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卿

王鳳卿

王鳳卿(1883年7月12日-1956年),京劇老生。王瑤卿之弟,幼與其兄一同學藝。初習武生於崇富貴、陳春元,后改習老生,投李順亭、賈麗川門下。14歲演出於四喜班,名漸顯。汪桂芬賞識其藝,納為弟子,傳授拿手傑作《取成都》、《硃砂痣》等劇。其它如《文昭關》、《戰長沙》、《魚腸劍》等,亦都有指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被選入昇平署。至民國初年,名盛一時。他曾與梅蘭芳合作演出《汾河灣》、《寶蓮燈》,被譽為珠聯璧合。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戲曲學校任教。

人物關係


藝術特色


他嗓音高亢明亮,扮相端莊凝重,咬字清楚,閉口音強,很有“汪派”特色。

代表劇目


擅演劇目有《文昭關》、《取成都》、《硃砂痣》、《魚腸劍》、《取帥印》、《華容道》、《戰長沙》等。

活動年表


1908年1月9日,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十二月初六日:承平班外串
承平班外串。
演齣劇目
《長生樂》
《八仙慶壽》
《蟠桃會》(眾學生)
《滿床笏》
《小放牛》(王長林,郭鳳雲)
《斷密澗》(學生)
《玉玲瓏》(小鳳凰,錢文卿)
《岳家莊》(王桂官,陳德霖,朱文英,羅福山)
《打花鼓》
《打瓜園》(李某,朱某,王某,韓某)
《硃砂痣》(王鳳卿,沈金奎,陳某)
全本《雙釘計》(路三寶,趙寶林,金秀山)
《安天會》(學生)
《取成都》(王鳳卿)
《魚腸劍》(金秀山)
《打櫻桃》(小鳳凰,趙某)
《搜孤救孤》(譚某,金某,沈三元,張三鎖)
《丑榮歸》(王某,郭某)
《水簾洞》(學生)
《鎮潭州》(譚某,王某,吳某,沈某)
《捉放》(學生)
《貪歡報》
《青石山》
1908年6月29日,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六月初一日:光緒三十四年六月南海傳差
南海傳差。共時二十六刻十。
演齣劇目
《福祿壽》(一刻)
《穆柯寨》(三刻十)(楊德福)
《蟠桃會》(三刻)(朱裕康)
《釣金龜》(二刻五)(龔雲甫)
《舉鼎》(二刻五)(王鳳卿,朱素雲)
《水簾洞》(三刻十)(楊小樓
《教子》(二刻五)(譚鑫培,王瑤卿)
《鐵弓緣》(三刻)(侯俊山)
《青石山》(三刻)(李順亭)
《萬壽無疆》(二刻)
1908年9月5日,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八月初十日:光緒三十四年八月南海傳差
南海傳差。共時四十刻十分。
演齣劇目
《福祿壽》(一刻)
《泗洲城》(二刻十)(朱裕康)
《昭君》(二刻)(陳德霖)
《八大鎚》(五刻)(侯俊山,錢金福)
《天齊廟》(四刻)(郎德山,龔雲甫)
《金錢豹》(三刻五)(楊小樓)
《探親》(一刻五)(王瑤卿,張二鎖)
《五人義》(三刻五)(李連仲)
《昭關》(二刻)(王鳳卿)
《長坂坡》(五刻)(楊小樓)
《查關》(二刻)(楊德福,朱素雲)
《竹簾寨》(七刻)(譚鑫培)
《萬壽無疆》(二刻)
1914年1月22日,農曆癸丑年十二月廿七日:王瑤卿排演《萬里緣》
王瑤卿排演《萬里緣》于吉祥茶園(即吉祥戲院之前身),由王鳳卿扮蘇武。
