課程,並圍繞課程建設組建教師團隊。積極推進多媒體授課及雙語教學,正在嘗試開展細胞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等課程的雙語課程。
積極開展教材建設,採用適合的國家規劃教材和自編教材。參與教材編寫工作,主編國家級教材一部,自編教材3部,自編實驗教材4部。科學出版社簽訂兩部專著合同,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4部。
近幾年生物技術專業參與完成省級教改項目3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校級教改項目7項。拓寬辦學渠道,加強國際合作。在學校的支持下,生命科學學院已經與義大利卡麥力諾建立了合作關係,為進一步加大國際間科研與教學的合作與交流提供了更好的渠道。
近三年實驗室每天承擔本科教學任務6.02學時,另外還承擔研究生實驗教學課程、研究生畢業論文實驗和教師的科研項目,實驗室處於擁擠、過飽和的高速運轉狀態。十分重視實踐教學環節,修訂了8門課程的實驗課大綱和3門課程的教學實習大綱以及本科生畢業生產實習大綱,為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生物技術作為實驗性學科,實踐能力培養是學生培養的重要內容。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注重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進一步構建一批相對穩定並能滿足產學研需要的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充分發揮學院科研平台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院擁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如生物反應器與藥物開發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農業部地方共建農業生物技術與生物資源研究中心、生物技術中心、農業部參茸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並成功申報農業生物技術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實踐實訓教學提供了方便,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和加強開放實驗項目的申請與管理,並專門設立了創新實驗室,為學生參與創新實踐活動。建立起了以“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省級、校級)生物技術中心——生產企業”一體的“產—學—研”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合格的生物技術人才。
經過幾年的發展,生物技術專業共發表教學、科研論文80餘篇,獲得教學成果獎三項,發表教改論文十餘篇,承擔的科研項目30餘項,教改項目十餘項,到位經費近650餘萬元,科研成果2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專利4項,鑒定品種15個。有100%教師擁有自己的自主科研項目,共發表SCI檢索文章15篇。科研是教學實踐和改革的動力,學科的發展必將帶動教學的發展,在未來幾年裡,生物技術專業將加大科研成果到教學的轉化。
2008年參加了國家教育部在黑龍江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組織的全國特色專業培訓會議。先後派出9名教師外出培訓,先後選派5名青年骨幹教師出國留學,為了鼓勵雙語教學的發展,專門派出2名教師奔赴香港學習生物化學、基因工程的雙語教學。每年專業內部組織三到四次圍繞專業建設的專題討論會,探討專業發展方向及學生培養模式。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系下設兩個教研室,生物化學教研室和分子生物學教研室。由9位教師和3名實驗技術人員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6名。
負責全校各專業本科生《基礎生物化學》、《動物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以及全校博士、碩士生的《高級生化研究技術》、《現代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高級植物生物化學》、《高級動物生物化學》、《高級食品生物化學》、《現代分離純化技術》及《分子免疫學》、《生物信息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承擔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碩士點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基礎生物化學》課程已建設成為國家級精品課程(2006);《生物化學》為省級優秀課程(2006);兩次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2001,二等獎;2004,三等獎);多次獲得學校優秀教學質量獎,青年教師講課大賽獎(二等獎、三等獎),教學成果獎及優秀教材獎,優秀教學團隊以及優秀本科論文指導獎等獎勵。
全體教師參加了多部教材、教學參考書及科普書籍的編寫工作。自2000年以來,主編了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2007)的“十一五”規劃教材《基礎生物化學》,科學出版社出版(2005)的《生物化學》,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出版(2000)的《基礎生物化學》,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2007)的《基礎生物化學實驗指導》,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學實驗技術》(2003)、《基礎生化實驗與技術》(2000)及《生物化學習題集》(2004);副主編了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十五”規劃教材《生物化學》;參編了《經濟蛙類養殖技術》、《淡水養殖技術》和《大豆新加工技術原理與應用》等書籍。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系在學校、院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實驗教學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擁有四個教學實驗室,總面積約280平米。還有約70多平米的準備室、研究室,儀器室等。擁有紅外、紫外、離心、電泳、層析以及各種常規儀器設備價值280多萬元。
多位教師主持、參加國家、省部級等各項科研課題十餘項,發表各種科研論文40餘篇;培養研究生近50名;指導本科論文近二百篇。
制約工程系下設藥學原理和制約技術兩個教研室。
積極參與了2010版新的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積極探索生物製藥類課程的教法研究,總結出一套較為實用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並在實際授課中得到了應用。由本系教師承擔的《免疫學》、《製藥工藝學》課程被評為學校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示範課程;《現代提取分離技術》課程被評為省級優秀課程。本系教師已參與編寫了校內外主持編寫的一系列規劃教材,主編參編教材、專著5部,在編教材2部;同時承擔省、校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項目10項,重點項目3項。共發表20餘篇教學研究論文。本系教師近幾年承擔國家級、省市廳級、校科研項目20餘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收錄10篇;已授權發明專利3項。
重視實踐教學環節,不斷的對製藥工程系相關實驗室進行建設,並擁有生物反應器與藥物開發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農業部地方共建農業生物技術與生物資源研究中心、農業部參茸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生物學與工程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實驗平台。同時通過與企業溝通合作的方式,使學生走出校門,進入生產一線,更加直觀地了解製藥發展動態。實踐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實驗課、基本技能訓練、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和公益勞動等環節。製藥工程系相關實驗室總面積為2500 m2。設備儀器台(套)數499台(總價值877萬元),儀器設備完好率為98%;儀器設備利用率94%;實驗課開出率達100%。實驗室承擔藥物化學、製藥工藝學、免疫學、細胞生物學、藥劑學、生物化學等十餘門實驗課的教學任務。開設了生物技術製藥、GMP認證、製藥工藝學、製藥設備等多門實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