1914年6月9日,農曆甲寅年五月十六日:西柳樹井第一舞台成立
西柳樹井第一舞台成立。開張日戲為王又宸、龔雲甫等;夜戲為王瑤卿、王鳳卿、路三寶等。當晚失火停演。
第一舞台是楊小樓於1912年自上海演出載譽返京后,頗感上海的新式舞台優於北京的舊式戲園,萌生了建新式戲園的念頭,便聯合名旦姚佩秋、商人殿閬仙商討此事。時逢珠市口迤西柳樹井路北一石頭店鋪倒閉,因其地理位置適宜,便將該鋪及臨近房屋一併購置,著手勘察設計后破土動工。經過一年多的建築施工建成。
第一舞台是沒有台柱子的戲園,舞台為橢圓形。觀眾座席共三層樓:一樓為池座與廊座,二樓前沿設有包廂席,三樓為散座。座席為靠背椅,取代了舊式的長條凳。可容納觀眾總計約2500人左右,為當時京城最大之戲園。舞台中部設有人工轉檯,台口採用大幕,這在當時北京的戲園來說,都是新穎的。梅蘭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回憶:“這裡的一切建築、燈光,完全是模仿上海三馬路大舞台的形式。”“在民國初年的北京,這應該算是首屈一指最新式的一個戲館子了。”
1915年2月5日,農曆甲寅年十二月廿二日,晚:余叔岩重返舞台
余叔岩應陳德霖之約請,在廣德樓重返舞台演出。
當晚演齣劇目
《賣馬》(王榮山)
《奇冤報》(小榮升)
戰太平》(李鑫甫)
《監酒令》(姜妙香
《艷陽樓》(俞振亭、姚寶森)
《打棍出箱》(余叔岩)
《樊江關》(路三寶、王蕙芳)
大軸子為梅蘭芳、時慧寶、王鳳卿、高慶奎、謝寶雲和陳德霖合演的《四郎探母》。
1919年11月,農曆己未年:京劇三大賢輪番獻藝於武漢
本月底,梅蘭芳應邀來漢口大舞台。演出半個月後,同來的名老生王鳳卿回北京,余叔岩來接替。演出了老戲、崑劇、古裝、時裝,多彩多姿。還唱了《八本雁門關》,梅蘭芳的青蓮公主,陳德霖的蕭太后,余叔岩的楊四郎,朱素雲的楊八郎,姜妙香的楊宗保,姚玉芙的碧蓮公主,連演數場。一時之間,談京劇,談梅蘭芳,成了武漢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梅蘭芳對戲曲藝術的改革和創新,包括服飾、化妝在內,受到本地漢劇、花鼓戲藝人的重視,梅蘭芳還贈送點翠頭面和水片給花鼓戲名角江秋屏。演滿一個月的合同又加演了幾場,然後帶著配角去南通。
余叔岩留下又和新到的楊小樓在漢大演出。露演的拿手好戲有《瓊林宴》、《空城計》、《戰太平》、《長板坡》、《連環套》等,還合作演出了《八大鎚》、《連營寨》、《陽平關》、《八蜡廟》。
將近兩個月里,有“三大賢”美稱的梅、楊、餘三位宗師並肩接踵獻藝於武漢,誠為武漢有京劇以來空前的盛舉。
1920年9月18日,農曆庚申年八月初七日:張勳1920年堂會第一天
張勳在天津英租界耀華里自辦大型堂會第一天。名角薈萃,陣容整齊。余叔岩、楊小樓、梅蘭芳、陳德霖、劉景然、羅福山、尚和玉、龔雲甫、郝壽臣、侯喜瑞、王鳳卿、慈瑞全等都參與演出。
演齣劇目
倒第三《連環套》(楊小樓,郝壽臣)
壓軸《木蘭從軍》(梅蘭芳,王鳳卿)
大軸《罵曹》(余叔岩)
1920年9月19日,農曆庚申年八月初八日:張勳1920年堂會第二天
張勳在天津英租界耀華里自辦大型堂會第二天。名角薈萃,陣容整齊。余叔岩、楊小樓、梅蘭芳、陳德霖、劉景然、羅福山、尚和玉、龔雲甫、郝壽臣、侯喜瑞、王鳳卿、慈瑞全等都參與演出。兩天堂會戲結束后,張勳設宴款待藝人,席間給每個演員發紅包。余、楊、梅“三大賢”拿的是第一等戲份,每場一千零七十元,所帶配角,戲份另開。
倒第三《林沖夜奔》(楊小樓)
壓軸《木蘭從軍》(梅蘭芳,王鳳卿)
大軸《定軍山》(余叔岩)
1923年2月23日,農曆癸亥年正月初八日,11時:1923年春節黎元洪總統府堂會第一天
黎元洪總統府於正月初八至正月初十設宴三天,並邀男女名伶同台演戲。像這樣男女合演,歷時三天的堂會戲,還是不多見的。
本日11時至下午2時招待蒙古王公。
演齣劇目
《麻姑獻壽》(琴雪芳)
《慶頂誅》(梅蘭芳,余叔岩,錢金福)
《貴妃醉酒》(金少梅)
《麒麟閣》(楊小樓)
下午2時至8時招待議員。
演齣劇目
《南北和》(陳德霖,王鳳卿,尚小雲,龔雲甫,王瑤卿,朱素雲)
《女起解》(金少梅)
《玉堂春》(梅蘭芳)
《大保國》(蘇蘭芳,李桂芬,王金奎)
《八大鎚》(余叔岩,楊小樓)
《黛玉葬花》(琴雪芳)
《孝義節》(陳德霖,龔雲甫)
《天女散花》(碧雲霞)
1923年2月25日,農曆癸亥年正月初十日,12時:1923年春節黎元洪總統府堂會第三天
黎元洪總統府於正月初八至正月初十設宴三天,並邀男女名伶同台演戲。像這樣男女合演,歷時三天的堂會戲,還是不多見的。
本日12時至7時招待本府各機關。
演齣劇目
《文昭關》(王鳳卿)
《打花鼓》(金少梅)
《法門寺》(譚小培,郝壽臣,尚小雲,蕭長華
《安天會》(楊小樓)
《仙緣記》(琴雪芳)
《四郎探母》(余叔岩,陳德霖,王又宸,梅蘭芳,龔雲甫,程繼先
《樊江關》(程艷秋,筱翠花)
《青石山》(俞振庭)
1923年10月17日,農曆癸亥年九月初八日:廣德樓1923年10月17日演出
本日廣德樓夜戲由雙慶社演出京劇。
演齣劇目
壓軸:《定軍山》(馬連良
大軸:《御碑亭》(尚小雲,王鳳卿,朱素雲)12月7日,尚小雲推出首演新戲《紅綃》又名《青門盜綃》,馬連良也加入配演。
1923年11月21日,農曆癸亥年十月十六日,晚:梅蘭芳首演《洛神》
北京開明戲院夜場,有王鳳卿、程繼仙的《雄洲關》,郝壽臣的《李七長亭》,蕭長華、諸茹香的《盪湖船》,梅蘭芳、姜妙香、朱桂芳、姚玉芙的《洛神》,這是梅蘭芳首次演出此劇。
1923年12月5日,農曆癸亥年十月廿八日:梅蘭芳三次赴滬演出
梅蘭芳第三次赴滬,演於法租界鄭家木橋老共舞台。言菊朋應梅蘭芳之邀以票友身份出演。同行有老生王鳳卿、琴票陳彥衡等。
1923年12月7日,農曆癸亥年十月三十日:梅蘭芳三次赴滬演出第一天
梅蘭芳第三次赴滬演出第一天,演於法租界鄭家木橋老共舞台。
演齣劇目
壓軸:《空城計》(言菊朋飾孔明,陳彥衡操琴)
大軸:《武家坡》(梅蘭芳飾王寶釧,王鳳卿飾薛平貴
1923年12月8日,農曆癸亥年十一月初一日:梅蘭芳三次赴滬演出第二天
梅蘭芳第三次赴滬演出第二天,演於法租界鄭家木橋老共舞台。
演齣劇目
壓軸:《取成都》(王鳳卿)
大軸:《南天門》(梅蘭芳,言菊朋,陳彥衡操琴)
1923年12月9日,農曆癸亥年十一月初二日:梅蘭芳三次赴滬演出第三天
梅蘭芳第三次赴滬演出第三天,演於法租界鄭家木橋老共舞台。
演齣劇目
日場
《八義圖》(言菊朋,陳彥衡操琴)
壓軸:《御碑亭》(梅蘭芳,王鳳卿)
1924年9月13日,農曆甲子年八月十五日:馬連良搭和勝社后首次演出
馬連良搭朱琴心的和勝社后,朱琴心為了捧捧他,頭一天合作在吉祥園演出日場,那天正是中秋節,讓馬連良的《定軍山》唱大軸,朱琴心、王鳳卿《汾河灣》碼列壓軸,可稱捧足輸贏。而馬連良從此也就越發紅紫了。
1924年11月20日,農曆甲子年十月廿四日:華樂園改建完成首日演出
前門外鮮魚口的華樂園改建完成,頭一天進和勝社的班,可見和勝社在當時是實力可觀,頗有號召力的。日場戲大軸朱琴心、王鳳卿的《汾河灣》,馬連良《盜宗卷》碼列壓軸,倒第三是尚和玉的《英雄義》,倒第四是郝壽臣的《取洛陽》。尚、郝當時已成名,碼列在二十四歲的馬連良前邊,也就可見當時馬的地位了。
1924年11月24日,農曆甲子年十月廿八日:1924年11月24日華樂園演出
本日和勝社在華樂園演白天。
演齣劇目
壓軸:《打花鼓》(朱琴心,馬富祿)
大軸:《定軍山·陽平關》(馬連良,王鳳卿,尚和玉,郝壽臣)
1924年11月30日,農曆甲子年十一月初四日:1924年11月30日華樂園演出
本日和勝社在華樂園演白天。
演齣劇目
壓軸:《鬧學》(朱琴心)
大軸:《三國志》(《群英會》起,到《華容道交令》止)(馬連良,王鳳卿,郝壽臣)
1924年12月20日,農曆甲子年十一月廿四日:1924年12月20日華樂園演出
本日和勝社在華樂園演白天。
演齣劇目
第四:《鬧江州》(郝壽臣)
第五:《連營寨》(馬連良,尚和玉)
第六:《魚腸劍》(王鳳卿,郝壽臣)
大軸:《翠屏山》(朱琴心飾潘巧雲,馬連良飾石秀[吵家]],尚和玉飾石秀[殺山],王鳳卿飾楊雄)
1925年,農曆乙丑年,年底:第一舞台1925年年底窩窩頭大義務戲
第一舞台窩窩頭大義務戲,原定大軸是余叔岩、梅蘭芳、楊小樓、王鳳卿的全部《回荊州》,原派叔岩飾喬玄。叔岩自請演魯肅,將喬玄一角讓給馬連良。這是余叔岩的慧眼和厚道處,這一行為無疑提攜了馬連良。從此,馬連良唱紅了喬玄。
1925年2月8日,農曆乙丑年正月十六日:馬連良首演《廣太庄》
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廣太庄》。馬連良飾徐達,郝壽臣合作演出。壓軸由朱琴心、尚和玉、王鳳卿演出《翠屏山》
1928年1月13日,農曆丁卯年十二月廿一日:1928年1月13日第一舞台演出
本日第一舞台“窩窩頭會”義務戲。
演齣劇目
《大回朝》(裘桂仙)
《馬鞍山》(時慧寶
《收關勝》(尚和玉)
大軸是四大名旦(梅、程、荀、尚)、老生三傑(余、高、馬)等名伶合演的全本《紅鬃烈馬》:
《彩樓配》(王琴儂)
《三擊掌》(陳德霖,貫大元)
《母女會》(王幼卿,松介眉)
《投軍別窯》(李萬春,程玉菁
《誤卯三打》(周瑞安)
《趕三關》(馬連良,朱琴心)
《武家坡》(余叔岩,程艷秋)
《算軍糧》(荀慧生,高慶奎
《銀空山》(王鳳卿,於連泉,朱素雲)
《大登殿》(楊小樓,梅蘭芳,尚小雲,李多奎,侯喜瑞,張春彥)
1936年10月10日,農曆丙子年八月廿五日:1936年懷仁堂慶祝雙十節堂會
北京軍政當局首領宋哲元在中南海懷仁堂辦堂會戲,慶祝雙十節。
演齣劇目
《大登殿》(程硯秋,荀慧生,王鳳卿,李多奎)
1937年,農曆丁丑年正月:張伯駒四十歲生日堂會
張伯駒40歲生日,在北京東四隆福寺街福全館舉辦堂會。
其他演齣劇目
開場:《回營打圍》(郭春山
《臨江會》(程繼仙)
《女起解》(魏蓮芳
《魚腸劍》(王鳳卿)
《英雄會》(楊小樓,錢寶森
《丑榮歸》(於連泉,王福山)
大軸:《空城計》(張伯駒飾諸葛亮,王鳳卿飾趙雲,程繼仙飾馬岱,余叔岩飾王平,楊小樓飾馬謖,陳香雲飾司馬懿,錢寶森飾張郃,蕭長華、馬富祿飾二老軍)四大將的起霸在當時被稱為“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張氏當場請人把演出實況攝成電影。